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是阿鬥,我不用人扶》第17章 丟宛城
千辛萬苦自魯陽道衝出的魏軍,終於見到了光明,只要過方城,就是一馬平川的南陽盆地,就可以和徐晃部匯合,再沒有什麽可以擋住他們的去路。司馬懿下令急速前進,但他也知道,在魏軍還沒有掌握信鴿技術的時候,信息遞永遠也追不上季漢,但是,兵貴神速,就算是漢軍消息傳遞快,他們也要有準備的時間吧。

 司馬懿想的極為正確,事實上,他們差一點兒就搶下了方城,當魏肖前軍攻到方城的時候,諸葛喬的人馬也才剛到方城。

 魏軍前路軍迅速的衝向方城山頭那連綿不營難能壘。高高樹起的旗幟飄在空中,似乎完全恢復了在洛陽大戰前的威風。軍司馬揮刀大喝:“衝啊,拿下方城,佔領宛城!”

 魏軍也加快速度向山上衝去。五百步,四百步,三百步,近了,更近了,幾乎可以聽到城上吳軍的驚慌失措聲音了。魏軍軍司馬高聲叫道:“衝啊!”眼見便要/飛庫論壇手打小說區/http:***廖若晨星10打/上方城了。

 這時,漢軍鄂煥部殺到,季漢人馬見魏軍勢眾,一時膽卻欲退。鄂煥大怒,親自上陣,大聲喝道:“升旗,迎戰!”眨眼間,方城中,兩杆大旗樹立起來,鬥大的“漢”和“諸葛”在風中飄擺,冷靜中透出無窮的肅殺之氣。

 突然見到這三個字,魏軍突然一亂。他們沒有想到,他們面對的不是吳軍。而是漢軍。更沒想到,這裡是諸葛家的人。早被孔明嚇破膽子的魏軍第一反應就是:“完了,諸葛亮把去路阻住了。”

 鄂煥沒想到大旗一樹,魏軍的強大的攻勢竟然一頓時。他見機不可失,把手一揮漢軍的箭如雨般傾了下來。魏軍那軍司馬還有幾分膽量色,一邊陰住慌亂敗退了魏軍。一百領頭衝了上去。他大聲吼著:“你們這些混蛋。不衝上去,全***給我死!”

 話才說完,他身子突然從馬背飛了起來,遠遠的摔了開去,一支巨弩射穿了他的前心。

 “行啊,你小子這一弩還射得真準!”鄂煥拍著手下地肩頭說道。

 那才放出一弩地弩兵屯長得意之極。

 軍司馬戰死,魏軍前軍徹底潰敗了下來。借著這個時機。諸葛喬把人馬部署在方城之上,正面迎擊司馬懿。

 消息傳到司馬懿中軍。司馬懿大怒,他把逃回的數百魏軍盡數斬首,親自引軍攻擊方城,在司馬懿的親自帶領之下,魏軍重新恢復了氣勢,又知道對面不是諸葛亮,而是諸葛亮的兒子,早就氣勢憋的足足的。準備著報仇。

 這下子季漢吃了虧。首先人馬不及曹魏多,訓練不及曹魏精,說起智計,諸葛喬雖在年輕一代人中首屈一指,但比司馬懿還是要差上一塊。本來諸葛喬打算借著地利,阻擊個幾於,也好交差,可是誰知道隻半天的時間,方城就數度易手,雙方在此處展開白熱化地爭鬥。死屍狼籍,血染山坡,季漢幾站抵達敵不住,諸葛喬打算親自引軍從側翼進攻司馬懿中軍。可是才出動人馬,突然間魏軍號旗展處,一隊人馬從中軍突出,向諸葛亮喬悄悄出動的這支人馬包圍過來。戰場之上,瞬息萬變,主帥要人在一處,眼觀八方,隨時根據具體情況做出反應,諸葛喬的奇兵突擊不成,隻好縮回去。

 到了晚間,各部隊紛紛上報,要求諸葛喬退軍。鄂煥叫得最凶:“大人,我們再不退兵,這點人馬就拚光了!”

 看來想要沒有風險的陰擊委軍幾天,那是不可能了,眼下就要選對,是拚死一戰,還是避敵鋒芒,禍引江東?

