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第38章 兵臨城下(上)
  殘陽西下,宜陽城北十裡,向壽一臉肅穆地地望著北邊,似乎在等什麽大人物。

  如果有宜陽本地人在此,肯定會驚訝地發現,自太守以下,宜陽大大小小的所有主事的官員全部匯集在此。到底是什麽人有這麽大的面子,居然勞動向太守出城十裡相迎,稍有常識的人心中答案就呼之欲出了,若非王孫必是王上的親信使者。

  向壽已是花甲之年,這一輩子風風雨雨的,什麽樣的事情都經歷過。作為與當今秦王一起長大的玩伴,他受寵過,也被罷黜過。如果不是宣太后憐憫他曾主政宜陽,如果不是宜陽前任太守貪汙糧餉,想必向壽還困守鹹陽。

  因此,對於如今的身居高位、主政一方他很滿意。即使如今他不得不屈尊迎接曾位居他下的白起,向壽也無絲毫怨言,哪怕自己一行人已經等待了半個多時辰。

  在最後一抹夕陽裡,白起的十萬大軍終於出現在了地平線上。黑色的大軍沉穩而厚實,像一座大山緩慢而堅定地挺進,除了馬蹄聲、車輪的吱嘎聲,整個隊伍再無別的聲音。

  洛水河邊,隨著中軍的令旗一揮,整個大軍一下子停下腳步。整齊的步伐由動轉靜的後果就是激起了一條土龍,讓人可怕的是,即使身陷土龍中,也沒有一個人發出咳嗽。

  很快,有前出的斥候小心翼翼地丈量冰面的厚度,估算是否可容大軍通行,然後迅速地回稟中軍。中軍令旗一揮,所有騎著戰馬的士卒齊齊下馬,下一刻,大軍自動分出數撥,依次過河。

  向壽神色愈發恭敬,不敢上前打攪。在秦軍中軍經過向壽一行的時候,終於有一輛馬車停了下來。一個神色略顯疲憊的將軍跳下馬車,站到向壽面前。

  “宜陽太守向壽攜宜陽所有主事官員拜見武安君。”向壽率先開口。

  “拜見武安君!”向壽身後傳來一陣或激動或崇敬或恭維的聲音。

  “向太守客氣了,諸位客氣了。”白起拱了拱手以示感謝。

  “武安君遠道而來,下官略備了些薄酒為武安君洗塵接風,還請武安君移步城內。”

  “多謝太守一番美意,只是在下軍務繁忙,就不打攪諸位了。”

  白起擺了擺手,接著說道,“如今王上心憂戰事,為人臣子當為王上分憂。因此在下片刻不敢耽誤,急率大軍前來。宜陽靠近前線,不知如今戰事如何?”

  向壽也不客氣,當即回道,“回稟武安君,自胡陽兵敗後,趙、魏、韓三國乘勝追擊,以少量兵力詐開伊闕城門。如今伊闕已盡在三國掌握之中。據斥候回復,如今趙、魏、韓共計有兵力二十萬,其中四萬韓軍駐守伊闕,十萬趙軍、六萬魏軍分別在北門、南門外扎營,如今營寨已好卻無新的動向,看樣子是在等我軍主動進攻。”

  “嗯”,白起滿意地點了點頭,問道,“野王方向有沒有新的消息?胡陽兵敗的消息屬實與否?”

  “野王方面韓國又調集了大軍,現在野王、成皋、新鄭一線韓軍人數不下十五萬。據說為了加強這塊區域的防守,韓國與趙國、魏國邊境的城池守備相當空虛,目前多是青壯守城!”

