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第52章 匈奴的決意
?

  

“臣願去!”呂不韋搶在魏冉、嬴則前面開口說道。

秦王一臉欣慰地望著呂不韋,心中慨歎,呂不韋雖然是衛國人,但卻對自己,對秦國忠心耿耿,超過許多屍位素餐的秦國宗貴。如果秦王知道唐太宗“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的詩句,說不定也會說一番呂不韋乃寡人之蕭瑀也的話語!

“臣原本是一商人,也曾北上草原經商,粗曉匈奴語言和風土人情!王上若是以臣為使,可以方便和匈奴貴人的溝通。另外,臣的身份是秦國客卿,地位超然,匈奴既不會覺得我們秦國對他們諂媚、畏懼,也不會認為我們對他們藐視!有利於議和!所以,臣請命,願意為王上分憂解難!”呂不韋一臉堅毅地說道。

秦王點了點頭,謂丞相魏冉道:“丞相以為如何?”

魏冉恭恭敬敬地回道:“臣以為,客卿洞曉匈奴風土人情,又兼智勇雙全,實乃最合適的人選!”

秦王大喜,說道:“那寡人就委任客卿為使,前往漆縣議和!郎中令安在?”

麃公趕忙出列,長作揖道:“微臣在!”

秦王語重心長地說道:“你務必保護客卿的安危!此次議和,事成你們二人皆有大功,但若是客卿遇險,無論議和成功與否,你非但無功,反而有罪!你可清楚?”

“臣銘記於心!”麃公鄭重其事地答應了下來。

洛陽之戰的時候,麃公率領十萬大軍圍攻洛陽,方其時也,意氣風發,好不張揚!可惜,事實證明。在一開始,韓國就識破了秦國的這一次冒險!十萬秦軍,最終返回鹹陽的。不過是數十人而已!

按照秦律,像折損十萬大軍這樣的慘敗。主將是要被梟首示眾的。但麃公年輕時有恩於秦王,加上此次兵敗,罪不在麃公,而在乎函谷關失守太快,秦軍歸路被斷,秦王也就網開一面,饒恕了麃公的死罪!但麃公的爵位被去除,淪為平民。還被秦王勒令在家反省。半年後,或許秦王愛惜其才,將其複用,仍為郎中令,卻是沒有任何爵位。直到幾個月前,麃公率軍小敗匈奴,才獲得了“大夫”的爵位,避免了身居高職卻無爵位的尷尬。

如今,秦國有些名氣的將領要麽在河東征伐,要麽在漆縣與匈奴交戰。秦國唯一擁有指揮十萬以上大軍將領的只有麃公一人。秦王在群臣的推薦下,令麃公領軍出征,也算是讓他將功贖罪。免得日後提拔的時候,招人非議!(關於麃公,大家看一下洛陽之戰,再聯想一下現在,應該可以發現什麽)

麃公在聽到秦王將呂不韋的安危看得比議和的成敗還重要的時候,就清楚秦王是在收買人心!呂不韋果真也一臉敢動地回道:“王上待臣的殊遇,臣愧不敢當!但凡有一絲可能,臣必定令匈奴罷兵,返回草原!

“那寡人就在鹹陽等愛卿的消息。等愛卿凱旋的時候,寡人親自在城門口迎接愛卿!”秦王笑著說道。

呂不韋只是深深作揖。久久不語。

朝會結束後,秦王留下呂不韋和麃公。面授機宜。隨後,呂不韋返回自己的府邸,簡單收拾了下行囊,就跟隨麃公的大軍一起拔寨,一路往北,朝漆縣而去!

與此同時,漆縣城下,匈奴大營,單於大帳裡的氣氛有些凝滯。

從正月初六開始攻城,到如今,已經整整十一天了,匈奴除了有限的登上幾次城頭並佔據其中的一角,大多數時候往往是尚未趕上城頭,就被秦軍趕了下來!不少匈奴貴人們因為損失太大,往往是出工不出力,單於為此招來了幾個貴人,狠狠訓斥了一番,情況才變得好轉起來,但用不了多久,許多部落在攻城的時候又會消極怠慢!

