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第77章 和趙國的議和(中)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更多支持!“臣等見過太后!”有藺相如、廉頗、趙奢在側,平原君趙勝、平陽君趙豹皆是恭恭敬敬地向趙太后行禮。

 “范睢去驛站了?”趙太后出言問道。

 趙勝、趙豹皆是默然點頭,承認此事。

 “范睢來意如何,可曾試探出來?”趙太后又道。

 平原君回道:“臣觀其言行,韓國似乎有意讓我們趙國以濮陽城來換長安君!”

 誰也沒有看到,平原君話音剛落,趙太后眼中精光一閃,身子不由自主地一顫,旋又回復不悲不喜的平靜狀態。

 上卿藺相如出言道:“看來,韓國也已然知曉,長安君並不能拿來要挾我們趙國!韓國索性也就做了一個順水人情,送長安君回邯鄲,條件是我們拿濮陽城來換!臣恭喜太后!”

 趙太后一愣,訝然道:“藺上卿,喜從何來?”

 “如今天下大勢已然明朗,秦、齊、楚三國已經不足為慮,論當世之國最強者,首推韓國,其次為趙,再次為燕。韓國攜大勝之威,完全可以向我趙國索地,或以長安君為要挾,逼令趙國屈服!但韓國卻是欲要索取濮陽,送還長安君!可見,韓國已經無意和趙國為敵!至少,韓國目前還沒有準備好與我們趙國為敵!”藺相如道。

 趙奢也是點頭認可,出言附和道:“韓國雖然有大捷,開疆拓土近千裡。但後繼乏力。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也!我們趙國可以權且放心了!不過,用不了幾年,韓國還是會大舉來犯,不可不察!”

 平原君點了點頭。不無擔憂地說道:“今趙國之地,被河水一分為二。河水以東,大小十三邑,已然是飛地。其地之豐饒,人口之眾多,首推濮陽。臣擔心韓國以濮陽為據點。蠶食我們河東之地啊!”

 “即使我們不把濮陽送給韓國,韓國也會從齊之南陽、魏之東郡起兵蠶食河東之地,能以區區一濮陽換來長安君,還是很值得的!”廉頗出言道。

 趙太后趁勢言道:“韓國已然不再相信我們趙國,長安君留在洛陽也沒有什麽用處。不如聽從韓國的建議。以濮陽換長安君回邯鄲。如此,還能令韓國心滿意足。我們趙國也好整備軍事,防止韓國來犯!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太后所言甚是,臣沒有異議!”廉頗率先出言道。

 “臣等附議!”平原君趙勝、上卿藺相如、平陽君趙豹、國尉趙奢齊聲說道。

 韓國勢大,趙國輕易不可得罪韓國,此其一也!其二,趙太后寵溺長安君,韓國索要的濮陽城不過一城之地。還是那種早晚要丟失的城邑,趙國大臣們也樂意促成此事。因此,片刻商議之後。趙國君臣就決定,一旦明日范睢在朝堂上提出要以長安君換取濮陽城,趙國就答應下來。

 如果范睢的來意就是這麽簡單,趙國自然很是輕松。但趙太后接下來的一句話讓大殿內的氣氛緊張起來,“范睢可曾提及信陵君?”

 大殿內的眾人都清楚,信陵君如今就藏匿在平原君府上。也是韓國的通緝之人。平原君一方面是趙國的公子、丞相,另一方面也是信陵君的姐夫。於國家而言。他該獻出信陵君,向韓國表達趙國的誠意。於私人感情而言。他該保全信陵君,不讓他前往洛陽受辱。趙太后突然提及此事,莫非是要逼迫平原君在此時此刻做出抉擇嗎?如果是,平原君無論做什麽選擇,無疑都很痛苦。

 沒有人知道,趙太后之所以有此一問是因為最開始的時候,韓王讓典客陳筮告訴自己,他願意送還長安君,前提是趙國獻出濮陽,獻出信陵君。如今,趙國遵守承諾沒有救援秦、齊兩國,韓王也派出了禦史大夫范睢為使,放出風聲,願意送還信陵君。只是為何,平原君沒有提及信陵君一事呢?!是平原君故意隱瞞不說,還是范睢在和平原君的交談中並沒有說到信陵君,又或者韓王改變了主意,不再追究信陵君的責任?趙太后心裡想要弄個明白。

 “啟稟太后,范睢並未言及信陵君!”平原君恭恭敬敬地說道。

 趙太后望向平陽君,相信平陽君趙豹為趙勝不會撒謊,誰料,平陽君信誓旦旦地保證道:“范睢卻是隻提到長安君和濮陽,其他隻字未提!”

 趙太后默然地點了點頭,沒有再追問下去,而是屏退了眾人,令眾人早些歇息。不過,她的心裡面卻是開始嘀咕起來,韓王究竟是出於什麽樣的目的,居然故意忽略了信陵君呢?!趙太后總覺得心中隱隱約約有些不安。

 次日早朝,范睢以韓王使者的身份進入朝堂,提出願意送還長安君,但鑒於趙國無故伐韓,韓國在河內損失頗多,提出以濮陽數十裡之地換取長安君平安送還邯鄲。

 在趙太后的示意下,群臣皆以長安君身份尊貴為由,建議趙太后同意韓國的要求。趙太后代趙王同意和韓國罷兵,割讓濮陽之地給韓國。

 本以為除了此事,韓國再無要求。誰料到,在趙太后應允之後,范睢又道:“信陵君蠱惑秦、趙、齊、楚伐韓,令天下生靈塗炭,五國不合,實為罪人!韓王希望趙國能以大局為重,以趙國社稷為重,交出信陵君!”

