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是阿鬥,我不用人扶》第86章 大風疾起
長安城中,廖立對我說道:“殿下請看,曹丕出潼關立寨,其布控的重點在前方,而其側翼卻空虛之極,我軍若能偷渡黃河,殺入河東,乘勢攻取風陵渡口,則直接威脅曹丕主營,然後我軍正面強攻,敵軍自破。”

 我望著廖立,他的想法竟與我相同。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是英雄所見略同。

 “殿下,你可直接行文至魏延軍中,今他出兵,則此戰局面逆轉,殿下亦可威名遠播。何況,魏延是殿下西征時的舊部,這功勞給了魏將軍,比給孔明和龐德他們強吧。”

 我想著,心頭也是亂跳。我年輕,最需要的就是令人矚目的功勞,好讓世人知道,我不是隻*父蔭才能立身的無能之輩。本領不下於孔明士元的廖立給我出的計策,且這計策與我所思相同,我用還是不用呢?

 刹那間的浮躁如同漫天的煙花直衝高空,綻放著各式各樣美麗的誘惑,描繪著各式各樣動人的前景。

 我終於搖頭道:“先生好意,我心領了。此事重大,未可輕動。況我在長安,插手前線,實為不智。此事我會寫信與孔明,讓他參酌辦理。”

 廖立滿臉都是失望:“殿下,原來他們所言都是真的。”

 “什麽?”

 “人皆言,孔明欺太子年少,獨掌大權。操控季漢。我本以為太子能力定雍涼,必是有所為之主。不會受人擺布,哪知我卻錯了,太子心中卻還是怕著孔明。”

 火,突的被點燃了。我是個任人擺布的人麽?我在心裡怕著孔明麽?另一個世界裡,孔明千辛百苦扶不起來地我。行動舉止甚至立後納紀都由孔明代辦的我,是他沒有給我發展空間,還是我蠢笨到無法自立地地步?一切的一切,都只在夢裡糾纏,讓我無法擺脫。想不到,此世我已自強如許,卻還是有人在笑我怕著孔明。

 我怕孔明麽?我怕他什麽?怕他的聰明麽?怕他的智慧麽?怕他的忠心麽?怕他來操控我地生命麽?若他能做到,我便讓他來操控又如何?

 多年來培養出的自信壓倒了一切的迷茫,掃去了那世的迷亂。我是阿鬥,我不想用人扶。我要自己站起來。但這不等於不用人幫,生在這個社會上。孤家寡人什麽事都做不成。我要做的是一個自信自力的人,這種自信,可以表現為相信自己和相信別人!

 為了季漢,我可以放手讓孔明施展他的才華!

 我望著廖立笑起來:“任何人都無從擺布於我。因為我身後是季漢,而季漢,是我們大家的。廖大人,你的建議我會考慮,但是。請不要用你個人的偏見來影響我地判斷。”

 廖立退下後,我伏在案上寫道:“先生,近日敵情如何?軍糧與衣甲兵戈可還足備?近日天寒,我已備足冬衣萬三千五百一十二件,不日送達。天氣變化無常,先生宜自為國保重身體。或有言,曹丕中軍於風陵渡對岸,若引軍突襲河東,直搗風陵渡,則於戰局或有改觀,未知其言安否?願先生因前線形勢,自斟酌之。紙短心長,匆匆不盡。”

 潼關之外,曹軍軍營。連綿的營帳如雪山一般。五色地旗幟,高懸的金鉞,都在表明著這裡的威嚴。正中間的金帳裡,居住著三十五歲地大魏天子——曹丕。

 他八歲能文、才華出眾,善騎射,好擊劍,常從曹操征戰,頗有見地。曹操去後,他便下手得了丞相之位,奪了幾個弟弟的權力,遠遠放到封地,並派軍馬著管。手段之高明,心腸之冷硬,頗得曹操真傳。其後安排受禪,奪了漢室江山,把獻帝廢為山陽公。南方孫權低頭,被封為大將軍;北方公孫恭束手,被封為車騎將軍。南方有名將曹仁守宛城,曹休守洞口,以備孫權,起中軍二十萬、外軍十萬攻西賊,對外號稱十五萬。他是打著必勝的決心的。

 必勝麽?他想起來之前太尉賈詡的話:欲攻敵者,必先權衡兵馬,欲建業者,必先宣聲德化。陛下應期受禪,成為天子,撫臨率土,統領四方。若在此基礎上內建文德,修政理,待國家強威,民心歸附,蜀吳有變之時出兵,則平之不難矣。吳`、蜀兩國雖蕞爾小國,依山阻水。但劉備有雄才,諸葛亮善治國;孫權識虛實,陸遜見兵勢;據險守要,泛舟江湖,皆難很快地去謀奪。用兵之道,先勝後戰,量敵論將,幫舉無遺策。臣覺得眼下君臣之中,沒有人是劉備、孫權的對手,就算是萬歲親征,以天威臨之,也不見得能有萬全之勢。

 想不到,一生征戰,狡計無雙的賈文和,在他出兵時卻給他澆冷水,出此迂腐之論。還是司馬懿懂得自己的心思:西賊猖狂,必乘其立足未穩,舉全國之力伐之,若今歲不征,明歲不征,則敵益強,我益難勝之。

