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滄海神劍》第531章 那時煙雲
  所以,夏皇便找了一個經驗豐富、多年征戰的老將來輔佐時值盛年的靖平郎宇文榮拓。當時玉撫盛早已經卸去了玉拳郎之銜,繼承給了兒子玉天成,即玉舞焉的父親。
  原本老人家該是頤養天年的年紀,可還是被強行拉上陣前,去跟那些入侵的野蠻人拚命。
  可他本人倒是興致勃勃,覺得自己寶刀未老,在征戰與殺伐之中浪跡了一輩子的老將,又恢復了當年神采,原本鬱鬱寡歡在家等死的老人家,又穿起了年輕時的胄鎧,帶著皇帝親賜的玉拳劍就跨馬跟著宇文榮拓上陣了。
  還須提的一點是,這個宇文榮拓乃是玉撫盛的乾兒子,也算是上陣父子兵了吧。
  皇帝考慮還算周到,想到了自己部下之間的關系,而又不至於讓他們為了一個立功的機會而意見不和。所以他沒有派出兩個公爵,而是指派了一個,另由一個前任玉拳郎輔佐,如此考慮實在是周詳。
  皇帝知道禦座下方的這一老一少兩人都不是什麽善茬,便考慮給他們多少兵馬足夠。
  在朝的大臣官員們一致認為此次關外告急,二十萬大軍火速壓境,猶入無人之地,已經打到了英璃府城外。照這架勢,沒個二三十萬兵馬,這一場反擊戰恐怕很難贏。
  問了一圈,皇帝便把目光投向了下方堂中的宇文榮拓和玉撫盛二將,詢問他們該須多少人馬。
  這義父義子二人倒還在朝堂上相互客套了一番,一個是裝作是慈祥和善的長輩,一個裝作是恭謙知禮的晚輩,二人你一言我一語,說個沒完了。
  你說我是晚輩,晚輩能跟得上時代節奏,我老啦,得聽聽年輕人的了。我說你身為長輩有威望有見識,晚輩們太過輕浮不知周旋,長輩為先。
  他們就這麽順讓著,朝堂上的文武大臣只能乾瞪眼,沒辦法,除了皇帝陛下他本人的威望,夏國就數這五位公爵了。他們開始慶幸皇帝陛下的遠見卓識了,要是五個人都來了,那還不亂成一鍋粥嗎?
  於是一老一少就這麽掰扯了半天,也沒個結果,直把皇帝給惹毛了,毫無威儀地下了禦座指著他們兩的鼻子罵,什麽不為國事考慮,什麽不為皇帝本人分憂,什麽太過貪財,什麽太過好色,連皇帝的錢財和后宮都沒他們的多。
  可這實在是冤枉了他們,而他們也明白,皇帝陛下這是在指桑罵槐,他雖然有些不務正業,但還不是個瞎子傻子呢,各路官員在背後搗鼓什麽,他還是一清二楚的。
  罵了一通,在場的大臣們皆是噤若寒蟬,面面相覷佯裝不知所謂。而宇文榮拓和玉撫盛一老一少在那偷笑,皇帝陛下如此,正合他們心意。
  真正貪婪的不是五衛郎,而是其他那些大大小小有權沒權的官。五衛郎樹大招風,被一眾人盯著,自然犯不了什麽大事。
  他們一老一少這麽做,完全是為了敲山震虎,讓某些人不要發國難財,在他們二人離京督戰這段時間,讓他們在背後少捅屁簍子。
  於是,他們開始陳訴,他們大概需要多少兵馬糧草。
  宇文榮拓傲然道:“只要五萬,邊境必平。”
  玉撫順搖頭晃腦,嗟歎道:“敵人來勢洶洶,最起碼三十萬。”
  宇文榮拓笑道:“五萬足矣。”
  玉撫盛搖頭道:“五萬不行。”
  在場的大臣們說:“敵人起碼有二十萬大軍,五萬太少了。”
  宇文榮拓哈哈大笑(注意,是在朝堂上),說道:“那就十萬吧。”
  眾人沒差點吐血身亡。他們這是在皇帝面前耍滑頭啊……要掉腦袋的。軍情緊急,豈是能討價還價的?恐怕也就宇文榮拓敢如此口出狂言。
  皇帝陛下氣的牙癢癢,可是這奈何這小子宇文榮拓算是他的大侄子,這老頭玉撫盛是他的老嶽丈,這說來說去都是自家人,總不能一點情面不顧,跟他們對罵吧?
