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立志傳》第11章 1根扁擔藥方
“小兒高熱驚厥!”陳不由得下意識地說出了出來。那位婦人可是讓陳的動作給嚇得吃了一驚。沒想到家裡邊怎麽會出現這位一位錦衣華服的貴公子,而且二話不說的上來就把手擱到了自家孩兒的頭上,正待問話,這時候,卻見丈夫和公公和另一位陌生人也步入了房間。丈夫示意自己稍安勿燥,才省起自家的孩兒或許是有貴人相救。

 卻說那位丈隨在陳身後步入了裡間,只見陳隻手往孩童的額上一搭,就說出了一個平日裡從未聽聞的詞,心中是既驚又喜,驚的是陳面色陰沉,似乎自家孫兒的病非同小可,喜的卻是陳隻能說出病名,雖然不明白其所說的,但是還能猜出個大概。

 就在此時,陳已然回過了頭來:“銀針,快把銀針給我。”

 “銀針?”陳忠一頭霧水地立在原地,邊上的老頭也是一臉的莫明其妙。看得陳大急,跺腳道:“還想不想救你家孫兒的病了,快把銀針……”打小就學習中醫的陳看到諸人臉上的神色,這才省起現在是漢末,這裡既不是診所,也不是醫院,哪會備有什麽銀針,怕是銅針都不會有。

 “就是用來針炙之用的,骨針、石針都成,有嗎?”陳眼見這些人全都跟呆瓜似的,可眼前的孩兒性命已然在旦夕之間,給氣的七竅生煙,跳腳怒道。

 還是那位懷抱著患兒的婦人心思反應較快,一聽陳此言,趕緊就伸手把那泥榻上草席的一角給掀了起來:“這兒有骨針,是用來縫衣物的。”

 陳下意識地說了聲謝謝,將那隻骨針抄入了手中一觀,雖然比不得銀針細小精致,但是用來捅破皮膚起到效果是綽綽有余了,陳隻捏著骨針,四下一瞅,就看到了邊上的火堆上那冒著騰騰熱氣的瓦罐,陳大步上前,拿骨針正想往裡丟好高溫消毒,可又舍不得自己白生生的小手一會給燙成豬蹄,趕緊又使人去拿了對筷子來。

 陳好不容易拿到了那根還燙得不行的骨針,咧著嘴,示意那位婦人抱緊患兒,就在眾目睽睽之下,對著患兒的人中穴就扎了下去。兩根手指頭熟練地捏著骨針的針尾,所有人的都那麽愣愣地瞅著陳在那施針,而那位老頭不知所措地在陳隻身後邊使勁地搓著手,想開口卻又生怕干擾到這位公子診治自家的孫兒。

 而陳忠的嘴也張得老大,直勾勾地盯著自家的小公子,從來不知道自家的公子竟然也有這種本事,難道是遺傳至老主人?可治病救人這種手段似乎沒辦法遺傳的吧?陳隻的舉動實在是讓這可憐的家丁陷入了迷茫之中。

 

 時間不長,也就是十余個呼吸的功夫,這個面色青紫的患兒抽搐漸漸地開始變得平緩了起來,臉上的青紫也漸漸地褪去,取而代之的是那種身體高熱而形成的潮紅,呼吸顯得頗為急促,但總算是暫時遠離了死神。這讓陳大松了口氣,摸了摸自己的額間,已經盡是汗水,看樣子這副小身板還是不太得勁,得好好鍛煉一番,免得遇上大事就腳軟手棉的,讓人瞅見起不成了笑話?

