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來,很快半年過去了,京城逐漸由春天過渡到夏天,然後迎來了涼爽的秋季。
在這半年裡,京城發生了幾件大事。
首先第一件大事,就是剛升為內閣大學士的兵部尚書閔大人,被都察院左都禦史倪大人在朝堂之上彈劾他貪汙軍餉,走私兵械這兩項罪名。
之後聖上勒令都察院、刑部、大理寺三司共同審理此案。
三司經過三個月多月的審查,最後查清楚兵部確實有多名在職官員貪汙過軍餉,有的貪汙數額還特別巨大。
至於走私兵械這項罪名,三司並沒有找到有力的人證物證,因此不了了之。
雖然沒有確實證據證明兵部尚書閔大人也參與貪汙軍餉案,但身為兵部之長,這個對下屬疏於監管,用人不察的罪名他是逃不掉的。
再加上以左都禦史倪大人為首的一大幫禦史連番彈劾,入閣還不到半個月的閔大人不僅被聖上剝奪了內閣大學士的頭銜,而且連兵部尚書的職位也被奪了。直接官降兩級,降為從三品的承宣布政使司右參政。
至於空出來的內閣人選,由國子監祭酒張大人頂上。
第二件大事,是宮中謝貴妃的父親,也就是一直鎮守西南邊關的安國公在相隔五年後,第一次回京城休憩,目的是參加嫡次孫謝長亭迎娶焞芳公主的婚禮。
第三件大事,是西北大將軍,也就是鎮國公寧志遠在成功治理西北瘟疫後,回京城述職。因其治理瘟疫有功,聖上大加讚賞。
第四件事嚴格來說並不算大事,但卻跟第三件事有關。
歷經半年的監測,西北地區再無出現新的散瘡感染者。由此可見,接種之法確實是有效的。
於是鎮國公寧志遠的小女婿,也就是文學報的東家蘇真,由於在瘟疫爆發之際成功找出了能讓人不得散瘡的神藥,並協助其嶽父寧志遠治理了西北的大瘟疫。
因其居功甚偉,聖上特意下旨對其進行封爵,並賜金千兩。
在聖旨裡,蘇真被封為二等伯,賜名靖文伯,世襲罔替,子孫永蔭。
雖然第四件事相對於其他三件大事實在無法相提並論,但對於眾多池非先生的書迷來說,卻是頭等大事。
他們在知道池非先生被聖上封爵後,都高興不已,紛紛給報社寫信表示祝賀。
池非不是一個喜歡裝高冷的人,隨即在文學報上發文向所有支持他的讀者表示感謝,並表示他池某人會一如既往地在文學報上連載小說,希望各位繼續支持捧場。
這篇發文一出,讀者們倍感欣慰和暖心。
深感池非先生果然還是他們熟悉的那個池非先生,不會因為封爵而有所改變。
此時所有讀者都在熱切期盼著池非先生的新書什麽時候開始連載,並紛紛猜測這本新書會寫什麽題材。
原來,早就半個月前,《重生》的第十二卷,也就是本書的最後一卷終於如期上市了。
如今在文學報上連載的,只是十二卷的後面章節內容而已。只要是看過書的人,都已經知道接下來的劇情了。
其實嚴格來說,這第十二卷應該算是《重生》的番外篇。因為主線故事早在第十一卷的時候就已經寫完了。
第十一卷寫的就是第二次抗倭大戰,也是全書最為驚險刺激的一卷。
故事接回第十卷的內容,在抓到那個與倭寇通敵的奸商後,江銘這才知道將會有大批倭寇準備上岸偷襲縣城。
於是他立刻讓全城進入緊急戒備,然後把所有民兵都調了過來,準備迎戰。
通過斥候的偵察報告,江銘得知這回上岸的倭寇足有五千多人,這個數量遠遠超出了他的預計。
反觀己方這邊,經過這段時間的不斷招募,民兵數量已經由三千人增長到六千多人。
雖然人數比倭寇多了一千左右,但大多都是訓練不足的新兵,如果硬碰硬的話,多半不是倭寇們的對手。
另外倭寇們上次吃了大虧,這回想再重施故計從路兩邊偷襲的話,是不可能再成功的,只能另想辦法。
雖然倭寇這回來勢洶洶,但這幾個月來江銘除了不斷招募新兵外,還做了另一件事,那就是派大量民夫修建了一座獨特的甕城。
