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第177章 齊國的謀劃
公元前270年6月,齊國,臨淄。

 悶熱的酷暑天氣還在繼續,天邊悄悄聚起了烏雲,但卻遲遲沒有雨滴落下,這樣的情形只會讓人覺得極其壓抑,亦如此刻臨淄齊國朝野的氛圍。

 今年三月份的時候,田單上書,請求齊王罷刀兵,降賦稅,與楚國言和,全力休養生息。齊王言辭間頗不願意,此事不了了之。於眾多卿大夫而言,奪下泗水流域和魯國,已經足夠勳貴們消化的了。但如果有攻城略地的機會,他們也不會白白放棄。因此,對於齊王在泗水流域增加大軍,不斷製造和楚國摩擦的小事,齊國大臣們都是不甚在意。

 哪想到,次日,田單繼續上書,陳說厲害,表明和山東五國合力伐秦才是上道。楚國雖然衰弱,但身死架不倒,雙方戰事不休糾纏下去的話,只會兩敗俱傷。齊王拂聽,未等田單講完就揚長而去。

 群臣私下勸說丞相田單不要一意孤行,不然齊國君臣不和必會為他國所趁。如今齊王不過是憤怒先王之死,惡心下楚國罷了。若是田單再逼迫得齊王三日不上朝,齊王說不定做反其道而行之,派大軍攻打楚國。

 此後,田單上朝偶有發言,卻再沒有提及楚國的任何一件事。齊王也裝作這件事沒有發生一樣,一如既往地將關於楚國以外的大事交給田單處理。

 四月份的時候,齊王把中大夫貂勃的爵位提高一級,為上大夫,負責接待各國賓客、使團的典客一職。同月,燕國派一支兩萬人的大軍屯駐在齊、燕邊境,犁丘一帶。丞相田單再次上書,聲稱燕國必有所圖,要求齊王暫停在楚國的小動作,大軍主力北上。防備燕國可能的入侵。

 沒有絲毫的意外,剛剛獲得提拔的上大夫貂勃出言反對了田單的建議。但也有少部分熟知內情的人卻是知道,貂勃是田單舉薦提拔的人,明面上他和田單走得不近不遠。被劃歸到王后一系,但實際上他卻是為田單說話的。只不過說的很是巧妙,時機也選擇得很好罷了,這才蒙蔽了大多數人的眼睛,包括齊王的眼睛。

 眼下被視作田單心腹的貂勃發話了,還是反對的話,聰明的人已經意識到,這臨淄的天勢必要掀起一陣狂風暴雨。

 齊王對於田單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對很是憤怒,他的反應也很是直接。原本出將入相的田單被徹底棄之不用,齊王改派將軍田橫領兵三萬北上崔城。和燕軍隔河相望。

 整個五月份,燕國按兵不動,沒有離開的跡象,也沒有渡河進犯齊國的態勢。倒是南線的楚國在大將景陽的帶領下,節節抵抗。寸土必爭,倒是奪回了不少失地。

 天下諸國的態度很是微妙,身為山東六國之首的趙國完全置身事外,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作態。畢竟,燕國雖然是趙國的盟國,但此時燕國可沒有任何戰事。至於兩萬大軍停留在邊境不走的事情,只是奇怪而已。並沒有引起戰爭,不是嗎?

 距離最近的魏國也是出奇的平靜,無論是東北方向燕國、齊國微妙的對峙還是東南方向楚國、齊國小規模不停的戰事,魏國其實都是有權利問詢的。但魏國偏偏放棄了自己的權力,裝聾作啞。唯一的解釋,也許就是去年調停齊國、楚國的戰事。魏國沒有回報傷了心吧!

