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漢瓦》第四百二十六章 將星璀燦
以十人為一什,什長就是一個核心:三十人為一排,排長就是核心:百人為一隊,隊長就是核心,五百人為一營,軍侯就是核心;三千人為一旅,都尉就是核心;萬人為一師,總兵就是核心。總兵陣亡了,副總兵代之,都尉陣亡,司馬代之,軍隊必須擁有軍魂,軍魂在,軍隊不散,一師人馬那怕戰至一營一隊,只要各級的建制尚存核心還在,軍隊就絕不退縮。

 所有的將校尉官按朝庭舊製配發印綬之外,劉澤還準備起用新的軍銜標章,畢竟印綬雖然可以代表官階品級,但在戰場上,這些印綬是不方便佩帶的,為了一目了然地判斷出武官的品階,銜章顯然就很重要了。

 關於銜章佩戴的問題,後世通用的戴法不外乎兩種,一種是領章,一種是肩章,但漢代的衣服是沒有立領的,無法在領上佩帶,由於士兵和將校的衣甲不同,肩章似乎也不好佩帶,劉澤考慮來考慮去,決定將軍銜標志佩帶在左胸胸口的位置,無論是鎧甲、皮甲還是布衣,均比較容易固定,也非常地醒目。

 士兵的銜章采用鐵製長方形的牌子,長有三寸,寬有兩寸,練卒為一道深紅色v字型標志杠,健卒為兩道,勇卒為三道,武卒為四道,整個銜章設計得簡潔明了,一目了然,相隔很遠的距離上,便可以輕易地識別出對方的軍銜等級來。

 士官的銜章也是黑鐵質地,大小如同士兵兵的銜章一般無二,銳士的標志是一道深紅色v字杠在下面,v字杠的上面是一顆黃色的三角星;堅士的標志是一道紅色v字杠上面兩顆平列的三角星;驍士的標志是三顆三角星,呈品字形排列;毅士的標志是四顆三角星,呈菱形排列。

 尉官的銜章是青銅質地。大小也是長三寸寬兩寸,副尉的標志是一條直直的銀白色細杠上綴著一顆銀白色的四角星。正尉的銜章是一杠兩星,上尉的銜章是一杠三星。準尉的銜章同尉官的基本相同。唯一有點差別的就是那顆四角星的顏色,準尉用的是黑色而不是銀白色。一等準尉一杠三星。二等準尉一杠兩星,三等準尉一杠一星。

 校官的銜章是赤銅質地,大小如尉官,副校的標志是兩道銀白細杠中間綴著一顆銀白色的四角星,正校兩杠兩星,上校兩杠三星。

 準將的銜章也是赤銅質地,所不同的是綴著一顆明顯比四角星要大一倍的八角星,八角星也是銀白色的。而且沒有了校官的那兩條直杠。

 裨將的銜章也是一顆同準將一樣大小的八角星,所不同的是銜章的質地變成了白銀色,用純銀打造而成,八角星的顏色也變成了青色。偏將的銜章也是白銀製成,上綴兩顆八角星,副將是三顆八角星,正將是四顆八角星,上將是五顆八角星,大將是六顆八角星,均成直線排列。後來人們也就尊稱上將和大將為五星上將、六星大將。

 至於元帥的銜章。由於現階段還不準備授予,所以劉澤也就沒有準備元帥的銜章,不過劉澤倒是有心理準備。既然元帥是位同三公的存在金印紫綬,金底紫星也是跑不了的,具體是何樣式,等出來元帥授銜的時候再考慮不遲。

 顯然大家對劉澤這個新的軍銜制度很感興趣,看似與朝庭的品秩等級相差不大,但漢代社會歷來重文輕武,武官的升遷之路大都很難,此次劉澤單獨地為士卒武官制定出軍銜等級,並規定凡有軍功者。皆可升級軍銜,而升級軍銜就意味著提升官階。讓許多低階的軍官甚至是普通的士兵都看到了希望,戰場上殺敵又怎麽會不拚命不賣力。

 經過討論。初步定下了將目前徐州的軍隊編組為四個野戰軍團,第一軍團由劉澤親自擔任都督,賈詡任第一軍團的參謀軍事,類似於後世的參謀長,為軍團都督出謀劃策。第一副都督由趙雲來擔任,第二副都督由徐榮來兼任。第一軍團下轄三個師,兩個步兵師,一個騎兵師。

 騎兵師的編制略有不同,每個騎兵師擁有騎兵三千人,戰馬按一比一點三配備,每個師大約配備戰馬四千余匹。後世縱橫天下無敵的蒙古騎兵都是一人配備兩到四匹馬,劉澤可沒有那麽奢侈,能超過騎兵數量三分之一配備戰馬已經是實屬不易了。戰馬的稀缺和昂貴使得諸侯混戰之中能擁有成建制的騎兵部隊已經是令人仰止了,劉澤一口氣給所有的軍團都配備了騎兵師,足可以讓天下群雄都歎為觀止。

