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是阿鬥,我不用人扶》第51章 8陣
我是阿鬥

 第五十一章八陣

 溶岩洞中靜靜的,我的戰士們紀律嚴整,就算是傷重,也不發出半絲聲響。這裡除了百姓們悄悄說話的聲音,便只有水滴沿著鍾乳石輕輕的滴落。

 濕濕的風從某個陰暗的孔隙裡吹進來,輕輕在洞中遊蕩,拂動人的袍角和發絲。

 隱隱可以聽到遠處似乎哪裡有水流動。

 我在人從裡穿行,士兵們信任的望著我,百姓們則略帶著敬重和恐懼。在洞口處,可以聽到外面的風火相激的聲音,間或有建築物倒塌下來。敵人的腳步來了又去,兵器在撥打著,翻揀著。敵軍已佔領了小城,並開始打掃戰場。

 我下令要求所有人抓緊時間安排輪流休息,我害怕敵人不會給我們留太充足的時間。畢竟,外面的屍體太少,以孟建的智力,可以輕易察覺出我們還都活著,只要找到洞口,那我們就只能正面敵人,再進行一個攻防之戰了。

 不過,這次我可不怕他了,因為在地道裡,我不需要四處分兵來進行防守,而敵人就算人再多,在這個入口處,也無法一次全投入大量兵力。以相當的兵力相擊,他的人馬哪裡及得上我的精銳?

 除了正面進攻,他能如何?灌水?不說他從下遊黑水河取水不易,就算是灌下來,也沿著地下水縫隙都流出去了。灌煙?這個洞處於山河相連之處,竟有風透入,煙有何懼?

 這樣想著,我竟有稍稍放下心來,睡了過去。

 一覺睡得黑沉酣甜,突然間醒來,問身邊侍衛,說是才睡了一個時辰。我卻無法再睡,起身又來到洞口處。

 半組八陣圖守在這裡,為首一員將,喚做黑塞,是個荊州夷人,力大而捷敏,不善言詞,慣用流星錘,但在八陣中,卻是用長槍。

 從趙正的口中,我得知這些人簡直是殺戳的機器,面對強敵,沒有絲毫的畏懼。在我讓他們藏身洞中,救下為先導的那老者的兒子的戰鬥裡,他們與敵軍大戰一場。他們十六人斬敵百人,還傷了一個叫成公英的大將。打退敵人進攻後,他們還組織人到洞口附近的城中,假做撕殺,引出城中的內應。這計策的確是我沒想到的,甚至把我都騙了。

 我問這計策誰想出來了?

 趙正說,便是這個黑塞。

 看起來,此人表面粗魯,但其內心卻還是有幾分急智的。

 此時,我站在他身邊,問他道:“休息了一會兒麽?”

 黑塞漢話說得並不流暢,完全沒有語氣高低的情感的分別,硬硬的道:“才睡過了,又有力氣了,敵人來多多,我們也不怕。”

 我笑著拍拍他的肩,以示獎勵。

 幾位老人受眾人推舉走過來,我和他們聊了幾句。這些老人們大都姓胡,自稱虞舜裔孫閼父為祖。我知道胡姓在安定算是個大姓,現曹魏荊州刺吏胡質便是安定胡氏中人。一聊起來胡質,他們言語之間大是興奮,說起胡質之事滔滔不絕。這個胡質少時就聞名鄉裡。曹操召為頓丘令,官至荊州刺史,加振威將軍,賜爵關內侯,都督青、徐諸軍事。這個人極為清廉,每建軍功賞賜,皆散於眾人,無入家者,家無余財,惟賜衣、書篋而已。其子胡威,官至徐州刺史,父子清慎,名譽著聞當世。曹操對之也讚不絕口。說話間,我對胡氏父子大加讚揚,稱其為漢家良將。同樣的話題,很快拉近了我們的關系。想想真是怪異,劉質父子當官,他們也沒得過什麽好處,卻居然敢於與我這個“敵國”世子討論他們的功績。不過我卻在話語間緊緊扣住一個“漢”字,他們是大漢官員,是大漢子民。甚至我說道,若是胡氏父子知道家中鄉親過得如此之苦,不知要難受到何種程度。

 貼心的話,有時隻幾句,便能把感情融合到一起。氛圍變得融洽起來。對於當前形式,我以必勝的信心告訴他們,堅持不了幾天,援軍就能將那些羌胡全部趕走。大漢天兵歸來,這裡將會遠離戰爭,過上平靜的日子。

 “那麽,以後有田種麽?”