為此,匈奴單於鄭重其事地命令全軍暫緩攻城,將貴人們全部召集起來,討論匈奴大軍的去留。要麽,全力以赴地攻城,畢竟,匈奴的糧草只剩下二十余日了,保險起見,十天內,必須拿下漆縣;要麽,就此罷兵。無論做哪個決定,必須統一了所有人的思想才好行事。不然,既想攻城又顧忌傷亡,既想退走又不甘心,只會壞了大事。

單於陰冷的目光掃視了一圈大帳內的貴人,從左賢王到右骨都侯,匈奴所有的貴人都已經在此了,單於已經受夠了每日裡傷亡遞增卻無法攻克漆縣的消息,今天是走是留,必須下了決心。

如果是中原的國君領兵,走還是留不過一句話的事情。但匈奴卻不是如此,原因莫過於自單於以下,匈奴大臣們的實力很強!匈奴是狼的子孫,信奉的是強者,強如單於者也需要顧及其他大臣的想法。不然,單於提出要走,其他大臣聯合起來要留,對單於的威望就是一個重大的打擊。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用不了多久,單於就該讓位了!一個掌控不了全局的人是不配在單於的位置上坐著的!單於這一次討伐秦國,將所有的大臣都帶來,為的就是防止有人在後方搗亂。每個部落各出一半兵力,也是想維持原本的草原形式。

具體說來,單於部落三萬兩千人;左右賢王,各兩萬人;左右谷蠡王,各一萬七千五百人;左右大將,各一萬五千人;左右大都尉,各一萬兩千五百人;左右大當戶及右骨都侯,各一萬大軍;左骨都侯,八千人,加起來共計二十萬大軍!

大帳內匈奴貴人們的站位左側以左賢王為首,左谷蠡王、左大將、左大都尉、左大當戶、左骨都侯依次站立;右側以右賢王為首,右谷蠡王、右大將、右大都尉、右大當戶、右骨都侯依次站立。眾人對單於召集眾人議事的原因心知肚明,每個人都是各懷心事,等著單於率先開口。

“諸位,自從進入秦國以來,我們匈奴大軍每戰必勝,每城必克。已經佔領上千裡的秦國土地,如今卻受阻於小小的漆縣城。漆縣的背後就是沃野千裡的關中平原,是數不清的財帛和女人、糧食。難道諸位打算就此止步漆縣返回草原嗎?如果大家都是這麽想,那本單於二話不說。馬上就帶你們返回草原!如果你們是還想趁著糧草沒有用完,在關中平原上劫掠一場,彌補損失,那為何在攻城的時候束手束腳?你們還是不是狼的子孫,還配不配做草原上的勇士?如果是後者,你們辜負了腰間的彎刀!”單於氣呼呼地冷笑道。

右賢王立馬跳了出來,單手撫胸行禮道:“單於,你的眼睛比天上的雄鷹還要銳利。你的彎刀所向,敵人無不臣服在你的馬下!我們大軍之所以被困在小小的漆縣城下,就是因為有人擔心犧牲,不肯效死!”

很明顯,右賢王不是在說自己麾下的士卒交戰不利,而是隱射有些人為了保存實力,不肯效死。聯想到最開始的六天,是右賢王帶領右谷蠡王、右大將、右大都尉、右大當戶、右骨都侯攻克了秦軍營寨,全殲了一萬秦軍精銳,更是用聲東擊西之計。攻佔了漆縣城頭長達一個時辰。雖然最後被王翦親自率領親衛趕了下來,但也給秦軍造成了超過五千人的傷亡。可以這麽說,秦軍前後損失的兩萬五千人當中。有一萬七千多人是匈奴西面的部落造成的。只有區區八千人是被左賢王率領的匈奴東面的部落造成的。再計算時間的話,匈奴西面的部落攻城六天,東面的部落攻城五天。

