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騎馬砍殺在末世》第556章 恐懼
人事調整不屬於公眾建言獻策范疇,擁護中央的決定就行了。但是國家電網面臨什麽,下一步重點要解決什麽,大家要提高認識。首先是吐槽:

關於這件事,各種自媒體解讀不少,我也看了一些,怎麽說呢,一部分毫無新意,看得我想打哈欠;一部分故作高深,看的我想打人。總而言之基本還是圍著蹭熱點打轉,為了閱讀量而強行解讀,先丟飛鏢後畫靶隻屬於基本操作,掏空心思就是要給大家瘋狂傳遞焦慮,觀點總結起來無非兩類:一、國網要轉型,二國網要徹底轉型。

在我看來,前者如同建議馬雲去考公務員一樣不靠譜,鑒於觀點自由嘛,我也不想用“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去辯論了,大家仁者見仁。但後者那種叫囂國網徹底轉型的論點就不要討論了,因為毫無意義。

可以肯定,建議國網不聚焦主業、搞花裡胡哨的徹底轉型肯定都是錯的,往小了說這就是基本盤沒守住,往大了說這就是瑪麗蘇小說看多了。為啥呢?因為沒有任何公司能在企業穩定性、現金流健康度、經營風險這三個問題上同時壓倒管網路橋類壟斷公司。阿裡巴巴、騰訊搞不好後年就沒了(這不是我唱衰而是人馬雲自己說的),但是國家能源集團將永久存續直至人類毀滅。這種天然壟斷行業,別人想轉型進來都進不來,法律法規的門檻在那裡放著,你還想轉型出去,這是演的哪出戲?少看點電視劇吧兄弟,資本市場上CEO把妹的少跳樓的多,富二代裡痛苦的少真香的多。所以說,國網不搞網的觀點肯定都是錯的,根本不值得討論,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這個事情不需要討論,聽我的,都聽我的。回到正題:一、國網面臨的問題

國家電網現在面臨的首要問題,不是企業自身發展的問題,而是自身發展與落實中央部署中間的輕重緩急問題。

最新3年,國家一直強調降低一般工商業用電價格,注意這不是第一年,而是連續好幾年了,降價的對象也很明確,就是“一般工商業”,不涉及居民和大部分一產,為什麽?因為下遊工商業抗壓越來越接近極限,再不減壓,就是涸澤而漁、焚林而獵的不可持續發展。2019年,全國一產用電增長率4.5%保持平穩,三產用電快速增長,唯獨二產只有3.1%的中低速,同比下降0.9個百分點。原因兩個,一是轉型期陣痛,這是我們主動選擇的,二是外部衝擊,這是我們被動面對的。但是這事情巧就巧在你生孩子的時候仇人找上門,這恐怕不是運氣問題,而是被安排上了。關於這一系列事情,是不是我陰謀論,但凡看看陳平、溫鐵軍、金燦榮等專家學者的視頻,相信心裡都有數,此處不再贅述。

形勢嚴不嚴峻?好的方面,中國經濟真的汪洋大海,抗得住,換別的任何國家早就被打垮了,不開玩笑,真的是任何國家。嚴峻的方面,2019GDP增速還在6%以上,但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只有4.5%,彈性系數變化折射出來的問題是製造業非常疲勞(注意措辭,是疲勞,不是疲軟),江蘇全年用電增速2.2%,上海0.1%,山東2.2%,廣東5.8%。注意,這些省份都是以前領獎狀優秀學生哦。

中國用電誰撐起來的?西部的兄弟。廣西、西藏、雲南、海南、內蒙古暴起發力,用電增速都在10%上下,安徽、湖北、湖南、陝西、新疆等省份穩中有進。什麽叫做汪洋大海啊(戰術後仰),這就是。反正我個人看到數據後,對汪洋大海的概念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它描述的大概就是那種此起彼伏,

東邊不亮西邊亮的頑強生命力,整天聽枯燥的新聞你真的感受不出來,只有看到數據的時候才會情不自禁地大叫中國流弊。二、國網該做什麽?國有企業是跟國家同生死,共命運的,國家面臨的問題說清楚了,國有企業該落實的問題也就很清楚了。

簡單點就是五個字:降輸配電價。一聽降電價,國網兄弟是不是很氣?氣就對了,三年前聽到降電價我也很氣,覺得企業利潤很薄了,再搞不是要吃樹皮挖草根?但是這個問題呢,要辯證的看,畢竟挨刀最慘的還輪不到電網嘛,中國電力企業又不是電網獨一家,甲方側還有五大四小+民辦,乙方側還有設計院和施工單位,雖然部分發電廠現在已經淪落到招聘專科生,但也沒有到吃觀音土的地步。最關鍵的是什麽呢,通過電改和施壓,發電側上網電價大幅度下降,但是很多發電企業的利潤反而持平或提升,這說明什麽問題?說明中國電力企業在管理提升效益方面還有很大的挖潛空間,至少事實證明了這一點。國網內部敢說每一分錢都花到刀刃上,每一個硬幣都掰開成兩半用了嗎?未必吧。“不把自己往絕路上逼一逼,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潛力。”這不是很多人的簽名嗎?有人拿這句話練字或者當簽名,國家可是拿它來管理企業啊……。三、關於降薪

這件事本來不想說的,但是估計大部分人就關心這個了,所以還是簡單說兩句。關於降薪,我覺得大家不要談虎色變,成年人的優勢,不是思考而是理性思考。 腦子肯定年輕人的最好用,不然為什麽不60歲再讀書?理性思考很重要。

降薪可怕嗎?未必。是壞事嗎?也未必。

問題的核心不是“該不該降薪”,而是“怎麽降薪,降誰的薪?”

經過多年發展,國網做大的同時,也做得比較臃腫,這個臃腫體現在三方面:一是體制機制,二是機構設置,三是人員配置。行政機構越做越大,屍位素餐、出工不出力的現象基層單位比比皆是,該砍的砍該降的就降啊,這有什麽疑惑嗎?只要在這個問題上解決得當,降薪是好是壞還不易下結論。我觀察了一下,大部分在知乎吐槽這個事的,一般來說都是素質還行的年輕人,我覺得這個群體還是應該擁抱改革和變化,畢竟還年輕,就算你情緒上無法接受,至少不應該作為跳起來反對的排頭兵,人要識時務,要有全局觀和大局觀。看看華為,悶聲發大財的,是35+的那群人嗎?四、關於人員

最後強調,國網未來怎麽發展,和985、211畢業生去不去沒有太大關系,兩者協方差很小。這個問題上沒必要太矯情,不信就看看歷史:從1978年至今,移民國外的知識分子不要太多,中國不是照樣發展壯大了?這其中的道理,我在這裡不囉嗦了,大家各自請教自己的馬哲老師。五、關於情緒

大家擺正位置,提高站位,深刻領會:國企只是國家的工具而已,兒子什麽的那是你自己一廂情願的想法,不要恃寵而驕。

六、最後點題

就我以上說的這些問題,毛總做得一定就會差嗎?

也不見得,反正我個人持樂觀態度。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