 韓國則更是低調,全心全意地種田的種田,練兵的練兵。雖然沒有了慘烈的戰事,但韓國依然在有條不紊地儲糧、備戰。新出產的水泥、紙張隨著呂不韋名下的商隊運往各國。無論發生什麽戰事,這兩樣都是各國急需的。

 在習慣了韓國境內四通八達、平坦舒服的道路後。各國的勳貴有些承受不起原本顛簸的道路。反正修路的錢由國庫出,既便民又便軍。今後無論哪裡發生戰事,軍隊可以迅速支援。打著這樣的旗號,先是趙國再是魏國、燕國、齊國、楚國,也跟著韓國一起修起了水泥路。至於秦國,韓王然怕秦國用來加固城防,果斷地切斷了秦國的供給線。

 秦國雖然鬱悶,但偷竊不來漢邑裡這等機密的技術,也只能望洋興歎。對於遠在千裡之外發生的戰事和對峙,秦國沒有一絲一毫的興趣透露出來。只有成了驚弓之鳥的楚國心懷忌憚地防備秦國可能的偷襲。

 不過,這一次秦國表現的真是“光明磊落”。整個五月份,秦國沒有一兵一卒的調動,無論是在漢中或者巴蜀。六月初的時候,鹹陽甚至派來了使者,抵達郢都轉達秦王想要重修舊好的心願。

 只是,未等楚王答應下來,有著喪子之痛的陽文君就跑進宮來,拔出侍衛的青銅劍要殺了秦使。好在秦使跑得快,不然少不得缺胳膊少腿,甚至命喪當場。對於秦國的反覆無恥,陽文君可是親身經歷的受害者,無論是為愛子報仇還是為國家利益著想,他都不會支持楚國和秦國交好!

 一通大道理講完,楚王答應絕不和秦國結盟後,陽文君才依然不甘地走了出去。秦使戰戰兢兢地走了進來,莫名其妙挨訓的楚王哪會給秦使好臉色。原本就對秦國不抱和平希望的楚王厭惡地趕走了秦使,臨行前還送了他三十打扮作為給秦王的回禮。

 六月初的時候,楚國依然沒有等到秦國的復仇,反而是齊國臨淄發生了一件大事丞相田單托病不出,缺席朝會已經有半個月之久。

 臨淄的百姓議論紛紛,向來健康的田丞相怎麽會生了如此的重病呢!一時之間,不明真相的臨淄百姓自發地聚集在丞相府前,或祈福或送上慰勞之物,希望田丞相早些“康復”,輔佐齊王。

 齊國人心裡想得很簡單,如果說齊王是齊國的天,那丞相田單就是撐天的柱子,是不周山。如果不周山倒下了,百姓哪裡還會有什麽好活路!當然,並不是所有的齊國人都是這麽想的。一些齊國人甚至覺得。齊國的天只有一個,“不周山”的威望太高,最好沒有才好。

 對於田單故意稱病不出,齊王的表現是既怒又恨。但齊王也很清楚一個道理。一個匡扶社稷的功臣,力攬狂瀾,即使他往常再怎麽隱忍平和,表現得低眉順氣,也無法遮蓋住他在庶民裡崇高的威望。自己若是因此失了分寸,橫加指責的話,這民心就丟了。誰也不知道田單是不是隱瞞了什麽後招,說不定是想逼著自己犯錯,取而代之。

 齊王不吝以最卑鄙的心思來揣摩功高震主的田單,但他表面上卻又表現出一副對老臣、功臣的寵愛。每日裡。齊王派宦者令拿著湯藥伺候丞相田單,甚至齊王還親自降下迂貴探視了田單,噓寒問暖。總之,齊王試圖營造出一種君臣融洽的假象。只是,頻繁的禁軍調動顯示出齊王的心思並不簡單。

 丞相府裡。原本應該臥病在床的田單居然正在臥室飲著茶水。相信不少人看到這一幕後肯定會大吃一驚。他的身旁立著的居然是在上次朝吵得不可開交的上大夫貂勃。

 “丞相,王上讓我向你問候貴體安康!”慢慢品了一口茶,貂勃笑吟吟地說道。

 被“識破”裝病謊言的田單卻是毫不緊張,反而優哉遊哉地打量著貂勃,語出驚人道:“論起演技來,我不如上大夫多矣!”