單於當然知道右賢王想要表達什麽,事實也正如右賢王所說,左賢王他們的消極懈怠才是匈奴被死死擋在漆縣城下的關鍵原因,自己召集所有貴人前來議事,也是想要敲打。免得寒了右賢王他們的心。

“這些天,各個部落的損失都統計出來了嗎?”單於漫不經心的一句話讓所有匈奴貴人打起了精神。

很顯然,哪個部落的損失更大。對攻打秦國也就更加上心。截止到目前,左賢王他們的損失可要遠遠比右賢王他們的損失少啊!單於這是在表達對左賢王他們的不滿啊!

一旁的侍衛隨即將一張羊皮卷遞給了單於。單於漫不經心地一看,然後就莫名其妙地笑了。“右賢王部落,損失六千五百人;右谷蠡王部落,損失五千八百人;右大將部落,損失五千人;右大都尉部落,損失四千兩百人;右大當戶,損失四千三百人;右骨都侯部落,損失五千人!共計三萬八百人!”

“嗯,我再看看,左賢王部落,損失四千人;左谷蠡王部落,損失兩千八百人;左大將部落,損失兩千兩百人;左大都尉部落,損失一千九百人;左大當戶,損失一千五百人;左骨都侯部落,損失一千兩百人!唔,加起來一萬三千六百人!”

“一座小小的漆縣,兵力不過五萬而已!卻能讓超過四萬匈奴勇士長眠於此!而且,城中尚有近三萬秦國大軍!如果這麽算下去,豈不是還要損失四五萬大軍才能拿下漆縣?!到時候,我們匈奴大軍不過十一二萬,如何去攻打鹹陽?!一座城池一座城池地打,怕還是沒有到鹹陽,就死光了吧!”單於冷哼道。

“左賢王,你們的損失很少啊!是怎麽做到的?給大家說一說!也讓右賢王他們學學!”單於瞥了左賢王、左谷蠡王一眼,神色平靜地說道。

在匈奴,左賢王、左谷蠡王、右賢王、右谷蠡王合稱“四角”,貴於其余王侯。單於自然很是看重“四角”,只要“四角”臣服於單於,那單於就可以高枕無憂。因為其他部落根本威脅不到匈奴單於!因此,雖然單於只是說了左賢王,但卻同時觀察左谷蠡王的神色。

“臣等攻城不利,請單於責罰!”左賢王倒也光棍,直接認錯。左谷蠡王、左大將、左大都尉、左大當戶、左骨都侯也知道自己的懈怠引起了單於的極度不滿,在沒有密謀前,誰也不敢觸犯單於的威嚴,當即也是認錯道:“臣等攻城不利,請單於責罰!”

左賢王來了這麽一出,單於倒是不好繼續發作!望了右賢王、右谷蠡王一眼。單於示意自己會給他們做主,說道:“攻城不利?右賢王他們先是以兩萬人的代價全殲了城外的一萬秦軍精銳,然後更是險些攻克漆縣。他們前前後後損失了超過三萬大軍,殲滅的秦軍接近兩萬。如果你們可以畢其功於一役。猛攻漆縣不止,說不定此時我們已經在漆縣載歌載舞了!你們倒好,同樣用了六天的時間,殲滅的秦軍還不到一萬!你們來告訴本單於,接下來你們想怎麽做?”