 “總算是好些了。”陳衝那位抱著患兒的婦人露出了一個安慰的笑容,這時候,那位老丈一下子又跪到了地上:“多謝小公子救我家孫兒性命,老漢無以為報,隻能做牛做馬……”

 “老人家莫要著急,我隻不過暫時解了他的痛苦罷了,你家孫兒的病,還得用藥及時才成。”陳最是不願意聽到這種話,救人,本就是身為醫者的天職,至少在後世那麽多年受到父親和爺爺醫德教誨的陳隻是這麽認為。

 陳忠心中暗讚自家的公子還真有本事,就拿那麽一根縫衣物的骨針那麽刺入病兒的唇上沒一會,就見好了許多,再者看公子說得在理,更是也信心大增,原本的憂心全消,趕緊拉起了那位老人,接著衝那位仍舊站在邊上犯傻的中年男子推了一把:“說你呢,附近可有人家有筆墨,借與我家公子,寫了藥方也好替你家孩兒救命才是。”

 還好,門外邊湊熱鬧的,恰巧有位坐在附近的讀書人,很是熱心腸地領他們去取來了筆墨,等他們取來了筆墨,陳洋洋得意地手往袖中一伸?拿出了一團都已經揉成了鹹菜似的蔡侯紙,輕輕抖了抖,紙屑紛紛揚揚地落下……

 “這也能叫紙?!”看著那上邊滿是洞洞眼眼的紙張,陳鬱悶之澀。格老子的,有筆沒紙,該寫在哪兒?嗯,真抓瞎了。

 陳忠很是懊惱地拍了拍腦袋:“都怪小的,方才都忘記要些竹簡來供公子書寫。”這家本就是農人,哪會備下那些讀書人用的東西,再跑一趟也不是不成,不過,陳祗可沒那閑功夫再等了,起身來走到了屋子的角落處,抄起了一長條的事物:“就用它了。”一根扁擔。

 “公子,這能行嗎?”陳忠差點沒暈過去,打小就在府裡邊長大的他倒是見老主人用過紙張,用過竹簡,有時候還用過絲帛,可就是沒瞅過人用扁擔的。“沒事,這能將就用就不錯了。”陳祗抄起了那家人擺在一旁的扁擔,示意陳忠和那患兒的父親兩人各執扁擔一頭,提起了筆略一思量。

 在陳祗的記憶裡,小兒高熱驚厥,最主要的就是止驚,還有就是去熱。這個時代可沒有退熱栓劑,也沒有苯巴比妥、阿斯匹林。能用的,自然隻能是中藥。陳祗隻是頓了頓,就在那些已經從門外攏到了院中的觀眾詭異的目光下,大筆就在那扁擔上邊龍飛鳳舞起來。

 那邊窮書生站在邊上,因為識字,開口搖頭晃腦地念出了陳祗所書的東西。“蟬衣一錢、鉤藤一錢、梔子一錢,炒棗仁……”

 陳祗顧不得那窮書生在身後邊嘰嘰歪歪, 下筆如飛,不一會,就在那油光錚亮的扁擔上書就了三個藥方。一為防驚湯,有防止驚厥再發的作用,二為清宮粉,有鎮驚熄風、消除余熱的作用。三是清熱散,書就之後,陳祗就讓陳忠拿好扁擔速去藥鋪購了藥來。

 陳忠這回會是應承得飛快,洋洋得意地拿著這“根”很特殊地藥方,吆喝著快步出了民宅。可惜的是,如今是漢代,可沒有灑精,怕是連高度酒都沒有,所以,陳隻隻得指點著這家人拿了濕巾,替孩子擦拭前額、腋下和大腿根部進行物理降溫。

 辦法雖然土點,但還是有些效果,至少,患兒的呼吸稍稍顯得平穩了些,而陳隻的手裡邊拿著裹好的布條,嚴密地觀察著這孩子的情況,若是這孩子再次發生抽搐,陳隻就需要在第一時間之內將此物塞入患兒口中,防止他咬著自己的口舌。

 不過盞茶的功夫,正在嚴密觀察著病兒情況的陳隻就聽到了外邊傳來了嘈雜的喧鬧之聲和腳步聲,不由得眉頭一皺,這些人難道不知道這個時間病人是最忌鬧騰的嗎?

 陳隻把手中的布卷交到了患兒的母親手裡叮囑了一番之後,步出了裡屋,這才發現,院子裡邊已然擠了好些人。“公子,您可真讓老奴好找!”一聲宏亮的嗓音從人群後邊傳了進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