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是阿鬥,我不用人扶》第60章 刺客
我是阿鬥

 第六十章刺客

 去了內奸,金城盟會的氣氛為之一肅。

 逐出楊胡馬時,我大氣的表態讓心思不定者放下心來,而羌漢一家的宣示讓我受到各族各部的尊敬,平等謙和的態度讓他們體會到從來沒有過的體面,通過大量詳盡的信息我了解了各家主豪帥心中所想,此前此後的一些針對性的談話更個個騷到他們的癢處,使他們無法不向我靠擾,而馬超的強勢則使一些心懷異念的人只能低頭,聚會上,對我支持的勢力之強盛出乎諸人的意料之外,鞠演、黃華、張進的歸伏使我的威望上升到頂峰。

 每日除了宴會之外,我又安排了好多節目,例如那個會放信鴿的幻師表演的幻術,例如進行賽馬,比武等等。這些活動佔據了這些豪強們的大部分時間,使他們倒也一時無暇生事。

 --在經過無數次的商議之後,我們還是決定,治涼州以陽謀而不以陰謀,令其歸心而不令其自弱,所以原來一些分化挑逗的計策盡量不用或少用,就算用也要把握一個度。在此基礎上我更頒布了禁鬥令,安排了各種活動佔住他們的時間,在各種不同的場合進行解說安撫,化解各部之間的矛盾和宿怨。

 同時,我那“重農桑而薄徭役,合漢夷而睦家邦,愛民生而蓄民力,宣教化而明法紀,通西域而和諸國”的涼州五策也在到處傳播著,好多家主們主動上找我,問有沒有一些具休的措施,我於是把一些細的政策進行解說,有些是需要父親認定才能實行的,我也一一加以說明。在我的解說中,我對自己的信心越來越足。因為我從他們的表現可以看出,這些條款真的是送到他們心上去了。

 酒泉的黃華和張掖的張進終於來了,開始的時候,他們還以敦煌的兵勢為借口,不打算親自前來,但知道馬超的威脅之後,他們放棄了。畢竟很少有人敢於直面馬超的壓力。

 黃華到來,還送上了捕獲的敦煌長史張恭之子張就。原來,敦煌太守馬艾在任上去世,郡中的人推舉功曹張恭暫代長史職務;張恭派兒子張就到朝廷請求派太守赴敦煌郡就任。正好被黃華、張進捉住。黃張二人打算與敦煌郡聯合,把刀架在張就脖子上,脅迫他答應結盟。可是這個張就和他老子一樣強項,不但誓死不從,還偷偷秘密送信給張恭說:“父親治理敦煌,一心為國,忠義之心,天下皆聞,豈能因我之受困而改變初衷!而今朝庭大軍,旦夕可至,父需率兵攻賊,以為牽製,則勝利可屈指而計。希望父親不要因為愛兒子,而使兒子飲恨於黃泉之下。”張恭讀了兒子的信,也真不管其死活,立即率兵攻打酒泉,另派鐵甲騎兵二百人及敦煌的屬官,沿著酒泉北塞,向東迎接新任郡太守尹奉。此時東路我軍大勝,張恭無奈之下,隻好兵退敦煌。

 說實話,我對張恭父子的喜愛遠遠超過黃華張進等人,不過此時圍在身邊的是黃華張進,而要對付的卻是張恭父子,這實在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還好,從孟建開始,我習慣了。

 黃華張進一至,會盟算是基本成功。該來的都來了,剩下的就是按著預先制定的方案,一步一步去執行了。

 首先是降順我之後,人員、土地、兵馬、官職該如何確定下來。於是開始了討價還價,勢力范圍如何劃分,稅收如何支配,我本來曾想將黃華、張進和鞠演三人交換封地,或將敦煌劃給他們,讓他們引軍去攻敦煌。但後來才發現,其實自從馬超慘敗於曹操之手後,涼人兵馬早無當年的人多勢眾和強悍難擋,我對他們的力量其實是估計過高了。這三個人只是無數混亂的起反者中較強的幾個,旁人乘亂依附他們,故而顯得人多勢眾,但我政策一出,這些依附他們的人如水歸川投到我的身邊,此幾人已沒什麽能量了,若不是察清楚,我顯些吃了大虧--本來我還想給他們一個太守來當當呢。

 這幾個人的平均實際擁有的軍力,不超過七百人,這真是一個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數字。以他們這種軍力,我若以他為太守,先是父親那頭就不可能答應,父親還有不少功高德重的手下排著隊等著要這種實缺呢。

