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不要擔心,上一章的劍道什麽的,那完全就是小小的惡趣味...哪裡有亂搞不想寫的,每天穩定更新的...沒這道理..最近換了寫法思路清晰,下筆如有神助,那真的是爽的很呢...咳咳,如果收藏再多來點就好了,上周飆升了好大一截,我很爽...】
王處存之所以不敢相信李承澤會有吞並諸鎮兵馬之心,其實嚴格來講是很有道理的。首先,殘唐五代的軍閥割據與之前乃至之後都是完全不同的,在這個時代,下克上,並不僅僅是代表著一方豪傑的野望,同時也可以理解為中古時代的地方自治勢力的崛起。
無論是關中還是關東,乃至江南等地,每一個藩鎮的軍隊,其主體戰力都是由本地人所組成的,因此,以這些兵士為核心的鄉黨,在爭取自家的利益的同時,也會漸漸替鄉土從天下這個范圍裡,獲得更多的自治權利——比如不繳納稅收,或者象征性的繳納。不服從調動到邊鎮保衛邊疆,同時大量減少雜陳稅費。
因此,在層層利益的勾連下,如果在沒有獲得其方鎮本土的情況下而想吞並這個方鎮的軍隊,除了能短暫控制以外,長期以來,必然要漸漸逃散一空,甚至引發兵變。
要知道在我們這個歷史下的民國時期,北洋軍閥混戰的情況下,也基本上是這麽一個情況——你很難指望非控制區的軍隊替你用命效死,這還是在近代、現代軍隊體制的控制下。
而到了國民政府時期,能超脫地域的糾葛,而組織起真正的現代軍隊的,也不過中央軍與紅軍兩者而已。而這兩者之所以能超脫於當時的中國,組織起真正的現代軍隊,其核心,其實還是軍魂的信仰塑造。
而李承澤穿越以來,雖然沒造槍沒造炮,更沒有發明玻璃,煉鋼鍛鐵,但其實已經將現代最重要的玩意——軍魂、信仰與心關注到了自己的軍隊之中。
人心之解,才是時代的真正劃分!
更何況,李承澤之所以不搞種田流,那不也是因為沒找到真正的地盤嗎——用人命堆那也是沒法子的事情,名將最初不都是這樣成長起來的嗎?毛太祖尚有兵敗之日,孫國父也有蹉跎之時,哪怕如嶽武穆,不也是從河北一路轉戰到荊襄之地,才漸成氣象?
事實無論是楊世達,還是率先出手的王賢,都不知道李承澤如今到底打的是什麽算盤,這位陳王殿下,迭經大戰與變局之後,似乎越發的高深莫測,不禁一改昔日關塞之間的緊繃之態,甚至勇猛從容的主君風范,更甚於昔日在長安為天家大王的時候。
事實上,李承澤有此變化也是情理之中的,最開始他穿越的時候,麾下才三十六騎,而先是要謀劃奪關謀兵,再是要面對鳳翔上千精兵,之後又要面對忽然崛起的王錚,在當時,稍微踏錯半步,李承澤這位二十一世紀的小宅男不是客死他鄉外加異時空,就是被圈到成都,伴隨著大唐帝國一起葬身在浩瀚的歷史之中,運氣好,可能還能留下個名字——這也算是他穿越改變歷史啦!要知道,前陳王可是沒留下名字。
而如今,迭經大戰,甚至一手指揮了武功之戰,以二萬步甲,大敗同等數量的,遠比二萬步兵強悍的多的騎兵,早就不是昔日可比啦!
眼下局面控制在自己手裡,李承澤也懶得開解這群已經駭然的諸鎮將帥,收劍回鞘,望著王處存說道:“眼下大敵當前,爾等卻還包藏禍心,乃至於此!若非寡人以四百騎入城平亂,也不知道今日興平到底是何景象!”
王處存與諸將面色變換,聽了李承澤這一番言語,總算感覺這位殿下殺心已消,頓時就微微松了一口氣。
“末將惶恐!我等都是受了朱玫與李昌言這二廝蠱惑!今天得聞教音,我等將官,願為殿下馬首是瞻,掃平妖氛!中興大唐!”既然朱玫死了,自然而然,這興平變亂的髒水也要分到他頭上啦,而且這樣一推,諸鎮一系的罪責頓時就名正言順輕了不少——朱玫可是一方節帥呀!他頂罪還能不夠?
可憐朱玫到現在都還殘存著一口氣沒死,也不知道聽了這話,他有什麽想表達的沒,或許如果有機會,他會告訴李承澤,下次殺人最好別捅咽喉....
說完這話,有了這口氣的余裕,諸將帥也不禁微微疑惑,昔日在鳳翔初見這位陳王殿下,貌似還不是嚴苛的人呀,怎麽今天再見,卻恍若兩人?
不過轉念一想,當初才到鳳翔的時候,這位陳王殿下手裡才六千兵,任是當時哪一方勢力想要收拾他,都是易如反掌的事情。然而今天,一番變換之後,李承澤不僅在興平城掌握著二萬兵馬,在武功更有本部與劍南聯軍,加起來二萬多的兵馬。而反觀諸鎮,卻是連連大敗之後,合起來兵馬才不到兩萬。
諸將帥想通之後,頓時悚然——這位殿下,難道還真的是扮豬吃老虎?!
很顯然,李承澤不會對他們解釋,宅男如何成長為人君大將的故事,冷冷道:“爾等惶恐?!若是真惶恐,焉敢在寡人面前,利刃相加!當寡人是好欺負的嘛!嗯!”
李承澤話語不重,但聽在諸將帥耳裡, 卻無外雷霆,頓時諸將紛紛色變,有扛不住,連忙跪地請罪。
王處存終究是一方節帥,氣度非常,如今這局面之下,倒也還撐得起來格局:“殿下到底有何方略,不若吩咐下來,我等都是大唐臣子,若是有命,當無不從。”王處存是不管了,現在人在屋簷下,為了小命計,怎麽也要低頭,管李承澤有什麽算盤,反正自己出了城就帶兵回鎮!
至於興平崩潰,關中瓦解,關自己什麽事情?自己的本鎮可在兩河!這剩下的爛攤子,還是由的這位霸氣的陳王與關中兵將們去收拾嘛!老子不管了!
李承澤何等人物?他本身雖然不算歷史研讀精深的高人,而且讀的歷史也鮮少有唐朝、殘唐的,但人心之術,乃是觸類旁通的玩意兒,又穿越以來許久,看的,經歷的,甚至設計的,都不算少了,王處存雖說年紀大的多,但萬萬沒有李承澤這般積累——李承澤的學習、融匯能力實在是讓人怎舌。
“大敵當前,今天召爾等來,一為處置興平之亂的善後。二位,合議如何應對黃賊兵鋒。如今看來嘛,我覺著這軍心還是很有問題,欲要召開全軍合議,上到節帥,下到都將都要節前參議,爾等以為如何呀?”
諸鎮將帥聞言,頓時面色一白!李承澤,到底是何居心!
就連楊世達等李承澤的麾下將官諸人,乃至西門思恭、鄭畋也都不禁面色一變,莫非陳王殿下還真想一網成擒,徹底吞並這興平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