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神相天下》第16章 白沙6老
  右手邊與陳婆婆同坐的是她老公,也姓陳,外人稱為陳師傅,年歲隻有六十出頭。陳婆婆是陳師傅的童養媳,而陳師傅家有一門世代祖傳的手藝,做棺材。

  別看現在已經是火葬,但在北鬥鎮卻不受影響,土地三十年不變的規定還沒到時間,村民自己有土地,每家每戶都還有自留地,山脈又多,往哪兒不能打一個坑土葬啊。

  所以這棺材行當的生意並沒有受到影響,但陳師傅隻上門做棺材,簡單來說,就是屬於半包,由戶主提供木材,陳師傅隻出手藝,以及一些油漆,到戶主家裡做現成的,純手工打造。一口棺材要耗時一個星期左右。收費一千二百元錢,童叟無欺。

  俗語中,老人們常說,存棺材本。到不是虛言,尤其是在農村,若是算上木材價格,一口棺材要兩千多元的花費。然後辦喪事,殷實人家要做四天四夜的道場,也就是隨了禮金的人,要托家帶口的來吃四天的飯菜。哪怕家裡窮,至少也要辦三天兩夜,不然就是不孝順了,要被人戳脊梁骨。

  辦喪事,在農村,從來就隻有虧本的,算上請道士,夥食費,棺材錢,怎麽著也要超過萬元錢。這筆錢,對於一個農村老人來說,要在有生之年存出來,還真是不容易,因為年輕時掙到的,已經給兒女們了,年老後小病不斷,勞作也不利索了。

  陳師傅的業務不算繁忙,但生意一直不斷,這是靠手藝吃飯。陳婆婆替人問卦,和男人陳師傅不一樣,陳婆婆從來不會上門去算卦,隻有別人求上門來。今天來王家,還是因為與這邊王家有點遠親關系。這兩口子也是白沙鄉的名人。

  而在張兵左手邊的兩個老婦人,一人姓苟,這個姓比較少見,外人稱為苟仙娘,是專門給人立【童子菩薩】的,張兵起初沒懂是什麽意思,虛心請教之下才明白了含義,在北鬥鎮范圍,觀音大士的香火異常鼎盛,如果寺廟裡沒有觀音菩薩,那就是不正宗。每年有兩個佛門節日,分別是六月十九與九月十九,其實都是觀音菩薩的生日,這在北鬥鎮是最熱鬧的兩天,不亞於外面的廟會。

  童子菩薩,有點類似於“巫術”,這是根據孩童的模樣,雕刻一個約三寸高的木頭小人,經過祭祀之後,把這小人,放於家中觀音菩薩的左右兩側,伴菩薩身邊,以求菩薩保佑孩童健康平安的長大。

  苟仙娘專門承接此項業務,隻要這方圓范圍有新生兒出生,也就有苟仙娘的生意了。收費也不高,二百元左右一個童子菩薩。

  張兵抬眼一看,在牆壁上菩薩左右兩側,有兩個三寸高的小人,一個白臉,一個紅臉,都用紅布包裹,小人身上還粘貼著雞毛。不得不說,此地善於利用公雞。

  苟仙娘旁邊那位,稱呼為王奶奶,是王雪梅的二祖母,也就是她親爺爺兄弟的媳婦,是專門解決小孩疑難雜症的,兼顧“燒旋窩”,這點讓張兵同樣不太明白,再次虛心請教。

  這才知曉,“燒旋窩”其實就是人腦袋上的頭髮自然形成的窩點,一般情況下,有兩個或是一個,每個人都有,隻是明顯與否的問題。但在北鬥范圍,流行後天“燒一下”,這樣能保孩童不容易被邪氣入侵。

  具體的做法,就是用黃紙卷一些“塵埃”,也就是“艾草”,端午節掛在門口的那種長條草,就是艾草,有驅邪,鎮宅,化吉的功效。

  卷好後,就如一根比較細的女士煙差不多,然後點燃,去觸孩童頭上的旋窩,或許跟和尚點戒疤的形式差頭多吧。

  最後坐在李老師旁邊那邊年齡最長的老者,外人稱為楊太爺,是一位“觀相先生”,專門替人看面相,且鑽研【麻衣神相】之術幾十年,造詣很高,隻是現在年齡大了,已近八十,除非別人求上門,才會替人看一看,也是當地一位遠近聞名的大先生。

