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你再說一遍!”周瑜聞訊臉色慘白,身軀陡然一震,雙目精光乍現,失聲喝道。{ {
那名斥侯也愣住了,他方才的稟報咬字清楚,按理說周都督眼聰目明的,居然沒有聽清,這怎麽可能?可他一個小小的兵卒,如何敢與周瑜頂嘴,隻得道:“啟稟都督,蔡瑁張允已被劉澤所斬,首級就懸掛在大營外示眾。”
周瑜面色慘白如紙,雙目茫然無神,喃喃自語地道:“想不到我周瑜千算萬算,最終卻是棋差一著……棋差一著呐……”
斥侯很是納悶,蔡瑁張允是靖軍的人,靖軍內部窩裡鬥,周瑜該是高興才對,為何卻是這般?可他身份卑微,如何敢詢問周瑜,只是沒有奉命,也不敢退下,只是惶惑地站在那兒。
魯肅揮手示意斥侯退下,暗歎一聲,對周瑜道:“事已至此,都督不必感懷。”
“倘若蔡瑁的書信能早一刻到,也不會是今日之局!天不佑我周瑜,奈之若何?”周瑜仰天長歎,大叫一聲,一口鮮血噴射而出,身子便向後倒去。
魯肅大駭,趕忙相扶,連聲呼喚,周瑜蘇醒過來,神情黯淡,歎道:“我非敗於劉澤之謀,實是蒼天不佑,陰差陽錯,讓劉澤僥幸逃過一劫,江東也失了速勝之機,悲乎歎乎!”
“都督不必憂心,江東雖無蔡瑁助力,破劉澤也非難事,此番劉澤殺了蔡瑁張允。荊州水軍必亂,縱然我們得不到蔡張相助,劉澤也失一臂矣,赤壁之戰,還是我軍佔優。”魯肅勸慰道。
事已至此,周瑜也是無可奈何地接受了現實,黯然神傷了許久,忽地想起一事,對魯肅道:“方才子敬說諸葛亮早已識破某之計策?”
“然也。”
周瑜眉頭緊鎖,眼中掠過一抹狠色。“此人見識不凡。才能也絕不在我之下。若為江東所用,必為棟梁之才,只可惜此人常懷異心,終將是我江東的心腹大患。今若不除之。將來必遺害無窮。”
魯肅悚然一驚。道:“公瑾疑心孔明是劉澤的細作,然到軍中之後,在下一直派人監視。孔明並未有暗通北軍之嫌疑,公瑾若執意要殺,吳侯和諸葛子瑜那兒可不好交待。”
“諸葛亮心機深沉,就算他是劉澤細作,豈可讓你們輕易察覺?蔡瑁張允之事諸葛亮分明已是料算到了,卻不曾明言,隻待我計謀失敗,方才出來訕笑,此等奸詐險惡之徒,其心可誅!今日不殺之,難泄我心頭之恨!”周瑜滿目皆是狠戾之色。
魯肅知道周瑜此時已將一肚子的怨氣發泄到諸葛亮的身上,心中暗歎,公瑾素來以雅量高致稱著,可偏偏遇上諸葛亮卻是滿懷嫉憤,難不成兩個人是命中的克星不成?他也不好指責周瑜如何,隻得勸道:“孔明並無過錯,公瑾倘若殺之,恐難服眾。”
周瑜冷笑一聲,道:“我自有公道斬之,管教他死而無怨。”
“何以公道斬之?”
“此事子敬就無須再問了,我自有計較。”
次日,周瑜召眾將於帳下議事,諸葛亮作為行軍參議,也自在列中。周瑜神色自若,對諸葛亮道:“赤壁大戰,近在眼前,水路交兵,當以何種兵器為先?”
諸葛亮手搖羽扇,從容地道:“水戰當以弓箭為先。”
周瑜欣然笑道:“先生之言,某以深以為然。只是軍中箭矢匱乏,又無得力之人,煩請先生督造十萬枝箭,以為應敵之需,此乃急務,望先生不要推脫才是。”
魯肅就坐在邊上,一聽周瑜的話,但已經明白了七八分,周瑜既然想殺諸葛亮,就必須找個由頭,讓諸葛亮去督造弓箭,周瑜再暗中使些手腳,諸葛亮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完成任務,周瑜便可以找到殺他的理由了。於是魯肅暗暗地給諸葛亮遞了個眼神,讓他不要接這個差事。
那知諸葛亮根本就沒有理會魯肅,不動聲色地道:“既然都督見委,在下自當領命。卻不知這十萬枝箭,何時要用?”
“十日之內,可否完工?”
“劉軍在江北虎視眈眈,若候十日,豈不誤了大事。”
“依先生之見,幾日可完成?”
“三日足矣。”
“軍無戲言?”
