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宋之榮耀》第126章 北伐開始
集結在大名府附近的人馬共有四十萬,被整編後禁軍有二十五萬,廂軍十五萬,民伕數量也有幾十萬。其中殿前司的人馬有八萬,侍衛步軍司有十二萬,侍衛馬軍司有五萬人。殿前司禁軍八萬人中,有四萬騎軍,四萬步軍,侍衛步軍司都是步軍,侍衛騎軍司並不是全部騎兵編制,只有兩萬余騎兵,其他還是步兵。主要是現在能籌集到的戰馬數量有限,騎兵數量不能滿編才導致這樣的情況出現的。

 王晨的打算是,侍衛馬軍司既然冠以這樣的名號,那以後就要想辦法讓其名副其實起來。騎兵的建議必須要加大力度,不然肯定沒辦法徹底解決北邊敵患的問題的。

 王晨期望在這次北伐的過程中能繳獲更多數量的戰馬,可以裝備更多的騎兵。

 前段時間與金人的數次大戰中,王晨指揮的大宋軍隊共繳獲數萬匹戰馬,大多都是可以裝備騎軍的良馬,大宋軍隊的騎軍數量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王晨期望這次戰後,大宋騎軍的數量非但不會減少,而且會成倍地增加。

 在整編好人馬,王晨也對二十幾萬禁軍重新進行了編排,分成前、中、後三軍。

 以被朝廷新任命的侍衛馬軍司都虞候韓世忠為左前軍統製官,率軍兩萬人,在整支大軍的左翼方向行進,準備渡河後從滑州以東方向行進;陳淬為右前軍統製官,率軍三萬,計劃從大名府東面過河。這兩路前軍準備齊頭並進,與王晨所領的人馬一道攻打相州、磁州、真定府一線。

 陳淬的人馬全是殿前司的禁軍,包括兩萬騎軍和一萬步軍。韓世忠的人馬主要由侍衛馬軍司軍士組成,有一萬騎軍和一萬步軍。

 王晨親自率領中軍八萬人,跟隨兩路前軍行進,分別從滑州到大名府中間這一帶渡河。

 折彥質率六萬禁軍及十萬廂軍作為左後軍,計劃渡河往滑州以西行進。通過天井關和澤州方向往北進軍,與河北兩路、河東路的義軍,還有王彥所領的“八字軍”一道,往太原方向攻擊。

 宗穎率六萬人馬,及五萬左右廂軍,從大名府到濟南府之間渡河北上。迂回前進,準備與兩路前軍及王晨所領的中軍一道,攻打黃河北岸這些被金軍佔領的城池,肅清河北、河東之敵,將被金人佔領的大宋河山大部收復,再與折彥質所領的人馬一道。攻打太原。

 嶽飛、虞允文、張憲、王德依然留在王晨身邊領軍或者任職,曲端以殿前司都虞候身份統領五千人馬,歸屬於王晨的中軍中。

 有宋以來,殿前三司是大宋最重要的禁軍,每司各有三位主官,分別是都指揮使、副都指揮揮和都虞候,稱之為“三衙九帥”。都虞候的職位已經是不低了。但王晨隻交給他五千人馬,並將他原先所領的那些西軍人馬全都打散混編了,這讓曲端挺是不滿。

 只不過大軍將要出征,王晨的軍令曲端目前還不敢違抗。軍中可還在悄悄流傳著劉光世、張俊等將被殺時候的情景,甚至當日擒拿張俊和劉光世時候,王晨以自身武力狠揍劉光世的情景也在悄悄流傳,讓曲端對這個藝高膽大、心狠手辣的年輕統帥不敢輕視。

 在布置好各部的任務後,各路大軍也分頭出發,準備渡河。

 一時間,黃河上舟楫縱橫。百舸爭渡,到處是非常壯觀的渡河景象。

 過年以後,朝廷下令廣造戰船,擴建水師。幾個月時間,幾百艘大小不等的戰船製作完成。投入軍用。原本大宋的水師力量還存在一大部分,舟船有數百艘,總共加起來有千艘左右。每艘戰船能運載大概兩百到五百名軍士,所有戰船都投入運送軍士,每天可以渡過黃河的軍隊數量還是不少的。

 如今的黃河早已經過了凌汛期,多雨的季節又沒有到來,黃河的水位還挺淺,水流不急風浪也不大,舟船來回穿梭行進,遇到的難度也不大。對岸的城池都在我大宋軍隊的佔領下,沒金軍騷擾。這種情況下,架設浮橋也是挺順利。在寬達百多裡的渡河面,架設了三座浮橋,以供人馬行進。

 通過浮橋及舟船運送,渡河速度非常快,總共花了五天時間,所有人馬和物資就都渡過了黃河。

 策馬立在黃河北岸,看到如蟻螻般密集行進的軍士,王晨不禁心生成般豪氣,一種指點江山,縱橫天下的感覺頓然而生。

 宋朝的歷史已經完全改寫,以後的歷史會怎麽發展,誰也沒辦法預料。但王晨可以非常自信地說,自這次他率軍北伐後,宋金兩國之間的形勢會徹底地改變。至於最終會變成什麽樣,王晨不去預料,但他非常樂觀。他也相信,他可以在這個時代創出一番永載史冊的偉業來。

