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神相天下》第145章 西寨
張兵翻閱典籍,到是很佩服張獻忠抗清的決心,而且張獻忠死前曾有交代,如果他戰死,就讓殘部歸屬明朝,認為明朝的氣數還未盡,但清軍卻是蠻夷,非漢人,怎可統禦華夏萬裡河山。【本書由首發】

 張獻忠死後,清廷花了很多年,才徹底掌握蜀地,雖然證明清軍初期的作戰能力很強悍,但也表明漢人抵抗外地的決心。

 張兵心想,如果他回到明末,是否能扭轉乾坤?奈何他不會統兵,最多就是挖斷清廷的龍脈吧,或是混成一代國師之類的。

 眼前出現一面牆壁,上面印有鳳凰山的地圖,張兵頓足良久,沒辦法,手機沒帶,想把地圖拍下來都不行,只有靠死記硬背。

 但,他是越看越覺得驚訝,地圖上面有一個“太陽溪”,當年清軍隔太陽溪與張獻忠的農民軍相遇,最後隔著溪流,射殺了張獻忠。

 還有“馬槽溝”,是張獻忠部隊飼養戰馬的地方。又有“牧馬嶺”是大西軍放養戰馬的山崗。

 而北鬥有一個太陽崖,這是後期出現的。但是關馬溝,卻傳聞是張獻忠的養馬基地,難道其人非常喜歡在山溝裡養馬?

 張兵繼續記憶中地圖,上面還介紹有“帶箭嶺”,相傳是張獻忠中箭後將士們扶他回營地途中不幸犧牲之處。

 此外還有“營房地、插旗山、三堆石、點將台……”等景點。雖然有後人開發旅遊的嫌疑,但也標注出了當年的戰況,讓前來懷古的人們有一個直觀的印象。

 而在山頂東側有一小丘,傳聞為張獻忠的墓地,現在還保存著。

 關於這個墓,張兵是不相信的,因為了連康熙大帝的墓都沒保住,被孫殿英給盜了。張獻忠這類有寶藏傳聞的墓地,怎麽可能不被關注。而且只是一個小土丘,幾鏟子就下去了,三百多年下來,誰敢說沒被鏟過。何況這墓地的真實性,實在無從考證。

 北鬥鳳凰山平均海拔650米,最高海拔740米;高峰山平均海拔720米,最高海拔780米。西充鳳凰山海拔僅410米。

 張兵腦海中不知怎麽的,總是拿三座山來進行比較,仿佛有什麽聯系一般。

 看了看天色,太陽依舊,但已經夕陽了。鳳凰山處在多扶鎮,張兵到是想到鎮上去化緣,但這個時間點。參照北鬥的情況,街道上怕是沒什麽人了。

 一咬牙,索性直接上山,他一個大男人,難道還能餓死不成。

 到了這地兒。就不用低調了,木劍負在背後,手持撼龍母鏡,張兵在山道上健步如飛,雖然鳳凰山號稱是旅遊勝地,但與北鬥鳳凰山也好不了多少,山道上的行人稀稀拉拉。不過從穿著上來看,應該是遊客。

 鳳凰山有三個寨門,分布在東、西、南三面,張兵現在走的是西面,而當初的戰場在東南面,等他翻過山。另外兩面的遊客應該會稍微多點。他今天晚上是住農家樂之類,還是露宿野外,就指望這些遊客了。

 但他畢竟不是騙子,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希望能碰見霉運加身的遊客吧。

 想法是好的。可惜他一路爬到半山腰,眼看就要日落西山,碰到的遊客,竟然都是紅光滿面,讓他實在不好意思出手賺錢。

 想想也正常,這個時間點還逗留在山上,肯定已經提前找好了住宿,而且是從外面來了,哪怕不是開車來,也帶了足夠的資金,生活狀態應該不錯,這才會有閑心來旅遊。

 當然,凡事都有例外,就看張兵的運氣如何了。

 這種事強求不來,所以張兵也算豁達,一路上走走停停。三百多年前,清軍大概是從現今的直轄市山城,往鳳凰山殺來,那麽張獻忠從景觀城帶著軍代趕至,應該就是走西面這條道路上的鳳凰山。

 滄海桑田,現今這條道上,哪裡還有金戈鐵馬的痕跡,歲月就是一把刀啊。

 張兵撥動著撼龍鏡,只是撥動,不敢引日光入內,因為他現在的修為扛不住,此刻是在勘察周圍的山勢,看是否有龍脈的跡象。

 走著走著,他耳朵忽然一動,面露訝色,因為他聽到了喪葬的聲音,絕對不會錯,祭祀聲中帶著哭泣,在這山上應該不會有人開這種無聊的玩笑,播放這類聲響吧!