 諸葛喬也在盤算,退兵倒是最簡單的,可是若輕易退兵,如何向東吳那麽交待,一個親爹,一個未來的嶽父,把北路交給自己了,自己輕易丟失,難已見人。若再破壞了孫劉兩家的互信,可就得不償失了。開始時自己和父親搶新野等縣,雖是一心為的季漢,卻未免有些小家子氣,其後得他們救助,算是欠了一份人情,此時若輕易放司馬懿過去,如何對東吳交待?

 諸葛喬冷靜片刻,道:“若不拚至最後一人,我絕不退兵。宛城情勢一日三變。若我們守住方城,則南陽郡孫劉聯軍掌握主動。若我們放棄方城,那整個南陽郡就亂了。”

 此時奉命前來督糧的蔣斌上前,說道:“大人,丞相送司馬懿下南,是不是遺禍江東之計?我們在此拚命,是否是違季漢利益?”

 這句話說到眾人心上,都看向諸葛喬,諸葛喬道:“父親雖然奇計破城,但他地實力卻無法消滅司馬懿,放他南下,自然有借刀殺人地意思,但是眼下,陸遜等人早已察覺此地事,所以派我前來阻擊。我們就是一塊試金石,試的就是孫劉兩家是否還有情誼在。若我們得到東吳的首肯,那麽南陽戰場之上,還是孫劉兩家聯手對付曹魏的局面,若是不然,那麽孫吳突然退兵,我們平白失去一個盟友,也失去了在南陽進一步消弱司馬懿的機會。所以,就算禍引江東,眼下魏軍已到,我們卻無處可退。”

 他站起身來。看看身邊地眾人:“諸公,為了季漢的大局,犧牲我們這支部隊又能如何?”

 眾人不再反對,他們站起身隨著諸葛喬叫道:“為了季漢,死守方城!”

 。。。。。。

 司馬懿攻山已是第三天,他沒有想到,這支漢軍居然這樣難以消滅,他們就堵在這個咽喉要道,嚴防死守,不肯後退。這讓司馬懿原來想的,利用漢吳兩家矛盾從中漁利的打算完全落空。受阻於堅城之下,對魏軍的士氣影響是極大的,加上糧草不繼,攻堅力量不足,眼睜睜看著這個漢軍的陣地區性拿不下來。著實令人憤恨。

 司馬懿這幾天連用計策,百般誘敵,正面主攻,旁敲側擊,重點突破,小路偷襲,但是對面漢將也是極為聰明,雖然取得了一定地成績,但卻無法取得重大的進展。

 司馬懿一怒之間,已邊著殺了五個下級將領魏軍人心惶惶,不知自己會不會觸到司馬懿的霉頭。

 司馬懿無奈之間,把希望放在自己兒子身上。

 畢竟,漢軍人少,雖然可以阻止自己的大部隊,但若是隻偷偷過去幾個,還是沒有問題地。

 。。。。。。。。。

 大戰前地宛城,靜得如同鬼域,受季漢的命令,大戰之前,任何人不得隨意出行。否則按照謀亂處置,格殺無論。季漢校尉范疆在這裡留守,范疆是很早就從軍的老人,多年來歷練的覺穩老練,雖然說論及衝鋒陷陣隨機應變還差一點,智計也是平平無奇,但只要不是出格的命令,他都會很認真的完成。

 前線的戰況越來越激烈,漢軍死傷慘重,連傷員都來不及往回送。

 糧草消耗,軍器消耗,後備人馬被充,一件件事讓范疆忙重腳底板向天。

 這時有人來報:“大人,東吳有使者前來。”

 范疆心下生氣,不派兵將,來什麽使者?他們有兵有將,卻讓我們來頂缸,還說是親爹,還說嶽父,都是只顧權力不顧親情。此時他卻忘了受命去搶新野四縣地事情,不過既然東吳來人,他也無法不接應,當下說道:“核查清楚,讓他們進城,領頭的來見我,我一個人管這麽大一個宛城區,哪裡忙得過來。不論如何,我也要讓他們出兵。”

 過不多久,只見一個瘦瘦的操著東吳口音的人走了進來:“參見校尉大人。我家將軍知道季漢守城困難,特別讓小人前來幫助。”

 范疆道:“你家將軍是諸葛將軍還是陸將軍?”

 “是諸葛將軍。”

 “那你帶了多少人馬前來幫忙?”