 兩人對視一言,哈哈大笑起來。田單裝病的事情。貂勃早就知道地一清二楚。或者說,齊國的大臣們和齊王也知道的一清二楚。但是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田單裝病的真正目的,更不知道貂勃為何和田單徹底“決裂”。

 如果有人告訴你,這是齊國君臣在逢場作戲,你肯定不信。但事實上,這卻是真的事實。

 田單前所未有的強硬。製造了和齊王不和的假象。貂勃和為數不少的群臣站在齊王這邊,對田單進行不斷的聲討,製造了齊國朝堂決裂的假象。所有的這些假象,都是為了迷惑敵人楚國。

 燕國在北部邊境的虎視眈眈給齊國帶來了極大的壓力,本來伐楚是一件好事。但隨著燕國不甘寂寞地闖進來。齊國君臣已經不確定,伐楚該不該堅持下去。最要命的其實是趙國、魏國的態度。

 按照情理來說,燕趙乃是聯盟,身為盟主的趙國沒有道理會讓燕國吃虧。魏國本來想吃獨食的做法會不會迫於趙、燕的壓力轉而倒戈,這是齊國所憂心的。

 最開始的時候,田單做出反對伐楚的架勢,其實是想迷惑楚國,讓楚國誤以為齊國君臣不和。這樣,楚國就會斷定,齊國繼續和楚國膠著下去的唯一原因是由於齊王抹不開面子,一意孤行。

 後來燕國大軍屯駐在邊境後,田單也是怕趙國被拉下水,所以乾脆將計就計,繼續營造不和的假象。讓趙國以為齊國弱小,燕國可以放心欺負,趙國根本不用介入其中。

 只不過,這個也是一個險招。若是魏國真認為齊國成了眾矢之的,轉而聯合燕、楚伐齊,那齊國可真的就是含冤而死了。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田單一面令人悄悄放出聲來,表示齊國一旦內憂外患就會非常團結,一方面派遣使者前去魏國試探口風。田單隨時準備身體“康復”,為國效力!

 事實證明,田單的賭是打對了。隨著這個消息的散步,魏國站出來委婉地表示,希望燕、齊、楚三國保持克制和冷靜,當前各國的大敵乃是秦國,各國當止戈重修與好。只不過,當事的各國對此付之一笑。

 六月二十三號,病了二十天的丞相田單突然參加了早朝。在朝會上,針對齊國目前的困局,田單建議齊王派出使者前去燕國,指責燕王不顧大局,製造恐慌。另一方面,卻是安排南線的齊軍就地駐防,阻擋住楚軍一波又一波的反攻。

 田單復出的消息在第一時間傳遍了天下,各國懷著複雜的心情看著這場君臣不和的鬧劇結束。很多人想不清楚,為什麽一向倚重田單的齊王會如此不識大體,將君臣關系搞的如此僵。一些有心人則是對齊國的未來產生懷疑。這天下知不道齊王是誰的大有人在,但不知道田單豐功偉績的卻是少有人矣。

 只有楚國最是抓狂,燕國在邊境突然退卻了,趙國沒有任何聲援,自己還平白少了數十裡的土地。不知道這是不是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楚王感覺自己被戲弄了,感情做好人的都是田單都是齊國。他們挑起了事端,想要喊停就喊停,這把自己的楚國放置在什麽角色?!

 不過,齊國自是不會去考慮抓狂的楚王。相反。齊王和田單、貂勃君臣三人甚至在把酒言歡,慶祝此次的勝利。

 “王上,楚國這次損失了將近一萬的兵力,再這麽四五次,楚國元氣肯定大傷。到時候我們就可以一路南下,一路西進,搶人搶錢搶底盤!這樣發展,用不了十年,我齊國就會成為橫行山東,暢通無阻。”喝了些酒的田單說的很是興奮。若不是對方是一國之君,田單甚至想站起來指點江山。

 齊王高興地點了點頭,但眼角閃過的一絲寒光暴露了他的真實心境。再來四五次?且不說楚國能不能每回都上當,就算楚國真的中計了,最後功高蓋世的還不是你田單?誰人知道寡人的功勞?就像這次。寡人挨了罵名,無數百姓支持你,諷刺寡人,寡人算是知道你的影響力了。滅了楚國後,這齊國再大也沒有自己的容身之地了啊!

