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是阿鬥,我不用人扶》第90章 漢軍退卻
陸遜以歸順孫慮為條件,連絡朝中武臣一起逼孫慮罷免司馬懿。如若不然,他說他寧可歸降季漢。說起來,這也算是“兵諫”了。不過這一招雖然厲害,但他卻知道孫慮雖然算得明主,卻也不是肯受脅之人。下坯城,還有一場好亂,可是他著實沒有料到孫慮會同意他的“無理”要求,輕易將司馬懿免去太傅之職,並同意自己入城。

 消息傳來,滿營一片喧嘩,諸將皆興高彩烈,認為所有問題都解決了,東吳馬上可以聯合在一起,共同對抗季漢了。陸遜卻隻感到一陣又一陣的無力。

 他發現司馬懿太難對付了。

 這段時間,他鬧得很是厲害。他以孫登一黨的身份輕離守地,囚禁丁奉,違抗過孫慮的旨意,與漢主私下相見。在平常的悟況下,自己這種舉動只有死亡一途,不但自已要死,而且會滿門抄斬,一個不留。但是陸遜知道,這只是在平常的情況下。眼下孫慮雖然為帝,但卻並沒有那樣大的實力。畢竟自已是一方諸侯,本人能力高強,而自己的家族在東吳乃是大族,旁的不說,僅是私兵部曲就有數千,各府官吏數不勝數。眼下季漢來攻,各地疫病初除,流言四起,正值多事之秋,孫慮無論如何也不敢在此時對自己輕易下手。不但如此,在沒有完全掌控東吳的情況下,他還會對陸家一族好生照顧,不會加以傷害。所以他對自己並不擔心。而且。眼下由於季漢來攻,孫慮只能在江北苦守、不然他才登帝位,就大敗而歸,何顏見江東父老?孫權死的不明不白,東吳上下人心動蕩,太子孫登雖然落敗,但他在民間的威望卻在孫慮之上。在江東地軟實力也不弱於孫慮。這就是陸遜讓孫登獨下江東的原因。只要太子能得到張昭、碩雍的支持,站穩腳跟,穩定江南,那麽就算是江北大敗,東吳也還有恢復的力量。與孫慮之間的爭鬥還不算失敗。

 而自己留在北方,只有兩個目的:一是要借季漢之力來對付孫慮和司馬懿。二是借孫慮之力來抵檔季漢如潮而來的大軍,讓東吳不至於因此一戰而大敗虧輸。

 眼下他與東吳諸武臣雖然派系不同。但互相之間的猩猩才惜由來以久。自己只要表露出來肯於投靠孫慮,無論如何他們都會勸動孫慮免去自己地所有罪責,同意自己入朝。司馬懿初入朝堂。必然抓著到手的權力不放。而這時司馬懿肯定會反付,因為自己對他的危脅是顯而易見的,就算是孫慮能容自己,司馬懿也無論如何不會容自己。那是司馬懿與諸將之間關系越來越緊張自己便可乘機設計用暗藏於下坯中的精兵出去司馬懿。

 可是沒有想到、自己第一招以文臣對付司馬懿,還未形動,司馬懿就將文臣之首闊澤抓了起來。自己第二招用武將來壓他。可是司馬懿還沒有招架,就“認輸”了。陸遜隻覺兩次出招兩次都好象是打在了空處,軟錦錦渾不著力,幾乎閃了自己的胳膊。

 這是計策!是司馬懿和孫慮合夥對付自已地計策!只要自己一入城,失了大軍護衛,憑自己一個人,立時便只有死之一途。可是。眼下在表面上看、孫慮對他的讓步巳徑夠多了,再不入城,只怕會失去東吳武將之心,弄不好他們來個群起而攻之,那時就麻煩了。

 不過,這種陰謀隻對付旁人,自己可不懼他。

 他當即提筆寫信給孫慮:“陛下信任陸遜,陸遜敢不從命,然自古飛鳥盡而良弓藏,陸遜雖不辭死於國事,卻不甘死於自己人手下。”直接把這個陰謀挑明了。

 未幾,孫慮回復:“將軍興兵叛亂,聯不罪你,將軍逼宮索權聯不罪你,將軍手持兵馬,索要無度,當真以為朕十萬大軍,無治你之能不成?咄咄逼人,你自己所言忠心何在?”

 陸遜再回信:“若要臣入城亦不為難,只要司馬懿人頭一落,陸遜立即入城。”

 孫慮不肯:“將軍兵諫逼宮,讓聯誅殺大臣,以聯為漢景、懿為晃錯不成?若如此,將軍又是何人?”

 此次傳旨地確實徐威,徐威看著陸遜,滿面怒氣:“伯言,你現在鬧得也夠了,司馬懿被免官圈禁,陛下亦恕你之罪,你還要怎麽做?”

 陸遜苦笑道:“陛下那是在騙我、文向兄難道看不出來?”

