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圍獵羅馬》第324章 追擊
“大王,末將派出的三千輕騎已經在北方三百裡之外的地方發現了北去的鄧直昔克的人馬,不過這一路人是誘餌,絕大部分是民眾,只有鄧直昔克派出的一千騎兵押送,根據信使傳回來的消息,末將這三千人已經那押送的一千騎兵全部解決,一場大戰之後消滅四百多人,俘虜六百多人,目前他們已經準備將這些人遷回來!”

 阿法爾德匯報了派兵向北方追擊的情況,秦東聽後拿過一張地圖查看起來,距離阿曼三百余裡的地方應該是後世烏克蘭的基輔附近,因為在那一帶有三條河流交匯,基輔就處在那一帶。

 秦東聽後心中一動,擺手道:“不必讓他們將民眾們遷回來,命令他們讓民眾就在羅斯河岸扎營,然後建立一座城池,命名為‘基輔’!”

 羅斯河就是第聶伯河,在這個時代第聶伯河還不叫這個名字,而是叫羅斯河,這個名字是東斯拉夫人起的。

 “呃,是,大王!”阿法爾德有些納悶,秦東為什麽要取這麽一個名字。

 在歷史上基輔就是在這個時期開始建城的,至於到底是什麽人在這裡建城,已經不太清楚了,不過烏克蘭文化就發源於這裡。基輔地處,第聶伯河中遊兩岸,及其最大支流普裡皮亞季河與傑斯納河匯合處附近。

 阿法爾德又道:“大王,在這裡的附近還生活著許多東斯拉夫人的部落,恐怕貿然在這裡築城會引起糾紛”。

 秦東冷哼道:“那又如何?斯拉夫人原本就是我大匈奴的附庸。我匈奴族在那兒築城還需要征得他們的同意嗎?”

 斯拉夫人是地處歐洲大陸地區各民族和語言集團中人數最多的一支。其分布范圍主要在歐洲中部東部和東南部,少數居地則跨越亞洲北部的西伯利亞地區,遠達遠東太平洋地區。語言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

 斯拉夫人在習慣上分為三大群體,即東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南斯拉夫人。東斯拉夫人也叫安特人,是歐洲最為古老和最為龐大的部族集團——斯拉夫人的一個東部支系。現在的俄羅斯民族是東斯拉夫人的最龐大的一支,“俄羅斯”一詞,起源於一個東斯拉夫部落之名“羅斯”或“魯斯”。東斯拉夫人誕生在烏克蘭境內著名的第聶伯河沿岸。第聶伯河既是東斯拉夫人的搖籃,也是他們賴以生息繁衍的命脈。第聶伯河的一條支流名為羅斯河,在這裡居住著東斯拉夫人的一個部族——俄羅斯人。據傳俄羅斯人的名稱就源於這條河。

 西斯拉夫人。也叫維內德人,斯拉夫人的一支,主要在東歐平原地區活動。主要為波蘭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索布人等。與東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不同,西斯拉夫人信仰天主教和新教。

 南斯拉夫人也叫斯拉文人,主要是巴爾乾半島的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斯洛文尼亞人、馬其頓人、保加利亞人。

 阿法爾德說道:“大王所言極是,只是那些東斯拉夫人的部落首領們對他們的部落擁有很高的統治權。部落的人基本上都只聽他們那些部落首領的人。而那些首領又很頑固,不好對付啊!”

 秦東想了想後支了一個招:“你傳達命令過去,讓帶隊的將軍在與當地的部落首領們相處的時候動動腦子,如果部落首領可以被收買,就收買他們,如果不能收買就扶持他們部落中反對首領的人與部落首領鬥,讓他們自己鬥起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很好的控制他們!”

 阿法爾德立即明白了秦東的意圖。他點頭道:“末將明白了,大王放行。末將這就去傳令!”

 沒過多久,托隆也來了,他也是來向秦東匯報他派出的三千人向東追擊的情況,“大王,我派去的三千人在羅斯河下遊的扎波羅什追上了一隊人馬,根據偵查發現,那是鄧直昔克的主力,他們現在一共有五萬余人,他在跟我們決戰之後戰敗帶回去一萬余人,原先留在阿曼應該還有一萬余人,大概有兩萬,而這次他們東遷將原來居住在阿曼的三萬年輕的男女全部帶走了,這些年輕男女基本都是可以騎馬射箭,實力非同一般,盡管單兵作戰能力不如我們,但是他們在人數上佔了絕對優勢,真要打起來,誰贏誰輸還真不說!”

 秦東一聽眉頭又皺起來了,原以為追上鄧直昔克就能直接將其乾掉,可沒想到這家夥竟然帶走了三萬匈奴族的男女青壯年,這可真是個大麻煩。這些人個個都可以放牧當牧民,也可以上馬射箭打仗,就如同托隆所說的一樣,真正要打起來,還指不定誰輸誰贏了,即便能夠打勝,自己也必定損失慘重,這筆帳到底劃算嗎?不過鄧直昔克裹挾了三萬多青壯年男女,那裡面的女人的人數可不少,而且都是青壯年,生育能力很強,只要再過二十年,必然可以發展到幾十萬,這個問題不能不重視。

 秦東思索了一會問道:“現在那三千輕騎還吊在鄧直昔克大軍的身後嗎?”

