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第5章 出征
  在校場一番激蕩人心的演講後,韓國的救援大軍有條不紊地做著出征前的最後準備。

  依照韓國法律,士卒征戰需自備口糧、衣物,且無兵餉。為了激勵士氣,太子然特地向韓王申請此次出征所需均由國庫提供。

  有功者重賞,如應招入伍的平民立功可獎勵土地、財帛,甚至免除徭役、兵役;常備軍人立功則給以提拔,財帛、土地。戰死者待遇也是優厚,可免除家人的三年徭役,還有一筆不菲的撫恤金。這樣的待遇是韓國立國以來所未有的,因此眾人的積極性自然是高的不行,出征的四萬名額供不應求。

  太子然對於兵員挑選一事自然非常關心,再三叮囑暴鳶除了一萬材士,剩下的三萬必須挑選勇敢善戰之士,老弱病殘一律不收。為了平複落選者的心情,太子然甚至向眾人保證,守城有功之人也有重賞。

  隨後太子然便在司馬韓威、少府韓文的陪同下前去武庫取軍械。太子然雖貴為太子,卻是從未去過武庫。根據後世的記憶,韓國勁弩可是名揚天下,傳聞射程可達800米。

  在路上的時候太子然便問少府勁弩的射程問題,少府韓文是一個有些賊眉鼠目的胖子,人雖說圓了點,業務卻是精熟,當下也是回稟說大型弩需五人合力才能使用,射程可達600余步。太子然心裡盤算著戰國時一尺23公分,六尺為一步,600余步也就是800米了,有兩裡地了。隻是可惜這樣的技術卻是失傳。

  韓文看太子然躍躍欲試的表情,害怕自己私自克扣造弩用費的事情暴露,趕忙解釋說:“公子有所不知,這樣射程的弩體型龐大,操作複雜,用來守城尚可。用來野戰卻是攜帶不便,且裝填複雜,不大實用。”

  “哦?那武庫裡適合野戰的弩都有哪些?”太子然不得不打消剛才射程可達800米的弩萬箭齊發的想象,饒有興趣地問道。

  韓文卻是心裡頭暗暗抹了一把冷汗,回復說:“回稟公子,野戰所用之弩分兩種,一為騎弩,小巧輕便,有效殺傷射程100步;二為步弩,有效殺傷射程200步。”

  “這樣的射程足夠了。”太子然心裡盤算著。想著趙、魏聯軍有五萬騎兵,自己倒不妨以馬其頓方陣應戰,隻是馬其頓方陣變化不夠靈活,一旦側翼被攻破,長槍兵隻能任由騎兵屠殺了。不過用來夜襲卻是可以增加不少威力,畢竟任誰見到一排排明晃晃的長槍向自己扎過來,肯定都會心慌意亂。

  想到這,太子然出聲問道:“韓少府,武庫裡長戈有多少?”戈雖然不如馬其頓方陣所用的長矛好使,但長度是夠了,六七米的長度就像一個大刺蝟,讓敵人無可奈何。畢竟一寸長一寸強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長戈有十萬,短戈更多,有二十萬。”韓文心想,莫非太子然想派車兵救援華陽。畢竟,在大多數人的印象,長戈都是用來車戰的。

  “夠了夠了,給我來三萬支長戈。順道給我一萬副重鎧,一萬副騎弩,三萬副步弩,三萬柄劍,三萬長槍,三萬盾牌。”太子然說道。如果不是時間來不及,裝備了馬鐙的騎兵還得配備一副騎兵盾牌,加上一支3米的騎槍,一把短劍,這才是自己心目中的重騎兵的標準裝備嘛。

  “公子,除了重鎧,其他的武庫可以拿得出來。”韓文一臉苦色地應道。

  “嗯?”太子然滿臉地不滿。少了重鎧,自己的重裝騎兵豈不是沒戲了。

  “確實沒有。”韓文硬著頭皮地解釋說,“公子,您也知道,韓國國力弱小。雖說武器鋒利,但是財力實在支撐不起太大的消耗。尤其是立國以來戰事不斷,如今武庫能給公子提供的重鎧不過三千副,這也是武庫裡的家底了。”畢竟重鎧都是裝備重步兵和重騎兵的,這兩個兵種可都是十分消耗資源,以韓國的國力還真是養不起多少。

  “三千就三千吧!再給我三十萬支弩箭,這沒問題吧,韓少府?”沒錢的日子不好過,將就著用吧!太子然心裡歎了口氣。

  “沒問題,沒問題。”韓文慌不迭地應道。對於太子然,韓文可不敢得罪。不然等太子然繼位哪會有自己的好果子吃。

  等領完軍械已是日落時分,看著緩緩落下的夕陽,太子然卻是心裡恨不得日落慢點再慢點。留給自己和韓國的時間真的不多了,如果能多幾天時間,哪怕是三四天也好,自己所能做的準備會更充分。