 這兩個人,可說是武帝留給自己的最傑出的兩個人才,卻因此而反目。因為這件事賈詡稱病,不從駕西征,他在殿下當面指責司馬懿:“此人狼顧而鷹視,非人臣之相,為一己之私,可令天下陷於水火。陛下重用此人,則大魏危矣。”還只是尚書仆射的司馬懿自然不敢當殿與百官之首的太尉爭論,隻把頭低了又低,讓曹丕看了都覺得可憐。更可怕的是,侍中辛毗等人皆從賈詡之議,令曹丕好生為難。平心而論,曹丕是個肯納諫的人,無論改與不改,他都極少因為大臣的直諫而庭發作。但是,他還是一個君主,一個想立威名於千秋萬代。讓天下人人景仰的君主。正是曹丕發愁地時候,忽然外地諸將軍上書。要求西征。曹丕大喜,當既起兵。

 可是,現在,曹丕冷靜下來,又有些奇怪了。他想起賈文和的話。想起那些上書地奏章——它們來自天南地北,卻於一日到達洛陽。它們無一例外的都在表章裡讚同附和司馬懿。

 這說明了什麽?

 一念及此,曹丕就會感到後怕。

 此人狼顧而鷹視,非人臣之相。此人以一個尚書仆射的身份,居然結交了這許多的將軍大臣——甚至,有好多都曾是賈詡的門生故吏。更何況,他身後還有那麽大一個司馬家族。

 難道是他,一直沒有看透這個在他面前做小低小地人?

 這一切,留著戰勝之後再處理吧。

 曹丕開始歎息,他沒有曹操那樣看人一眼。入骨三分的洞察力也沒有他那樣平常似不欲作戰。但一朝興兵,便狡計百出,鎮定自若,今強敵聞風而退的高明。眼前劉備的人馬。曾經多少次被父親追的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可是此時,他該如何去做。

 聰明的曹丕此一刻深深體味到孤家寡人的滋味,雖在十萬軍中,卻連個知心說話的人都沒有。

 不過。對於勝利,他還是充滿肯定的。就算自己的內部有一些小矛盾,但他們都是本領出眾和顧全大局地人,能為了大魏而獻出自己的才智。賈文和與司馬懿共同擬就地作戰計劃,就算孔明再高明,也無法抵擋的。這不僅僅是因為智力,更因為實力。

 西賊之敗只在傾刻之間,那個所謂的“漢”即將在眼前灰飛煙滅。尤其是當側翼被魏延重重的擊中地時候,這種肯定便更進一步加強了。

 本來打算在河東設計引誘對方的,卻沒想到圈套還沒設好,戰陣還未建成,對方已乘自己軍陣立足不穩衝了過來,更可恨的是自己寄與厚望的夏侯懋會敗得如此之慘。不過話說回來,就算是夏侯懋全軍皆沒,只要將魏延擊敗,便等於斬斷漢軍一條手臂,自己還是穩勝之局。畢竟,自己的軍力是漢軍無法比擬地。

 “曹宇的中堅營準備好了麽?”

 “回陛下,準備好了。”

 “很好,讓他與曹肇的遊擊營配合好,準備出擊!聯絡夏侯懋殘軍,將魏延部絞殺在河東!”曹丕眼中現出獵人看到陷井中的獵物時的光芒。曹軍的軍力,其實比外表體現出來的還要強大,事實上,早在一年之前,蜀中開始北進時,他就開始準備這場戰鬥了。赤壁之戰,曹操詐稱百萬人馬,那是為了嚇住東吳。曹丕此次出征,卻知道劉備是嚇不住的,所以他不但沒有多報人馬,反而少報了。現在各個戰線,各個方位,他的人馬都處於絕對的優勢。而且,正如父親當年戰馬超時所說,等敵軍集中起來,一次性殲滅,遠比跋山涉水前去蜀中要容易的多。希望打完這一戰,可以消滅掉劉備吧。

 曹丕站起向來,走到帳口,向西方望去——得長安,嘿嘿,劉玄德,這或許是你犯得最大的一次錯誤。

 我的書信與風陵渡的大火一齊出現在孔明眼前。

 “什麽?”渭南大營,孔明手一抖,茶水濺到地圖上,“風陵渡方向起火?這個魏延!他居然私自過河出擊了!”

 他來回踱了幾步,快速的發令

 “傳令趙雲,以虎步營沿河逆擊,突至華州城外;飛鴿傳信王平,令他迅速南下,放棄河西之地;傳令龐德,守好大營,嚴防敵軍進攻。”中軍執令飛奔而去。

 孔明緩緩的坐在木幾之後。他身旁的張飛驚住了,叫起孔明從前的封號:“軍師,出了什麽事了?”

 “魏延落入敵軍的圈套了。”

 “什麽?!”

 孔明不複言,拿起我的書信,看了起來,突然一擊幾案:“何人代太子出此亂策,不明軍機,不識敵情,不曉大局,紙上談兵,幸好太子明決,不曾為其言所惑,否則的話,季漢危矣!”

 他將羽扇拍在案上:“廖立!定是廖立!”

 張飛道:“這人自來陰陽怪氣,想不到在此時候還來做怪,我回去之後定然饒不了他。不過此時軍情又複如何?魏延已經行了這條計策啊。”

 魏延出兵,確是大錯,他一頭鑽入曹軍的圈套中了。現在,他被困在河東,如同一條被晾在岸上的魚兒,再無向回旋余地,只能任憑宰割了。魏延若敗,則河西難保,臨晉、郃陽、韓城、澄城……這許多城市入敵之手。而我軍北線危矣,長安危矣!這個魏延,我饒不了他!”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