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宋之榮耀》第107章 很紛雜
元佑太皇太后是肯定不會容忍兩位皇室公主同嫁一夫這樣的事發生的。

 帝姬、宗姬、族姬及皇妃被金人擄掠後,被金人貴族強佔為妾室,甚至有兩代人同侍一夫的事發生。但那是金人豺狼本性使然,這些人是被迫。而大宋是禮儀之邦,所有一切都必須按禮進行,公主與別的女人同侍一夫的事,都是不被允許的,更不要說兩個公主同嫁一男子。

 在聽了李綱所說後,元佑太皇太后再也坐坐不住,親自出面,找小皇帝趙諶去了。

 趙諶在這件事上雖然固執,但他的出發點只是為了王晨好,想讓與自己關系甚好的兩個姑姑嫁給王晨,這樣三人都可以一直得到王晨的保護和照應,並沒其他更多的想法。元佑太皇太后是他的長輩,她的話趙諶不可能不理會的。在挨了元佑太皇太后一番說,幾近訓斥的相勸後,趙諶有點撐不住了,不敢再堅持。但他也很倔強,並沒在元佑太皇太后面前表示什麽,只是表示,以後許多事都會來征詢她的意思,不會魯莽行事的。

 也不知道是誰把風聲傳出去,很快朝中大臣都知道了皇帝想將大宋幸存的兩位帝姬同嫁給王晨的事,一時間群情激昂,許多大臣上表指責皇帝的行為。這是完全有違禮製的事,士大夫們憤怒了,金人將擄去的宗室女怎麽處置他們沒辦法干涉,也沒能力去管,但發生在大宋朝堂上的事,他們卻怎麽都不能容忍,上表的人全都指出皇帝這樣做,是天下人不能容忍的。

 許多大臣們還認為。兩位帝姬的父母親、兄弟、姐妹及其他親眷都在金人大營內當俘虜,許多人受到百般凌辱,不少的人被折磨死死,在二帝及其他宗室女被救回之前,趙環環和趙珠珠不應該考慮婚嫁之事。不然就對不起被俘的父母親、兄弟,還有那些被折磨至死的大宋宗室。

 李綱和宗澤並沒將這事泄露出去,他們嚴守嘴巴,李綱除了與元佑皇太后說這事外,沒再與其他人提起過;宗澤也只有與王晨討論過這事,身邊其他人都沒有漏過半個字。消息究竟是誰傳出去。挺讓人費解。李綱和宗澤還有王晨都認為是元佑太皇太后,但又不敢去質問。

 趙諶有點吃不住這些,找王晨商量對策,王晨也沒太多辦法,只能告訴趙諶,不要去理會太多。隻告訴大臣們,這只是皇帝暫時的想法,說著玩的,只是沒不到有人當真。

 趙諶沒辦法之下,只能聽從王晨的意思,將這個解釋告訴了上表的大臣們。

 大多大臣聽了皇帝如此說,也不再來質問什麽。但依然有一些大臣認為現在不應該為趙環環和趙珠珠考慮婚嫁之事,而應該讓這兩位有幸繼續呆在皇宮中的公主避世出家,為二帝及其他皇室、宗室旁支人員祈福。但這一點趙諶堅決不答應,他告訴表達這意思的大臣,柔福帝姬、惠福帝姬與康王、元佑太皇太后是他現在僅存的四位親人,要是柔福帝姬、惠福帝姬避世出家,那他身邊連個可以說親近話的親人都沒有,這如何可以?

 這件事鬧騰了一陣後,最終趙諶與大臣們都妥協於折中方案,那就是趙諶不再提將趙環環和趙珠珠嫁給王晨的事。大臣們也不要求趙環環和趙珠珠避世出家,為被俘的二帝及其他皇室成員祈福。

 事情差不多算是回到了原點,但誰都知道,這事注定沒這麽簡單。

 不過暫時沒有人敢去提這件事。這件事暫告一段落時候,已經是正月底。寶貴的半個月就在爭吵中過去。讓一心想做事,進行初步軍製改革的王晨大為歎息。

 他並不完全反對朝中的大臣們在這件事上大做文章,但這些人的反應也太大了一點,仿佛這件事比北伐、比整編軍隊、比準備戰略物資還要重要的多,許多原本負有職事的大臣,都將精力放在爭論這件事上,正事倒沒人去做。許多原本打算中要做的事,特別是火藥方面的準備情況沒有達到預計的目標,讓王晨非常惱怒,他也借機懲處了一批相關的官員。

 而被懲處之人則認為這是王晨公報私仇,憤憤地上表反擊,不服受到的處罰。但王晨在這件事上完全不顧別人的反應,一意處置。心裡窩著火的趙諶也完全支持王晨的提議,並采取王晨的說法,說以後只要有誤軍事準備方面的官員,無論官職大小,都要受到重處。

