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看過《醫緣》的讀者,都對這部小說印象深刻。
因為這是一部非常少見的以女性視角所展開的女主文,而且作者鈴人文筆清新,用詞文雅,有種女性特有的溫柔和細膩。
因此很多讀者都覺得,這位鈴人很可能是個女作者。
尤其是故事的結局,既悲傷又淒美,當時讓許多一直追書的女讀者哭得難以自已。
這是近幾年來繼《梁祝》之外,另一本能讓人如此受感染和動容的驚豔之作,讓人久久都無法忘懷。
事隔半年,鈴人再次在文學報上連載新作,自然引起了不少看過前作的讀者,尤其是女性讀者的關注。
這篇名為《算娘子》的新作就印在池非先生的《重生》旁邊,自然分外引人注目。
為了吸引讀者,池非特意把《算娘子》的第一章加長。
將前期的故事背景,沈家的人物介紹,以及沈如松的意外身亡,直到沈二想要通過過繼小兒子的方式來謀奪沈家的家產。
最後沈如心在幾經考慮後,終於決定不嫁到張家,而是選擇坐產招婿的全過程都一一交待清楚。讓讀者對整件事的起因有了一個清晰完整的了解。
果然這第一章一出,頓時引起了廣泛關注和議論。
支持和反對這個決定的讀者幾乎各佔一半。
雖然魏律也有明文規定,如果家中沒有兒子或兒子身亡的話,只要女兒肯坐產招婿,其孩子出生後只要跟母親姓,確實可以繼承祖業。
然而自大魏立朝以來,真正會這樣做的人家非常少,可以說是鳳毛麟角。
因為古人講求多子多福,就算是窮人家也會想多生幾個兒子,富人就更不用說了。如果正妻不能生,那就納妾,直至生出兒子為止。
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男方身體有問題而生不出來。遇到這種情況,多半會從兄弟裡或族裡找一個還未懂事的小孩過繼。這樣既能養得熟,又能解決無人繼承的問題,極少會過繼一個已經成年的晚輩。
除非真遇到極端情況,才會讓女兒坐產招婿。
而《算娘子》所描寫的,就是這種極端情況:父母年老無力,唯一能繼承家業的男丁突然離世,然後族裡相逼,再加上有心人在背後算計。
反對這個決定的讀者大多是比較傳統的人,或者說是有點大男子主義的男性讀者,覺得由一個女子來繼承家業於理不合,有違宗法。
支持這個決定的則大多是女性讀者,她們覺得憑什麽女子就不能繼承家業。
而且沈如心並非是貪圖沈家的家產,而是為了讓父母雙親能夠安度晚年才作出這個決定。不僅符合律法,而且用心至孝,這難道還有錯嗎?
一時間,雙方各執一辭,爭鋒相對。
在這種情況下,池非還火上澆油地重開了之前的讀者來信版塊。
只不過他這回學精了,不再玩作者答讀者問題這套,而是把支持和反對這兩邊讀者所寄過來的信件全部拆開,然後篩選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和想法刊登在讀者來信版塊裡,給雙方提供一個正面PK的平台。
這招果然有奇效,無數的信件蜂湧而至,大部分讀者就這個問題各自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和想法。
國人最喜歡做什麽?當然是看熱鬧了。而看人吵架或打架則是最常見的看熱鬧方式。
看到自己的觀點和想法竟然能夠在大名鼎鼎的文學報上刊登出來,這更讓那些寫信來的讀者大感振奮,有種被人關注的興奮感,於是信就寫得更加起勁了。
而大部分讀者則完全就是一副看熱鬧的心態在看文學報上不斷上演的爭論大戲,
看得十分過癮。池非這招省時省力的神來之筆頓時讓文學報的銷量再度飆升,達到平均每期兩萬份的驚人數量,再度超過原本在文學報停刊期間獨佔螯頭的新京報,成為全京城銷量最高的報紙。
包括新京報在內的其他報社東家都想不到竟然還有這種神操作,真是不得不服。
於是許多報紙有樣學樣,也紛紛開通了讀者來信專欄。
有些沒什麽讀者寫信過來的冷門報紙,乾脆找人冒充讀者在上面發表各種出位的言論以搏眼球。
隨著文學報的銷量暴增,《算娘子》的熱度也跟著水漲船高,逐漸成為繼池非先生的《重生》外,另一部台柱級作品,其影響力也僅在《重生》之下。
因為《算娘子》的爆紅,來找藍晴洽談出版的書商也越來越多,有的書商甚至出到每千字八百文的高價。
而藍晴卻不為所動,一如既往地選擇了由聚雅齋來出版《算娘子》。
稿費由之前《醫緣》的每千字三百文,漲至每千字五百文,這已經是一個名聲頗大的作者才能拿到的價位了,對此藍晴相當滿意。
而讓她更加滿意的是報社的環境, 不僅乾淨整潔,而且住在這裡的除了彭大強夫婦外,全是年幼的孩子,完全不用像以前在外面租房子時,擔心鄰居是什麽樣的人。
尤其是這些孩子在知道她是大夫後,都對她表現出既好奇又尊敬的態度,開口閉口都是藍姐姐地叫她,讓她倍感溫暖。
在得知這些孩子的身世和經歷後,藍晴對池非的崇敬之情瞬間又加深了一層。
深感池非先生真是她見過最好的人,不僅收留了這些無家可歸的孩子,還給他們安排了後路,這樣的善心實在讓人敬佩。
相比起那些稍微做件好事就巴不得全天下人都知道的權貴富豪們,像池非先生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大愛之人。
相比於平民百姓們的熱鬧生活,此時京城內部,正暗流湧動。
因為禮部尚書的繼任人選,一直遲遲未定。
按道理來說,二皇子一派當中最有力的競爭人選,前任禮部右侍郎張廷安因為涉及私鹽案被抄家砍頭後,這禮部尚書的位置理應落到了大皇子一派手中。
因為在大皇子一派中,適合接任禮部尚書一職的文官大有人在。
然而今上卻遲遲未定下繼任人選,而原禮部尚書鄧大人已經告老還鄉兩月有余。
換句話說,禮部尚書這個位置已經懸空了兩個多月。
由於今上態度不明,有不少人猜測今上可能並不想把這位置讓給大皇子一派,以免大皇子在朝堂上的勢力過大。
一時間,不僅大皇子一派有所疑慮,就連二皇子一派也開始蠢蠢欲動,準備再爭一下這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