  於是,他長長吐出一口氣,臉色氣的煞白,又服用了幾顆丹藥,等氣稍微順暢了些,懨懨道:“五萬、十萬都不行的,直接二十五萬吧,氣勢上不能輸。”
  他頗為擔憂地看著宇文榮拓和玉撫盛二將,喟歎道:“注意,你們不是出門巡遊,是正面迎敵,別掉以輕心……這是夏國能拿出來的最後強兵悍將了……你們要是也折了,我就欲哭無淚了……”
  於是這一老一少也不折騰了,立馬下跪行禮,豪氣萬丈地說了一通為皇帝陛下分憂,為天下蒼生謀福的話,最後還來了句韃虜不破,誓不回還,然後就走了。
  在場的大臣官員們面面相覷,心裡嘀咕,做人何為要人中龍鳳?只要當一個步殿堂者,此生足矣。怪不得皇帝們大都短命,一半是自己折騰自己,另一半是被氣的。至於那些長壽的,大概是命格堅挺且早已經習以為常了吧。
  在一番聲勢浩大的送行儀式之後,他們二人便帶著大軍西行了。此次抽調了天都十萬大軍,其他的都是由各地分配而來,組成了這支二十五萬人的大部隊,浩浩蕩蕩朝著邊塞去了。
  臨行前,皇帝陛下語重心長地喃喃自語道:“為什麽這些敵寇就像是蝗蟲一般,怎麽也殺不完呢?”
  宇文榮拓和玉撫盛面面相覷,一臉苦相地說道:“陛下,他們本就是人,也是有老婆孩子的……”
  皇帝仰天大笑道:“是啊,都是有老婆孩子的,可怎麽就他娘的不能將心比心呢?非要兵戎相見,死了誰都不好過啊……”
  說著,他搖搖頭便打道回府,繼續去煉製丹藥去了。
  也就是那次全境內的招兵買馬,把小油頭的父親給招去了。當時一聽要打仗了,小癩頭比誰都高興,第一個就跑去當地的招兵處。
  因為他日思夜想的人就在邊境。那時他還不知道自己喜不喜歡齙牙妹,但就像是她所說的一樣,他會是第一個衝出來保護她的。
  她所在的地方已經被戰火燃燒,他也開始燃燒,迫不及待地想要飛過去見她是否安好。
  可是現實卻給了小癩頭一個當頭棒喝,他娘的招兵處的人曾經被小癩頭罵過,那人記仇,以為是小癩頭為了去軍中謀個飯碗所以才來從軍的。所以他第一個就把小癩頭刷了下去。凡事都分兩面,他這麽一做,小癩頭的命倒是保住了,可小油頭的父親就沒這麽幸運了。
  那次戰爭打了將近五年,實際上主要的大戰役兩年內就差不多結束了。可不知是什麽緣故,朝廷遲遲不讓大軍班師回俯。也許是因為邊境的局勢依舊不穩,也許是關外余孽仍然囂張,反正他們一直拖到了第六年,這才緩緩而歸。
  這一戰,小油頭的父親落了個下落不明的下場,結果導致他母親卷款跟一個俏書生跑了,然後就有了後面的事。
  至於小癩頭,果然是小癩頭,此處不通便尋他處。他跑到了隔壁臨近的青梅府,那裡管的就比較松散,他順利地成為了討伐軍的一員。
  他跟著大軍北上,最後和從東邊來的主力軍匯合。到了邊塞,走一處他便問一處。他一路上總是惴惴不安,心裡掛念著齙牙妹,可是他始終沒有得到一個確切的消息。邊境已經被打亂了,狼煙四起、流民四竄,到哪裡去找一個姑娘呢?
  據小癩頭得到的消息,有人說齙牙妹的父親在戰爭一開始便帶著家眷跑路了,丟下了黎民百姓。小癩頭覺得此人就是在放屁。有人說齙牙妹他父親守城兵敗,全城百姓皆被擄走,男的為奴女的為娼,下場淒慘。小癩頭最害怕的就是這種結果。還有人說,齙牙妹的父親見大勢已去,拔劍自刎了,家裡人也跟著懸梁自盡以報家國了。小癩頭覺得以她父親的脾氣,這很有可能,但是他還是覺得齙牙妹沒死,所以他就想要找到她。
  他跟著大軍一路北上,從東打到西從南打到北,關外諸國去了個遍,也還是沒有齙牙妹的消息。小癩頭感到沮喪至極,一下子想到了齙牙妹可能的所有結果,有好有壞,但是他把全部的怒火全部發泄到了戰鬥當中。
  所以,作戰的將士們經常可以看見有一個毛頭小子他娘的衝鋒號一吹,戰鼓一擂,衝的比帶頭將軍還快。將軍一看自己的風頭被人搶了,還是一個無名小卒,自然不甘落後。可是小癩頭端著長刀,像是發了瘋一般嗚嗚呀呀地就駕著馬率先衝過去,而胯下的馬也好像發了瘋一樣,馱著小癩頭就一股腦扎進敵軍人堆裡,就算是騎著寶馬的將軍也只能望塵莫及。
  很快,小癩頭就在軍中的威望越來越高,一眾士兵都對他刮目相看,以他為老大,並豪言:有小癩頭在,天兵天將都能讓他铩羽而歸。甚至他所在軍營裡的將軍都對他恭敬有加。
  而他作戰悍不畏死的瘋狂舉動,也被宇文榮拓和玉撫盛發覺。
  他們站在督軍台上仰觀戰局,拿著單筒望遠鏡,瞅著小癩頭還沒等大軍擺好架勢就衝了過去,實在是頗為驚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