  同桌白沙鄉的六個老人,方老師算命看風水,楊太爺看面相,苟仙娘立童子菩薩,王奶奶給燒旋窩,陳婆婆替人問卦,陳師傅做棺材。這簡直就是人生一條龍服務啊。且業務雖然有那麽點重疊,但卻互相不衝突。

  好比,一個新生兒出生後,就會點旋窩,立童子菩薩,具體操作起來沒有限制年齡,但都會在很小的時候完成。然後等懂事了,上學了,就會看相、算命,問下前程。而長大後,工作事業婚姻等,不順心了,就會去問下卦,算算當下的運氣。之後成家了,修房子了,就會看風水,堪輿地基等等。最後到老了,就會需要棺材,墓地。

  牛,真TMD的牛,張兵除了佩服還是佩服,這才叫科學的劃分啊,如果他能一網打盡,成立一個經紀公司,那豈不是,業務全面,什麽都能承接,還不數錢數到手抽經啊。

  正在他想流口水的時候,肩膀忽然被拍了一下,本以為是李美欣又不老實了,結果卻是王雪梅這丫頭,“哥,你們怎麽坐這裡來了,我說的是旁邊一桌。”

  “啊?”這時,張兵兩人才知道鬧了一個烏龍。難怪剛才這桌會差兩個人,原來是因為其余人不敢來同桌啊。

  如這種辦酒席,座位緊張時,凡是能進堂屋,都是輩分比較高的。原本王雪梅是把兩人安排在隔壁那桌,因為那桌都是王母的娘家長輩,以及王家這邊的長輩,張兵兩人入座,也不會顯得生分。

  結果兩人鬧了個烏龍,跑來跟六個大佬級別的道上人一桌了。

  “雪丫頭,都坐滿了,你就別亂安排了。”出聲的是王奶奶。

  如此,張兵與李美欣的座位就這麽定下了,菜色雖然才剛剛上了一些,但因為人已經齊了,那麽就可以提前動筷子了。這也就是,隻管座位滿沒滿,不管主人家的菜上沒上完。

  張兵作為小輩,年齡又最小,便擰開白酒給大夥倒上,結果三位老婦人也是要喝酒的,還都是喝白的,桌上的四瓶啤酒直接就撤掉了。

  六個老人,雖然喝酒,但都沒超過一兩,張兵也隻倒了一兩多, 酒是精食糧,盡量不要貪杯。

  除了最開始上的幾個涼盤,這會開始上炒菜、燒菜、燉菜了。

  炒菜有川菜中必不可少的回鍋肉片、小煎肉絲,而相比以前的酒席,現在操辦起來也有所改良,引進了新菜色,比如今兒就上了香酥小龍蝦,竹簽雞脯肉等。

  燒菜的樣式也多,有:山藥燒排骨、竹筍燒牛肉、魔芋燒鴨等。

  燉菜有:雪豆燉豬蹄、豬龍骨燉海帶、以及一大盆南瓜綠豆湯,或是老冬瓜湯。

  都是大盤子足分量,烹飪得色香味俱全,讓人食指大動,根本停不下來。

  但這還不是重頭戲,真正的席面還在蒸籠裡,一般小孩都是眼睛大肚子小,等不到正席上桌,就吃好跑去玩了。一些特別能吃的大人,尤其喜歡與小孩同桌,因為可以敞開了吃,根本不用擔心吃完。

  李美欣胃口不大,但每樣都嘗了嘗,這些菜裡面,見不到乳鴿,見不到海鮮,見不到螃蟹,也見不到各種精致的小吃等等,碗筷盆碟也都不講究,味道氣氛卻是非常好。

  張兵也是胡吃海喝,他是吃不胖的體質,飯量卻是奇大,一頓三碗飯下肚,那是輕輕松松。心裡琢磨著,既然六個懂行的老人都在,還這麽巧湊到一桌,那何不都去一一拜訪下,增長下見識,也吸取點精髓。

  這麽想,還真是可行,況且,他心中還有一些疑團沒有解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