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全球三國》印度古國與宗教
巨弱的阿三!

 印度的歷史是一部“不斷為異民族征服的歷史”,一次次異族的入侵帶來了印度種族的混血以及文化上的對立、衝突、交流和融合, 入侵印度的有較大影響的遊牧民族可舉出雅利安人、塞種人、鮮卑人、貴霜人、土耳其人、匈奴人、蒙古人等。

 印度極少出現過一個全國性的統一國家,它的文明出現過嚴重斷代,文明所創造的文字,藝術,科技都徹底消亡,再加上印度人從沒統一修過史書,所以古印度資料極為有限,大家請看下面的地圖。

 古印度的神明:

 印度的主神有三位:大梵天(brahma),濕婆(harappa)(他在佛教中為大自在天()),以及毗濕奴()。大梵天為創造之神,宇宙之主。大自在天即濕婆,是三隻眼的破壞之神(即鬼眼王)。毗濕奴(妙毗天)是宇宙與生命的守護者。這三位大神皆能自由變化,神格十分崇高,猶在眾神之王因陀羅(indra,神帝釋天)之上。

 古代三個泰米爾王朝:

 哲羅:古代和中世紀印度泰米爾三王國之一,又譯切拉,中國史籍裡稱雞羅。首都科魯拉。古代居民為達羅毗荼人。

 阿育王銘文詔書中提到哲羅王國。當時哲羅佔據馬拉巴海岸一帶。公元4~5世紀,哲羅處於強盛時期。第 16位國王征服安度羅和羯陵伽。孔伽尼·羅□三世征服朱羅、潘地亞、德拉吠陀、安度羅、吠拉陀以及馬哈拉施特拉等地。7世紀,帕拉瓦王朝勢力影響到哲羅。 10世紀末朱羅王國遏製了哲羅的擴張。哲羅開始衰落。不久,邁索爾與中印度的遮婁其先後佔據哲羅,地方政權勢力加強,哲羅王國遂亡。

 朱羅:古代和中世紀印度泰米爾三王國之一。又譯喬拉。中國史籍稱注輦、珠利耶,早期都城烏羅尤爾(今蒂魯奇拉帕利),晚期都城坦焦爾。

 大約從公元1世紀起,朱羅的一些酋長分別統治了泰米爾人的各個地區。卡裡卡拉(主要活動在2世紀晚期)是朱羅王國早期最著名的國王,在文尼戰役中,打敗潘地亞、哲羅和11個酋長國的聯軍,在泰米爾建立霸權。以後朱羅受潘地亞、帕拉瓦和遮婁其王國興起的影響而衰落。7 ~8世紀朱羅淪為帕拉瓦和遮婁其王國的附屬國。9~12 世紀朱羅再度興起,成為印度次大陸最重要的王國。毗查耶拉耶統治時(850~871),朱羅戰勝遮婁其,以坦焦爾為首都。巴蘭答伽一世(950~955)時吞並潘地亞,侵入錫蘭。在950年的塔科蘭戰役中,朱羅敗於拉喜特拉庫塔王國。羅□羅□一世(985~1014在位)和拉金德拉一世(1014~1044在位)時,朱羅王國鼎盛,以強大海軍為基礎,征服哲羅及錫蘭北部,並揮師北上戰勝孟加拉的帕拉王朝,佔領恆河下遊,在恆河三角洲建立新都恆伽孔達-朱羅普蘭,並在此修建大型水庫和乾渠。

 為爭奪印度洋海上交通控制權,保障印度對中國及東南亞的直接貿易聯系的利益,朱羅王國在11世紀,與其海上勁敵室利佛逝進行百余年的爭奪印度洋霸權的鬥爭。 1025年一度佔領馬來半島、東蘇門答臘及南緬甸。10~ 11世紀,印度向東南亞地區的政治經濟的殖民擴張和文化傳播,以及僑居地的普遍建立達到**。與此同時,朱羅的貿易使團曾多次訪問中國。

 公元9~12世紀,朱羅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是泰米爾封建制度的典型。朱羅王朝實行中央集權製,國家行政管理由組織完善的官僚政治機構負責。王國政府直接管轄村社,朱羅王朝晚期才出現王國與村社之間的封建領主勢力。

 村社是真正的基層行政單位,也是獨立自治的實體。自治權高於印度其他地區,王朝或封建領主的盛衰不能從根本上影響村社。村社內部行政管理實行高度發展的委員會制度,由按不同職業分區居住的村社成員的代表組成村社總會,分“烏爾”和“薩巴”兩種。“烏爾”是普通村社裡交納租賦的農戶所組成的總會。“薩巴”是婆羅門村莊裡的婆羅門所組成的總會。

