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神相天下》第141章 大順通寶
譚家生手上這幾枚銅錢,居然是大順通寶。{首發}

 大順通寶,是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建立大西政權於大順年間,1644—1645年鑄造。版式為小平錢,多闊緣大樣,製作較為精細,銅色金黃。

 因為發行時間太短,而且張獻忠在一年後就亡故了,也可以說,在發行銅錢時,就一直在打仗。清廷攻下蜀地之後,大順通寶自然就成了廢品,康熙通寶適時上位了。所以大順通寶如今存世量不多,很多人,根本聽都沒聽說過。

 譚家生自然不在此列,包括楊光文也是如此,後者見此情形,也抓起銅錢一看,雖然銅已經被腐蝕了一些,有些發綠了,但上面的字跡依舊清晰可見。

 大順通寶,四個字亮瞎了楊文廣雙眼,這種銅錢一出,也間接證明,張獻忠與此地有關聯,在加上這些鐵器,至少可以證實張獻忠的軍隊曾經來過高峰山,而且逗留的時間並不短。

 黑子湊了過來,在山洞中,雖然有電筒光,但更顯皮膚黝黑,愣愣的問道:“這些值錢嗎?”

 譚家生沒有回話,飛快翻看起銅錢的另外一面,銅錢的樣式與幾位清朝皇帝的通寶差不多,不過上面沒有滿文,也稍稍比普通的小錢大了一丁點。

 手上這枚銅錢的背面有一個“工”字,普通品。又繼續翻看,發現了背面有“戶”。更多的,背面什麽字跡都沒有。

 大順通寶雖然稀少,但畢竟只是銅錢,歷史價值也算不上過高,張獻忠只是曇花一現,歷史留名而已。按照市場價,光背大概3元一個,工字背面,能值5元一個。而戶字背,能值1到2一個。

 別覺得便宜,相比幾元錢一個的乾隆通寶,大順通寶已經證明了其價值。

 楊文廣找到的這串銅錢。大約有五六百個,批量賣出去,也值個幾千元。如果有村民發現,無異於是一筆橫財了,能購買一千多斤大米。

 但譚家生要找可不是這個,楊文廣的心態也差不多,兩人一起動手,黑子不明所以的在一旁找著電筒。

 一小會後,楊文廣大叫道:“找到了,真的找到了。這是川戶。”

 所謂“川戶”,也被稱為傳世通寶,這是大順通寶中的超級稀有品,背面有川戶二字,市場價值在一萬到一萬五之間。並且是有價無市。

 僅這一枚,就是五六百個大順通寶總價值的五倍。

 譚家生接過一看,也露出了笑容,“再找。”

 兩人雖然一夜未睡,勞累非凡,但是精神頭卻更足了,十幾分鍾後。兩人都長出了一口氣,發了。

 實在沒想到,在這些銅錢中,竟然找到了足足五十二枚川戶,這意味著5萬到8萬的價值,甚至可能更高。這種稀有銅錢無法複製,若是打包出售,遇到喜歡收藏此類的富豪,花上幾百萬也正常。

 “撤!”譚家生當機立斷,把銅錢收好。三人趕緊爬出了山洞,此時天色已經灰白,就快要徹亮了。

 掃尾工作不能馬虎,幾人硬是拖著疲憊要洞口掩蓋好,成功有捷徑,但萬事需謹慎。

 四人是直接離開了北鬥,這些是銅錢,根本無需走銷贓通道,正大光明的給賣掉了,打包出售了一百萬,由一個喜歡收藏的老板購入。

 分贓的時候,譚家生沒有客氣,一人獨拿了五十萬,楊文廣拿了三十萬,黑子拿了十萬,猛子只有七萬,因為功勞最小。

 剩余的三萬,四人花天酒地的瀟灑,兩天就沒了。

 譚家生現今是真的窮,有了五十萬打底,終於緩了過來。楊文廣也不急了,有了這些資金,又可以打持續戰,再次回北鬥。

 “譚師,你說北鬥是不是真的有張獻忠的寶藏?”楊文廣有些醉意,有錢的感覺就是爽。但這些錢還不夠,不足以支撐花天酒地的生活。

 “說不準。不過應該還有不少好東西。”譚家生舔了舔嘴唇,又道:“他們在找龍脈,我們找寶藏,很有可能,就是同一個地方……”

