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第4章 韓國的動作
“如果王上願意幫助我魏國攻下函谷關,吾王願意將澠池百裡之地送給王上,以為謝禮!”段乾崇誘惑地說道。

 澠池本屬洛陽邊邑,春秋時屬虢國、鄭國,後韓滅鄭,歸韓。宜陽大敗後,屬秦。數十年後,韓王然領兵拿下宜陽,出於讓魏國死扛秦國的需要,韓國沒有收回澠池。韓王然想不到,如今魏國拿這個順水人情送與自己。

 對這個民不過萬戶的城邑,韓王然心裡其實是有想法的。如果魏國拿下了函谷關,澠池也就不再處於抗秦的第一線了。配合著身後的新安、宜陽,澠池可以加大韓國三川郡的防禦縱深,有利無害!不過,想必另一個地方,澠池的份量還是輕了些。

 韓王笑了笑,推諉道:“澠池地處中原,人口繁密。依托崤塞和前出的陝、焦兩邑,貴國可層層設防。君子不奪人所愛,寡人看,這澠池就免了吧!”

 段乾崇一愣,韓王然居然拒絕自己了!這麽一件好事,按照常理來說是不會被拒絕的。一向聰穎的段乾崇一時之間也摸不透韓王然的心思,只能試探性地問道:“王上的意思,兩國的合作……?”

 “依照寡人來看,兩國合作利大於弊!寡人心裡面當然是希望能夠幫助貴國拿下函谷關的。既然魏王想要以土地來致謝,那寡人可不可以自己來選?”韓王然雖然是征詢的語氣,神色之間卻頗為不容置疑。

 段乾崇終於明白了,原來韓王然壓根沒有看上自己給出的條件!換一塊地未嘗不可,但就怕韓王然獅子大開口,挑那些富庶的地區。到時,自己可就不好向魏王交代了。

 但眼下,又不能得罪對方。頗為無奈的段乾崇心裡面一橫,用一副肉疼和不能做主的語氣說道:“這件事臣做不了主!不過想來,只要王上的條件合理。吾王不會拒絕的。還請王上告之臣下!”

 “呵呵,寡人的要求也不高,堰城、召陵一百五十裡地足矣!”韓王然一副人畜無害地模樣。

 “堰城、召陵?”段乾崇回想著這兩個城邑的情況。

 兩城東進相鄰,原本屬於楚國的上蔡郡管轄。但為魏國所奪。它們的南面就是上蔡、西面則是現在屬於韓國的葉陽、舞陽,東面過了陽城就是楚國的陪都陳縣。兩城合計有民一萬兩千戶,汝水穿行其中,算得上是富饒的地區。看來,韓國想拿下這塊地,一方面是想加強身後新鄭的防禦縱深,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護衛緊鄰的南陽。

 如今的堰城、召陵是魏國最西南角的城邑,少了它,魏國反而可以安心防守安陵一線。畢竟從安陵到堰城、召陵一線,魏國的領土寬不過十余裡。恰似將韓國包圍其中,白白替他們抵禦了來自南方的威脅。想來,魏王應該同意的。

 心裡面雖然這麽想,但段乾崇還是極其平靜地說道:“堰城、召陵無論是面積還是人口都遠勝澠池!吾王怕是不會輕易答應!但臣一定將王上的誠意稟報給吾王,並盡力勸說!”

 段乾崇故意將“誠意”二字咬的很重。韓王然哪裡聽不出對方的意思,當即點了點頭,沉聲保證道:“只要魏王同意!寡人即刻發兵三萬大軍支援貴國!保證沒有一名秦軍可以繞過韓軍回到函谷!”

 段乾崇滿意地笑了笑,說道:“如此,臣就先行告退!”

 朝會結束後,韓王然把禦史大夫范睢留了下來。魏國這次向韓國求援,范睢作為自己的心腹。韓王然不會不顧及到他的感受。畢竟,范睢和魏國的魏齊可是苦大仇深啊!

 范睢何等聰明,當然知道韓王然的心意,心裡面感動之余卻是有些疑惑地問道:“王上打算什麽時候對楚國動手?”

