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第16章 過度興奮的趙國
趙國,邯鄲。

 雖然廉頗的十萬大軍被困在洛水對岸,但趙國似乎顯得不怎麽擔心。邯鄲的生活照舊,百姓們談論的也多是什麽時候廉頗可以凱旋歸來。對趙國百姓而言,取得又一次對秦國的大勝似乎理所當然。百姓們感興趣的是這一次趙軍會打到什麽程度,是逼迫秦國割地求饒呢還是劫掠關中一番就班師回朝。

 邯鄲的百姓之所以信心滿滿,自是一些有心人士的推波助瀾。現在,邯鄲百姓們已經知道了秦國的嶢關搖搖欲墜,函谷關更是陷入魏國手中的消息。形勢在向著趙國極好的方向發展,接下來秦國應該像二十多年前那樣,割地求和了。如果秦國不願意付出足夠的代價,趙國的大軍會讓秦國知道什麽叫大國的憤怒。

 王宮裡,正在和平原君趙勝、上卿藺相如、平陽君趙豹、國尉趙奢一乾重臣商討國事的趙王也是懷著這樣的想法。昨日,也就是五月十四日,趙國接到了魏王報喜的消息,說函谷關已經在魏國的掌控之中。魏王使者的語氣雖然恭敬,但神色間掩飾不住得意的心情。

 那個時候天色已晚,但趙王還是找來了趙勝、藺相如。商談後,趙王第一時間決定把這個消息散播出去。所以,等到了今日,邯鄲的大街小巷都知道了趙國勝利在即。秦國失去了最後一道防線,哪裡還會有什麽底氣來應對!

 十多天前,趙王敦促韓、魏、楚加大對嶢關的攻勢,意圖就是解決廉頗的困局。韓國和魏國、楚國雖然很是聽話,將嶢關攻得搖搖欲墜,但總是缺少一鼓作氣的魄力。鹹陽方面只能說是一日三驚,每次卻又有驚無險,起不到迫使白起大軍回援的作用。

 好在在函谷關方向有意外之喜,魏國在韓國的配合下,奪回了函谷關。這讓趙王欣喜若狂。一直猶豫要不要加派大軍增援嶢關的趙王徹底放下心來。函谷關在手,秦國上下必然惶恐,惶恐之下,秦王必定求和。雖然和早先攻破嶢關威懾鹹陽的計劃不同。但卻有異曲同工之妙。

 趙國君臣斷定,在現在這種局勢下,完全可以體面地結束戰爭。削弱秦國、打擊秦國聲威的目的已經達到了,齊國也損失了兩萬大軍,再打下去的話,戰爭可能就會失控。畢竟,秦國的底蘊擺在那裡。趙國不顧後果地撩撥秦國,秦國傾盡全國之兵死戰的話,只會是兩敗俱傷的下場。

 現在,趙王只等著秦國派來使者求和。只要趙國同意罷兵。韓、魏、燕、楚、齊五國自然也會跟著罷兵。不過,想要自己罷兵言和,秦國的條件要優渥,不然就等著自己的大軍襲擾關中吧!

 “各國的損失都統計出來了嗎?”商討了些國事後,趙王問起了幾天前要求統計的各國戰損。

 丞相、平原君趙勝當即回答道:“王上。臣今日上午接到了河東、南陽探子的來報,各國大體上的損失已經計算出來了。”

 “說!”趙王期待地說道。

 “不計輕傷的話,燕國方面,共計有一萬三千人傷亡;齊國方面,是一萬七千人;楚國方面,是兩萬人。魏國方面,在河東郡傷亡人數超過五萬。在嶢關則是兩萬人,加起來有七萬。韓國方面,在河東郡和嶢關的傷亡總數大概在兩萬五千人左右。”

 “魏國傷亡這麽大?”趙王有些驚訝,尤其是在河東,傷亡超過了五萬。秦國在河東先後投入的兵力不過是六萬,在有韓國幫忙的前提下。魏國的損失還這麽大,可謂傷及元氣了。不過細想一下,秦國在此也損失了五萬多軍隊,雙方的戰損比大概是一比一。

