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白馬公孫續》第四百三十五章 甄家的動機
安排好了造紙術和活字印刷術的實驗,公孫續便返回了府衙。

 雖然他這個燕王,時常做的是甩手掌櫃,但每天總要在府衙中露露臉不是?

 如此做法,無非就是為了博得一個勤政愛民的好評!

 府衙中的所有事物,都有戲志才與荀攸二人負責處理,賈詡也只是偶爾過來幫幫忙。

 如今暗部的勢力,已經發展相當的龐大,史阿當初帶來的那些人,都已經手握重權。

 進入府衙,公孫續連屁股都沒坐熱,賈詡便帶著史阿出現了。

 “何事?”公孫續下意識的問道。

 聞言的二人相視一眼,賈詡向著史阿遞了個眼色,那意思是這事你來說。

 “稟主公,甄逸詢問主公何事歸還糧草!”史阿說完,便低著頭一言不發。

 原本這事,就不應該有暗部來稟報。

 但基層官吏擔心上報之後官不保,便將此事壓了下去。

 直到暗部在偶然中得知此事,這才有了如此一幕!

 公孫續皺了皺眉頭,甄家在冀州算是大賈商,當初自己上門借糧,確實說過要歸還,但由於各種原因,這事被公孫續忘掉了。

 史阿此刻說出,甩手掌櫃公孫續這才記起這事!

 不過,公孫續皺眉不是因為被人催款債,而是甄家這樣做的目的在於什麽。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常山郡已經納入公孫續的勢力范圍,甄家如此做法也無可厚非。

 按照公孫續對甄逸性格的判斷,此事絕不會是出自甄逸之手,難不成是那個小丫頭片子?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甄宓這個小丫頭片子就值得重點關注了。

 按照公孫續對歷史的了解,甄宓在三歲的時候甄逸就應該掛掉了,可現在的情況卻是,甄逸活的好好地。

 難道他這個小蝴蝶的翅膀改變了這麽多人的命運?

 “看來本王要見見甄家之主嘍!”沉思了片刻,公孫續笑著說了一句。

 但這句話,卻讓史阿緊張了起來,弄得一旁的賈詡亦是滿頭霧水。

 “主公,自從知道這事後,某便做了深入的調查……”話說了一半,史阿幾次張口卻未在吐出半個字。

 “調查的結果如何?有什麽事不好開口,難道見鬼了不成!”公孫續有些怒意道。

 略微糾結了一會,史阿這才開口。

 根據暗部的調查,早在黃巾之亂的時候,甄逸被黃巾賊寇所殺,而公孫續上次見到之人亦非其本人。

 “這麽說來,本王見鬼了?”公孫續愣了愣神,而後笑著言道。

 這種事情,打死公孫續都不會相信。

 況且暗部的調查能力,公孫續是相信的,史阿絕不可能說謊。

 “非也!主公所見之人,應是他人冒名頂替。”史阿給出了自己心中的答案,卻不想公孫續大笑了好一陣。

 “史阿呀史阿,為何權利越大卻變得越來越謹慎?”公孫續笑著問道。

 史阿正要回答,便被公孫續抬手製止道:“好了,本王不想聽那些個緣由,在本王面前有事直言不諱。”

 公孫續說著話的時候,心中這才發現,這一年來,不僅僅史阿如此,郭嘉、戲志才、荀攸,就連張飛亦是如此。

 自己如今的身份地位,今非昔比,而以往那種與下屬之間的關系,亦是變得有些界限分明。

 “主公位高權重,早已不同以往,君君臣臣,應該有個明確的界限!”一直站著未開口的賈詡,說出了公孫續心中的猜測。

 “看來,汝等已經商議過了?”

 賈詡點了點頭,若不是今天史阿的表現讓公孫續懷疑,恐怕他還被蒙在鼓裡。

 冀州之戰結束後,雖說公孫續主動苟了起來,但明眼人心中都清楚,公孫續的崛起已經無人能擋了。

 如今漢朝已經分崩離析,皇室的權威喪盡,天子劉協若不是公孫續挺著,早已經變成了別人掌中的玩物。

 擊敗袁紹之後,公孫續已經隱隱露出可以雄踞北方的架勢。

 一旦大漢皇室衰竭,公孫續登基也不是不可能之事。

 對於這件事,公孫續很無奈,作為一個擁有後世靈魂之人,自己看中的是一起衝鋒陷陣的那份情誼。

 屬下人怎麽想,公孫續無權乾預,但眼下,甄家的做法的確要查清楚才是。

 “史阿,派人告訴張燕,欠甄家的糧食雙倍奉還,另外捎句話給甄家,本王需要個解釋!”

 “諾!”

 公孫續的這個將令,可謂是下的殺氣騰騰,史阿一點也不敢馬虎。

 甄家的做法其實很明白,無非就是想進入公孫續的視野。

 如今遼東的經濟迅速發展,帶動了整個幽州的經濟,甚至影響到了冀州。

 而甄家,作為冀州的大賈商,自然是敏銳的察覺到了什麽。

 想要在這裡面分一杯羹,甄家就必須抱緊公孫續這顆大樹!

 甄家的意外露臉,並沒有打亂公孫續的大計劃。

 派人去嚇唬嚇唬甄家就足夠了,而公孫續帶去的那句話,亦是傳遞了一個信號。

 想要參與進來,不是不可以,但有些事總要說清楚,甄家可以瞞得過其他人,卻瞞不過公孫續這個大漢的燕王。

 造紙的過程雖然有些複雜,但蔡和卻沒有讓公孫續失望,一個月之後,一遝新造的紙張放在了公孫續的面前。

 “蔡和,具體說說吧!”公孫續一邊來回翻看著,一邊問道。

 “竹紙製造工藝較為複雜,需要經過破竹、浸煮、發酵、碾碎、調漿、過簾、烘乾等多道工序,方能成型。”蔡和開口,大致將過程講述了一番。

 公孫續給他的只是個思路,而這一個月,蔡和搗鼓了好幾次,這才弄成現在的紙張。

 與蔡侯紙比起來,竹紙質柔軟,單薄,呈現半透明狀。

 不僅僅如此,竹紙的成本更低,適合大規模的量產!

 “雖然還有點瑕疵,但改進工藝急不得,先按此法批量生產一些。”

 公孫續越看越激動,眼下自己的想法實現了一個,就看另外一個的了。

 活字印刷術,從歷史的角度看,要到宋朝才會被發明。

 但公孫續相信,大漢的匠人並不是不會,而是沒有思路。

 而是自己,恰恰給出了他們思路,俗語常言,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