 托隆道:“是的,大王!”

 秦東起身在帳篷裡走了幾圈,站定後說道:“帶上你的第三軍團主力立即出發向東開進,一直吊在鄧直昔克大軍身後,直到將他們驅趕到阿提拉河以東地區才停下來,絕對不允許他們在阿提拉河以西地區停下!”

 阿提拉河實際上就是伏爾加河,生活在伏爾加河沿岸的突厥語系民族將伏爾加河稱為阿提拉河,據說匈奴王阿提拉的名字就是來源於這條河的名稱。

 “是,大王,末將這就去準備!”托隆答應一聲就走出了帳篷。

 伏爾加河下遊以東地區基本上就沒有匈奴人居住了,在黑海以北的沿岸和以東地區還生活著幾支匈奴人的部落,庫特利格爾和烏特格爾匈奴人這兩支部落最大,但過了伏爾加河的下遊之後,往東就是阿瓦爾人的地盤了。

 阿瓦爾人也是一個有著自己故事的民族,這個民族也曾經創造了一個版圖宏大的帝國,他們自稱“馬阿魯拉爾人”,在匈奴人統治歐洲中部、東部和北部這一段時間,他們生活在北高加索、東高加索和裡海沿岸一帶。

 歷史上,匈奴人在歐洲的統治結束之後,阿瓦爾人開始西遷,他們介入了日耳曼人的部落戰爭,並且將日耳曼人全部趕向南方,而日耳曼人不得不翻過阿爾卑斯山,此後阿瓦爾人定居在潘諾尼亞平原,在匈奴人的統治結束之後,他們代替了匈奴人成為了歐洲中部、東部和北部長達三個世紀之久。

 6世紀下半葉阿瓦爾人以匈牙利平原為中心建立帝國,6世紀末達到極盛時期。7世紀初參加反拜佔庭戰爭,626年幾乎佔領君士坦丁堡。7世紀後半葉發生內訌,約9000名反對派被趕出帝國。後來又發生起義,使帝國更加衰落。805年被查理曼大帝征服。

 從西方史書上的記載來看,這時生活在裡海沿岸的阿瓦爾人並非真正的阿瓦人,真正的阿瓦人是此時中國北方之宿敵柔然,而這些部落民族只是真正阿瓦爾——柔然的附庸,他們在反叛柔然之後被柔然向西驅趕,他們只是借用了前主人的名號而已。

 拜佔庭歷史學家塞俄菲拉克特斯?西摩卡塔認為有兩種阿瓦爾人,真阿瓦爾人是柔然人:他們是蒙古種人,在整個5世紀一直是蒙古的主人,直到552年才被突厥人擊潰和取代。假阿瓦爾人是歐洲中世紀史上的阿瓦爾人,他們是盜用了阿瓦爾這一令人害怕的名稱。據說這些假阿瓦爾人是由兩個聯合起來的部落,即瓦爾部(uar或var,阿瓦爾之名由此而得)和昆尼部(或,該名暗示其匈奴起源)組成。

 此後幾天,秦東都一直呆在阿曼等消息,東線消息接二連三的傳來消息,托隆帶著第三軍團以極快的速度向東前進,三天過後就追上了監視鄧直昔克的三千輕騎。

 抵達頓河下遊流域的鄧直昔克派人向生活在這裡的庫特利格爾和烏特格爾這兩支匈奴部落要求派出人馬幫助他們抵擋秦東大軍的追擊, 不過當庫特利格爾和烏特格爾這兩支匈奴部落的首領得知後面的王庭大軍在追擊鄧直昔克大軍後立即嚴詞拒絕了,作為地方部落首領,他們雖然跟王庭方面的聯系不多,但也知道王庭大軍的威勢。

 在歷史上阿提拉死後,匈奴帝國四分五裂,再也沒有人重新舉起王庭的大旗,因此當鄧直昔克帶兵逃到這裡之後,庫特利格爾和烏特格爾這兩個匈奴部落都奉他為主,只可惜鄧直昔克才疏學淺,沒能重建匈奴帝國,最後還落得兵敗身死,頭顱被人掛在君士坦丁堡城頭示眾。

 現在庫特利格爾和烏特格爾這兩個匈奴部落不但不接納鄧直昔克,反而齊集大軍擺開陣勢要對付鄧直昔克大軍,畢竟對於自認為自己是很純正血統匈奴人的庫特利格爾和烏特格爾這兩個部落來說,鄧直昔克屬於叛亂,他們怎麽能幫助逆賊對付王師呢?

 在庫特利格爾和烏特格爾這兩個匈奴部落顯示出敵意之後,鄧直昔克只能立即率兵繼續東遷,他們不得不渡過頓河向東,一直渡過伏爾加河才停止下來。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