 話音剛落,整個大殿頓時鴉雀無聲。趙太后內心感慨,果然,韓國還是要自己交出信陵君。自己居然還奢望韓國不再追究信陵君的責任,畢竟,魏國已然滅亡,魏王淪為庶人。終生沒有出頭之日。韓國在這種情況下,殺不殺信陵君已經沒有太大的區別!但韓王居然還是要斬草除根!

 難道韓王殺信陵君就不怕天下人說韓王殘暴嗎?信陵君可是名滿天下,多少人仰慕他,願意為其效死,韓國難道不知道嗎?

 交出信陵君嗎?天下人會不會因此指責趙國懦弱?平原君會不會因此嫉恨自己?趙太后心中很是猶豫。

 但如果不交。韓國會不會惱羞成怒,將長安君作為要挾,甚至發兵數十萬攻打自己?韓國甚至不需要出多少大軍,只需從南陽、東郡出兵,攻打趙國的河東之地,迫於壓力。趙國說不定機會屈服!

 畢竟,韓國相比較趙國而言,兵力實在太多了,兵力超過趙國的三倍,趙國無可匹敵!

 群臣們則是神色複雜地望向平原君。有同情的,有希望的,有若有所思的,有陰晴不定的。

 良久,還是上卿藺相如最先出言道:“信陵君蠱惑我們趙國出兵,其罪可誅!然而,前些日子,信陵君便已經在邯鄲銷聲匿跡。趙國也實在不知信陵君的去向。如要索人,貴國不如派人往秦、齊、楚,令其查之。當然,我們趙國也會在全國搜捕其人!只是需要些時日,一時之間,也不能向禦史大夫確認信陵君的蹤跡。”

 群臣恍然大悟,紛紛感慨已經好些日子沒有見到信陵君了。不少大臣更是煞有介事地誣陷信陵君,說其欠自己多少財帛。實在可惡等等。對這一切,趙太后都是冷眼看著。

 這麽簡單的推辭。韓國自然會識破,上卿藺相如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韓國打定的主意,也不會如此善罷甘休,唯一的解釋就是藺相如在試探范睢的底線,韓國的底線,也為己方爭取反應的時間。

 “本相確實也很久沒見到過魏無忌了,魏無忌蠱惑秦、趙、齊、楚伐韓,韓王為何不向秦、齊、楚索之,卻偏偏為難趙國乎!”平原君出言道。

 范睢冷冷一笑,說道:“世人皆知平原君乃是信陵君的姐夫,論親疏遠近,天下之人再無親過平原君者。何況,信陵君最後出現在邯鄲,出現在平原君府上。我們韓國不向趙國索取,又該向誰索取呢?秦國割讓半個關中,楚國割讓淮泗之地,齊國割讓長城以南的數百裡之地,已然臣服於我們韓國,諒他們也不敢違逆我們韓國!倒是趙國,呵呵。長安君質於長安時,都可以罔顧長安君生死,伐我韓國,如今,怕是更加有恃無恐吧!”

 廉頗勃然而怒曰:“韓、趙本為一體,同出晉國,雖然韓國乃當世第一大國,但我們趙國也不懼之。信陵君沒在我們趙國,就是沒在!你們這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若要戰,大可戰之!廉頗可不怕!”

 趙國君臣頓時色變,廉頗如此口不擇言,實在是為趙國招惹禍患啊!范睢在聽到廉頗的這番言論後,果然怒極反笑,說道:“范睢還真不知道趙國兵多將廣,廉將軍如此驍勇,怎麽先敗於河內,又敗於東郡呢?莫非趙國無人乎?令將軍為帥!”

 廉頗頓時啞口無言,不知如何回復。

 趙太后這時站了出來,打了個圓場,笑道:“禦史大夫稍安勿躁!魏無忌確實最後現身於邯鄲,平原君確實也與魏無忌交好,只是,魏無忌此後的蹤跡,確實無人知曉。想必是魏無忌知道得罪了貴國,知道天下雖大,卻無他的容身之地,逃往塞外了吧!如今天下好不容易太平下來,百姓皆是厭戰,希望國家休養生息。韓、趙兩國皆為當世大國,當順應民心為上!”

 范睢點了點頭,認可了趙太后的言論,但依然堅持道:“韓王自繼位以來,內修仁政,外與諸侯誠信來往,諸侯無有不服者!此次四國伐韓,韓國損兵超過二十萬,元氣可謂打賞,究其罪人,魏無忌也!”

 趙太后心裡承認范睢說的對,但范睢卻沒有說,韓國一開始舉國之兵有*十萬,損失二十多萬,換來的是佔據了千裡的土地,秦、齊、楚三國從此一蹶不振。如果是趙國可以得到這麽多好處,也會願意這樣的付出。韓國明顯是得了便宜還賣乖!

 “禦史大夫所言甚是!不過,魏國已然滅亡,魏地的百姓皆誠信歸順韓國,魏無忌如今不過是無根之萍,又能掀起什麽風浪!韓國雖然強盛,但以天下之大,魏無忌若是隱姓埋名,躬耕山林,又或者逃往塞外牧羊為生,韓國怕是究其一生也找不到信陵君吧!反而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豈不可惜!”趙太后旁敲側擊道,向范睢暗示信陵君並不值得韓國如此花費力氣。

 范睢露出不好意思的神情,說道:“唉!韓國如此做,也是想要彌補些損失罷了!趙國應該明白吧?”(我的小說《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將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鮮內容哦,同時還有100%抽獎大禮送給大家!現在就開啟微信,點擊右上方“+”號“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qdread”並關注,速度抓緊啦!)

 ps:下一章晚點更新吧!不要訂閱!實在太累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