對於匈奴來講,東方比西方更尊貴。“單於朝出營,拜日之始生,夕拜月。”單於每天祭拜東方出升的太陽。東方比西方要神聖。左賢王掌控東方部落,右賢王掌控西方部落,也說明了匈奴尚左。因為右賢王他們毗鄰秦國,所以單於有意讓右賢王他們先攻打秦國,誰知輪到左賢王他們進攻的時候,出了這一檔子的事情!而且,自己的警告居然有些不起作用。所以,單於聯合了右賢王、右谷蠡王他們,發難於左賢王一乾人。

既然是發難,就必須要一個明確的說法。單於麾下的三萬兩千人大軍一直沒有動。防止的就是其他部落損失小然後生出異心,因此,在單於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心中的底氣還是很足的。

“臣等願意聽從單於差遣!”左賢王不敢許諾什麽,打起了圓場。這句話並沒有實質的意義,卻能表明擁護單於的態度。

單於等的就是這句話,不過還是以理服人道:“大軍南下上千裡,一路征伐,如今雖然攻克了慶陽、長武、彬縣十幾座城邑,但繳獲的糧草不過十萬石,財帛更是寥寥無幾!秦國真正繁華的所在在於關中平原,若是就此收兵。未免損傷士氣!所以,本單於的意思是繼續攻打漆縣。漆縣的背後一馬平川,遍地都是糧草、財帛、女人。能夠取多少,隨我們的心意!諸位以為如何?”

“單於英明!”眾人轟然回道。

當初,自己之所以願意暫時拋下美人鄉,不就是羨慕秦國的富庶嗎?如今損失了這麽多兵馬卻隻拿到這些許的糧草,怎能讓人接受!那些財帛、美人兒,中原的花花世界就在咫尺之外,自己是說什麽也不能放棄的!所以,匈奴單於話剛一落地,左賢王、右賢王等匈奴貴人就一致決定,打下去!尤其是右賢王、右谷蠡王他們,對繼續強攻漆縣最是堅決,因為這些天他們的損失最多,不打下去,無法彌補損失!

單於點了點頭,說道:“既然要打,那怎麽打就要好好說道說道!如今全軍的糧草尚且可夠二十日所需,其中,有一半糧草是用於回程時用的,輕易用不得!這樣算來,我們還有十天的時間可以攻城,除非我們獲得新的糧草補充!十天的時間,能不能拿下漆縣,你們告訴本單於!”

沒有人會懷疑英勇善戰的匈奴勇士會拿不下小小的漆縣,問題在於要付出多麽慘重的傷亡!畢竟,匈奴信奉的是強者,如果自己的部落傷亡太大,難保不會被其他部落吞並掉!彼此忌憚又相互利用,匈奴貴人們的心思就是這麽複雜。

但左賢王他們也知道,態度是要有的,所以左賢王第一個表態道:“十日內,我們匈奴只要齊心協力,攻克漆縣自然沒有問題!(換而言之,沒有攻克漆縣就是因為匈奴各個部落離心離德,沒有齊心協力,左賢王已經想好了一旦未能在十日內攻克漆縣的托詞。)”

匈奴單於滿意的點了點頭,看向右賢王,右賢王自然也知道左賢王的主意, 當即指出道:“單於只需下令,誰若是作戰不力,殺無赦!十日內,漆縣必然城破!”

右谷蠡王、右大將、右大都尉、右大當戶、右骨都侯紛紛稱是,左谷蠡王、左大將、左大都尉、左大當戶、左骨都侯則是感覺對方拿捏著自己不放,也是針鋒相對地答應下來。

單於這才笑著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大家都這麽以為,那就以十日為限。不過,本單於也是公平的,作戰不力的自然要罰,攻城有功的也要有賞!這樣,各個部落和出發時的兵力做對比,損失了多少兵力,就可以從秦國的戰俘和青壯中選出兩倍的人數作為奴隸,彌補損失!哪個部落殲滅的秦軍人數最多,可以多得五千青壯!先破城的部落,也可以多得到兩千秦國青壯!如此可好?若是對這個沒有異議,就這麽辦!若是有人私下搶其他部落的俘虜,本單於給他們做主!”

不少匈奴貴人開始盤算,按照這個算法,只要匈奴獲得最終的勝利,積極主動的部落獲益最大。消極懈怠的,可以保全一時的實力,但從長遠來看,損失很大!

“單於英明!”眾人轟然稱是,單於笑的愈發開朗!

ps:喘一口粗氣,求一個推薦!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