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唐天子》第60章 開元基調
宦官亂政在歷史上留下了很多問題,歷朝歷代都在預防。一開始還能防得住,到了後來,就無法防得住了,宦官會弄得天怒人怨,天下大亂,東漢、唐朝、明朝最是厲害。

 李隆基一朝有楊思勖和高力士這兩個太監最為得寵,後人因此而指責李隆基重用宦官。其實,這種指責沒有道理。

 宦官弄權,是指有野心卻沒有相匹配的才華的那些宦官,他們除了作威作福外,沒有別的本事。

 而楊思勖雖是宦官出身,卻是有著過人的軍事才華,一手謀劃了不少軍國大事,他本人更是率軍上戰場,立下赫赫軍功。

 李隆基對楊思勖是堂而皇之的重用,而不是象宦官弄權的那些皇帝那般使用,這點是不同的。

 至於高力士,此人有才華,更懂得進退,終其一生,都沒有乾政,有人讚他是“千古第一賢宦。”

 有關中傷李白之事,史書無載,多為後人的說法。若真是有的話,平心而論,還是李白的不是。宦官也需要人權的,也需要尊重,有事無事,李白要高力士給脫靴,高力士能爽嗎?任何一個人遇到這種事兒,都會不爽的。

 姚崇提起此事,可以當作“預防針”使用。

 “第五件事就是律法敗壞,威權不存,阿諛之輩橫行,以此而取高位,願陛下杜絕此事。”姚崇又道。

 武則天要當皇帝,大封她的侄子,而她的侄子又胡作非為。還得不到懲處。這律法形同虛設。於是乎。溜須拍馬之風盛行,以此而取高位者不在少數。

 這些人,大多為武氏的爪牙,雖然武氏被李隆基誅殺了,但他們的爪牙還未除盡。

 “很好。”李隆基重重點頭,大為讚成這話。

 群臣也是重重點頭,非常欣賞。

 “第六件事就是自聖後主政以來,外戚用事。班序雜亂,臣請陛下少用近戚。”姚崇道。

 群臣把姚崇瞧瞧,再把武則天看看,心想這個姚崇是和武則天鉚上了吧?所提之事,總是少不了武則天。

 “姚崇就是姚崇!”武則天卻是極為欣賞,打量著姚崇,道:“此確為一大弊端。”

 “聖後英明。”姚崇一連提出好幾個與武則天有關的弊端,武則天不僅不惱,反而還欣賞姚崇,這份胸襟令人心折。群臣心悅誠服的頌揚一句。

 “祖母心胸寬廣。”李隆基也是感慨。

 武氏當道,仗著武則天的勢。胡作非為,作威作福,他們見官高一等,這班序還能有用麽?班序沒用了,也就意味著威權不存了,也就意味著朝廷的威風不存了,接下來就是更多的壞事爛事,也就成了一大弊端。

 若是班序還有用,威權還在,管你是不是武氏的人,犯了事,先抓起來審問再說。如此一來,誰敢犯事?

 “第七件事就是聖後之際褻大臣,虧君臣之防,願陛下以禮待大臣,如太宗故事。”姚崇把矛頭又對準了武則天。

 武則天要當皇帝,就需要除掉那些擋她道路的大臣,除了重用周興、來俊臣這些酷吏外,她還要重處那些大臣和他們的家人。有時候,所用的刑罰令人發指,為的是讓人害怕,不敢再與她作對。

 要不如此的話,也就不會有“請君入甕”這個成語了。

 請君入甕是一個很殘酷的酷刑。

 為了改變這種情況,就有必要以禮待大臣。即使他們犯了法,按律處置就是了,不必再另加懲罰。

 “說得好。”李隆基也是讚成這說法。

 只要是按律處置,不另加懲罰,同樣能起到警戒的作用。

 “第八件事就是忠臣被誅,諍臣沮折,言路不開,臣請陛下效太宗故事,能聽逆耳之言,納群臣之諫。”姚崇又道。

 武則天掌管國政之後,阻塞了言路。倒不是她沒有胸懷,不能納諫,而是她不得如此做。

 在當時,忠於李氏的大臣多的是,若她效唐太宗故事,讓群臣暢所欲言,可以肯定,絕大多數大臣會上奏,要她不要登基當女皇。與其如此,不如阻塞言路,她就可以獨斷專行,一心為登基做準備。

 為這事,殺了不少人,其中最冤的要數一代名將程務挺了。

 程務挺具有非凡的軍事才乾,是武則天最倚重的大將之一,他在北方那些年,打得後突厥不敢犯邊。他被武則天殺害之後,後突厥殺牛宰羊慶賀不說,還為他立廟祭祀,

 他因何被誅殺?

 事兒也不大,只是因為他為裴炎說了幾句話而已。

 裴炎主張武則天不應當女皇,她應該還政於李旦,這觸怒了武則天,把他下獄。程務挺與裴炎的交情好,就上書為裴炎求情。武則天不由分說,把程務挺也給殺了。

 為好友求情這種事兒,哪朝哪代沒有?