 村社製與種姓製相結合。村社裡的階級關系在外貌上表現為種姓關系,階級統治表現為種姓統治,社會分工表現為種姓的傳統職業。種姓製的特點是:種姓基本上分為婆羅門與非婆羅門兩大類,非婆羅門屬於中間種姓,他們中間等級界限並不森嚴;婆羅門既是宗教首腦,也是經濟頭目,掌握著土地,還兼營商業。

 土地制度原則上是國有製,但實際上存在著村社土地所有製和個人土地所有製,農戶基本上是國家佃戶。

 寺廟是社會中心和經濟中心。商人行會擁有大量財富,往往購買整個村莊捐獻給寺廟,並向村社總會和商業企業提供貸款,牟取重利。

 朱羅盛行毗濕奴教。巴克蒂運動的領袖羅姆羅□早期曾以朱羅為活動中心。

 潘地亞:古代和中世紀印度泰米爾三王國之一。位於印度半島最南端。首都摩度羅(今馬杜賴)。可能建於公元前 6或前5世紀。王國初由女王統治,擁有365個村莊,設有政府管理機構。在阿育王的銘文詔書中,被視為王國南境以外的獨立王國。公元前1世紀,曾被羯陵伽國王迦羅毗羅征服。公元前20年派遣外交使節出使羅馬帝國。公元3世紀初,潘地亞國王內鄧傑利揚打敗哲羅和朱羅,稱霸南印度。約 361年,羅馬尤利安皇帝在位時,潘地亞又派使節去羅馬。潘地亞統治者原奉耆那教,後來崇拜濕婆神。

 公元6、7世紀,潘地亞擊敗朱羅、哲羅和帕那瓦。9 世紀入侵錫蘭。10世紀朱羅征服潘地亞。12世紀末,潘地亞重獲獨立,13世紀臻於全盛,稱霸南印度,向北擴張至庫達帕、內洛爾一帶,向南擴張至錫蘭島。1311年以後,潘地亞開始衰敗。16世紀中葉,潘地亞王國滅亡。

 三大宗教:婆羅門教、耆那教和佛教

 婆羅門教:梵文中的種姓——瓦爾納一詞,意即膚色。

 白種人雅利安移民征服印度後,很清楚自己和當地黑土著在膚色上的差別,稱當地土著為達塞人,即奴隸。由於雅利安人有強烈的種族優越感,故極力阻止與受他們鄙視的臣民混合,從而發展起四大世襲種姓的制度。前三個種姓由雅利安人自己的職業等級即祭司(婆羅門)、武士貴族(刹帝利)和農民(吠舍)組成。第四種姓(首陀羅)留給達塞人。達塞人不得參加宗教儀式,也沒有其征服者享有的種種社會權利。

 後來,呔舍地位不斷衰落,與首陀羅同列,都是低級種姓。

 耆那教和佛教。這兩個宗教的創立者可能前面已提到過,開始時都是苦行者,後來以較重實際、更有組織的方式向婆羅門的地位提出了挑戰。

 耆那教的思想早在公元前7世紀就已傳播;但是,使耆那教正式形成,並成為一個有制度的組織的, 是教主大雄(約公元前540-467年)。他出生於一個非雅利安人的貴族家庭30歲時,拋棄物質世界,出家為一個赤身**的苦行者,漫遊12年後得道。他建立的教派的成員稱為耆那教教徒,即耆那(勝利者)的信徒,耆那是他的稱號。耆那教義中的一個基本原則是,不僅動物和昆蟲,而且還有“木石和樹”,都各有一個獨立的靈魂。因此,他強調尊重任何形式的生命的重要性。耆那教的祭士去履行職責時,都先要清道,以免踩到任何小蟲。虔誠的耆那教教徒還要用布蓋住鼻子,以防止小蟲吸入鼻孔。今天,大約有萬耆那教教徒居住在西印度(古吉拉特),但是他們對印度社會的影響比其人數所預示的要大得多。殺戒即非暴力主義這一主要教義的提出,應歸因於耆那教教徒和佛教徒;這一教義最後為印度教的一般團體所接受。

 耆那教從未傳播到印度以外的地方,但是佛教則不同,在歐亞中部、東亞和東南亞成為一股強大的力量,對古典時代歐亞核心區的形成起了重大作用(見第七章第三節)。就印度而論,佛陀教義的意義在於,它比起耆那教,向印度教提出一個更為根本的挑戰。佛陀不能容納種姓或婆羅門,而且象後來的新教徒那樣,認為聖典也應為俗人所理解。因此,他用恆河平原的方言傳教,並避開巫術、獻祭和晦澀難解的經文。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