 韓王然會心一笑,回道:“這個先生一定比寡人更清楚!”

 范睢也笑了,當初君臣兩人在大梁定計時。確實把楚國作為了第一目標。但隨著兩次大捷,韓國猶如天助般的借助趙國、魏國的勢力贏得了喘息之機,並順利拿下三川、南陽兩郡,局勢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君臣二人商議休養生息之後決定先繼續削弱秦國,再削弱楚國。

 現在。李牧帶領十五萬大軍正在經略漢中,昨日的最新消息稱大軍進展順利,已經拿下勳縣、白河縣,想來現在應該打到了旬陽縣。按照既定的計劃,拿下漢中,切斷巴蜀和秦國的聯系之後,韓國將坐看巴蜀內鬥,將目光轉向上蔡郡。

 韓王然之所以提出要魏國交換堰城、召陵,就是出於這樣的考慮。這樣一來,加上早先從秦國奪取的昆陽、舞陽、葉陽、高陵四縣,原本楚國的上蔡郡四分之一的土地就將盡為韓國所有,楚國對此還不能有意見!畢竟,這六個縣城要麽是從秦國手裡奪來的,要麽是從魏國手上換來的,跟楚國可沒半點關系。

 “王上!您答應的三萬大軍會不會有些少?”范睢問道。他可是知道,秦國又往函谷關增加了三萬大軍。這個絕密的消息整個朝野也就丞相張平和自己知道。

 韓王然笑了笑,回道:“寡人若是把秦國增兵這件事告訴魏國,魏國還敢打函谷關的主意嗎?不少了,加起來這次大戰寡人投入了二十三萬大軍,還有五萬大軍在新鄭隨時待命,再多的話,寡人可吃不消了!”

 韓王然當然清楚這次自己下的本錢有多大,每一次各國混戰都是一次重大的機遇。以前,韓國受限於身處中原,不好搞些大的動作。但現在不同了,南陽在手,韓國完全可以靜悄悄地拿下漢中,拿下巴蜀。這樣一來,韓國佔據了西南一隅,秦國佔據了西北一隅,燕趙處東北,齊楚佔東南,真正的四戰之地反而成了魏國。

 這次領兵的秦軍將領乃是李瑤,他的父親正是現在秦國的隴西太守、南鄭公。如果沒有韓王然的話,十幾年後他會因功受封為狄道侯,並就任南郡太守。至於他的兒子---李信。更會如一顆璀璨的流星般崛起帶兵二十萬伐楚,如果不是因為昌平君的反叛,很有可能創造一個奇跡。

 “算行程的話,秦國李瑤率領的三萬大軍現在應該抵達函谷關了。而這個時候。魏國辛桓衍所帶領的兩萬大軍說不定已經和秦軍交戰了吧!這場熱鬧,真是越來越好看了。”韓王然心裡暗暗想道。

 對韓國來說,對韓王然來說,這是一場豪賭。漢中方向,憑借著韓國的十五萬大軍,足以碾壓秦軍,有著李牧領軍,韓王然很是放心。嶢關方向,有蒙驁指揮,為了吸引秦國的注意力。達到目的,要付出的傷亡代價應該不小。至於函谷關,則是能行則行。畢竟韓魏兩軍現在加起來不過是八九萬而已,秦軍卻有著六萬。在魏國騎虎難下之前,千萬不能讓魏國知道這一點。這是韓國唯一可以利用的地方。

 魏國。澠池。

 辛桓衍望著這座兩年前極度繁華,現在卻一片狼藉的城邑,握緊了拳頭又緩緩放下。自己早想過秦軍佔領澠池後,一定會大肆劫掠。畢竟,秦國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提升士氣,而提示士氣的最快捷方法,不過是縱軍劫掠。

 就像後世的蒙古、後金(別跟我說什麽大清)。每次攻城之後不是大掠三日,這三日裡勝利的一方奸淫擄掠、無惡不作。士兵終究也是人,從事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的危險職業,積累的恐慌、心悸等負面情緒需要發泄出來。如果不發泄出來的話,很有可能就會發生為將者最擔心的營嘯事件。

 尤其是前幾年的秦國可謂屢戰屢敗,雖有小勝。但以往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神話卻是破滅了。沉重的賦稅、六國帶來的沉重壓力無時無刻不再折磨著老秦人的心。也許就是出於這樣的考慮,秦軍將領才下令屠城的吧!