所謂甕城,是指在城門外口加築小城,高與大城相同,其形狀似甕,故稱甕城。
而江銘卻並沒有按常規的做法在城門外修建甕城,而是反其道而行,在城門內側修建甕城,因此可以稱為內甕城。
這內甕城,就是他手裡的另一張底牌。
他準備用這內甕城,施行他的關門打狗之計。
當那五千倭寇來到縣城的城牆前面後,除了派一小部分人在路兩邊戒備外,其他人開始對縣城發起了激烈的攻城戰。
此時倭寇們發現,守城的士兵並不多,而且全都顯得很驚慌忙亂的樣子,這更坐實了那個奸商的說辭,城裡的官兵果然已經離開。
於是倭寇們打得更起勁了,全都想著等攻進城後就大開殺戒,好報回上次的仇。
雙方打了一陣後,守城的士兵因為人手不足終於頂不住了,紛紛後撤。
在沒有了守兵的阻攔後,倭寇們很快就用巨木撞開了城門,然後一齊衝進了城。
然而倭寇們一進城就傻眼了,只見裡面還有一座城牆。
只有倭寇首領並不覺得意外。因為他早就從奸商那裡知道那個可惡的江知縣在這大半年時間內,命人在城內又修建了一座城牆。
事不宜遲,倭寇首領立刻命令所有人一起對這座新的城牆發起進攻。
正當這些倭寇衝到甕城前方時,突然從甕城的箭樓上方探出無數人影,並且一起向下方放箭。
由於這輪箭雨發生得非常突然,許多倭寇當場中箭受傷或直接被射死。
倭寇們又驚又怒,立刻像之前那樣,發起了猛烈的攻城戰,雙方打得不可開交。
這打著打著,倭寇首領卻覺得事情有些不妥。
那個奸商不是說城裡的官兵已經都離開了嗎?那這些人又怎麽解釋?
就在他迷惑不解時,他忽然聞到一股奇怪的味道。
他四處掃視了一番,終於發現了異常。
只見地面並不是普通的泥沙,而是鋪滿了潮濕的稻草,那些奇怪的氣味就是從這些稻草裡面傳來。
他從地上撿起一些稻草放到鼻子前面聞了一下,隨即臉色大變,然後瘋了一般對著周邊的人大叫著趕緊跑、趕緊跑。
然而他還是晚了一步,數束火箭從甕城的箭樓上方射向倭寇們的身後各處。
這些火箭剛一落地,鋪在地上的稻草隨即就被點燃了,並且以一發不可收拾的速度迅速擴散,很快就變成了熊熊大火,並且不斷向倭寇們所站的地方逼近。
看到這些突然冒起的烈焰,倭寇們全都嚇傻了,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
看到這一幕,倭寇首領頓時全身發涼,面無人色。
他知道這些火之所以擴散得這麽快,那是因為這些鋪在地上的稻草全都被潑了火油。他剛剛聞到的奇怪氣味正是火油的味道。
原來,他們全都掉了別人的陷井裡。
就在這時,甕城那邊又開始有了新的動作。
有更多的人出現在城樓上,手裡有弓箭的就放箭,手裡沒有弓箭就往下方扔石頭,總之哪裡人多就往哪裡攻擊。
看到城樓上面有這麽多守兵,倭寇首領知道短時間內是攻不下來的。
更要命的是火勢越來越大,很快就會燒過來,到時所有人全都得變燒豬。
現在唯一求生的辦法,就是趕緊衝出去。
於是倭寇首領立刻大聲號令所有還能動的倭寇跟他一起往城門那邊衝。
就在第一批倭寇剛剛衝到城門的時候,前方突然傳來一陣陣慘叫聲。
倭寇首領定晴一看,只見城門那裡不知什麽時候集結了大批士兵。
此時堵在城門口的,正是拿著狼筅和長槍的幾百士兵。
所謂一寸長一寸強,尤其是在城門口這種狹窄的地方,狼筅和長槍這些長武器的殺傷力簡直無人能敵。
許多最先衝到門口的倭寇還沒來得及靠近,就被這些手執長兵器的士兵給刺傷或刺死了。
幾百士兵,幾百杆狼筅和長槍就足以把整個城門徹底封死。
更何況在這些士兵身後,還有許多手持盾牌和短刀的士兵在負責掩護。
這些人加起來,遠比厚實的城門要可怕無數倍。
這就是江銘的關門打狗之計。
他要趁著這個機緣巧合的機會把這幫為禍多年的倭寇全都就地格殺,以絕後患。
