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我是阿鬥,我不用人扶》第3章 第1次轉折
我是阿鬥,我不用人扶

 第三章第一次轉折

 時光如水。

 建安14年(公元209年),我兩歲。孫權在合淝與魏國大將軍張遼張文遠交戰,猛將太史慈戰死。孫權從合肥撤退。

 這一年,母親病逝。母親是父親最鍾愛的女人,死時年僅22歲。父親這一生,對待妻兒過於無情,在老家就“數喪嫡室”。他在沛城娶得母親,數次被俘,但都能安然脫險,回到父親身邊。父親對她最為喜愛,曾把一尊三尺高的白玉人放在床頭,比喻她皮膚白皙,她卻勸父親不可玩物喪志。諸人讚她為“神智婦人”。

 但也就在母親去逝這一年,無情的父親去了江東,去與孫權的妹妹孫尚香成親。這是江東的美人計,但父親此時有了個智謀過人的孔明為軍師,自然是有驚無險,三個錦囊,暗藏妙計,將孫權公謹弄得團團亂轉。

 建安15年(公元210年),我三歲。父親順利回到g州,帶回了孫尚香。娶到新娘子的他容光煥發,似乎回復了青春。孫氏帶我極好。我並不喜歡她,我隻是可憐她。她的婚姻,隻不過是一場政治遊戲。在三國的時代,特別是在諸候的身邊,沒有愛情的位置。再過兩年,她就會被騙回東吳,至父親大敗之時,投江而死,空留下“思親淚落吳江冷,望帝魂歸蜀道難”淒悲。

 這一切,清清楚楚的出現在我無數次的夢裡,真真切切。

 在北方,銅雀台完工,曹操大宴銅雀台,元氣已複,雄心再起。

 在東吳,機關算盡太聰明的周郎終於反算了自己的卿卿性命。他終於又一次被諸葛亮戲弄了。孫權大為傷感,按周郎之意,任魯肅為都督。

 建安16年(公元211年),我四歲。龐統龐士元就任父親的副軍師中郎將,荊州兵甲充足。在西北,馬超報父仇起兵伐曹,逼得一時大意的曹操割須棄袍,狼狽以極。但曹孟德何等樣人,轉瞬之間,便轉敗為勝,抹書間韓遂,大敗馬孟起,再一次證明了他天下無敵的將略兵法。

 轉眼間,到了建安17年(公元212年),我五歲。數數字可以數到五百,會計算十以內的加減法,並學會背誦《梁甫吟》和《大風歌》。

 也就是這一年,我開始不停的追問自己,我該如何?

 按著中國的傳統算法,我虛歲已是七歲了,比同時代的讓梨的孔融大三歲,比同時代的稱象的曹衝大一歲,比同時代諸葛歲。

 而這五年來,每一樁、每一件的事,都在證實的我那些夢的精準無誤。

 如果這夢是真的,那麽,我是老老實做我的劉禪,等日後去作司馬氏的安樂公,還是奮起抗爭?……

 這些年,日子相對平穩。但穩定中帶著危機。父親經常不在家,他不是與諸將議事,就是到邊地巡查,精練兵馬,高築城防,以備即將到來的征戰。

 家中沒什麽人,都是孫氏與我在一起。婚前的她,英姿颯爽,頗有男兒之風。婚後雖有收斂,不再整軍弄武,但豪氣不減,依舊是揮劍執兵,演練不息。不知為什麽,她總是愛和我在一起,見面就一把抱起,拍著我的小臉,叫我小胖子,你快跟我練功去,不然的話,你這個小胖墩兒就不會走道了。

 我說我想睡覺,才不願練什麽武。

 她說不練不行。一手把我舉過頭就舉出去。當然我不可能練什麽,我這個年紀,跑起步來都會摔跤,哪能練什麽功。但隻要我在她身邊,她就開心的緊,隻要我拍拍手,笑一笑,她就十分歡喜。

 我知道她自嫁父親,離鄉萬裡,又沒個相知之人,心裡十分寂寞。她的身份,又不能找旁人,隻好和我玩。

 雖然古人成熟的早,但每每看著她那還略帶稚氣的臉,我就一陣陣心痛。

 為什麽,為什麽我隻是阿鬥?如果那夢都是真的,那我的道路在哪裡?

