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的黑暗,天空露出了魚肚白。
清晨是西域的好時間,清爽的天氣令人精神振奮,又不太熱,很多時候窮人們都趕早做工乾活,富貴人家則貪著睡久點舒服。
不過在城東的帝國西域都護府內,府第的主人諸葛亮早早起來,利用一天中的好光陰,進行著好習慣:晨讀。
他讀的是帝國編的《新漢史》,此時他讀到的是“班超列傳”:班超(32—事家和外交家。
此人久鎮西域達三十年之久,代表漢王朝,艱苦卓絕以弱力在西域苦心經營,漢王朝能夠給他的支持有限,當時匈奴的力量在西域依舊強大,然而在他的努力下,西域五十多個國家都歸附了漢王朝,維系了中原王朝對西域的統治。
然而,班超是個悲劇英雄,在他返回帝都洛陽不久後他就魂歸大地,他的繼任不得力,西域反亂,班超畢生從事的事業也就毀於一旦。
讀著前輩的事跡,長使英雄淚滿襟啊!
諸葛亮長長歎息!
班超在生前和死後都是孤獨的,他的功業依靠的是個人的勇氣、堅韌和智慧。沒多少人理解,除了建功立業的**,是什麽推動了他遠在天邊的絕域長達三十年的奮鬥?
即使在他去後,他的兒子仍然要面對用兵西域有何益處的質問。在中原人看來,這片廣袤的土地沒有絲毫用處,隻意味著沒完沒了地花錢,無窮無盡的麻煩,‘夷狄之民‘毫無信義可言,“威德遍於四海”簡直就是好大喜功和癡人說夢,甚至……班超更被一些人作為舍本逐末、求名忘生的嘲諷對象。
在那個舉目無親、風沙遍地的鬼地方,為建功?不要也罷!其實他是對於自己的帝國和自己皇帝的忠誠,對於信念的執著,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夠理解他呢?
諸葛亮十分明白,自己作為西域都護,負責經營西域,如果在以前,任他智比天高,那也是無力回天,必是班超第二的悲劇英雄。
西域極其落後的交通、極其惡劣的自然環境,是擋在東方征服者面前的兩道大山,這裡連用了二個“極其”,並不為過。
如帝國皇帝這次西域武裝大遊行,用的還是以前的牲畜運輸方式,使用了龐大的牲畜群,結果……死在路上的累累白骨令人觸目驚心!
一則可,二則行,三則還能持久乎?
不過,諸葛亮有著前所未有的自信,因為他的帝國,必能征服西域,而他,作為征服西域的參與者,也必將永載史冊!
法寶就是:鐵路和公路!
他作為帝國上層階層,情報清楚,帝國正在策劃火車提速,很快就能推出時速達二十公裡的火車,如此待鐵路建成,帝國涼州玉門關至西域核心地帶為二千公裡遠,火車能夠在四天跑完全程,待西域列入帝國版圖,就算他們造反,大軍用火車運到,轉眼就能鏟平他們,殺得他們雞犬不留,看誰還敢作亂!
鐵路修好了,公路輻射四方,帝國實現“實質佔領”,統治也就牢不可破。
諸葛亮站起來,立在窗邊。
窗外,一輪紅日噴薄而出,映得各外金光無邊!
時代不同了!諸葛亮雄心萬丈:試看將來,帝國的青龍旗必將插遍天山南北,戈壁東西!
……
現在帝國政府對於西域沒有對西域的實際管轄權,名義上西域諸國承認帝國的統治,可是想拿權,那是沒門。
諸葛亮的工作就是維護西域的和平,掌控帝國對西域諸國的管治,這一點做得很好,帝國駐軍五千,人數雖然不多,西域人也不敢侮!
帝**人的精神力量,實在是非常可怕,人世間極強大的力量!
更何況,在他們的背後,還有一個巨大的帝國呢。
帝**初入西域,尚不安寧,各國之間的勾心鬥角、民間豪強勢力還有盜賊多如牛毛(也是西域各國引進帝**的初衷),諸葛亮和他的同僚們忙得四腳朝天。
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脅之以威,誘之以利,拉東家打西家,拉西家打東家,實在不行就赤膊上陣,殺他滿門!
