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浙江都督朱瑞再次宣布中立,袁世凱在情緒上多少有些波動。
對於朱瑞,袁世凱無話可說。他這種人你還指望他抗戰到底嗎?沒有反水說明這個同志原則性還是很強滴。
戰爭進入11月,南北雙方私下都較著勁,英國人如同皮條客一樣,勤快地來往於安慶與北京之間,轉達著兩位領導人和平誠意。
在安慶楊洪森第一次提出“和平”兩字,不過這是有條件的和平,為此楊洪森開出了諸如:簽訂停戰協議、嚴懲戰爭罪犯、恢復臨時約法,廢除終身製大總統,釋放政治犯等等。
北京方面對安慶也做出積極的表態以顯示北京政府的“和平”誠意,但是在具體協議中北京政府隻同意與社會人民黨就停戰事宜談判,對談判涉及的其他問題不予考慮。
北方的各種報紙開始大肆鼓吹和平,敦促安慶方面接受中央的六點和平方案。
六點方案可是說是老生常談,重要的就四項:取消獨立,立即停戰,撤出軍隊,接受整編。
這套方案在英國代表雷曼看來純粹是扯蛋,“安慶方面絕不會同意。”
“你認為我會同意嗎?”楊洪森衝著雷曼微微一笑。
“談判是雙方意思的表示,親愛朋友,您可以提出明確的要求,作為下一步談判的基礎。”雷曼侃侃而談。
“我的朋友,你來往安慶與蕪湖之間數趟,為和平竭盡全力這讓我很感動。但是你也應該看的出來,北京政府完全沒有和平的誠意。我的朋友,不是我楊洪森想打仗,我也是沒有辦法啊!”
雷曼聳了聳肩,“作為您多年的朋友,我同情您現在的處境,但是我也有我必須堅持的立場。”
“那麽看你的面子上,我願意適當降低我的條件,安徽、江西的都督社會人民黨人出任,我們放棄蘇北、河南、湖南的部分縣城。”楊洪森起身在地圖上大致地指點了下,“具體的內容我們可以坐下來進一步磋商嘛。”
雷曼搖了搖頭,“您了意見我會轉達到北京的,不過,那位袁總統不會同意這個方案。據我所知,他的底線是雙方恢復至1913年7月前的實際控制狀況下。”
“那他實在是太沒有誠意,我們只有將戰爭進行到底了。”楊洪森與雷曼攜手回到了沙發上。
“我的朋友,如果戰事一直爆發下去的話,將會影響到我國在華利益,到時我國政府將不得不聯合其它各國乾預此事。”雷曼試圖從另一角度去探查楊洪森的底線。
楊洪森笑了,“如果真的到那一步的話,各國在華利益只會受到更大損害。”
“我在中國生活了十幾年,他對這片土地的熱愛,甚至超過我的祖國,看到中國再次陷入戰火之中我倍感心痛。”雷曼悲天憫仁地說,“我希望,我真誠地希望和平的曙光再次降臨在這片神奇土地上,讓中國,讓中國百姓不再受戰火之苦。”
“我代表社會人民黨,代表中國人民對您,對英國政府為和平所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謝,我衷心地希望和平能早一天到來。”楊洪森一臉真誠說道。
袁世凱拒絕楊洪森的和平條件,對於外國政府的武力支援,袁世凱同時婉言拒絕了。
中國人的事情,還是要中國人自己來解決的好。
在得到袁世凱的明確拒絕和平條件後,南北各大戰場新一輪備戰又開始了。
楊洪森在合肥會見的宋教仁,雙方共同致電孫中山,請他回國主持大局。
此時,國內的局勢已發生重大的變化,福建獨立並且加入了“討袁”,浙江宣布中立,革命鬥爭最黑暗的時期已經過去了。
獲悉國內來電,孫中山滿心歡喜,致電楊洪森的用詞比親兄弟還親。在日本的孫中山已做好了回國的一切準備。