 這種情況倒打了我一個措手不及。該怎麽辦呢?考慮再三,我決定改變手段,把原來對他們的籠絡變為打壓,既然鞠演、黃華、張進三人的德行和實力都不足以當一郡之首,空有一個野心在那裡是絕對不行的。而在得到羌胡之心的基礎上,我若能把軍權政權牢牢把握在手裡,更能保證日後涼州的穩定。利益是是有限的,只看如何分配,以此三人的野心,給得再多,也不能滿足他們,相反打壓他們一下,把他們的利益拿給大家,一則會得到更多的人心,二則他們還會因實力削弱老實一段時間,三則就算恨,他先恨的也是那些取得他們利益的人。

 此會之上,我主要公布了兩條政策:首先是田地:把各郡縣的田土重新丈量劃分,在盡量尊重原有合理部局的情況下,不論部族大小,一律按照人數確定田土數額和上繳稅賦;當年水鏡先生在教我各地民風的時候曾說,沒有土地的人,永遠比有土地的人凶狠而無所顧忌,這一點看南北兩部的匈奴就知道了。所以我要用土地把這人的野心拴住。而早就渴望土地的各部族更加會因此而歸心。其次是人才:我采取從下到上的人才選舉方法,一方面各部族可以自己推舉人才到郡中任職,另一方面自己認為有一技之長的,無論身份高低,哪怕只是個奴隸,只要有本領,也可以改變身份,當官授爵。

 當然這一切的事務雖然都由我親自劃定,但並不親自出頭,一切都由黃權、閻圃負責,他們是父親派來的特史,代表著父親的旨意。馬超負責彈壓會場,有他在,就沒有敢公然作亂。而我不參與具體事務,如果有什麽問題的話,還可以進一步轉寰。

 不過我並不是一個會松心的人,不在會場的時候,反而會感到不安不定。於是與趙正下圍棋,連著輸了幾盤,便一推棋走了出去。

 太守府後院連著一個小土崗,其上建了個假山,山頂有座小涼亭。

 這是蘇則的前任造的,蘇則並不喜歡,覺得過於奢華,曾幾度起意要拆了它。但我感覺不錯,坐在亭間,可以望到太守府中來去的兵士,望到金城裡的行人。這個有幾分蜀地風格的亭子會讓我想起蜀中,想起諸葛喬,算起來,有四五個月沒見到他了,不知他現在如何,成都情勢怎樣,劉升之的事有沒有什麽反覆,三叔的情緒如何,父親現在好了,雖然我確信他不會動搖我世子的地位,但君心難測,可不要有什麽變動才好。

 曹丕這麽長時間沒有大的舉動,是在準備廢獻帝,自己當皇帝呢,還是在把握好軍權之後,對我軍進行大規模的反擊?這已改變的歷史,已經不是我的智商所能猜測的了。

 東吳有鄧芝奔走其間,雖一時無法和好,卻也不會變得更糟。孫權吃下了荊州,要完全消化還得個一年兩載的,在此之前想要逆江攻我,只怕難得很。何況荊州一分為二,江北曹仁與許晃,哪個都不是吃素的。

 想起東吳,不知為什麽,竟突然間想起孫尚香來。毫沒來由的,讓我毫無準備的,那個英姿颯爽的影子就翻躍上來,清晰無比的現於眼前。

 “阿鬥,你長大了。”……我定定神,猛得一拳打在亭柱之上,使自己從這瞬間的回憶中解脫出來。

 但只是這一刹那,心底深處那塵封已久的傷口便已是鮮血四濺。

 孫尚香是我數年來不敢去碰觸的傷口, 我不知道為什麽我會在這遠離中原的涼州金城,在豪雄盟會的空余裡,想起她來。

 我緩緩沿著假山石向下走,手很有些痛,這一拳力道用的有些大,指背全都破了。

 我揉著拳頭,忽然間感到一種怪異的感覺,這感覺來得是那樣突然,那樣迅速,如同一匹野馬狂奔而來,讓人無法逃避。我的武技和智力都算不得上等,但上天給我一種敏銳的直覺,讓我在威機到來之前有所覺察,正如我在鶉觚城感到孟建對我的壓力一樣。而我在鶉觚城領悟了統帥之心後,這種直覺更是變得靈敏百倍。

 那一刻,我不是聽到,也不是看到,而是頭腦裡直接閃過了一支箭的影子。

 此時同時,我滑倒了,從假山上直跌下來,與奔過來接我的趙正一起滾成一團。

 我抬起頭,看到一支箭,端端正正的插在方才立足的那塊石頭上,箭羽猶在顫動著。

 “有刺客!”我突然間後悔自己獨自出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