在西域的漢人,誰不是鮮血滿手呢?沒辦法,人數少,一個頂兩個用,甚至連路過的華商、女人也被集中起來幫忙……宰人。
談起往事,實在不堪回想。
好容易到了地方安靖,商路暢通無阻,西域諸國對帝國客客氣氣,也不是享受的時候,接下來就是發展經濟。
發展外貿,把帝國的日常用品、工業製品源源不斷地通過絲綢之路銷往西方,販回外國的貨物和帝國最感興趣的金銀寶石。
不過,外貿量不算大,畢竟陸上絲綢之路先天上劣於海上絲綢之路,特別是帝國工業突飛猛進,造的船大得恐怖,載重1000的
出現了,而這樣的船等於運貨量100斤的駱駝1萬頭▌
之路在外貿的地位下降了,可能日後火車開通方能板回一城,不過那是遠景,目前作不得數。
所以諸葛亮現時在西域的主業是當官,副業是當農民頭。
無農不穩!工業是暫時不用指望了,第三產業?沒發展起來就搞第三產業此為緣木求魚,西域必須有自己的可持久發展之路,帝國日後的統治才會長治久安,如今帝國雖不統治西域,那就先做試驗吧。
皇帝是個很不負責的家夥!他向來是隻給大綱,細節要手下自己去忙。
對於西域農業,皇帝教導大家要做精細農業,選取合適西域發展的農產品去種植,以節水農業為主,他說了方法(不超過一百個字),還好心地扔來一些天上弄來的棉花、葡萄、哈密瓜和核桃、小麥、牧草、鮮花等的繁殖物(有的是種子,有的是枝等等),然後他說“你們辦事,朕放心”後就一手夾一個美女,哼著小調走開了。
帝國農業部的家夥們遂雖苦實甜嘀拿著天界神物一溜煙跑到了西域,諸葛亮在塔裡木河邊弄了一塊地,作起了試驗來。
當時環境艱苦,人手嚴重缺乏,諸葛亮很清楚農業的地位,經常到試驗田邊視察、幫忙,久而久之,他已經成為了農業專家。
不是件令人驚奇的事,帝國的官員,經常是多面手,除了當官,還是某一方面的專家,而不是什麽都不會、只會做官的可憐蟲,即使是他們離開官府,也能憑借一技之長活下去。
大家都知道諸葛亮同志的RP、天資很好,他先後發展出了農業噴灌技術,滴灌技術和溫室大棚農業。
噴灌利用專門的噴灌設備將有壓水送到灌溉地段,並噴射到空中散成細小的水滴,均勻地灑落到地面進行灌溉。噴灌不要求地面平整,適用於各種地形,特別是在地形複雜、土壤透水性大等進行地面灌溉有困難的地方采用噴灌,優於其他灌溉方式。噴灌比傳統地面灌溉一般可節水50%左右,最適用於西域。(在帝國十三州,環境好水量大,人們是開大水龍頭來噴灑的)
其實,說起來,西域是缺水,但自然條件比一些世界上很多沙漠地區要好得多,它周圍雪山遍布,高山融雪提供了珍貴的水源,象塔裡木河在當時的水流量大得令人不能置信,如果善於利用,多加珍惜,建立健全完善的節水灌溉,能養活好多好多的人而不致於對自然造成破壞。
在平原地區適用加壓式噴灌,山丘區則可利用自然地形發展自壓噴灌。
加壓式噴灌需要動力,於是諸葛亮造出了大風車來牽引水源進行加壓,風力是廉價的動力,能夠日夜工作不休,在不適用於風車的地方則用畜力或者人力。
風車轉啊轉,發出吱吱嘎嘎的聲音,陽光下的水珠閃著晶瑩的光芒,象天上的彩虹,作物貪婪地汲取著天賜,茁壯地成長。
按現代化的眼光看來,諸葛亮式噴灌技術還是很粗糙的,然而已經是個了不起的成就了。
弄出了噴灌技術,諸葛亮不滿足,他在沙漠裡種樹,應用滴水灌溉技術,直接供水到植物根系,大大地減少了水蒸發損失。它不是灌溉土壤,而是灌溉植物的根系。
好處巨大,節水明顯,使土壤保持良好的通氣性,降低土壤的鹽化程度,減少雜草生長(草的根達不到樹的根深)
初時滴灌的試驗品是核桃樹,於是在沙漠上矗立起一株株的核桃樹來,精神抖擻地站著,每年收獲季節有大量核桃的供給。
樹木茂密,改善田地小氣侯,更加適宜種植,形成良性循環。
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就是遮蔽式溫室大棚,噴灌和滴灌少不了,應用於經濟價值較高的蔬菜地、果園、花卉苗圃。
解決了水的供給,就試驗作物種植,真不愧是天界神種,適應性很好,產量遠遠超過了當地的土種。
在帝國的技術支撐下,試驗田是欣欣向榮,還放養了蜜蜂,它們愉快地在田間花棚裡飛舞著。
蜜蜂傳播花粉,而帝國人傳播出了技術和種子,灑向西域各處。
西域人們免費得到了來自帝國人的慷慨賜與,那是至尊的帝國皇帝允許的,他說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西域人唯一被要求的回報就是在應用了帝國技術和種子的地方樹立帝國的國徽,華族說有保佑作物健康成長的作用雲雲。
於是帝國種的水果、蔬菜、花卉、棉花、小麥先是零零星星地種起來,很快就在各處,只要存在著最低限度水源的地方就能種起來,而帝國的國徽,也種在了四方的人心裡。
在西域的土地吃上了帝國種的糧食和水果,是件令人欣悅的事兒,更破天荒的是帝國購買了西域所產供給駐軍,他們就不用從國內調運物資,能夠企穩,帝國未來的統治也就站穩了。
事實勝於雄辯,我們來算
:西域駐軍5000人,每人假設一那麽共要1825000斤的供給,要是全是帝國運來,共需要能載重100公斤的駱駝達18250次,負擔巨大!
