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第40章 聯軍的試探(上)
  風,凜冽的寒風在伊闕這片土地上肆虐。

  冰天雪地裡傳來陣陣的呐喊聲,聲音嚇跑了為數不多的鳥雀。蒼茫的大地,遼闊的天空,雄偉的城池,以及渺小的人類。這是今日伊闕的寫真。

  剛用過早飯,韓、趙、魏三國聯軍就整裝待發。全殲十萬秦軍的戰績讓每個聯軍士兵信心滿滿,面前的十萬秦軍未必不是自己的下一道大餐。

  昨天傍晚,白起大軍到達伊闕後,聯軍召開了一次緊急的碰頭會,探討眼下的局勢。原先主動退卻、示敵以弱的計策證明是不行的。白起行軍時聯軍沿途的騷擾沒起到絲毫作用,自白起大軍到後閉寨不出,連斥候也全部收歸城內,一副無意進攻的樣子。這樣的舉動讓聯軍束手無策。

  秦軍數百年來抗擊義渠,抗擊山東諸國,他們鍛煉出來的最可怕的能力不是進攻,而是防守。就連白起的幾場大勝,也都是依托穩固的防守,在敵人露出破綻之後,一戰而勝!

  如今三國聯軍佔據人數上的優勢,士氣也正旺,反觀秦軍長途跋涉而來,新遇大敗,士氣必然不高。白起如今的選擇看起來就是嚴守營寨,消磨聯軍鬥志、士氣。在聯軍士氣衰減,秦軍援軍到達後,白起想必才會反擊。

  想明白了這個道理,聯軍的戰略也稍微調整了下。原先的固守已經失去了作用,而且趙軍俱是鐵騎,防守不是他們的風格,進攻才是他們的本性。既然你不敢攻過來,那我就打過去吧!

  戰!戰!戰!

  太子然望著不遠處的秦軍大寨,內心也是熱血沸騰。沒有經歷過冷兵器時代戰爭的很難體會這樣的感覺。旌旗密布,戰鼓雷雷,整齊的方陣,冰冷的長戈。兵力一旦達到一萬人,看上去就是人山人海。而自己的身後,有十三萬這樣的大軍!

  聯軍最大的依仗就是趙軍,此時的趙軍還沒有經歷長平大戰的失敗。他們有著不輸於秦人的驕傲,也有著不輸於秦人的無畏。

  長平之戰之初,如果不是趙軍副將趙茄的輕敵冒進,導致趙軍喪失了戰略主動權;如果不是趙國上下對戰役缺乏準確的認識,整整三年的僵持拖垮了戰爭潛力遠不如秦國的趙國,成敗尚未可知。

  即使如此,四十萬趙軍也讓六十萬秦軍傷亡過半,秦國元氣大傷,無力趁勢攻打邯鄲。

  嗚嗚的號角在秦營吹響,面對聯軍的集結,秦軍也不示弱,中軍的大旗不斷指揮各營投入防守。

  聯軍中負責主攻的是韓、魏兩軍。韓軍器械精良,無疑是打頭陣的最佳選擇,而且本土作戰,不擔憂戰意!魏軍新換主將,意欲重拾強軍風范,且在韓國幫助下建了一支重裝步兵,如今正好檢驗戰力!

  為韓、魏兩軍掠陣的是趙軍,八萬趙國鐵騎足以遮斷戰場!若是有秦軍敢出營,第一個就要擔心被戰力強大的趙軍圍殲。

  此戰聯軍的目的在於試探,若能打破秦營一角,趙軍則趁勢而入。若是陷入僵持,則疲弱秦軍,為後續的伊闕防守打基礎。

  白起眺望著不遠處的聯軍,暗自點頭。自己死守待援的計策這麽快就被識破了,聯軍裡也有聰明人嘛。

  其實自己完全可以在宜陽等待援軍,但這樣的話一定會引起秦王不滿。要知道攻打楚國時自己手裡不過是只有五萬大軍,照樣將三十多萬楚軍打得丟盔棄甲,攻佔了楚都。這次手裡有十萬大軍,如果不趕到伊闕,豈不是會讓秦王懷疑自己抗命。

  只是,楚國不是現在的韓、趙、魏可比擬的。楚國上層矛盾尖銳,百姓生活已經民不聊生,楚軍戰意不足。而現在的韓、趙、魏剛獲大勝,士氣正高,且無齟齬,這才是自己最忌憚的。尤其是趙國十萬鐵騎,讓自己難免束手束腳。