 “是的,王上。這個數字不會錯。正因為損失這麽大,河東郡的魏軍正在圍堵剩下不到一萬的秦軍。不過,魏國這次拿下了函谷關,再也不必擔心秦國以後的襲擾了。”

 趙王點了點頭,魏國為了一個函谷關就損失了五萬大軍,怎麽說也是為聯軍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看來秦國要是求和的話,不彌補一下魏國怕是過不去了。

 趙勝繼續說道:“我趙國的損失主要來源於和內史郡、上郡秦軍的交戰。臣根據信平君和河西郡守的戰報,大概推斷出我們的傷亡數字應該在四萬左右,秦國的損失則大得多,至少在十二萬以上。”

 藺相如等人聽後迅速在心裡計算了起來,燕、齊、楚三國傷亡相差無幾,合計五萬人;同屬三晉的韓國是兩萬五千,魏國是七萬,趙國是四萬,合計十三萬五千人左右。這樣,山東六國的傷亡總數就計算出來了,當在十九萬左右。與之相對應的,秦國的損失在十二萬以上。

 藺相如是第一次知道七國的傷亡情況,在計算出這個結果後,藺相如當即說道:“王上,臣以為各國打到這個程度已經到了極限。尤其是燕、齊、楚三國,傷亡過半,之所以沒有崩潰,全賴我趙、韓、魏的支持。燕、齊、楚三國君王雖然沒有對戰事妄加評論,但多半萌生了退意。”

 趙奢讚同地點了點頭,說道:“上卿所言極是。當初王上之所以拉攏各國伐秦,不過是不給秦國休養生息的機會,順便為伐齊做準備。如今齊國傷亡近兩萬人,再打下去的話,齊國難免對我趙國心生怨恨,甚至背趙而親秦。伐齊大業非朝夕之功,逐步削弱比較適宜。至於秦國,全國可用之兵現在也就不到五十萬,再削弱的話,秦國難免不會拚死血戰,我趙國的損失過大的話,就無以號令山東五國了。”

 趙王心裡面也是這麽想的,秦國根基深厚,用了百余年的時間擴張到現在的規模,絕對不是一次兩次的伐秦就能成功的。對趙國來說,和秦國的爭霸自己已經佔據了上風!徐徐圖之,逐步蠶食秦國方為上道。將秦國逼迫地失去理智,和自己來一場戰略大決戰,對趙國來說太冒險。趙國一旦被削弱了,難免韓國、魏國,甚至齊國生出爭霸之心。

 這個時候。平陽君趙豹卻是搖了搖頭,不服氣的說道:“國尉大人太小心了。我趙國擁兵四五十萬,士氣正是高昂!秦國屢戰屢敗,更是丟掉了函谷關!不趁著這個大好良機進軍關中。難道要給秦國再次休養生息的機會嗎?諸位別忘了,當初匡章領兵破函谷,秦國不過割讓了三個城邑就換來了和平。結果呢?秦國兩年之後就在伊闕大戰中殲滅韓、魏二十四萬聯軍!山東各國惶恐,再也不敢提攻秦之事!”

 “這不一樣!當時秦國國力雄厚,偶有小敗於國力無大損!現在的秦國卻是國力大減,即使給秦國兩三年的時間,也不足以恢復元氣。你所說的伊闕之戰的悲劇不會發生!而且,函谷關可是在魏國手中。秦國哪裡有機會東出呢!”平原君趙勝說道。自己的這個弟弟還是年輕,有些心急了。

 “既然你都說了秦國國力大減,為什麽不一鼓作氣拿下鹹陽呢!趁著信平君的大軍在洛水河畔。只要王上再派出十萬大軍,由函谷關入關中,臣保準秦國一定大亂!更何況,魏國的損失如此之大,韓國又靠著秦國。兩國對關中一定早就垂涎三尺!只要我大趙大軍一出,兩國一定也會跟著出兵,力求分得一羹!”平陽君趙豹為自己的主意辯解道。

 如果函谷關一開始就在魏國手中的話,這未嘗不是一個好主意。但現在齊國和燕國、楚國損傷慘重,尤其是燕國和齊國根本沒有做好滅秦的準備,真若是韓、趙、魏三晉合力滅秦的話,分不到一塊羹的燕國和齊國一定會搞一些小動作。原本好好的六國聯盟會徹底分裂。更何況。秦國哪裡是那麽好滅的。韓、趙、魏甚至會因此損傷慘重,短時間內淪落到二流強國的行列!