 如今最重要的事就是整編訓練軍隊,及後續的北伐,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的理由延誤相關的準備事項!在處置這些瀆職的官員上,李綱、宗澤、張所等人的意見是一致的,那就是不能以任何理由延誤正事。習慣了以前行事方式的許多官員,在因為延誤了軍事準備而被罰,申訴無果後,只能不情願地接受,許多人也都明白,如今的朝堂情況不比以前。

 為戰爭所做的準備事項大部都是王晨安排,他最重點關注的就是火藥及相關火器的製作。

 幾次連續的戰役下來,開封附近準備的所有製作火藥的原因都用盡,只能想辦法另取。火藥製作的原料中,硝石最難獲取,其他硫磺、木炭都是容易得到之物。而硝石是最重要的原料,對純度的要求也挺高。朝廷也專門下詔,命令幾大產硝地挖取更多的硝石,全都運到開封來。

 朝廷的詔令是在年前下達的,開封城內生產出來的火藥全被拉走的時候下發。在上元節過後,各地運送來的硝石也陸續抵達了開封,火藥的製作生產也全面恢復。但一些相關官員對此並沒有足夠的重視,在趙諶準備將趙環環和趙珠珠同嫁王晨的事發生後,他們的興趣轉移到了這裡,有幾個官員都不去關注火藥及炸藥包等的生產,以致到了正月底,製作生產出來的火藥沒有達到王晨預計的量。

 這些人受到懲處並被免職後,那些接任者不敢再有這方面的心思,將全部精力都放到監督生產火藥及火藥製品方面去了。

 北伐主要的戰役都是攻城,因此王晨所要的火器就是威力巨大的“飛雷炮”及炸藥包,各種霹靂火球。隨著二月時候硝石大量運送到開封,火藥的生產量也逐漸開始增多。

 飛雷炮炮筒的製作產生工藝並不複雜,只要有足夠的鐵銅就行,那些報廢的炮筒在回爐後還是可以使用的,可以打造生產出足夠數量的炮筒。在想來想去後,王晨決定還是暫時采用這種製簡單,但威力巨大的武器,其他青銅炮什麽的暫時不去想。

 青銅炮太笨重,不方便運辦輸。迫擊炮他覺得倒是可以想辦法制作,只不過現在的火藥純度及威力都很差,要想製作成功的迫擊炮,難度可是不小。

 以後要想辦法制作生產出威力更多的其他類型火藥出來才行。

 除了製作生產更多的火藥及相關製品外,王晨還準備進行初步的軍製改革,他清楚,現在大宋的軍事制度完全不適合形勢的發展,必須要進行徹底的改革。

 但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而且遇到的阻力也會非常大,只能慢慢來。如今要改變的就是領軍出征的方式,現在這樣指揮作戰的方式弊端太多了,需要改進。只不過王晨暫時還沒想出更好的改變方法,準備與邊上那些人好生商量後,再向小皇帝趙諶及李綱、宗澤等人提出來。

 張所在交禦了事務後,也從大名府回到了開封。在處理朝事上,王晨並在不行,在朝中任職多年的張所比王晨有經驗。只不過張所雖然在官職上比王晨高,但他知道,在威望上完全無法與王晨相比,因此在處理軍務上,他大多時候都是先問詢王晨的主意,再做出定奪。

 張所如此做,王晨也挺高興,他的許多建議及策略也有機會得到執行。他喜歡與張所共事,這是一個挺有能力、挺實乾的官員。

 張所在回開封後, 還做了另外一件讓人有些不解的事,那就是降了自己兒子張憲的職務,改任其為營指揮使。這讓張憲非常委屈,也讓王晨等人挺不解。張所對此的解釋是,張憲太年輕,即使軍功再出色,也不應該這麽快就得到升遷,不然對他的成長會非常不利。

 最終王晨及張憲本人都接受了張所的決定,張憲被歸到嶽飛手下任營指揮使。

 “張相公,你對自己的兒子很嚴格啊!”在張憲最終改任營指揮使後,王晨與張所開起了玩笑。

 “多謝曉初你在某離開開封後這段時間對犬子的照顧,他有機會領軍作戰,已經是他的造化。他雖然立下了不錯的戰功,但年歲到底太輕,如此快升遷,朝中大臣會有非議啊,特別是某歸朝任職後。因此讓他多些磨練也未曾不可以。希望以後他能繼續跟著曉初你領軍作戰,再立下戰功!”

 “宗本他以後一定會成為一名驍勇善戰的大將的!”

 “但願如此!”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