 可十幾分鍾後,張兵卻有些茫然,他都快到山頂了,愣是沒看見哪裡有辦喪事的情況,而且這是旅遊區,早年的老墳也就罷了,新墳是絕對不可能進來的。並且現在推行火葬,那就更不可能了。

 伸手摸了摸肩膀後的劍柄,若真有邪氣,他一劍斬殺之。

 鳳凰山實在太大了,多扶鎮有近三分之一的面積都是此山。雖然海拔不高,但張兵到了山頂,也才僅僅只是路途的開始,若是地方太小,也不可能容納張獻忠的十萬大軍。

 絕頂一覽眾山小,這種感覺完全沒有,張兵立在山頂,放眼望去還是山,耳邊的祭祀聲已經消失,天色真的不早了。

 哪怕夏季天黑得晚,也最多還有兩個多小時,就會徹底進入黑夜。

 主動出擊,或是守株待兔?

 有村民在路口擺著小攤,賣些飲料小吃,而他也有樣學樣,在地上鋪上紅布,搬來個石墩,之前在勞務市場拿的那張a4紙也擺放了出來,上面四個大字:“看相、算命!”

 “小夥子,你怎跑這地兒來算命啊?”旁邊一個老大媽出聲問道。大媽身前有一個石板,上面擺放著各種飲料,石板旁邊有一口油鍋,鍋旁邊有一個竹製的筲箕,裡面放著一些油餅子,這是當地的特色小吃稱為“油炸閔兒!”

 西充另外一個特色小吃,就是米粉,號稱是全蜀地最好吃的米粉,跟米線差不多,只是口味不一樣。如桂林米粉的底料是酸的,用的酸筍,吃不來的,會覺得惡臭。而西充的米粉底料,卻是羊肉、豬肉、鱔魚等,湯面辣兒不紅,配上油炸餅子一起吃,味道堪稱一絕。

 張兵很想問五毛錢能買一個油餅子嗎?

 但實在問不出口啊,回道:“山下沒什麽人,就到山上來碰碰運氣。”

 “那你可走錯地方了,這邊是西寨門,人最少……”大媽好一痛嘮叨,但也給張兵指明了去東、南兩個寨門的路線,但這路程,今天還是算了吧。

 “小夥子,你真會看相算命?”大媽手搖著粽葉扇,多問了一句。

 張兵瞄準了筲箕裡的油餅子,麻利的回道:“當然是真的,要不我給您看看,也不收您錢,你請我吃幾個餅子就成。”

 “好啊,小夥子你自己拿。”大媽指了指筲箕, 天色不早了,餅子賣不出去也是帶回家去,成本價也就二毛三毛的,而在山上的零售價是三元,大媽的家就在山腳下不遠,至多還有一個小時,也該收攤回去了。

 張兵還真就沒客氣,上前就拿了三個,一入口,倍嘛脆,裡面沒有餡,但就是脆,也很香,油的香味,裡面應該沒添加食用鹼,就是油,如果配上一碗湯面就更好了。

 哢嚓哢嚓,幾口就乾掉一個,剩余的兩個先放到一邊了,認真給大媽看了看面相、掌紋,得出兩個字的評價“普通”,硬要讓他說點什麽,還真不容易找托詞。

 “小夥子,怎麽樣?”大媽很是殷切的問道。

 張兵從其眼神中,看出希望得到好話,可他就是難以說出來,忽然靈機一動,轉移話題道:“阿姨,這附近是不是有誰家在辦喪事?”

 “你怎麽知道?”大媽面露驚訝。

 ps:下章字數會多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