 藺相如想了想,委婉地說道:“平陽君可曾想過,大軍未動,糧草先行。若是要攻入鹹陽滅掉秦國,至少需要四十萬以上的大軍方有把握。這四十萬大軍每日所需的糧草就是一個天文數字!沒有任何糧草準備的情況下。怎麽發兵?怎麽滅秦?”

 平陽君趙豹不以為然地搖了搖頭,笑道:“我們可以就地補給,秦國每個城邑的糧草總該是有的吧!先讓韓國提供足以維持大軍到鹹陽的糧草!後續的糧草足以自給自足。”

 “秦國若是來一場堅壁清野,我們的糧草怎麽獲取?長兩百多裡的函谷道路難行,糧草補給實在困難!滅秦一事。絕不是這麽簡單!”國尉趙奢歎道。

 平陽君趙豹聽後愣住了,這才意識到自己有些考慮不周全了,但要向群臣承認自己錯了,又有些赧顏。當即尷尬地不知道說什麽。

 趙王對於自己的這個幼弟還是極其疼愛的,當即為其開脫道:“平陽君的想法還是不錯的,只是秦人性格堅韌,絕不會輕易投降!這次我們聯合韓、魏兩國,即使滅秦也會損失慘重!燕國和齊國也會對我們心生忌憚。要知道,北方的匈奴可是虎視眈眈,我們現在強大,他們不敢撩撥我們的虎須!但一旦我們弱小了,他們肯定會來攻打我們!為了減少損失,依照寡人的看法,當聯合魏國在函谷關方向集結大軍,做出一副攻秦的架勢。這樣,秦國不但對信平君的大軍不敢妄動,還會戰戰兢兢生活在我大趙的壓力之下,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會求和!諸位愛卿以為呢?”

 “王上聖明!”平原君趙勝、上卿藺相如、平陽君趙豹齊聲恭維道。

 國尉趙奢沒有出聲恭維,反而對君臣上下的樂觀報以深深的憂慮,說道:“王上的計策是很好的!但我們趙國也當提高警惕,畢竟,秦國丟了函谷關一定惱羞成怒!說不好會背水一戰!”

 看到趙王眉頭一皺,趙奢隨即意識到自己這些不應景的話惹惱了趙王。但趙奢只是實話實說,趙國現在顯得太過樂觀了,哪怕一向睿智的藺相如也相信趙國的又一場大勝已經不遠了。

 這一次聯合五國伐秦是藺相如的主張,藺相如身上背負的壓力可想而知。尤其是廉頗大軍進軍不順,被困在洛水河畔的時候。似乎除了增兵解圍沒有別的辦法。好在,藺相如建議趙王又是拉攏又是威脅地要求韓、魏、楚加大對嶢關的攻勢,魏國和韓國一系列奇謀拿下了函谷關後,戰局又回到了趙國熟悉的節奏。

 二十多年前,匡章都可以在拿下函谷關後嚇得秦國割地求。這一次。在拿下函谷關的基礎上,六國聯軍還在猛攻嶢關,還有九萬大軍在關內的土地上示威,秦國沒道理不投降示弱。

 但趙奢就是覺得秦國不會那麽快屈服!畢竟。前些年秦國的損失太慘重了。秦王如果繼續示弱的話,威信何在!秦國這輛戰車之所以所向披靡,靠的就是一場又一場的大勝積累下的財富,靠著軍功的刺激!若是秦國再敗上一回,勢力將退回到關中!而且絕難有出頭之路。失去了武關和函谷關,秦國的主動權就丟了!

 想到這裡,不理會趙王不滿的情緒,耿直的趙奢繼續說道:“王上!秦國若是割地求饒的話,僅僅剩下一個上郡和小半個雁門郡!失去了這兩個地方,秦國還有什麽?秦國只能龜縮在八百裡秦川!秦王會失去民心。宗貴會不再支持秦王!秦王會同意嗎?臣建議,前線的信平君當提高警惕!魏國方面也當小心秦國的反撲!秦國一日沒有投降,我們一日不能放輕松!”