孫中山還未動身,其回國的消息已經傳遍了大江南北。袁世凱擔心孫中山的回國可能會導致國內新一輪的“討袁”**。為了阻止孫中山回國,其派出了暗殺團前往日本。袁世凱同時請日本政府協助追捕政治犯孫中山。孫中山在日本朋友甚多,黑白兩道都有,連日本高層都有,不少日本人與他稱兄道弟。
針對北洋政府派出的“暗殺團”革命黨人組成了“刺客擊退團”,日本青年軍人也加入其中,北洋政府在日本暗殺行動已失敗告終,孫中山回國已成為無法阻止的事實。
對於國內的形勢孫中山始終抱著樂觀的態度,四川、陝西、安徽、江蘇、江西、湖北、河南革命黨仍在繼續“討袁”。在他樂觀的表面卻是內心苦悶,因為這個時候他應該在國內,而不是在千裡之外的日本。他開始反思起革命以來所經歷的成功和失敗,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孫中山認為革命的失敗,並非袁氏兵力強大,根本原因在於國民黨人心渙散,不夠團結,不奉令行事。
就拿起義來說,起議後步驟凌亂,號令不能統一,事黨魁不予服從。正因為這種種的原因,他所領導的革命才遭至失敗,遂決定對國民黨進行一次大手術,對此反對的聲音很多,使得改組計劃不能推行,憤怒的孫中山決定辭去國民黨理事一職返回國內,這招丫地實在是太狠了,包括黃興在內的高層人士不得向孫中山妥協。
孫中山認為社會人民黨的那套入黨審查制度不錯,預備黨員制度太有創意了,尤其是那套民主集中制度他很欣賞。總之,孫中山想把楊洪森在社會人民黨的那套較為成熟的東西給嫁接過來。可是黃興等人卻不能苟同,對於服從孫中山一人命令,搞專政表示異議,認為黨員入黨並非為某一領袖服務,而是效力於革命事業。孫、黃矛盾漸顯,有感於孫的強硬態度,黃興以治病為借口走人,而孫中山則另立山頭。
對於孫中山在日本組建“中華革命黨”之事,楊洪森表現的積極主動,安惠民在上海致電孫中山,傳達了楊洪森急切期盼社會人民黨與中華革命黨兩黨合並事宜,希望孫先生回國後共同決斷此事。
孫中山此時還在為很多老同志不願加入“中華革命黨”之事表情耿耿於懷之時,聽聞楊洪森希望與新生的“中華革命黨”合並,精神為之一振。
“中華革命黨”的組建讓國內的國民黨一下分成兩派,其中宋教仁、譚人鳳、柏文蔚等人明確表示拒絕加入。
楊洪森為此與宋教仁進行了時長談,宋教仁同意對現在國民黨進行二次改組,而楊洪森的意思是推倒了重蓋,至於黨派的名字可以繼續沿用“國民黨”。
楊洪森與宋教仁一個崇尚專政,一個致力於要民主,楊、宋的矛盾頓時公開化。
隨即以宋教仁、譚人鳳、柏文蔚為首的反對派在安徽政治生活中不斷受到排擠。楊洪森更是以“實行真實的三民主義”為口號,將國民黨分成兩派,即左派和右派。
擁護、服從孫中山領導的是左派,與之相反的就是右派。
《挺進報》上刊登青年革命軍人的“炮轟反革命右派集團的宣戰書”,在社會上掀起風波。雖然報紙上沒有點名,但是誰都知道,反革命右派集團的暗指就是宋教仁,譚人鳳、柏文蔚等人,這些人都是明確表示拒絕加入“中華革命黨”。
宋教仁、譚人鳳、柏文蔚等“右派”軍政要員受到劇烈地衝擊,他們不得從較敏感的工作崗位的退出來,但是楊洪森卻表現出了身為革命者的偉大胸懷,對他們進行了適當地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