 “三個人。”

 “會麽?”范疆一時為之氣結,“三個人?你們的人太多了,我沒有那麽大鍋,做不了這許多飯吃,請回吧,告訴你家大人,季漢人雖然人少兵疲,便為了孫劉兩家盟好,就算全部戰死,也不會放一個魏軍南行。讓你家大人準備好棺木,好放諸葛太守(諸葛喬正式職務是上庸太守)的屍體。”

 那人笑道:“大人何必著急,我們來的人雖少,卻帶了一件定物,足退魏軍。”

 范疆一愣:“寶物?什麽寶物?”

 那人揮手道:“抬上來?”

 范疆心下奇怪,只見兩個人抬了巨大的木箱,遙遙舞擺擺的進來,顯然其中藏著極得地物事,道:“大人,這是東吳新研製地最新武器,有此一物,可抵他百萬雄師。”

 范疆好奇,他知道季漢軍械之精,天下無雙,此次丞相取洛陽,就用了旁人根本不明白的東西。此時聽說東吳的軍械,不由想要看上一看,當下離開桌案,走到帳前,與那東吳人並排而立,說道:“打開來看。”

 那東吳人笑道:“大人,我家大人臨來之時交待,此物不可讓旁人看到,否則看得人多了,消息走漏,就不靈了。”

 范疆卻是知道這個規矩,一揮手,帳中新兵退下。

 兩個東吳人把和相子用力板開,登時傳來一陣刺耳的吱吱呀呀的聲音。范疆低頭看時,裡面竟是空空如也,什麽也沒有看到。正在遲疑,突然身邊人影一閃,范疆大驚向旁急閃,心知中計,但哪進而來得及,平得一聲,後腦上正中,眼前一黑,撲地摔倒在地,人事不醒。三個人一同動手,把范疆捆起,封上口,裝入木箱,又從案上取了令箭,這才大搖大擺出帳而去。

 范疆製軍有些象張飛,軍令如山,管理卻並不嚴謹,他手下軍兵竟未懷疑,見有令箭在,也不攔陰,竟處放行。

 三個東吳人離開大宮,雖然沒有驚動任何人,卻也已是汗透重衣。這個計劃實施之中,只要有一點點匯漏,范疆發出一點點聲音,只怕三人早成刀下之鬼。三人抬了木箱,在街上一轉再轉,進入一個酒樓,酒樓暗室內,一人布衣長衫,竟是司馬師,而那三個化裝成東吳人的細作,正是司馬懿召攬的死士,司馬懿有三千死士,這些死士各有所長,有的精於刀兵,有的長於暗殺,有的擅於謀略,有的就如這三個人一樣,一身兼備用問,暗殺等等所長,可以在關鍵時起到極重要地作用。事實上,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他這些死士都是司馬懿的重要力量。

 司馬師看著三個人,點頭道:“三位辛苦了,把他弄醒,我們來問問眼下的情況。”

 未幾,范疆醒轉,他抬頭看看這幾個人,緩緩站起。

 司馬師笑道:“這位季漢將宮,你眼下已為我的戰俘,乖乖把城中之事交待出來,我放你不死。”

 范疆大笑, 突然上下頜用呼,呸的一聲,把舌頭連同鮮血噴了司馬師一臉,司馬師大怒,見再也無法詢問,喝道:“斬下他的首級,今夜晚間,我們取宛城。”

 入夜時分,宛城軍營首先大亂,當親兵們發現主將的悄然失蹤,沒有把消息藏住,結果使這支並不算精良的漢軍亂成一團,有人衝出城去到方城前線尋找諸葛喬報信,有人固守城池。但是晚了,城中新由范疆組建的由南陽人組成的部隊,受到司馬師和宛城中潛藏的曹魏力量的蠱惑,出現了騷動,駐扎城內的兩個步兵屯中,部分士兵不顧禁令衝出了軍營,與負責警戒的部隊發生了零星的交戰,有的部隊受到了叛亂分子的鼓惑,士兵們三五成群的,甚至是整隊整列地加入了叛亂的行列。在有的地段,軍隊與宛城的平民發生了激烈的衝突,巷戰在處處展開,各處都用沙包和門板築了街壘,便得軍隊的自由調動變得不可能,這時宛城中的季漢人馬才發現,原來他們在宛城的根基是如此之淺。

 司馬師看著漢軍大亂,卻不慌不忙,他根本不著急搶戰城池,他只是把范疆被擒的消息大范圍的傳送開去,便漢軍進一步的慌亂。

 下到黎明進節,他才帶領一隊精乾的部隊衝向漢軍軍營,把范疆的首級亮出來,季漢登時詐了營,紛紛四散奔逃。司馬師輕易收復了宛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