 程務挺竟然被誅殺,就是因為武則天要阻塞言路,要讓人閉嘴。

 連程務挺這樣她倚重的大將都敢殺,誰還敢觸這霉頭?

 “朕即位,要開創武功超越漢武,文治超越貞觀的盛世,自是需要廣開言路,博采眾長。姚崇,你這一提議非常好。”李隆基對此言大為讚賞。

 一個人再牛,也就不可能把國家治理好,得納諫,得博采眾長。

 “第九件事就是高宗皇上崇道,聖後崇佛,佛道盛行,佛寺道觀極盡奢華,耗費數百萬,臣請陛下禁絕此事。”姚崇道。

 李唐王朝為了自我標榜,自稱是老子的後人,因而推崇道教,道教盛極一時。

 武則天為了代唐,就推崇佛教,大修佛寺,佛教盛極一時,以此與道教抗衡。

 就這樣,佛寺道觀極為奢華,耗資巨大,是該禁絕了。

 佛道兩教,在中國歷史上極為有名,極盛之時令人震驚。當然,也有皇帝禁絕,比如梁武帝和周世宗柴榮。因為,他們在位之時,佛教太盛,已經到了無法忍受的地步,不得不毀佛寺,禁止佛教。

 “朕以為,無論是道教還是佛教,若要信仰自無不可。然,卻不可壞國之根本,如眼下這般,佛寺道觀奢華,富麗堂皇,有損國本,是該禁絕的時候了。”李隆基欣然采納。

 人嘛,總得有個信仰,這沒有錯。但是,若是信仰已經危害到國本的話,那就不行了,需要禁止。

 “第十件事就是漢以外戚亂天下,臣陛下禁絕此事。”姚崇瞄了武則天一眼,這話意有所指。

 漢朝的外戚很厲害,比如王莽篡漢,到了東漢就更甚了,可以說,兩漢王朝就是亡在外戚之手的。

 而唐朝,同樣有此害,那就是武則天登基當女皇。武則天得勢後,武氏橫行,禍亂天下,這也是外戚,此事不得不防。

 群臣緊抿著嘴唇,生怕發出一點聲響,把姚崇看看,再把武則天瞅瞅,有些為姚崇擔心。

 武則天雖然不是皇帝了,但她還是李隆基的祖母,若她一怒,定要讓李隆基治姚崇的罪,那麽,姚崇不死也要脫層皮。

 “姚崇,你所言固然有理,然,你是知道的,我武氏只剩我一人了。”武則天瞪了姚崇一眼,一臉的傷感。

 武氏,除了武則天這個親祖母不能動以外,其余的人都被李隆基殺光了,如今的武氏只有武則天一人了,何來外戚亂國之說?

 “聖後誤也。臣是提醒陛下,要防止此等事重現。”姚崇忙分辯一句。

 “哼。”武則天瞪了姚崇一眼,冷哼一聲,就沒有了下文。

 群臣暗松一口氣,武則天這心胸還真是不錯。姚崇如此指責她,她竟只是不爽而已,並沒有牽怒於姚崇。

 “姚崇所言極是有理,應當警醒。”李隆基重重點頭,對姚崇更加欣賞。

 “姚崇,你有宰相器具。”武則天讚賞的打量一眼姚崇,瞄了瞄李隆基,意有所指。

 “不錯。”群臣齊齊點頭,大為讚同這話。

 姚崇才華非凡,讓人心折。今日再聽了他的十事,對他的欽佩之情更甚數分,眾人心想姚崇具有宰相之才。

 “姚崇這十事,當為朕開元施政的基石。”李隆基不惜溢美之詞,大讚特讚,道:“以後的施政,當以此為核心。”

 在歷史上,“姚崇十事”就是開元盛世的基調,整個開元盛世就是圍繞著這十事而來的。

 一提起唐朝的宰相,人們就會想到房玄齡、杜如晦兩人,很少有人想到姚崇。其實,姚崇才是開元盛世的真正推手,和魏征推動“貞觀之治”一樣。

 可以這樣說,若是沒有姚崇,沒有姚崇十事,就不可能有開元盛世。

 “陛下英明。”姚崇所言,句句屬實,正是唐朝眼下的弊端所在, 以後的施政圍繞這十事進行,那是應該的,群臣全部讚同。

 就是與姚崇不對付的張說,也是重重點頭。

 “你們還有甚事要說?”李隆基問道。

 群臣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沒有人說話。

 姚崇十事已經說得夠好了,沒人能說得更好。

 李顯眼中光芒閃爍,嘴巴張了張,又閉上了,有些猶豫難決。

 “七伯,你可有話要說?”李隆基看在眼裡問道。

 群臣的目光齊刷刷落在李顯身上,人人有些驚奇,李顯這個軟蛋還能有甚高明主張?

 “陛下,能不能給宗室遇害子弟恢復名譽爵位,再厚葬?”李顯想了想,一咬牙道。

 他一雙眼睛瞪得老大,死死盯著李隆基。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