 田單還以為齊王同意了自己的觀點,當即得寸進尺道:“對付魏國,單還有一些計策。只要王上您信任我。不出十年,單一定給你把魏國吞下。”喝多了的田單開始管不住口中的舌頭。

 “十年?不信任你?”齊王笑意更濃。自己都如此重視你了,把你提拔到丞相的高位,你還不知足!還說寡人不支持你!

 貂勃明顯感覺到齊王的神色有些不對,因此拉著田單坐下,解釋道:“王上。眼前最重要的還是打擊楚國!這次燕國突然冒出,打亂了我們的全部計劃!這次還可以算了,但下一次呢!我們總不能次次去承受他們的騷擾吧!”

 齊王點了點頭,大為讚同。如果不是燕國的搗亂,自己說不定就可以得到百裡之地。“眼下最重要的是搞清燕國的態度。寡人總覺得,這應該不是一個巧合!”

 貂勃點了點頭,回道:“臣也是這麽認為的!燕國一定是有備而來!站在燕國的角度,他們肯定清楚楚國不是我們齊國的對手,所以才想保住楚國。畢竟我們齊國和燕國、楚國的關系很差,甚至是水火不容。如果楚國衰落了,那麽燕國單獨面對我們時,一定也是力不從心!”

 田單也是附和道:“王上!臣剛才一直在想,燕國這次聲援楚國,是趙國的授意還是燕國的自作主張?這一點很關鍵,如果是趙國授意,今後我們齊國行事就要愈發小心翼翼。”

 齊王雖然心裡面討厭田單有時的狂妄和功高震主,但也不得不承認田單說的有理。

 “丞相,你交代下去,以後關於燕國的最新情報要在第一時間告之寡人!要知道,我們齊國的仇敵除了楚國還有燕國!雖然限於國力,寡人現在不能找燕國報仇!但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寡人十年還是等的及的。”

 “喏!”田單望了眼神色凝重的齊王,恭敬地說道。

 燕國,薊城。

 勞煩兩萬大軍兩個月,卻無尺寸收獲,按照道理來說,大軍上下應該沒什麽好臉色!但負責領兵的將軍榮蚠表現地卻是十分坦然。誰也不清楚,出去看似遊山玩水的大軍實際上是真的把這個當成了野營。在這個亂世,能保持這麽和諧心態的,實在寥寥無幾。

 燕王宮裡,榮蚠進來求見的時候,燕王終於依依不舍地放下了懷中的嬰孩---燕孝。大功告成的事情燕王其實已經知道了,但必要的禮節和嘉獎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才有王宮召見榮蚠一事。

 “啟稟王上!齊國已經退兵!楚軍在強攻數次後,因傷亡過大,已經果斷後退了。”榮蚠說得言簡意賅。

 “我軍有沒有和齊軍發生正面的衝突?”燕王最關心的其實是這一點。

 “沒有,我軍一直駐扎在河水一北。和齊軍隔河相望!”

 “這就好!”燕王終於笑了,言道:“只要遏製住齊國的目的達到了, 就是大功一件!榮將軍辛苦了!我特地給你們全軍準備了五百金,你拿去犒賞一下全軍!不要委屈了他們!”

 榮蚠一激動,自己從來沒有領過這麽高的獎金。雖然這次是全軍的犒賞費用,但也比往常高得太多了!

 韓國,新鄭。

 對於持續了四個月的鬧劇,韓王然一直在盯著看。兵法講究虛虛實實,臨淄發生了這麽重大的事情,韓王然可不覺得這是簡單的理念不同。齊王要麽是傻子,要麽就是有著強烈的心機,否則怎麽會跟田單鬧翻呢!所以,韓王然一直在等齊國的下一步動作。

 如此觀察了四個月,韓王然漸漸明白齊國的思路。田單一開始應該就在是裝病、裝不和,想要楚國輕視齊國。在楚國懈怠後,齊國再把魏國丟出來,最後才是秦國一擁而上,將楚國殺個片甲不留!可惜啊!燕國出來攪局,大大緩解了楚國的壓力!韓王然最感興趣的是,燕、趙、魏、齊、楚如何應對這個現實的問題!

 這個時間沒有讓韓王然等的太久,兩個月後,各國又有了新的動作!韓國愈發小心翼翼,學著秦國一樣,蟄伏靜觀天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