 ————————

 張兵搖了搖有些發酸的脖子,從玻璃桌面上挑選了兩本必須購買的書籍,一個下午他都在書城裡,點了一杯可以續杯的咖啡,堅持到現在。翻閱了大量的書籍,不虛此行,很多資料在網上只能找到皮毛,但現在已經查詢清楚了,這對他來說,作用真的非常大。

 工欲行必先利其器。在這一點上,不能馬虎,就跟他當初給人看地基,總是喜歡提前準備,這不算是性格,應該歸為習慣,是可以後天培養的。

 兩本書七十八元,加上咖啡,打車費,午飯錢,現在身上還剩近三百元,小資生活了。

 夜幕降臨,城管五點半下班,各類小商販也行動了起來,更顯得繁華。

 張兵走走停停,本在世間,卻又是在入世,背負行囊,手提法劍,好不瀟灑。

 “核桃怎麽賣?”看見核桃,不知怎的,又想起北鬥。雖然在鎮政府也沒住多久,但記憶猶在,不知那兩棵核桃樹怎麽樣了。

 坊間傳聞,吃核桃能補腦,只因裡面的果實很似腦花,這也算是以形補形的典范吧。

 如此,就有了孕婦多吃核桃的習俗,孩童也時常被要求吃核桃,老年人也吃。當然核桃的味道原本就不錯,營養價值也高。

 在旺季,也就是**月份,蜀地的核桃賣不出價格來,一般在十到十五元之間,但是到了冬季,價格至少翻倍,如果有資金,到也不妨囤積一批核桃,多了不說,百分之五十的利潤還是沒問題,當然前提是得有銷路。因為核桃放久了之後,就容易發霉,爛了後,就砸在手裡了,另外放乾之後,也會縮水點重量。

 “十三元一斤。”攤主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

 現在賣的核桃是帶皮的,去皮後會縮水,等到月底,不帶皮的,大概也是這個價。

 “那就給我來五十塊錢的吧。”張兵一口說道,經常用腦,還是多吃核桃啊,信則靈。

 “好嘞!”攤主麻利的上稱,都是新鮮帶皮的,想爛也爛不了,也沒有挑選的意義。

 核桃稱好重量,還要耽擱一會,攤主顯然技術了得,用一個戳刀,只是一下,就能戳拉掉外面的皮層,露出市面上常見的核桃面貌。

 張兵點上支煙,在一旁等著,一包煙又花掉二十元,平時不去計算錢的時候,總覺得開銷很大,但今天一直計算,反而覺得幾百元錢也很堅挺,能買不少東西,也能還算奢侈的過上一天。

 這時,他無意中掃了一眼中年攤主的印堂,可能是白天算命算多了,職業病又犯了,可這一看,卻看出了名堂來。

 “老板,不好意思,我剛出門忘記帶錢了。”張兵忽然說出這麽一句話來。

 中年人一愣, 手上的動作停了下來,回道:“沒事,我這核桃賣給別人也賣得出去。”

 但誰知張兵接話道:“老板,我是說,能不能把核桃賒給我,下次我在給你錢。”

 中年人這下犯難了,他是從陽簡市過來的,二三十年前,與北鬥鎮,同屬一個市管轄,後來劃分成了兩個市。中年人的老家在早些年推廣種植核桃,他自家種了不少,從去年開始就以販賣核桃為生計,兒子也在景觀城,老婆在一個物業公司當保潔,生活上還算過得去,但因兒子大學,花費大,一直都很節省。

 掙扎了一下,說道:“小夥子,真不好意思,我這也是小本經營。”他可就指望這幾個月掙錢,五十元不是小數目了,他賣一天也掙不了多少,看張兵的打扮,很可能是過路客,再說他的攤位流動性大,明天或許就換地方了。

 張兵皺了下眉頭,索性開門見山的說道:“老板,我其實是算命看相的,你要是信呢,就把這三斤多的核桃給我,我替你擋了災禍。如果不信,就當我沒說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