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第89章 秦國的計劃
  韓、趙、魏三國出兵伐燕的消息在第一時間傳遍了天下。誰也沒想到,天下剛剛安穩了不到四個月就又起戰端。

  八月,驕陽似火,空氣中襲來陣陣熱浪。十八萬三晉聯軍猶如一座大山,讓整個北中國壓抑的喘不過氣。燕國就是直面這座大山的國家,求援的使者一波接著一波,到鹹陽,到臨淄,到郢都;說客也是遊走在邯鄲、大梁、新鄭之間,試圖消弭這場大戰。

  齊國謹慎地看著咄咄逼人的三晉,燕國如果倒下了,下一個會輪到自己嗎?是加入到瓜分燕國的盛宴增強實力,抑或得罪三晉救援燕國,齊國在猶豫著。

  與齊國的猶豫不同,秦國的態度異常堅定。眼下楚國、燕國是秦國的盟友,如果秦國坐視燕國被三晉討伐,不但損失了燕國這一強力盟友,而且會令楚國心寒。因此,對秦國來說,救燕是必須的,而且要快。誰也不知道,燕國在三晉的組合拳下能撐幾個回合。

  眼下,鹹陽宮裡,秦國君臣就在討論如何救援燕國。

  “王上,臣以為當直接兵出函谷,攻打河東、河西兩郡,同時請楚國北上伐韓、魏兩國。如此一來,三晉必將自顧不暇,伐燕也就無從說起了。”衛尉共率先說道。

  這個計策不錯,趙國、魏國剛剛拿下大半個河西、河東郡,勢必不肯輕易放棄大片國土。秦軍東出函谷的話,可以和兩郡殘余的守軍一道,兩面夾擊趙、魏,趙、魏守軍必定不支向國內求援。

  這個時候楚軍再北上的話,那就是開辟了第二條戰線。想必三晉再怎麽狂妄自大,也不會再進行伐燕之舉。

  “衛尉之計甚好,但臣以為還有一點需要預防。就是眼下的楚國的戰力堪憂,能不能牽製住韓、魏兩國值得商榷。為穩妥起見,臣有兩點建議。一是南陽郡要派兵北上,聲援楚國,給韓國施壓。二是聯絡齊國,使其在北邊或者西邊屯駐大軍,做出救援燕國或者討伐魏國的姿態。”公子市開口說道。

  秦王望了眼自己的王弟,眼中的驚訝之色一閃而過。沒想到公子市會提出這麽建設性的意見。難道他轉了性子?

  “齊國?”公子悝用懷疑的語氣說道,“齊國剛剛和魏國瓜分了我大秦的陶郡,怕是早就和三晉勾搭在一起了吧?而且齊國和燕國乃是生死大仇,他們會肯幫助燕國嗎?”

  公子市自信地說道:“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恆的友誼或者仇恨,只有永恆的利益。燕國覆滅除了讓齊國消一下心頭之恨,就對齊國再無半分好處。只要王上派一能言善辯之人前往臨淄,面見齊王,陳說利害。臣相信,齊國會站在我們大秦這一邊的。”

  秦王點了點頭,算是讚同公子市的看法。自從兩個月前司馬錯去的世,大秦就再無一個戰略家。白起也好,魏冉也好,全都擅長的是就事論事,在大的層面上沒有好建議。公子市剛才的話讓眾人的思路豁然開朗。

  “武安君,你認為宛侯的主意如何?”秦王出聲問道。

  牽扯到軍事方面的事情,秦王還是比較在意白起的看法。

  白起想了想,直言問道:“敢問王上,此次救燕是想達成什麽目標呢?”

  “目標?”秦王愣了一下,有些不明其意,只是下意識地回道:“當然是讓燕國免於韓、趙、魏的討伐啊!”

  “王上,臣剛才聽了眾大臣一番言論,有些心得。如今要救燕國不難,只要兵出函谷,攻略河東、河西兩郡即可。難就難在我們大秦主力一退,三晉再次伐燕如何。”白起說起了自己的擔憂。

  是啊!眾人聽了白起的話後也是醒悟過來。如果三晉時不時來討伐下燕國,秦國難道每次都要興師動眾,聯合齊國、楚國來一出三國救燕?那這樣燕國豈不是成為了秦國的軟肋?

  “那武安君計將安出?”秦王皺起了眉頭,既然白起提出了這個問題,想必他多少有些解決的想法。

  白起回道:“臣有三策供王上參考,一是主力盡出函谷,強攻河東、河西,繼而攻略上黨,兵鋒直逼趙之邯鄲。這樣我們大秦將徹底佔據戰略優勢,韓、趙兩國日後不敢妄動半分。”

  秦王想了想,搖了搖頭。這樣一來戰果雖大,損失也必定極大。不是目前秦國所能承受起的。

  白起看了看秦王的神色就知此計不行,於是繼續說道:“二是沿河水東進,直抵中原腹心成皋一帶,突襲大梁或者新鄭,如若不成則退守成皋,攻略附近百裡土地。”

  秦王心裡權衡了此計,覺得還是不妥。雖然此計可以讓韓、趙、魏如鯁在喉,動彈不得,但勞師遠征,佔領一塊飛地還是有些冒險。

  “三是以一支疑兵兵出函谷,同時南陽郡兵、楚國之兵北上牽製韓、魏兩國,在三晉集中注意力於函谷關時,我大秦主力北渡洛水,經上郡直抵雁門、代郡,打通一條連接燕國的通道。此計若成,趙國北部盡為我大秦所有,趙國再無養馬之地,猶如斷其本源。”

  秦王臉色一喜,覺得此計甚妙。趙國最為強大的就是騎兵,如果失去了北方的草原,趙國將國力大減。而且從上郡到代郡是一整片的草原,秦軍既可以步步為營,推進戰線,也可以千裡奔襲,再逐一消滅負隅頑抗的趙軍。

  “武安君,按你剛才所說,若想打通連接燕國的通道,此戰大概需要多少兵力?”秦王關心地問道。

  為了防備北方匈奴,趙國可是在雲中、雁門兩郡屯駐了大軍, 算上代郡的守軍,應該有二十萬之眾。

  “回稟王上,臣以為,至少需要三十萬大軍才能保此戰獲勝無虞!”白起想了想,報出了這麽個數字。

  “三十萬。”秦王嘀咕著。

  這已經是眼下秦國將近一半的兵力了。不過如果真可以攻下雁門、雲中兩郡,什麽樣的代價都可以承受。

  “武安君,我大秦一旦北上,趙國必傾全國之兵來抗,以三十萬對七十萬之眾,你有幾分勝算?”秦王問道。

  “回稟王上,臣以為有燕國牽製,趙國不敢舉全國之兵來抗。此戰貴在出其不意,只要能在先期拿下雁門半郡之地,我大秦就立於不敗之地。臣預計趙國最多出動四十萬大軍。等後期趙國大軍來援,就進入相持狀態。相持之下比拚的就是國力,只要我大秦不出現糧草不濟,趙國必定先於我大秦垮掉。”白起語氣堅定地說道。

  看到秦王點頭,白起繼續說道:“為了防止韓、魏兩國北上支援,我們必須保證韓、魏兩國要受到足夠的壓力。因此南線的戰事就需要楚國、南陽郡的鼎力支持,只要拖得半年甚至三五月,趙國必定崩潰。趙國一敗,韓、魏不足為慮。此乃釜底抽薪之計。”

  “好!那就依武安君之見。”秦王下了最後的決定。

  (感謝1遊戲人生,拿根棍走天下,百靈鳥的清明打賞。一更送上,晚上還有一更。主要求收藏,順便求推薦!)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