面對身後越燒越旺的熊熊大火,被逼到絕境的倭寇只能拚死抵抗,希望可以殺出一條血路。
雙方就這樣在狹窄的城門口展開了一場真正你死我活的死戰。
雖然江銘這邊因為兵器和地形的關系佔據著絕對的優勢,但面對瘋狂反撲的倭寇,民兵這邊還是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傷亡。
但此時所有人都知道,這是生死存亡的重要關頭,誰一旦後退一步,死的不僅是自己,還有身後的無數同伴,因此沒有一個人後退。
就算有人死了,很快就會有其他人接替他的位置,拿著他的兵器繼續死守下去。
再加上江銘就站在背後大聲指揮作戰,這使得士兵們更加悍不畏死。
這一仗足足打到天亮才結束,江銘這邊在付出了兩千多人傷亡的代價後,終於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其中大部分倭寇是被狼筅和長槍刺死的,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倭寇是真正被火燒死的。
看著滿地的倭寇屍骸,江銘在感到疲憊的同時,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輕松。
此時所有民兵和百姓全都大聲歡呼起來,聲音響徹了整個縣城。
他們贏了,他們終於打贏了!
這一戰,讓江銘成了無可爭議的抗倭名將。
當戰報傳到京城時,整個朝廷為之大震。
五千倭寇,江銘僅憑六千民兵就剿滅了五千倭寇。
天下承平已久,此等大功,已經多年未見,實在太過驚人。
關於這一戰,池非用了大量筆墨來寫,只求可以把戰場上那種我死我活的氣氛更好的表現出來。
為此,他改了不下三次才最終定稿,過程頗為曲折。
事後,江銘被朝廷連升兩級,成為正六品的徐陽府通判。
而欽差傅功名因為誤信奸人,差點醇成大錯,因此被罷官免職。甚至連功名都被奪了,變成一介平民,讀者看到這裡都大感痛快。
當江銘帶著家人準備離開淮南縣去徐陽府上任時,全城的百姓都來為他送行。
所有百姓都希望這位大公無私的父母官可以留下來,但他們也知道這樣做只會阻礙江大人的前程,隻好把話藏在心裡沒說出來。
就在江銘所坐的馬車開始行駛時,全民百姓突然自動自發地跪在了路的兩邊,默默地恭送這位大恩人離開。
看著沿途一路上跪著的百姓,江銘和他妻子徐若梅都不禁淚濕眼眶。
至此,第十一卷到此結束。
許多讀者看到這裡的時候, 都感動不已。
……………………………………
到了最終卷第十二卷的時候,池非把故事背景時間一下子推進到了十年後。
這一卷前小半部分以故事插入的形式把配角們的事情都逐一交代清楚。
例如江銘的同窗好友周海清一直在翰林院就職。這十年來由正七品的編修一直升到了從五品的侍讀學士,前途可謂一片光明。
他在十八歲的時候還被國子監祭酒趙大人看中,把嫡女許配給他,兩家結為姻親。
仕林當中一直有個不成名的規定,那就是“非翰林不得入閣”。
周海清不過三十歲就已經做到了侍讀學士這個位置,而且其嶽父又是桃李滿天下的國子監祭酒,將來入閣的機會相當大,因此很被朝人各位大佬所看重。
而周海清與江銘多年來一直保持密切的交往和聯系,周海清更是經常把朝中的各種消息通過書信告之好友,讓他能夠及時了解朝中的情況,對他幫助很大。
江銘那個同父異母的弟弟江波跟兄長的關系一直很好,長大後還開始幫江父打理家中的生意,做得有聲有色。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 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