 眼看著趙奢提起了趙國的傷疤---雁門郡,惹得趙王就要發作後,藺相如趕忙出來解圍道:“王上!國尉也是為王上考慮!秦國肯定是要投降的。但在投降前說不定會掙扎一下。我們趙國若是不小心著了秦國的道,難免會給這次大勝填上些汙點。有王上的大軍幫助魏軍,函谷關不會有什麽危險!但信平君那裡大軍只有九萬,白起手下還有十五六萬,小心些總沒有錯!”

 趙王沉吟了片刻,壓下心中的不悅,說道:“好!那寡人就派五萬大軍前去河西郡策應信平君。國尉大人就勞煩走一趟河西吧!至於函谷關方向,寡人會提醒魏國的。”

 “王上聖明!臣一定竭盡全力,不負王上所托!”趙奢恭敬地行了一個大禮,說道。

 藺相如沒想到,趙王如此不計較趙奢的不敬,反而重用他!看來王上的胸懷越來越寬廣了!藺相如哪裡知道。此時的趙王心裡在說:“就讓你出去轉一圈,等你知道你是杞人憂天后,寡人再好好笑話一下你!”

 趙王故作大度地擺了擺手,繼續說道:“秦國若是求和,諸位愛卿以為各國的利益如何分配呢?”

 雖然感覺這話說得有些早。畢竟秦國還沒求和呢!但藺相如等人還是意識到,戰爭以及接近了尾聲,如何團結好各國,防止這個松散的聯盟散掉,將是趙國的重中之重。

 趙國不可能獨吞了所有的利益,相反,要拿出不少的利益來籠絡燕國以穩固後方,籠絡齊國以穩住齊國方便下次削弱,籠絡魏國、韓國防止被秦國誘惑過去,籠絡楚國以製衡齊、韓、魏三國。

 “王上!臣以為,最好的莫過於拿下被秦軍佔領的雁門和上郡。不過,這兩地秦國集結了八萬大軍!我們趙國必須對秦國施加足夠的壓力!拿下了這兩地,我趙國、魏國、韓國、楚國將封死秦國東出的路線!秦國再無可能阻止我大趙稱霸於山東!為了維系聯盟,維系現在的局面,我們趙國需要付出些代價。像齊國、燕國、韓國、魏國,我們可以割讓幾座城邑來換取他們放棄上郡,畢竟他們和上郡不接壤,想來不會反對。至於楚國,只能是借助和楚國接壤的韓、魏、齊三國的其中一個,來一次三國換地!”

 對藺相如的提議, 趙王雖然心裡面肉痛,但為了能夠籠絡住他們,換取他們對趙國霸主地位的認同,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好方法。就像街頭的老大,不讓小弟嘗到些甜處,小弟們怎麽會賣命呢!

 平原君說道:“只要秦國示弱,雁門的那五座城邑肯定沒有問題。臣擔心的是上郡!上郡也和匈奴接壤,若是我們全取上郡的話,將不得不面對北方的壓力!依照臣的想法,不如讓秦國割讓半個上郡即可!這樣,上郡的北部有秦國替我們防守,我們第一個好處是不用屯駐大軍防備匈奴。第二個好處是秦國在這裡的軍隊被我們從南面和東麵包圍,若是秦國做一些小動作的話,我們完全可以以此來威脅!”

 “好主意!”趙王笑道。表面上看來趙國是吃了些虧!但實際上,這樣會讓秦國很是難受!既然分兵防備匈奴,又要活在趙國的威脅之下。

 趙豹這次沒有出聲言語,在他看來,匈奴現在不成氣候,地盤大才是更直接的好處。不過,這樣的話想想就罷了。說出去的話指不定又惹得王兄不高興。國尉趙奢也沒有言語,趙王糊塗就罷了,藺相如怎麽也跟著胡鬧呢!好在,自己馬上就要領軍支援廉頗了。但願不要出什麽差錯才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