 其實辛桓衍錯怪桓齮了,桓齮當初把澠池縣中的大多數百姓劫掠到了關中後,突發奇想,想要恐嚇下魏軍。畢竟。魏國出兵增援的話,一定會經過澠池。不戰而屈人之兵嘛,所以桓齮把那些誓死抵抗的魏軍屍體和誤傷的百姓屍首堆積到了一起。至於房屋,本著不資敵的考慮,桓齮就下令燒了。

 等到桓齮率軍遊弋在虞阪之地,收到秦王答應出兵增援的消息後,桓齮才發現自己犯了多麽大的一個錯誤。但這個時候後悔也來不及了,澠池已經成了空城,無法彌補。

 “將軍!斥候在前方二十裡處發現了小股秦軍!”副將孫臣說道。

 “多少?”辛桓衍沉聲說道。

 “人數不超過一百,孔校尉已經帶兵追上去了!”

 “告訴孔斌,全殺了,我不要俘虜!”辛桓衍咬牙切齒地說道。

 “喏!”孫臣小心翼翼地回道。

 實際上,副將孫臣也知道,魏軍生擒秦軍斥候的概率太低了。秦軍的斥候皆是從軍五年以上的老兵,有著老秦人骨子裡的驕傲在,他們要麽逃之夭夭,要麽就是誓死不降。有投降的也是假意投降,隻為殺一名敵軍中高級軍官。

 李敢望著身邊越來越少的袍澤,心裡面很是悲涼。後面的魏軍發瘋了嗎?逮著自己八十多人的斥候分隊死追不放!還派了足足十倍於己的軍隊在後面!如果是兩三倍的話,自己說什麽也要調轉馬頭反擊!但十倍的話,調轉馬頭只會死得更快!

 都怪自己太大意了。為了近距離觀察魏國剛剛到達澠池的大軍,自己抵得太近太近。魏軍也很是狡猾,居然兵分兩路從側翼包抄了過來!根本就不是往常那種見到自己就大股軍隊掩殺的節奏!種種因素下,直接導致了秦軍現在的被動。

 又是兩聲袍澤的哀鳴,李敢不用回頭也知道肯定是袍澤中箭墜馬了。在這種亡命追逐的時刻,哪怕是受傷也意味著死亡!左右望了望,現在自己的小隊只剩下五十人不到。他們的臉上全都湧上了一股潮紅,是累的也是亢奮的。

 “不能再這麽下去了!”李敢暗暗說道。

 這才跑了十五裡,按照這個趨勢下去,用不了三十裡,己方就會全軍覆沒!老秦人可以死在衝鋒的路上,但被身後的箭射死,這種侮辱要不得!繼續往前四十裡才能過河。河對岸才是自己這一方的主力。時間來不及了!雖然自己很想把這個軍情傳遞下去,但此刻卻成了天方夜譚。逃進山林裡,這是己方唯一的出路。

 一馬當先的李敢高吼道:“目標,崤塞!”並隨即帶領大軍調整了方向。往西南方的崤塞急馳而去!

 一直留力不發的孔尚校尉望著眼前的這群“兔子”調轉了方向,臉上的笑意更冷!當初你們秦軍“屠城”的時候就該有這種覺悟,那就是我們魏軍一定會血債血還,十倍百倍地歸還你們加之於我們魏國身上的痛苦!原本自己還想著不緊不慢地在河水(這個時候的黃河稱之為河水)邊,當著你們主力的面虐殺你們!沒想到你們那麽害怕,那就算了!老子不和你們玩了!