只是,即使有了帝國的恩賜,西域廣大的下層百姓依然沒有過上好日子,因為各國統治者把多出來的產量收走了,僅是讓百姓多留一點的產出。
不干涉內政嘛,諸葛亮並沒有強烈要求西域各國統治者要怎麽著,“偷偷地”告訴西域百姓,在帝國本土,農民是十稅(收成)一,其它的,全是農民自己的了……
農業上購買西域人的產品,想方設法運出去,運來廉價物美的日常用品大量供應西域民間,還組織醫療隊,上山下鄉,送溫暖給西域的普羅大眾。
……
且說諸葛亮看過書,到餐廳吃早餐,一個華族軍人伺侯他進餐。
他沒有帶家眷,他的妻子黃月英還留在帝都。
遠離帝國統治中心,每一個人手都是寶貴的,之所以這麽奢侈用上了一個華族來伺侯而不請西域用人,不是請不起,更不是嫌棄那裡的人,而是因為諸葛亮習慣邊吃早餐邊看送來的情報簡報,當然不能讓外族人在旁邊。
早餐是牛奶、核桃果仁夾肉三文治,新鮮的小麥麵粉烤得金黃,油量足,很有嚼勁,諸葛亮津津有味地吃著,隨著翻看著情報。
當中有一份來自於樓蘭的情報,上面的標志是“十萬火急!”
流經樓蘭的“孔雀河”水流極劇下降,原本水量充沛的河道現已見底,人畜可以通行,而作為孔雀河注入的羅布泊,水位也開始輕微下降了。
樓蘭上層和民間極度恐慌,國君進行了大規模的祭祀,求山神供水,傳聞神諭是因為“”!(詛咒)
樓蘭的天空中傳來了虛無漂渺的悲涼之歎:“孔雀河乾,羅布泊涸,風沙四起,樓蘭消失!”
……
放下左手的情報和右手的麵包,諸葛亮沉吟著:究竟是什麽原因讓河水斷流了呢?
他吩咐一邊伺侯的軍人道:“傳令,立即準備好船、五十人的隊伍和駝隊,帶上測量器材,明早出發。”
“是!”
……
龜茲國有塔裡木河流經過,塔裡木河位於孔雀河的上遊,因此諸葛亮的小隊伍坐船搭著駱駝順塔裡木河而下。
如果說孔雀河是樓蘭的母親河,塔裡木河則是龜茲的母親河,河流寬廣,河水湍急,幾可追擬中原地區的大河。
水質……簡直是天河落下凡間,河水清洌,在上遊喝一口真可甜到心裡。
生命就在塔裡木河強烈繁衍,河上的漁夫們,看見打著帝國旗幟的小蒸汽船,紛紛揮手向他們致意,說不定在他們心中,他們更樂意歸由帝國統治:他們打的滿艙的魚,官府、船主、漁頭要收一半以上,官府除了收稅,就什麽都不管他們了。
汽船跑得飛快,到得接近下遊的中遊地帶,諸葛亮們上了岸,開始陸行。
不能再乘船下去了,下遊形成了寬闊的沼澤區、濕地,走不得也。
繞過下遊,又走過一段沙漠、戈壁、高地山區,到達孔雀河上遊,再順河而下。
說得輕巧,走起來可艱辛,一路盡是饑餐渴飲,不過如果路上遇到西域人,他們都熱情款待諸葛亮一行,拿出最好的東西招待他們。
諸葛亮終於找到了他想要到的地方,或者是他猜想的……在孔雀河中遊偏上的地區,當他們走過兩座丘陵,面前豁然開通。
一個大湖出現在他們的面前,孔雀河河水盡數注入湖中,湖光山色,綠草如毯,風光美好,然而諸葛亮卻皺起了眉頭。
他指揮手下做了簡單的觀測之後, 繞湖前進。
埋頭趕路,到得湖的另一邊,看見山地隆起,河道依稀,可是孔雀河再不得向著原來的河道而下了。
諸葛亮點頭道:“是了!前陣子帝都有報,紫金山天文台裡的‘侯風地動儀’往西北方向的龍頭掉了一顆珠子,在我們西域普遍有感覺。地震,是地震,斷絕了孔雀河水往下到樓蘭去!”
他正在思考著,大地猛然顫動起來,他們帶來的馬和駱駝驚惶失措,試圖向四方散開,人們根本按捺不住它們。
身後傳來了從人們驚叫的聲音,諸葛亮往後一看,嚇得心膽俱裂!
地上,一條深深的裂縫猛然出現,就象怪獸的嘴,無聲無息地把人和牲畜吞噬掉,他們隻叫得一聲,再無反應!
還不等諸葛亮采取行動,裂縫如同靈蛇,迅速延伸到諸葛亮的腳下,馬匹長嘶聲中,諸葛亮隻覺得身體一輕,連人帶馬都往下掉,泥石嘩嘩地響著,在這電閃石火之際,諸葛亮心忖:“呢會真是仆到地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