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第127章 退兵
ps:

 明天繼續各種出差應酬,默默地碼字求個訂閱、月票、打賞。

 聽了賈偃的計策後,趙王大喜,當即任命賈偃為大軍主將,統兵五萬馳援閼與。同時,派出信使八百裡加急趕赴新鄭,請求韓國運送十萬石糧草到屯留,再由趙軍護送到晉陽前線。

 且不說邯鄲信使一日三撥,單論賈偃“官複原職”後立即走馬上任。兩日後,大軍完成集結。五日後,大軍抵達閼與。這樣的神速無疑凸顯了趙國強硬的態度,但遠道而來的秦軍也不示弱。

 閼與城上,秦軍的旗幟密密麻麻,人影幢幢。趙軍斥候一旦靠近城牆百步以內,就會遭受秦軍神箭手的無情射殺。沒有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的說法,雙方都知道,這是一場沒有退路的交鋒,所有假惺惺的做法都可能害了自己。所以剛一開始,秦趙雙方就真刀真槍地打起來。殺戮,是這片土地上的唯一主題。唯有活下去的,才有資格展示自己的仁慈。

 五萬趙軍的到來,極大地安撫了漳水、潞水流域百姓的惶恐之心。尤其是趙軍在以運送“糧草”為誘餌,成功伏擊了幾支小股秦軍後,趙國軍民士氣大增。只是,因為秦軍之前的破壞,趙之上黨存糧已經不多。眼下,只能依靠韓之上黨輸出糧草。

 韓國,新鄭。

 太子然率軍接連拿下南陽、武關的消息讓這個本該遲暮的王國再次迸發出生機。在這個時代,沒有比一場大勝更能振奮人心,鼓舞鬥志的事情了。如果有的話,那就是接連的大勝。

 自從太子然領軍來,韓國已經接連奪取了三川、南陽兩郡之地,合計人口二十萬戶,韓國也因此國土擴充一倍,戰爭潛力大增。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太子然在國內威信大增,沒有人因為他年僅二十五歲就輕視於他。

 不過。大勝之後,韓國內部隱藏的矛盾開始顯露出來。三川郡剛拿下的時候,韓國宗貴們擔心秦國不久就會反撲,因此沒有投入過大的精力和熱情。但在得知義渠禍亂關中的消息後,這些宗貴們就如同聞見鮮血味的鯊魚,蜂擁而上。要地的要地,求官的求官。方法也各不相同,有的倚老賣老,有的淚如雨下。有的走煽情路線,有的以美色誘之。總之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為了和平穩定的大局。太子然第一次忍了。他原本以為這些宗貴們適可而止。能好好經營。哪料想狗改不了吃屎的毛病。好端端的三川郡被他們搞的烏煙瘴氣。

 更過分的是,在得知太子然已經拿下扼守南陽的武關後,這些欲壑難填的宗貴們居然恬不知恥地再次故技重施,將目標換成南陽郡。向韓王要求這要求那。有幾個韓王叔叔輩的更是痛哭流涕,希望他們自己的子孫可以為韓國鎮守南陽,不然就是死後九泉之下也不得安寧。

 韓王左右為難,宗貴們眾志成城,一場喜事漸漸演變成一場鬧劇。本該大喜的韓王則硬生生氣出一場大病來,直到這個時候,宗貴們才算消停下來。

 得知韓王重病後,太子然立即馬不停蹄地趕回新鄭。現在南陽的形勢一片大好,有蒙驁、李牧鎮守。太子然很放心。不過,就太子然而言,他寧願面對凶殘的秦軍,也不想和這些宗貴們打交道。無他,太過惡心。

 這些宗貴們昧著良心問候了下韓王后。就直奔主題,請求太子然多多關照自己。對此,太子然也有應對之策,那就是宣稱秦國已經秣馬厲兵,不日即會強攻武關。為了加強可信程度,太子然甚至捏造了秦國將馬上從太原收兵,和楚國一起合力攻打南陽,共分其地的計劃。這才嚇得宗貴們落荒而逃。

 擺脫了這些宗貴的騷擾,太子然才開始專心打理朝政。對於趙國的求援,太子然當即答應。白起這招妙棋算是將了趙國的軍,趙國本來糧草就不足,現在更是少之又少。若是自己不支援的話,廉頗的大軍怕是就要斷糧了。趙國一旦因此而敗,韓、魏也不能獨存。眼下的趙國就是韓國的大樹,大樹底下好乘涼,太子然自是不會讓大樹倒下的。

 有了太子然的重視,韓國的效率快之又快,不過五日的功夫,十萬石糧草即從長平調撥到屯留。

 屯留的五千趙軍也不拖延,隨即押解糧草一路北上,九月十六即抵達涅縣。而這個時候,秦、趙雙方在閼與已對峙了十日,廉頗大軍還有十八日的糧草可用。不過按輜重隊的速度計算,再過十日,十萬石糧草即可運抵晉陽如果一切順利的話。

