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翹起了二郎腿,心裡卻有些無奈。雖說骨子裡是華夏人,但真心不想卷到民國和紅黨的漩渦裡,都是傳承幾千年華夏文明的老狐狸,自己要卷進來,估計連渣都不剩。
深知歷史走向的他,也不想做出什麽改變歷史的動作,領先百十年的見識就是最大的資本。不過在小鬼子哪裡,倒是可以大大的做點文章。之所以還留下這個半死不活的洋行,就是為了對抗倭戰爭打伏筆。
仔細盤算了一戰前的亞洲局勢,他決定,還是從最拿手的商業來入手。一戰時期,華夏的出口主要集中在原材料上,而進口大多為消費品。尤其是華夏的生絲,由於技術落後,甚至被倭絲擠佔的沒了市場。
此外,一戰開打,倭國趁著歐美列強無暇他顧,趁機擴大了在華夏的進口比率,拿著華夏人的血汗錢來武裝他們,這是威廉萬萬不許的。
經過兩天的思考,威廉對諾曼指示道:“從現在開始,洋行準備進行擴張。首先,大幅度提高豬鬃、羊毛、牛皮的收購量。有多少收多少。此外去收購幾家規模大點的生絲廠,我會給你足夠的機器設備,一定要生產出最好的生絲,要超越倭絲”。
“洋行可以去內陸省份和江浙一帶設立分行,要學會和當地人合作,生絲工廠一定要嚴格管理,可以吸收一些開明人士幫你。總之,只有一個要求,在1915年前,生絲的產量要達到50萬擔以上,而且質量必須超越倭絲,這是你最重要的任務”。
威廉有自己的道理,首先一戰時期、豬鬃、羊毛、牛皮都是緊俏商品,可以換回豐厚的利潤。而且這些東西易於保存,囤積也不容易變質,只要處理一下就可以存放十年八年的。此外,一戰中,這些東西有相當一部分都被倭寇以很低的價格收購,轉手歐洲牟取暴利。他準備把這個渠道卡死,你不是想收購嗎?那就來比誰有錢,再者,目前這些東西都很便宜,囤積上一大批,即使打價格戰,自己也不會吃虧。
至於生絲,目前的華絲質量難以保證,技術落後,出口量已大大低於倭絲的收口。相反,倭寇利用相對先進的技術,逐步控制了華絲,成為當時倭國最大的出口產品,每年給鬼子換來幾千萬美元的收益,大大增強了倭國的戰爭潛力。
威廉打算整合一下華夏生絲,先收購幾個生絲廠,利用先進的技術,嚴格的管理,生產出不壓於倭絲的產品,然後在國際市場搶佔份額。市場就那麽大,自己多一分,倭絲就少一份。重要的是,逐步影響帶動本土的華商改變觀念,扶持起一批有作為的本土企業,這股風氣一旦擴散,華絲的榮譽就會回歸,地大物博的華夏還怕擠不垮倭絲?這才是他最終目的。
至於一戰倭寇的工業出口,自然有美國的財團來打壓。總之不會讓鬼子們好過。
威廉接著說道:“至於進口,主要集中在鋼鐵和糧食上。華夏現在用不了那麽多的鋼,先以生鐵為主,逐步增加鋼的比例。糧食以麵粉為主,這些財團都會給你最大的支持。至於怎麽賣,是你的事”。
威廉這樣做也是沒辦法,華夏還處在落後的封建社會,即使民國,也是半殖民地,工業根本無從發展。沒有本土勢力的支持,就算他拿出大筆的資金,也架不住貪官汙吏的搶食。
再說現在時機還不成熟,華夏人民的民主思想還沒有醒悟,大工業浪潮還沒有深入人心。只有破而後立,才能激發華夏兒女的鬥志和緊迫感。所以盡可能多的給華夏輸出足夠的鋼鐵,,即使抗倭戰爭爆發,也有足夠的原料去造槍造炮,而不是拿著木棍去衝鋒。
至於糧食,更是悲哀,不管是現在的辮子王朝,還是今後的民國,四萬萬華夏人民只求一口飽飯。而戰亂,災禍、三座大山的剝削,使這個夢想宛如水中月、鏡中花。
因此,威廉選擇糧食不無道理。國內的糧食總量就那麽多,多運進來一噸,就少死幾個人。美國的幾百個農場不是放在那裡看的,百八十萬噸糧食還是能拿出手的。況且這些糧食還會起到平抑糧價的作用,哪怕地主們再厲害,也不能等著手裡的糧食發霉吧。你大量收購囤積?好,你買多少,我賣多少,這筆錢再去購買更多的糧食來衝擊你。不要說什麽糧賤傷農的屁話。這個時代絕大部分老百姓更多的是自己的糧食不夠吃。哪還有多余的去賣。
威廉這次下了狠心,一戰中,從華夏賺的錢全部用來買鋼鐵、糧食反饋給祖國,不夠還有美國的財團支持,只要百姓們過得好一些,他就知足了。