 突然之間,他又想到上元節時候那個莫名其妙出現的算卦人對他所說的那些話,心也不禁為之一動,但馬上將一些不合時宜的念頭壓了下去。

 大軍分頭渡過黃河後,各路人馬將分頭行動。在這個通訊非常不便的時候,各部間如何聯絡,是件非常麻煩的事,王晨也想不出什麽非常好的辦法來。

 前行的方向都是“敵佔區”,並未在這些地方訓練信鴿,沒辦法用信鴿傳遞情報。

 在此前幾次救援太原的戰役中,各部間沒協同好,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不知道友軍在何處,行進及作戰間沒辦法配合,最終顧此失彼。王晨不希望這次行動也是這樣,因此嚴令各部,在發生重大事情,或者有重大情況迫近探側到時候,都要盡快稟報。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王晨和虞允文商量了幾番後,最後想出了一個還算可以讓人接受的辦法。

 王晨所建立的迅速傳遞情報的方式依然建立在信鴿的基礎上。那就是在大名府設立情報中傳中心,各地需要急報的事都以信鴿的方式傳到大名府,然後再通過沿行進方向設立的驛站快馬,以最快的速度匯集各地情況到他處,他的緊急命令也通過這種方式傳達下去。

 各部攜帶非常多數量的信鴿,這些信鴿都是在大名府喂養,將它們放飛後,它們飛翔的最終目的地就是大名府。信鴿傳遞情報到大名府,即使從太原那個地方傳回,最多一兩天時間就可以到達,而太原是差不多這次軍事行動的終點,沿途其他地方傳回來的情報應該會更快。

 通過建立的驛站快馬,在大名府匯集的軍情傳到王晨手裡,或者王晨的命令傳達下去,也最多只要幾天,或者只要一兩天的時間。這樣的情報傳遞速度比原來的方式可是要快上很多。要知道各部間相隔的都是大山,太行山間的道路非常難行,橫向聯系非常困難,甚至根本不知道要往哪個方向聯系。縱向聯系倒是方便得多,以前在這些地方一直設有驛站,只不過這幾年毀了,新建回去就行了,只要能攻佔這些地方。畢竟太行山一帶活躍的都是大宋的義軍,金軍只要被擊敗後,太行山一帶就沒他們的立足之地,對驛道的破壞也沒辦法進行了。

 這種聯系方式,也是沒有更好辦法想出來之前不得己的手段。但王晨也知道,在無線電沒有研製出來之前,情報的傳遞他沒辦法想出更好的辦法解決。

 王晨在大軍開拔前,也派出了不少使者潛到太行山中,聯系太行山一帶活躍的義軍,讓他們在我大軍北伐時候策應。太行山一帶的義軍數量不少,他們大多是走投無路之下,才聚眾行事的。他們可以稱之為山賊,但他們並不與大宋朝廷對抗,而是專門與金人作對。

 王晨派出的使者傳達給各部首領一個非常明確的信號,只要這次北伐時候義軍能傾力支持,朝廷都會將他們招安,編入禁軍或者廂軍中的。在作戰過程中,朝廷也會給予他們錢糧、武器的資助。那些聚眾作亂的山賊、義軍,聽到王晨派來傳遞這樣的消息後,無不大喜。身份能漂白,朝廷還會支援錢糧武器,這差不多是天上掉餡餅了,誰還會不從呢?一時間,太行山各地群情激昂,許多人在熱情高漲的同時,也都這麽想,這次王師的北伐,很可能可以徹底改變河北兩路及河東路的情況,以後太行山一帶,可能不再有金軍活動,這些原本屬於大宋的故土,將會被收復。

 張所派出快速突襲金國國內的那一萬騎兵, 在數次遭遇了金軍的阻擊,損失了五千人馬後,撤退回到太行山一帶,與太行山的義軍一道行動。他們在攻入金國內時候,雖然並沒給予金軍以極大的殺傷,也沒攻下什麽城池,但他們給金人造成的心理壓力,是沒辦法形容的。

 畢竟這是第一支大宋軍隊出現在金國境內,差點攻到金軍上京附近,這部人馬的胡亂衝擊,迫使完顏杲在戰事不利的情況下,還要抽出人馬回救國內。要是完顏杲的幾萬人馬還在黃河北岸,王晨在與金軍決戰時候能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誰也不知道。

 在黃河北岸再次整頓了人馬後,王晨也下令大軍繼續進行。

 不過就在大軍繼續往北行進,準備攻打相州的時候,王晨的軍中來了一個如今名聲並不顯赫,但在原來歷史上,可是在歷史上記下了濃重一筆的人物。這個人物王晨在讀書時候看宋朝的故事時候看到過此人的“事跡”,並且沒將他忘記掉。

 這個人的名字叫劉豫,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位漢奸。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