 為何我要在一切都已注定之時,才能登場?

 給我的天下,名將凋零,人材匱乏,資源不足,伐敵,以孔明之謀亦難建尺寸之功。不伐,坐以待閉亦無出路。我坐擁三分天下,卻沒有任何可以機會。

 難道我的一生,就這樣下去麽?

 命運在向我走來,我將如何?

 我問自己,我不停的問自己。

 我,做不做阿鬥?

 阿鬥,你在想什麽?

 阿鬥,你怎麽了?

 阿鬥?

 別叫我阿鬥!

 什麽?

 不不不,我是說,姨娘,你不要回江東,好不好。

 傻東西,我到是想回呢,隻怕他們早把我忘了。居然是一臉的黯然。

 那麽,不論他們用什麽樣的借口,你都不要回去,好不好?

 你這孩子怎麽了?怎麽今天淨說些傻話?

 不要回去,好不好。

 好,好,傻孩子,來,飛一個。雙手一舉,輕飄飄把我丟上了天。

 媽呀。我嚇得叫起來。

 哎,好兒子!她笑得象銀鈴。

 她並不知道我說這些是因為什麽。此時的我,已經完全相信了那些夢的真實。我覺得這是上天給我的機會,萬能的上蒼在垂憐我,召示我以人生的道路,給我以選擇的機會,那麽,我有什麽理由不去好好把握,不去認真抓住它?

 我的夢告訴我,這一年,會發生幾件大事。

 父親將助益州劉璋駐扎霞萌關。

 繼母孫尚香會被騙回東吳。

 孫權將秣陵改稱建業、築城。

 曹操就任魏公。荀自殺。

 父親和劉璋開戰。

 這,也將是我的一個人生轉折點。我既然打定主意要改變自己,不再做那個扶不起來的阿鬥,我就要想辦法,來改變歷史的方向。

 父親開始準備出征了。

 張魯攻益州,劉季玉難以抵擋,派張松去曹操處送西川地理圖以連曹魏。曹操不喜其人,轟將出來。張松卻被父親請來。一邊數日好酒好菜供著,大小群雄陪著,讓他大是過意不去,決心將西川送予父親。於是,父親帶半數人馬前往益州。

 我的夢告訴我,在這個事件中,鳳雛龐士元將會死於西川。直到現在,我極少與父親的手下相見,甚至我也極少與父親相見,我見到他那雙溫善的眼睛,卻總想到會吞吃自己骨血的貓頭鷹,從而感到不寒而栗。

 但是,我知道,這次出征和龐士元之死,可以說是埋下了蜀漢衰弱的禍根。首先,他是極少可以與孔明相比的謀士,雖然他的成就遠遠比不上孔明,但那多半是因為他沒有足夠的舞台。其次,因為他的死,使得孔明入川,荊州交與關雲長之手,事實證明,關雲長雖是無敵的戰將,但狂傲少智同樣是他的死疾。而因為關雲長的死和荊州的丟失,父親不顧一切的出兵江東,敗於陸遜小兒之手,死於白帝城中。再次,也是由於他的死,使得孔明一個人大權獨攬, 完全把我架空,當然我並不在乎日後他會不會把我架起來,我也相信他沒有任何的壞心。但是,那唯一的結局是活生生把他累死,空給我丟下一個疲弊的益州,讓我手下無文無武,無可奈何。我可不希望出現這樣的情況。

 我承認,我的智力能力都不算太過高明。正因為這個清醒的認識,所以,我想,現在乘著父親正能打,人才、資源正豐富的時候,讓他多打些漂亮仗,為我多留下點家底兒,豈不是甚好。

 所以我想勸勸父親,這次入川,是不是不帶龐士元,而是帶孔明去,要知道,孔明的智慧可不是說著玩的,張任那點小聰明,在他這裡根本玩不轉。而龐統這個人,卻因為舞台少,就總想著表演,總想著蓋過孔明,卻不免顯得有點偏激和自負,也正是因為這兩點性格上的弱點,就斷送了他的性命。

 所以,哪怕再不喜歡父親,再不想和他見面,我還是想在他出征安排做出之前,和他見上一面。

 請父親,當然要讓繼母出面了。讓我請這位梟雄,我還真沒有這麽大的膽子。

 在父親來之前,我藏在房中,對著銅鏡,背誦台詞。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