 “可以把我的孩子們都接回來,過幾天安定日子麽?”

 “可以分安定城裡的糧麽?”

 我聽著,微笑著,點著頭。心下卻酸楚,這些事有些我是可以答應的,例如分糧分田,有些我卻不能,就算我平定了雍涼,只要中原未定,河湟之兵我還是必須要用的。但我現在,只能騙他們。

 那個被救出的小夥子走了過來,他的名字叫做胡勁,看起來虎頭虎腦的,我把他叫過來,細問敵軍的情形。想不到,他到是知道不少的事。

 原來,由於雍州治所長安失守,刺史張既等人都在東方潼關等地,遙領雍州刺史。而孟建時任雍州別駕,代刺史張既巡行視察金城,恰逢我軍進襲,他便以自己的職位和能力,總領雍涼二州的軍馬。而蘇則等人又都是一心為公,為求勝利不計個人風險個人得失的人(怎麽我身邊這樣的人就這麽少呢?)居然在短時間內湊齊了一支足以與我軍相匹敵的部伍,並設下一個大口袋來引我入圈套。若不是薑維機警,我軍善戰,老黃忠威震敵膽,此時隻時我早就敗了。

 還是那句話,何以曹魏人才如此之多呢。

 不知過了多久,頭頂上忽然有人大叫:“在這裡了!”

 我疾衝向洞口處,轟然一聲,洞口已被掀開,或許是爭功心切,竟有敵人紛紛跳了下來。

 八陣圖進身而前,一進一退之間,落下來的幾個敵人已被分成數塊,倒在地上,鮮血淋淋漓漓,濺得到處都是。

 上面了陣驚呼,有人道:“放箭!”

 敵軍並不以弓箭為長,但並不是沒有。隨著梆子聲,亂箭紛紛射了下來。八陣圖倏的散開,各自隱身到角落裡,所有箭支全部落空。

 八陣圖卻又悄悄摸上去。上面又有人舉著盾向下爬,爬到中途,盾牌稍傾。黑塞突然一聲喝,一柄短斧飛了出去,上面人立時跌落下了,半聲沒出,便死在當地。

 黑塞不動聲色,從腰間一探手,又將一柄短斧抽在手中。

 敵人見攻不下來,又開始放箭,而八陣這次卻以盾護身,口中唉呀呀的慘叫起來。一邊飛快的把地上箭支拔出來向後丟。上面聽到慘叫,箭放得更加疾了。士兵們忍著笑,把那些寶貴的箭支收集起來。

 我卻知道,八陣此做法十分危險,而且敵人也不可能總會實行射箭這種笨辦法。不過,卻還是給他們逗得笑起來。 不知孔明先生是如何訓練他們的,簡直視生死如同兒戲一般,越是旁人不敢做,不肯做,不能做的事,他們越是做的興高彩烈。

 看著他們戲鬧,我眼中,卻又浮現出孔明那微笑著的,從定淡定的眼神。

 在孔明身邊時,我有時會有小小的失望,我甚至感覺不出這位後代傳為智慧之神的孔明先生高明在何處。無疑,他是超逸絕倫的,但他並非時時都光茫四射的。他可以很巧妙的把眾人的視線引到父親或是我的身上,讓我們成為真正的中心。很多時候,他的話並不多,也極少如其他大臣那樣主動的建議什麽,或是發表滔滔不絕的長篇大論,他只是當我提出什麽思路之後,不動聲色的幫我來完善他,然後讓我去實行。他就象一個極高明的舵手,隨著水勢,隨著風向,輕輕調動船舵,引領我們這條大船在暗礁險灘裡穿行。

 但是,一但離開他,哪怕隻離開短短幾天,你就會發現他是多麽的重要,離開他是多麽的不便。

 父親曾說:“我得孔明,如魚得水。”

 魚有時候,的確感覺不到水的存在,感覺不到水在呵護著他,但是他一旦離開水,就會無法呼吸。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