  如今隻能倉促應戰,雖然在王宮中自己侃侃而談,其實又有誰知道自己不過是殊死一搏。畢竟按照歷史記載,這一戰韓國是最有希望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機會。趙、魏聯軍貌似強大,實際上卻是不堪一擊。隻要小心行事,成功的概率極大。一戰而定數年和平,自己才有機會改革弊端,變法圖強。

  等到了西城軍營,太子然卻是發現將軍暴鳶率領一乾將領已等待多時。因為此次出征隻有四萬人,因此暴鳶將所軍侯以上職位的人全部召集過來。既是互相熟悉方便後續合作,也是一起來聽太子然的教誨。

  畢竟暴鳶隻是名義上的主帥,實際上後續的指揮還是由太子然負責。說起來暴鳶不過中人之姿,行軍照搬兵書,如此循規蹈矩之人能做到最高的“將軍”一職也確實是韓國無甚名將,正所謂“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

  太子然一看便知暴鳶他們的來意,也是不禁一笑。當下見過禮後按身份尊卑坐下,暴鳶剛開始堅持太子然坐西向東,即東向坐,畢竟太子然身為儲君,理應坐最尊的座位。

  奈何太子然堅持說軍中無王公貴族,暴鳶身為主帥,理應東向坐,自己南向坐即可。一番言語,倒是讓一乾千人將心中讚歎不已。原以為太子然不過誇誇其談,善於煽動人心。不料其謙謙有禮,毫無王公貴族的傲氣,倒也贏的不少校尉、軍侯的好感。

  “公子,四萬大軍已集結完畢。一萬材士,三萬精壯士卒。您看明日何時出征呢?”暴鳶身為主將,至少是名義上的,首先出聲問道。

  “這事我已請教父王與太卜,明日巳時祭祀祖先、社稷後即刻出征。”太子然和顏悅色地回道。

  “趁著大家都在,我先說下此次出征的安排。騎兵一萬,步兵三萬。其中三千重騎,配重鎧、長槍,寶劍,騎弩;七千輕騎,配皮甲、騎弩、長槍。兩萬步兵,配長戈、盾牌;一萬步兵,配步弩,寶劍。”

  宣布完大軍的組成,太子然繼續言道:“此次救援華陽不比往常,我在這裡言明軍紀:聞鼓不進,聞金不止,旗舉不起,旗按不伏,殺!呼名不應,點時不到,違期不至,動改師律,殺!夜傳刁鬥,怠而不報,更籌違慢,聲號不明,殺!多出怨言,不聽約束,更教難製,殺!揚聲笑語,蔑視禁約,馳突軍門,殺!”

  連續的幾個殺字使得氣氛頓時一緊,眾多將領包括主帥暴鳶也都意識到太子然這次是動真格的了,當下也是應道:“喏!”

  “公子,不要派一些車兵嗎?”暴鳶出言問道。

  這也是很多人的疑惑,畢竟車兵的衝擊性是無可比擬的。雖然漸漸為騎兵所取代,可是在某些時候,卻可以發揮比騎兵更大的作用!

  “不必了。如今大雪封路,道路難行。隻準備百輛車子運送箭矢、糧草即可。”太子然從後世了解到車兵早已落伍,等戰後把馬鞍發明出來,自己就要組建重騎兵、輕騎兵橫行天下。車兵這些古董還是拿去護送輜重吧!

  “公子,那弩我們是不是多帶些呢,尤其是大型弩?”聽到此次出征無大型弩,一個校尉建議道。畢竟韓國以往的戰爭都是攜帶大量弩,依仗著超遠的射程拒敵於射程之外。一旦被敵軍迫近,往往不戰自潰。

  “暴將軍”,太子然頓了頓,“各位,此戰對於大型弩的使用不會太多,一萬騎弩,三萬步弩足夠。 長戈兵的訓練等明日出征我會交代各位,還望各位配合!”

  “願為公子效死!”

  次日,在丞相張平、客卿陳筮等一乾大臣的見證下,莊重肅穆的祭祀社稷、告慰宗廟後,太子然站在高台做了最後的一番動員,

  “將士們,別的話我也不多說。趙國、魏國已經打到我們家門口了,我們該怎麽辦?”

  “戰!戰!戰!”回答太子然的是一陣怒吼。

  “趙國、魏國想霸佔我們的土地,欺辱我們的親人,我們該怎麽辦?”

  “殺!殺!殺!”回答太子然的是一陣呐喊。

  “那你們告訴我,你們有沒有信心打贏?韓國是不是必勝?”

  “必勝!必勝!必勝!”

  “好!將士們。出征!”太子然意氣風發地吼道。

  隨後一列列士卒轉身,排著整齊的隊伍,從校場奔向戰場。望著疾馳而去的太子然,丞相張平心裡五味雜陳。這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有時文質彬彬,與一乾大臣談笑風生;有時又毫無貴族風度,卻偏偏能煽動士卒的軍心。

  隨著最後一個士卒踏出新鄭,新鄭的城門緩緩關上。一座城門,隔絕了新鄭內外。所有的離別之情隨著城門的關閉而戛然而止。

  但願,大軍能平安回來。這是此刻所有人的心思,從王公貴族到街邊送行的百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