隨後,他派出情報員想辦法搞到了倭絲技術,發給美國的研究院,陸續設計生產了大批的生絲加工設備,有了強大支持的諾曼也一反之前的三心二意,甩開膀子迅速收購了七八家生絲廠,通過優厚的待遇,和當地人展開合作,逐步擴張成一個生絲的巨無霸。但這是美資洋行,倭寇也只能乾瞪眼。就連英國人在調查底細後,也裝作看不到。隨著倭寇的逐步擴張,已對英國人構成了很大的威脅,有人針對倭國,他們笑還來不及呢。
至於陸續囤積的物資,威廉也有了好選擇,就在半年前,財團已在加勒比地區購買了5座島嶼,其中的三座靠近巴哈馬群島,島嶼不小,而且險峻,屬於威廉心目中的秘密倉庫。這三座島嶼都偏離貿易航線,也不起眼。只要建立起堅固的防禦,一般人也不敢打它們的主意。而且這裡離美國本土很近,有危險隨時可以支援。
至於另外兩座島嶼,在開曼群島,雖然這裡屬於英國人的地盤,但它靠近巴拿馬運河,這兩座島嶼他打算光明正大的做財團的倉庫,一些囤積的戰爭物資都放置其中。有英國人的虎皮,也不會有不開眼的小賊光顧。
選擇加勒比主要是這裡戰略地位重要,不管是亞歐,都能照顧到,也為今後的布局打下釘子。
後續的瑣事自然有手下人去幹,威廉留下秘書,配合諾曼理順華夏的事物,他帶著媳婦踏上了倭國的土地。他不是不關心華夏,在前世裡,看了無數的資料和黑白電影,不用看也知道現在是什麽樣。但對東瀛卻知道的很少,知己知彼才有妙算,他打算詳細考察倭國的工業,才做能出對應的計劃。
作為一名有志投資倭國的美國富商來說,威廉受到倭國政府的歡迎,由於前期做了一些工作,他首先來到九周島的八幡製鐵所。這個倭國有名的鋼鐵廠始建於1897年,7年後才開始生產,支撐起了倭俄戰爭。經過改擴建,現在已有十幾萬噸的鋼錠產量,佔據了全國產量的80%以上。
威廉在當地政府的陪同下,假模假樣的參觀了鋼鐵廠,從數據上顯示,這個鋼鐵廠屬於10年前的老式工廠,無論從技術水平還是規模將,比起歐美差得很遠。但倭國天性中的掠奪性,使得他們對搶劫抱有特殊的愛好。
根據介紹,八幡製鐵所用的鐵礦主要來自華夏的湖北大冶,每年都要運走6-7萬噸鐵砂,煤炭則是從逐步滲透的東三省運來,嚴重依賴國外的原材料。這個鋼鐵廠主要以軍火生產為主。與吳造具工廠配套生產。
威廉若有所思,接著又仔細觀察了東京,大阪,名古屋等工業造船基地,雖然只能看到表面,但大致的概念是有了。
總的來說,倭國雖然已進入工業化時代,但局限於狹窄的國土,貧瘠的資源,其工業大多數還處在小作坊模式。除了一些大型的組裝工廠,基本上60%以上的零配件都是民間的小作坊生產, 規模遠遠落後於美國,甚至比意大利都要落後。
不過這個工業潛在規模只是暫時的,威廉知道,一旦一戰開打,倭國通過暴利的戰爭財富,會加速實現其國內的工業現代化,可以說是一戰造就了這個國家畸形且自大的民族性格。
不過威廉也初步有了計劃,倭國雖然一派興興向榮,但它還有高達12億倭元的外債,只有一戰才會使它賺取大量利益歸還。自己可以做兩手準備,一方面從多層次多角度阻擊倭國大發戰爭財,其次,它的八幡製鐵所就是個最大的破綻。只要有目的的破壞掉鋼鐵廠,尤其是一戰最激烈,需求最旺盛的時候破壞掉,那麽倭國損失的僅僅不是鋼鐵了,連鎖反應下,它的許多出口產品也會受到波及。
想定了前後關系,威廉也沒有興趣看別的,“很有誠意”的應付走了倭國人。返回了華夏的SH。他現在考慮是不是在這裡設立一家銀行。南洋的條件還不成熟,那麽短期內,在亞洲就得有個金融據點來作為結算中心。單靠其他的銀行並不保險,很多資金調用都要秘密進行。
經過仔細考慮,威廉決定注冊一家200萬美元的銀行“亞洲銀行”,以財團銀行的海外分行存在。這也是艾爾多銀行集團的第一家海外分行。合作銀行就選擇紐約城市銀行在SH的分行。也就是花旗銀行的前身。
=========
(新人新書了,大大們多多支持,給點推薦和收藏啊,謝謝親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