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諸天萬界之大拯救》第14章 天意自古高難測
崇德坊位於內城的東南部,隸屬於開封縣內城左軍第一廂,西北角便是宮城所在地,往西走到盡頭便是禦街。

內城本就是寸土寸金之地,而第一廂更是重中之重,放在後世,這裡的房價堪比故宮旁的四合院。

單單有錢,是買不到的。

住在這裡的,即便不是重臣之家,起碼祖上也擴過。

如今的參知政事,位列中書的大臣王曾,他的家便安在崇德坊。

王曾是青州益都人(今魯省青州),幼時的他家境並不算好,八歲時雙親便離世了。

他是被他二伯撫養長大的,如果王曾生活在隋唐,或者是五代時期,恐怕他是沒法走到今天這個位置的。

王曾是科舉制度的受益者,雖然科舉是始於隋唐,但隋唐時期的科舉仍舊被門閥世家所壟斷,寒門想要靠科舉登居高位幾乎是不可能的。

若是放在那時,王曾只怕連個京官都當不上。

因此,王曾對於國朝是非常感激的,如果不是科舉取士,哪有他的今天。

如果不是科舉取士,他也遇不到命中的貴人。

王曾命中的貴人有兩個,一個是呂蒙正,另外一個是李沆。

北宋初期,行卷之風盛行,所謂行卷,便是舉子在應試之前向當時的官員或者名流投卷。

將自己所寫的詩文投給這些名流,求得他們的讚譽,從而提高自己的名望,以此求得順利登科。

王曾是鹹平五年(1002年)參加的省試,應試前,他向當時的宰相呂蒙正投了行卷。

其後,王曾參加省試,高中‘省元’(相當於明清時的會元),此舉不僅讓王曾名動京師,同時也讓呂蒙正頗有光彩。

後來,當時的另一位宰相,也就是李沆,相中了王曾,將女兒嫁給了王曾。

有了一個宰相嶽父,王曾的仕途很是順利。

雖然李沆死的早,王曾成為其女婿兩年後,李沆便因病離世,但李沆的人脈依然還在。

李沆的同年是寇準和王旦,他們三個都是太平興國五年(980年)的進士,而且寇準和王旦相繼為相。

天禧元年(1017),在王旦的推薦下,王曾順利入駐中書,當了參知政事(副宰相)。

雖然隻當了不到一年,王曾便因為王旦的關系被一同罷免,但這次經歷也讓他順利躋身執政官的行列。

如果沒有這次經歷,他現在也沒法重新回到中書,擔任參知政事。

王府。

後院。

臨近池塘的小亭中茶香鳥鳥,四周的帷幔隨著微風一擺一擺,一旁的暖壺時不時的發出一陣咕都咕都的水泡聲。

此時,亭內僅有兩個人,坐在東邊的是主人王曾,坐在西邊是一個留著長須的中年男人。

“王相,請飲此茶。”

中年男子將一隻天青色,碗口如蓮花的小盞推到王曾面前。

王曾呵呵一笑,撫須道。

“好,且讓我嘗嘗坦夫的手藝。”

片刻後,王曾放下茶盞,點頭道。

“不錯,幾日不見,手藝見漲。”

中年男子微微一笑,默然不語,他姓呂,名夷簡,字坦夫,同時,他也是已逝宰相呂蒙正的親侄子。

呂蒙正是王曾的伯樂之一,而且他的嶽父李沆和呂蒙正亦是同列宰輔的同僚。

如此算來,王曾和呂夷簡兩家也算是世交,他們之間的關系自然不錯。

“王相今日尋我過來,可是宮中出了什麽事?”

大行皇帝登仙不久,如今還是服喪期,雖然國朝講究以日易月,大臣們不用為先帝服喪二十七個月。

但也要服喪二十七天。

呂夷簡如今是開封府實際上的一把手(權知開封府),也算是近臣之一,如今尚處於服喪期內,他們兩個見面雖然不違規,但難免影響不好。

(ps:呂夷簡現在還有一個官名‘龍圖閣直學士’,不過此職只是帖職,是高級文官的名譽頭銜,昭示地位用的,沒有具體差遣)

何況,三天后就是禫除日(服喪結束)。

因此,呂夷簡斷定肯定是宮中出了什麽事。

不然的話,王曾也不會連三天都等不了,急匆匆的就把他叫過來。

“坦夫果然妙算無雙。”

王曾微微一歎:“今日一早,我接到宮中傳來的消息,張景宗和雷允恭都去了永安。”

聽到這個消息,呂夷簡神色一怔,然後,他便陷入了沉思。

張景宗也就罷了,雷允恭可不是普通內侍押班,此人身上還肩負著勾連內外的職責。

另外,雷允恭和丁謂關系不錯,如果沒有雷允恭的幫助,丁謂也不會像現在這樣獨攬相權。

雷允恭去修奉皇陵,是太后的意思,還是他自己的意思?