“某願立軍令狀,三日之內若不得十萬枝箭,甘受軍法處置。”
周瑜面有得色,令軍士取過筆墨來,諸葛亮欣然簽了軍令狀,起身對周瑜道:“今日已是不及,從明日算起,三日後,都督可差人到江邊搬箭,某這便告退。”說罷飄然而去。
周瑜收好文書,暗暗冷笑一聲。
魯肅疑惑地道:“隻算是十日,也未必能造得好十萬枝箭,孔明誇口三日之內便可造得十萬箭,莫非其中有詐?”
周瑜冷笑道:“這是他自己作死,休要怪我。至於工匠人等,我自會吩咐讓他們拖延遲誤,三日之內,我看他諸葛亮如何造出十萬枝箭?子敬你派人將他盯緊了,想在我眼皮子底下開溜,那便是白日作夢。”周瑜壓根兒就沒有想到諸葛亮有本事能在三天之內變出十萬枝箭來,只是以為這是諸葛亮的緩兵之計,也許諸葛亮會企圖逃走,不過,在這大軍之中,手無縛雞之力的一介書生,想逃過重重關卡,除非他脅生雙翅。
魯肅領命,獨自前往諸葛亮營中,見諸葛亮悠然自得一付輕松愜意的模樣,魯肅不禁驚詫萬分,道:“孔明先生似乎胸有成竹,卻不知如何在三日之內造得十萬枝箭?”
諸葛亮淡然一笑道:“亮一介書生,既非能工巧匠,也不會無中生有的地變戲法,如何能造得出十萬枝箭?”
魯肅奇道:“方才在帳前,我幾次給先生眼神,不讓先生接此任務,先生既無把握能造得出十萬箭來,為何要應這差事?”
諸葛亮道:“周都督既然有心要算計於我,又豈容我拒絕?我隻當子敬是可以交心的朋友,故而才明言蔣乾之事,只是沒想到子敬卻將這話轉到了周都督的耳中。如今因為蔡瑁張允被殺,都督遷怒於我,借造箭這個由頭定要取我性命,亮一卑微之人,如何敢抗命不遵。說來說去,都是子敬誤我呀。”
魯肅面帶愧疚地道:“此事確實是因魯某而去,我這便回去稟明都督,替先生辭了這樁差事,請先生放心,某就是拚了性命也保先生周全。”說罷準備轉身而去。
諸葛亮伸手相攔,道:“亮既已立下軍令狀,豈可視同兒戲,雖然三天之內造十萬枝箭的確不易,但也並非全無希望,只是還需子敬幫忙才是。”
“先生需要什麽,但請開口,魯某能力所及之內,定當遵命。”魯肅清楚,這是周瑜刻意刁難諸葛亮,就算把全營的工匠都集中起來,十天之內也不一定能造出十萬枝箭來,諸葛亮請求自己幫忙,魯肅也不敢滿承滿應。
“望子敬借我戰船二十條,每船只需軍士三十人,船上皆用青布漫帳,各束乾草上千,分綁於戰船兩側,隨調隨用。”
魯肅大惑不解,道:“造箭須用箭竹、簇頭、翎毛、膠漆等物,先生不準備這些物什,反而用小船草束,如何能造出箭來?”
諸葛亮微微一笑道:“山人自有妙計,三日之後包管有十萬枝箭,只是還請子敬在都督面前瞞上一瞞,切不可透露半點消息,否則我這顆人頭定然不保,望子敬成全。”
魯肅先前將諸葛亮的的話說給周瑜,讓諸葛亮橫遭無妄之災,心裡也是好生過意不去,以他的權限,征調個三二十艘小船倒也不是難事,當下便應允了,私自調撥出二十艘快船,並依諸葛亮之言將草束扎好,用青帳遮掩,也不曾報於周瑜。
第一日諸葛亮別無動靜,只是在營中品茗靜坐。第二日,諸葛亮又在江邊垂釣一日,悠哉悠哉。魯肅只是大奇,卻不知諸葛亮明日如何交卸差事。
等到第三日凌晨四更時分,諸葛亮請魯肅到江邊船中。魯肅疑惑地道:“先生半夜時分召我何事?”
諸葛亮笑呵呵地道:“今日期限已至, 特邀子敬一同取箭交差。”
魯肅大奇,道:“這兩日來不曾見先生造出一枝箭來,先生這是要到何處取箭?”
“子敬休再相問,稍後自知。”諸葛亮賣了一個關子,吩咐二十艘快船起錨離岸,用長索相連,望北岸進發。
是夜大霧彌漫,長江之上,更是濃霧重重,數尺之外,難辨蹤跡,只聽得船槳在水面劃動的聲音,再無他物。
比及五更時分,天色微曉,船已迫近靖軍水寨,隻瞧得眼前是白茫茫一片。
諸葛亮吩咐二十條快船頭西尾東,一字排開,首尾相連,令船上的軍士擂鼓呐喊,聲音越響越好,動靜越大越好。
魯肅驚得是魂飛魄散,拉住諸葛亮道:“先生莫不是自覺已無生路,故而想偷襲北營,豈不知這二十條船進攻北軍,無異於以卵擊石,先生就算想死,又何必拉上肅來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