 徐威道:“我只知道陛下因你之故,巳輕顏面盡失,你若再無誠意,休怪徐威不認你這個兄弟!’

 “不過,”徐威又道,“你隻管入城,若`有任何差池,一切乾系皆在徐威身上。”

 陸遜得了徐威承諾,知道差不太多了,若繼續與孫慮僵下去,只怕孫慮當真不管東吳死話,派出大軍來對付自己,或是冒著讓自己全軍皆沒的危險,逼自己北上攻擊季漢雖然自己完全有把握在大戰的縫隙裡利用假情報保全實力從容移於兩軍之間,但是那對東吳地危險性可就大大增加了。

 這一段時間裡,季漢雖然大張旗鼓而

 說來好笑,這一段時間裡,季漢雖然大張旗鼓而來,日日鼓躁,卻並沒有當真進兵,而無論是陸遜還是孫慮,也是誰都沒有敢主動去招惹季漢,甚至在說話言詞間,也極少大罵什麽季漢狼子野心之類的話,至於季漢害死孫權的話,更是不敢再次提起。

 這就是實力的作用,陸遜知道,季漢眼下是在等東吳內變,而孫慮和自己一樣,在等著最好的消弱對方的時機,在這個時機出現前,誰都不敢輕易動手,以免螳螂捕蟬,白白便宜了季漢這隻黃鳥。

 與孫慮之間總有一方是要退讓的,既然孫慮巳輕堅決不肯再退,那麽陸遜便也要行動了。不過,雖然得了徐威的承諾、他還是相信自己的實力。他首先移動軍營,向下坯靠攏。他地異動立時引發了孫慮的緊張。陸遜卻說,為保自己的平安,自己不得不如此。只要我入城之後,陛下不傷害於我,大軍肯定秋毫無犯。他這樣的舉動,讓孫慮惱怒異常,卻又無計可施。眼下陸遜的人馬不少,當真搗起亂來,東吳只怕當真亡在他的手中。

 正在陸遜淮備入城見孫慮之時,季漢軍中突然送來急報,由於太后孫尚香突然病重,漢主劉撣引軍離去了!

 這個消息如同迅雷一樣激蕩東吳。誰都沒有想到,季漢會大張旗鼓而來,掩旗息鼓而去,來如雷霆,去似清風。

 東吳諸大臣們互相望著,不敢相信,不能置信紛紛詢問倒底是怎麽回事。消息慚慚傳來,原來孫權亡故的消息傳到長安,為孫尚香所知,孫尚香身體本來就不是很好,一下子就病倒了,太醫立即傳出病危的消息,說她只有數月性命。孫尚香病時寫信給劉撣,對他說,希望他念在她地份上,不要乘喪功擊他的侄兒。

 劉撣得到消息後大哭,當夜即行離營北去。隨著他的離開,漢軍也隨之撒回到許田礁郡一棧、東吳壓力大減。

 “這遊息確實麽?劉禪會為了郡主放棄這次進攻的機會?”

 “應該是真的,劉祥年幼時曾下過東吳,是郡主在先帝面前,自刺一劍,幾乎死掉才換先帝放劉撣離開。劉禪於渭南大戰後與我大吳建交,第一件事就是要我大吳送回郡主。如今郡主病危,他總是以孝子自稱,肯定回去長安的。”

 “我看不然劉禪雖自稱孝子但他卻是梟雄劉備之後,性情堅忍,心無私情,就算與郡主母子情深,讓他放棄既得的戰果,只怕他也不肯。 此次他離去,只怕是看陸將軍歸順陛下,東吳巳成鐵板一塊,再無法進攻,這才無奈離去的。”

 “嗯,有道理有道理。”

 消息傳到陸遜處,陸遜不由一驚。事實上,此事正是他親自安排的。孫權去世以及劉禪南下的消息,一直都是作為高度機密,不得報住長安,也不得報往后宮的。陸遜在宛城進攻上庸之前,曾想過武關偷襲長安,卻由於劉撣提前淮備,未能實施,卻成功的建立了一個通往長安的情報網。當孫權死後他知此消息被封鎖後,立即意識到這是可以利用的。當下他讓孫登親自寫了一封情真意切的血書,讓心腹人帶著前往長安。只要這個消息為孫尚香所知她必會召回劉禪。這也正是陸遜自信他可以退卻漢軍的原因所在。只是他沒有想到,自己還沒有完全解決下坯之事,沒有誅殺司馬懿漢軍居然就退了。

 可是,漢軍退的比他預期早了!

 這下子失了季漢的壓力,兵諫的效果登時大減就算是孫慮反手進攻自己,自己也無法阻止了。危險!陸遜立即意識到了這一點,他當即點兵,打算退離下坯。可是晚了,兩軍離得太近了,早被他氣壞了的孫慮哪裡肯放他輕易離開,一聲今下,東吳人馬出動,三面將陸遜包圍起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