 “全軍突擊!”孔尚高舉著利劍,大聲吼道。

 原本就遊刃有余的魏軍速度更快了三分!李敢臉色陡變,原來魏軍一直在戲弄自己!既然注定要戰死在這裡,那就戰吧!

 秦軍斥候在李敢的指揮下,一邊向後射著弩箭。一邊操控著身下的駿馬。等到又跑出去十裡地,秦軍弩箭全部用完的時候,李敢果斷地帶領斥候劃出一個完美的弧度,和十倍於己的魏軍狠狠撞在了一起!

 不過幾息的時間,這支不滿員的秦軍斥候全軍覆沒!他們臨死前掀起的浪花一閃即逝。本著以牙還牙的態度。孔尚將八十余名秦軍斥候的首級累在河水南岸!他知道,秦軍的主力一定就在對岸!他們也一定可以看懂自己一方所釋放的信號意思!

 漢中郡,旬陽縣。

 旬陽最早在商末時出現於史冊,當時屬於庸國的地盤。漫長的春秋史,這個借助子午谷可直達藍田的小邑一直在楚國的名下。從公元前312年到公元前280年,短短的三十二年,這個小邑三易其主。算上現在的話。那就是四易其主。

 李牧率領的大軍如天上的烏雲,完全遮蔽了旬陽的每個角落。駐兵不過三千的旬陽堅持了不過一個時辰就宣告失守,三千秦軍全軍覆滅!

 四月十日,李牧率領十五萬大軍自丹陽出發。先是順流而下,抵達丹水和漢江的交匯處後即沿漢水逆流而上。

 四月十四日,奇襲勳縣。克之,得民一萬兩千戶,殺敵五千!秦軍在漢中的這個橋頭堡一拿下,韓軍前進再無後顧之憂。

 四月十六日,強攻白河縣。破之,得民八千戶,殲敵三千!

 四月二十日,夜襲旬陽縣,大勝之,得民九千戶,殺敵三千!

 不過十日,李牧領兵連克三縣,殺敵一萬有一,自身損失六千!除了留下四千大軍留守勳縣、白河兩地,韓軍目前還有十四萬之多。攻克了旬陽後,李牧當初在韓王然面前描述的拿下漢中的第一步就算完成了。李牧也是按照既定的計劃,休整一日,然後繼續西進。

 旬陽縣城裡,李牧望著秦軍“碩果僅存”的縣丞一言不發。這讓旬陽縣丞心裡面很是慌張。自己當初可是第一批帶人投降的,韓國不會卸磨殺驢吧!那可就慘了!

 其實李牧心裡面只是好奇,這得多麽的八面玲瓏,才能在秦、楚兩國輪番的統治下活得如此滋潤。縣丞名叫李哲,早在公元前306年秦國治下,他就擔任縣內的小吏。 第二年秦國將旬陽還給楚國,身為“前朝舊人”的李哲不僅保住了職位,還獲得了提升。等到了公元前280年,楚國因戰敗割讓旬陽給秦國的時候,他已經榮升為縣丞。秦人的到來依然沒有奪取他縣丞的職位,反而予以保留。直至到今天,算起來,他已經當了17年的縣丞!

 副將、羽林軍校尉韓騰(也就是原本史書上滅掉韓國的內史騰)也很是好奇對方保命、保富貴的手段,但他也明白軍情急迫,李牧找這個本地人前來,主要是想問詢子午道的事情。於是開口說道:“你若是肯真心歸順我韓國,我家王上也不會虧待於你!說不定你這縣丞可以一直坐下去!”

 故旬陽縣丞忙不迭地點頭稱是,心裡腹誹道:“反正歸順誰不是歸順!哪天楚國或者秦國打過來,我一樣歸順!”

 李牧看到對方的反應後,知道這樣的場景怕是出現了許多次了。不過,自己也不指望他能真心歸順,能幫著穩定民心就算大功一件。這樣土生土長的“地頭蛇”用處還是頗大的。想讓對方說實話,利誘根本沒必要,威脅效果反而更好!

 於是李牧面無表情地說道:“本將問你,這旬陽北面的子午道可還在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