  頓了頓,向壽接著說道,“胡陽十萬大軍確實已經全軍覆沒。據可靠消息,我軍之所以敗得如此迅速原因有三,其一胡陽貪功冒進;其二韓國秘密組建了一支重騎兵,在野王一戰中給我軍造成了近兩萬人的損傷;其三趙軍秘密潛行偷襲我軍,我軍在損失慘重的情況下唯恐被包圍全殲,不得已突圍,反而落入埋伏。”

  “廉頗的這手妙招我倒是有所耳聞”,白起歎了口氣。

  接二連三的打擊難免讓胡陽動搖了信心,一個主將一旦有了畏懼之心,再想勝利就難了。算了,人都已經死了,再說什麽都晚了。

  聽說胡陽最後喊著殺敵而死,這樣也算沒愧對大秦的赫赫威名。想必韓、趙、魏三國現在樂翻天了吧!不過不急,自己就用這二十萬敵軍的頭顱來祭奠死去的秦國亡魂吧。

  白起暗自緬懷了戰死的秦軍,面色不變地問道“韓國組建了重騎兵?這倒有些意思。情報裡有沒有說有多少人?”

  “據說只有三千人,考慮到野王一戰的損失,現在最少也是兩千多人。”向壽想了想,報出一個比較合理的數字。

  “嗯!就這些了吧?”

  “是的,目前得到的消息就這麽多。下官無能,如今韓國對消息封鎖的十分嚴密,想要獲取著實不易。”

  “太守哪裡話,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白起勉勵了一番,言道:“今夜大軍就駐守城外,糧餉一事就有勞太守操心了。”

  “不敢不敢,此乃下官職責所在。武安君但有吩咐,下官必全力以赴完成。”

  “如此甚好!待得勝之時,我親自為太守請功!”

  一夜無話。

  次日,巳時剛過,歇息了一晚的秦軍重新開拔了。與此同時,聯軍的斥候在當夜探得白起大軍抵達宜陽的消息後,馬歇人不歇,連續更換五匹馬後,終於將這一緊急軍情傳遞給大軍。

  伊闕城,太守府。

  韓、趙、魏三軍統帥匯聚一堂。白起十萬大軍抵達華陽的戰報就擺在眾人面前,戰報還說,有十萬秦軍已經從鹹陽緊急出發馳援。按照行程,短則七日,少則十日也會抵達伊闕城下。到時,足足有二十萬秦軍兵圍伊闕,最關鍵的是,他們的統帥叫白起。

  “依我之見,不如趁白起援軍未到,先發製人。若能滅其一部,後續的守城就好多了。”廉頗率先建議道。

  對於白起,廉頗有著濃濃的戰意。這是同時身為名將的驕傲,這是棋逢對手的欣喜。

  雖然秦軍的戰鬥力強點,但絕非不可戰勝。更何況,白起如今是孤軍一支,而自己卻是有伊闕作為依托,進可攻,退可守。

  以九萬趙國鐵騎對十萬秦國勁旅, 自己的贏面至少有五成,這還是不計算友軍(韓軍、魏軍)的支援。畢竟,來去如風的趙軍比行軍緩慢的秦軍佔了最大的便宜,那就是速度。

  只是可惜,趙王的命令是有限度地支援韓軍。絕不會允許自己為了救援韓國而和秦國拚個你死我活,損傷慘重。

  因此,在廉頗的計劃裡,以魏軍、韓軍為誘餌,依靠趙國鐵騎強大的衝擊力,在很短的時間圍殲一部秦軍還是很有希望的。既展示了趙軍的戰鬥力,震懾了秦軍,又能不違背趙王的命令。

  “我同意廉將軍的看法,白起大軍遠道而來,我們正可以逸待勞。如果放棄這麽好的機會,等白起援軍一到,想贏就更難了。”晉鄙讚同道。

  “我也是這個意思。那一切就按廉將軍的意思,等秦軍一到,我們就給他個下馬威。讓白起知道,我們三晉不是好惹的。”連續大勝的暴鳶也是意氣風發地說道。

  太子然心裡也是如此認為,畢竟趙、魏、韓三軍剛剛全殲了十萬秦軍,如果僅僅因為白起的名聲就龜縮不出,實在大傷士氣。只是,白起用兵詭詐,不得不妨。

  想到這裡,太子然開口了,“白起用兵如神,大家還是小心為上。雖說白起大軍今日方從宜陽出發,但觀起所指揮的戰事,不乏有連夜奔襲之舉。因此大家還是當心今夜秦軍突襲城外大營。”

  眾人連道稱是,一番討論過後,就各自回營準備戰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