如果是前者,只怕京中很快就會迎來一場風暴。

將雷允恭調走,不亞於斷了丁謂的一條臂膀。

太后要收拾丁謂?

雖然太后和丁謂之前的關系不錯,但自古以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例子還少嗎?

且不聞太祖時期的杯酒釋兵權?

可如果是後者的話,那只能是雷允恭貪權?

半晌,呂夷簡暗自一歎,他隻覺得眼前籠罩著層層迷霧,這迷霧不僅罩在他的身上,同時也籠罩在皇城上空。

內裡到底有些什麽,實在讓人看不真切。

“坦夫,可有所得?”

眼看呂夷簡重新抬起頭來,王曾不緊不慢地問了一句。

呂夷簡搖了搖頭,歎息道。

“天意自古高難測。”

王曾微微一笑,雖然他知道的多一點,但有些事是不能拿到明面上來說的。

雷允恭此去是他自行乞求的。

可王曾不能把這個消息告知呂夷簡,太后宮中昨日才發生的事,自己今日便知道了,哪能告知於人?

即便呂夷簡和他是同盟,是好友,他也是不能說的。

萬一走漏了風聲,他的官路肯定是走到頭了。

雖然呂夷簡主動說出去的機會很小,但機會再小,也不得不防。

另一邊,眼看王曾一副穩坐釣魚台的樣子,呂夷簡頓時心中一動,生出了幾分猜測。

不過,他並沒有向王曾印證自己的猜測。

王相應該知道些什麽,只是消息來源有些敏感,不太方便說。崇德坊位於內城的東南部,隸屬於開封縣內城左軍第一廂,西北角便是宮城所在地,往西走到盡頭便是禦街。

內城本就是寸土寸金之地,而第一廂更是重中之重,放在後世,這裡的房價堪比故宮旁的四合院。

單單有錢,是買不到的。

住在這裡的,即便不是重臣之家,起碼祖上也擴過。

如今的參知政事,位列中書的大臣王曾,他的家便安在崇德坊。

王曾是青州益都人(今魯省青州),幼時的他家境並不算好,八歲時雙親便離世了。

他是被他二伯撫養長大的,如果王曾生活在隋唐,或者是五代時期,恐怕他是沒法走到今天這個位置的。

王曾是科舉制度的受益者,雖然科舉是始於隋唐,但隋唐時期的科舉仍舊被門閥世家所壟斷,寒門想要靠科舉登居高位幾乎是不可能的。

若是放在那時,王曾只怕連個京官都當不上。

因此,王曾對於國朝是非常感激的,如果不是科舉取士,哪有他的今天。

如果不是科舉取士,他也遇不到命中的貴人。

王曾命中的貴人有兩個,一個是呂蒙正,另外一個是李沆。

北宋初期,行卷之風盛行,所謂行卷,便是舉子在應試之前向當時的官員或者名流投卷。

將自己所寫的詩文投給這些名流,求得他們的讚譽,從而提高自己的名望,以此求得順利登科。

王曾是鹹平五年(1002年)參加的省試,應試前,他向當時的宰相呂蒙正投了行卷。

其後,王曾參加省試,高中‘省元’(相當於明清時的會元),此舉不僅讓王曾名動京師,同時也讓呂蒙正頗有光彩。

後來,當時的另一位宰相,也就是李沆,相中了王曾,將女兒嫁給了王曾。

有了一個宰相嶽父,王曾的仕途很是順利。

雖然李沆死的早,王曾成為其女婿兩年後,李沆便因病離世,但李沆的人脈依然還在。

李沆的同年是寇準和王旦,他們三個都是太平興國五年(980年)的進士,而且寇準和王旦相繼為相。

天禧元年(1017),在王旦的推薦下,王曾順利入駐中書,當了參知政事(副宰相)。

雖然隻當了不到一年,王曾便因為王旦的關系被一同罷免,但這次經歷也讓他順利躋身執政官的行列。

如果沒有這次經歷,他現在也沒法重新回到中書,擔任參知政事。