  但誰規定只有進攻,只有大勝才能打擊對方士氣。白起偏偏就反其道而行之,依靠自己積累起來的赫赫威名讓聯軍忌憚,趁勢推進到伊闕。如此一來,秦王滿意,自己也滿意。

  近距離窺探聯軍,評估戰力,找尋弱點。若聯軍有所破綻,自己可利用一二;若聯軍防守滴水不漏,那自己就固守待援。聯軍不是戰無不克,攻無不勝嘛,我們大秦十萬將士就在你們眼皮子底下。有本事來打我啊!咬我啊!啊!說錯了,是打我。

  聯軍就陷入了不得不打的艱難境地,因為不打的話,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士氣就會松懈。等自己的十萬援軍抵達,秦國將徹底掌握主動權。即使自己不主動攻打伊闕,三晉也不敢松懈。到時候如鯁在喉,三晉進退不得。僅僅是糧草也足以拖垮三晉。

  如今聯軍醒悟過來,但已經晚了。無論如何,三晉都墮入了自己的計劃裡。防守永遠比進攻來的容易,待會你們就知道,大秦的防守要比進攻還要出色。白起暗暗握緊了拳頭。

  韓、魏兩軍終於動了。在投石車和弩箭的掩護下,兩個萬人陣高舉著盾牌冒死突進。

  “放箭!”

  毫不理會不時落在身旁的的箭矢,一個秦軍校尉面色不變地命令道。

  秦軍現在處於劣勢,遠道而來的秦軍缺少石頭,投石車也就失去了用武之地。現在只有弩箭可以壓製韓軍。

  換做以前,秦軍傷亡會大些。但是,如今的秦軍已不是原先的秦軍。在奪取了韓國多個冶鐵、軍械製造中心後,秦軍的弩箭已經和韓軍一樣,射程最遠可達八百步。

  鮮血霎時灑滿這片土地,每時每刻都有雙方的士卒倒下。天空中布滿了箭雨,當箭雨落地,收割的就是人命。

  雙方的大型弩依靠超遠的射程最先發威,但主要作用卻是壓製、摧毀對方的大型弩。就像狙擊手的第一目標永遠是狙擊手一樣,對方大型弩的恐怖殺傷能力是任何一方都最為忌憚的。

  雙方弩兵的傷亡在一開始是最為慘重的,不時有弩箭落入到方陣,一旦射中就是機毀人亡。但雙方的弩機卻一刻不停,一旦有士卒死去自有後面的士卒接替。

  “快!快!”

  弩機營的軍侯不斷敦促手下填裝弩箭。在弩機營,速度超過一切。也許只是快了一分,但可能這一分就是生與死的分割線。

  大型弩裝填複雜, 但卻快如閃電。分秒必爭說的就是弩機營的工作。他們的生死在踏上戰場早就命不由己。唯一幸運的是,如果不幸戰死,他們不會承受太多痛苦。威力巨大的弩箭往往會在一瞬間撕碎他們的身體,連痛苦的時間都沒有。

  韓、魏兩軍趁勢往前推進了四百步,秦軍在第一輪互射幸存的大型弩也跟著轉移了目標。

  沒有人會傻到以為一副盾牌就能以血肉之軀對抗戰場上最冷血的利器。這個時候要是步兵敢排成緊湊的陣形,就會成為最好的靶子,自尋死路。

  應對這種威脅巨大的弩箭,步兵也有辦法應對。那就是集結成小陣,不給對方機會。這種弩箭最大的缺點就是移動不便,裝填緩慢。只要能確定發射角度,士卒完全可以避開弩箭的飛行方向。尤其是突進到兩百步後,就連對方的發射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躲閃也就更加容易了。

  這還只是開胃菜。在突入到兩百步後,進攻的一方就要面對最大的考驗了,那就是步弩的射擊!這才是真正的考驗,如果說大型弩在天空形成的是稀稀落落的小雨,那兩百步內步弩形成的才是密不透風的暴雨。

  集陣,密集的方陣,這是步兵們唯一的生存可能。不要考慮傷亡,不要害怕死亡,只有衝過這兩百步,進攻的一方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而現在,韓、魏兩個萬人方陣在闖過了大型弩的危險區,正式進入到最危險的區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