 每個騎兵師下轄三個騎兵旅,每旅一千騎兵,另外配備六百名的輔兵、馬夫,加上師部及直屬後勤營,每個騎兵師的滿員人數為六千人。一個騎兵旅下轄五個騎兵營,每營二百騎,營為最基本的戰鬥單位,除了執行偵察護送等一些特殊任務之外,營以下的建制是不允許單獨出戰的。

 軍團擁一個獨立完整的都督行署,有著一整套完善的後勤保障體系,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一支軍隊的成敗關鍵不是它的指揮官有多優秀,也不是它的士兵有多勇敢,而是建立在後勤保障體系上,沒有系統而完善的高效運轉的後勤保障體系,注定是一支失敗的軍隊。所以軍團專門設有後勤司,總編制在三千到四千人左右,負責整個軍團的糧草供應,輜重運輸,軍械維修,醫療救護,舟橋工程等等後勤勞事務。

 兩個一萬人的步兵師,加上六千人的騎兵師和軍部三四千人,第一軍團的總兵力接近三萬人。由於第一軍團的士兵來源都是原來劉澤直屬的平原軍和芒碭山軍,所以第一軍團又被稱之為近衛軍團。

 第一軍團下轄第一、第二步兵師和第一騎兵師。第一步兵師總兵徐榮(兼),副總兵方悅;第二步兵師總兵陳到,副總兵孟坦;第一騎兵師總兵管亥,副總兵俞涉。

 第二軍團由關羽任都督,陳登任參軍,高順擔任第一副都督,臧霸兼任第二副都督。下轄第三、第四、第五步兵師和第二騎兵師。第三步兵師總兵臧霸(兼),副總兵成廉;第四步兵師總兵徐宣,副總兵魏續;第五步兵師總兵曹性,副總兵吳敦;第二騎兵師總兵周倉,副總兵尹禮。第二軍團的總兵力在四萬人左右。

 第三軍團由張飛任都督,徐庶任參軍,張郃擔任副都督。下轄第三、第四騎兵師。第三騎兵師總兵武安國,副總兵穆順;第四騎兵師總兵廖化,副總兵毛暉。第三軍團全部為騎兵師,沒有設步兵師,總兵力在一萬五千人。

 第四軍團由張遼任都督,陳宮任參軍,太史慈擔任第一副都督,高覽兼任第二副都督。下轄第六、第七、第八步兵師和第五騎兵師。第六步兵師總兵高覽(兼),副總兵侯成;第七步兵師總兵孫觀,副總兵宋憲;第八步兵師總兵郝萌,副總兵許眈;第五騎兵師總兵於毒,副總兵徐翕。第四軍團的總兵力在四萬余人。

 四個野戰軍團總計兵力十二萬五千人,戰馬兩萬余匹,麟選的都是目前各支軍隊中的精銳之士,除了第一軍團之外,其他的各個軍團則是將各處的人馬全部打亂混雜重新編組而成,除了個別的部隊成建制地保留了下來,如原來的並州狼騎,現在劃歸到了張遼所屬的第四軍團,高順的陷陣營,劃歸到了關羽的第二軍團。其他部隊,則全部進行了混編。

 關於四個都督的人選,劉澤親自擔任第一軍團的都督,自然是無可厚非,第二第三軍團的都督由關羽和張飛來擔任,多少也沒有出大家的預料,一來關羽和張飛是劉澤的異姓兄弟,二來無論其勇略還是戰績,關羽和張飛都算得上是實至名歸。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張遼居然能與劉關張三兄弟比肩而立,成為第四軍團的都督,一舉超越在劉澤手下戰功赫赫的趙雲,就是象太史慈、徐榮、張郃這些名將,也都完全不遜色於張遼。許多的人都很奇怪劉澤為何會對張遼青睞有加,要知道張遼不過是新降之將,不但寸功未立,而且在呂布帳下,也未多見有什麽出彩之處,反倒是鋒芒畢露的高順似乎還強過張遼一頭。所以讓張遼出任第四軍團的首席都督還是引起了一些異議,許多人建議劉澤重新考慮一下四軍團的都督人選。

 不過劉澤似乎看起來胸有成竹,顯然他對張遼是極其信任的,力排眾議,竭力維持原定方案。唯一有資格一爭都督之位的趙雲似乎也並不感冒,根本就沒有出面來爭這個位置,而是欣然地接受了第一軍團副都督的位子,所以張遼這才順利地坐上了第四軍團都督之位。

 四個軍團的四位參謀軍事,都是頂尖的謀士人物,各歸其位,別無異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