王府。

後院。

臨近池塘的小亭中茶香鳥鳥,四周的帷幔隨著微風一擺一擺,一旁的暖壺時不時的發出一陣咕都咕都的水泡聲。

此時,亭內僅有兩個人,坐在東邊的是主人王曾,坐在西邊是一個留著長須的中年男人。

“王相,請飲此茶。”

中年男子將一隻天青色,碗口如蓮花的小盞推到王曾面前。

王曾呵呵一笑,撫須道。

“好,且讓我嘗嘗坦夫的手藝。”

片刻後,王曾放下茶盞,點頭道。

“不錯,幾日不見,手藝見漲。”

中年男子微微一笑,默然不語,他姓呂,名夷簡,字坦夫,同時,他也是已逝宰相呂蒙正的親侄子。

呂蒙正是王曾的伯樂之一,而且他的嶽父李沆和呂蒙正亦是同列宰輔的同僚。

如此算來,王曾和呂夷簡兩家也算是世交,他們之間的關系自然不錯。

“王相今日尋我過來,可是宮中出了什麽事?”

大行皇帝登仙不久,如今還是服喪期,雖然國朝講究以日易月,大臣們不用為先帝服喪二十七個月。

但也要服喪二十七天。

呂夷簡如今是開封府實際上的一把手(權知開封府),也算是近臣之一,如今尚處於服喪期內,他們兩個見面雖然不違規,但難免影響不好。

(ps:呂夷簡現在還有一個官名‘龍圖閣直學士’,不過此職只是帖職,是高級文官的名譽頭銜,昭示地位用的,沒有具體差遣)

何況,三天后就是禫除日(服喪結束)。

因此,呂夷簡斷定肯定是宮中出了什麽事。

不然的話,王曾也不會連三天都等不了,急匆匆的就把他叫過來。

“坦夫果然妙算無雙。”

王曾微微一歎:“今日一早,我接到宮中傳來的消息,張景宗和雷允恭都去了永安。”

聽到這個消息,呂夷簡神色一怔,然後,他便陷入了沉思。

張景宗也就罷了,雷允恭可不是普通內侍押班,此人身上還肩負著勾連內外的職責。

另外,雷允恭和丁謂關系不錯,如果沒有雷允恭的幫助,丁謂也不會像現在這樣獨攬相權。

雷允恭去修奉皇陵,是太后的意思,還是他自己的意思?

如果是前者,只怕京中很快就會迎來一場風暴。

將雷允恭調走,不亞於斷了丁謂的一條臂膀。

太后要收拾丁謂?

雖然太后和丁謂之前的關系不錯,但自古以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例子還少嗎?

且不聞太祖時期的杯酒釋兵權?

可如果是後者的話,那只能是雷允恭貪權?

半晌,呂夷簡暗自一歎,他隻覺得眼前籠罩著層層迷霧,這迷霧不僅罩在他的身上,同時也籠罩在皇城上空。

內裡到底有些什麽,實在讓人看不真切。

“坦夫,可有所得?”

眼看呂夷簡重新抬起頭來,王曾不緊不慢地問了一句。

呂夷簡搖了搖頭,歎息道。

“天意自古高難測。”

王曾微微一笑,雖然他知道的多一點,但有些事是不能拿到明面上來說的。

雷允恭此去是他自行乞求的。

可王曾不能把這個消息告知呂夷簡,太后宮中昨日才發生的事,自己今日便知道了,哪能告知於人?

即便呂夷簡和他是同盟,是好友,他也是不能說的。

萬一走漏了風聲,他的官路肯定是走到頭了。

雖然呂夷簡主動說出去的機會很小,但機會再小,也不得不防。

另一邊,眼看王曾一副穩坐釣魚台的樣子,呂夷簡頓時心中一動,生出了幾分猜測。

不過,他並沒有向王曾印證自己的猜測。

王相應該知道些什麽,只是消息來源有些敏感,不太方便說。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