 趙國,馬陵。

 馬陵位於閼與以西一百七十裡,乃涅縣通往陽邑、鑿台直至晉陽的必經之地。二十多天前,秦軍就是切斷了馬陵和陽邑間的道路,才使得趙國無法繼續向晉陽前線運輸糧草。

 不過,眼下秦軍主力被圍困於閼與城,僅有小股秦軍流竄在閼與周遭數十裡的地方,進行一些簡單的騷擾工作。因此,馬陵守將張奎很是放心自己的安全問題。按照行程,再過一日,運送十萬石糧草的輜重隊就會經過自己駐守的馬陵。這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稍有差錯,絕對是人頭不保。

 張奎自然不肯犯錯,於是將手下所有的斥候撒了出去,以防輜重隊遇到什麽問題,自己也好及時增援。等把這個神仙請出自己的地界,那就一切和自己無關了。

 “將軍!將軍!輜重隊到了。”一名趙軍斥候氣喘籲籲地跳下馬,說道。

 “什麽?你再說一遍?”張奎有些不信地說道。

 “將軍,押送十萬石糧草的輜重隊已經進入我們馬陵地界了,輜重隊的校尉讓我請將軍帶人過去護送。”

 “怎麽這麽快!提前了一天!”張奎雖然有些疑惑,但隨即安慰自己說,一定是輜重隊的校尉星夜趕路,想要借此立功吧!畢竟好久沒向前線運糧了,也不知道廉頗將軍那邊糧草缺不缺。

 就這樣,張奎毫無防備地帶著手下的兩千士卒前去護送“糧草”,也就此踏上了不歸路。

 出城不過二十裡,張奎就見到了斥候所說的輜重隊。果真是輜重隊啊!這車真是多,不過就是小了一點,樣式也不齊整。也許這是因為韓國太過小氣,沒舍得把好的運糧車給趙國,又或者長途跋涉損壞了許多糧車,屯留的趙軍不得不用這種破車來代替。

 反正張奎只是驚訝了下輜重隊的裝備,就隨即熱情地迎了上去,口裡念道:“一路辛苦啊!歡迎歡迎!”

 可是滿面春風的“趙軍校尉”居然掏出了弩,一支弩箭隨即直朝張奎面門襲來。張奎避無可避,當場戰死。他所帶來的士卒也是相同的下場,趙軍沒有料到,本該是友軍、袍澤的“戰友”居然不問是非,拔刀相向。

 很快,兩千馬陵守軍全軍覆滅,無一人逃脫。這名“趙軍校尉”隨手摘下頭盔,扯著嗓子喊道:“都給本將利索點,現場不能留下一絲血跡,明白沒有!”

 “趙”軍士卒們沒有應話,手上的動作卻是快了幾分。

 這群假冒趙軍輜重隊的正是王陵一行。

 白起早就料到,趙國在發現糧道被斷後,一定會發大軍清剿。清剿的最大可能是強攻閼與,但也有可能,趙國或畏戰或理清要害,並不強攻閼與,而是圍困。那這個時候,秦軍的策略就失效了。只能是衝出閼與,與趙軍主力在平原野戰。這樣才能繼續威脅趙軍的糧道。

 這不是白起想要看到的,於是,他囑咐王陵若是成功斷掉廉頗大軍糧道,一定要分兵。以一半兵力佯裝主力屯駐在閼與,吸引趙軍注意力;另一半則是潛入山林,在避開趙軍斥候的偵查後,於趙軍輜重隊的必經之地設伏。

 王陵如今就是在貫徹白起的計策。常說燈下黑,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王陵就把自己的大膽發揮到極致潛伏在趙軍眼皮子底下,假扮輜重隊,兵不血刃地拿下馬陵。

 一天后,運送十萬石糧草的輜重隊真的出現了。王陵和他手下的士卒這次則是假扮馬陵守軍,參與“護送”糧草的重任。不過,這一次他們露出了些許的破綻,畢竟,趙軍和秦軍在很多地方有著不小的區別。

 眼見計劃被識破,王陵當即改為強攻。一番血戰後,六千趙軍戰死,秦軍則是躺下了五千人。不過,對秦軍來說,最大的收獲遠不止於此。十萬石糧草著實是個不小的數目,可惜,留下來只會是資敵。王陵忍痛之下,一把火將廉頗大軍苦苦等待的十萬石糧草燒了個精光。等陽邑的趙軍發覺不妙,前來救援的時候,一切都晚了。秦軍留給他們的,只是滿地的狼藉。

 九月二十一日,秦將王陵設伏,將趙軍運往晉陽前線的十萬石糧草付之一炬,這意味著廉頗的十四萬大軍只有七日糧草可用。

 發覺自己上當的趙將賈偃後悔不迭,即刻強攻閼與城,卻發現閼與已是空城一座。秦軍早已借著夜色的掩蓋,潛入山林,往雁門郡方向逃竄。賈偃羞憤難當,吐血三口,留下一封血書後,自刎於閼與城頭。

 而得知這一消息的趙王愣了半晌,隨即提筆寫下一道艱難的詔書,命令大將軍廉頗放棄汾河以西的地區,退守汾河東岸。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