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新京城和真知報由原來的幾天一期變成幾乎每天一期的日報時,文學報仍然保持五天發行一期的節奏在不緊不慢地連載著《重生》這個故事。
現在只有少數人知道池非已經回京,大部分人還以為他仍舊在西北主持著防疫工作。
在池非離開京城的這幾個月裡,《重生》的劇情已經逐漸進入了高潮。
在第一次抗倭大戰中,足有兩千倭寇上岸,全是一群亡命之徒。
反觀江銘這邊,卻只有三千個操練不到半年的民團新兵。
雖說人數比倭寇多一些,但戰鬥力方面還相差甚遠。
別說一對一,就是二對一都不一定打得過凶狠善戰的倭寇。
現在最大的底牌,就是江銘自創的鴛鴦陣。
如果此陣可行,那還有一戰之力。
如果此陣只是紙上談兵的無用之物,那就只有死路一條。
江銘從三千多民兵當中挑出八百人負責守城,另外兩千四百人取個整數一分為二,埋伏在縣城正門兩邊路坡上,此為倭寇入城的必經之路。
多年來,由於城防官兵根本不敢正面作戰,倭寇們早就習慣了橫行無阻。
這次也不例外,上岸以後直接往縣城這邊奔襲而來。
雖然縣城有城牆和城門保護,但多年來倭寇早就知道如何應付。
倭寇們首先利用帶來的長梯進行攀爬,並且還使用巨木撞擊城門。
在其下方,還有負責掩護的倭寇正彎弓搭箭,射擊任何一個準備反抗的官兵。
所謂攻城戰,不在於城牆多高,主要還是要看守軍實力如何。如果守軍連打都不敢打,那再高的城牆又有何用。
然而,這次守城的士兵竟然沒有逃跑,反而積極應戰,這有些出乎倭寇們的意料之外。
只見這些穿著完全不像正規官兵的士兵分成兩部分,一部分人手持盾牌負責保護同僚,大部分人則拚命往城下扔石頭或傾倒滾燙的開水,又或者用竹杆把長梯撬翻。
至於城門那邊,有上千青壯百姓正死死地抵住城門,不讓倭寇們把城門撞開。
此乃生死之戰,萬一被倭寇攻進城來,肯定死傷慘重。因此全城青壯百姓都被江銘聚集起來,協助民兵一起守城。
就在攻守雙方打得正激烈的時候,江銘看準機會,下令埋伏好的兩千四百民兵一起對倭寇發起進攻。
隨著一陣衝殺聲,兩千多民兵同時從路邊衝出,然後一起撲向正在攻城的倭寇。
倭寇們萬萬沒想到竟然還有伏兵,趕緊慌忙應戰。
這兩千多民兵也不是胡亂進攻,而是各自分開以鴛鴦陣的形式發起進攻。
江銘自創的鴛鴦陣以十二人為一隊,每隊都有一名隊長,整隊進攻就由隊長來指揮。
首先發起進攻的是執狼筅的兩名狼筅手。
每支狼筅長3米左右,所謂一寸長一寸強。
他們利用狼筅的長度優勢,率先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來刺殺倭寇。
這一招果然有效,頓時把最前面的倭寇刺得哇哇大叫,瞬間就造成了數十人死傷。
然而倭寇也不是傻子,他們立刻避開狼筅衝過來想要展開最為擅長的近戰短兵相接。
面對敵人的進攻,四名手執長槍的長槍手隨即補上,對衝過來的倭寇進行反擊。
還是那句老話,一寸長一寸強,在四名長槍手的合力攻擊下,許多衝過來的倭寇根本連靠近的機會都沒有就已經被刺傷或刺死。
就算偶爾有漏網之魚,陣中不僅有長牌手和藤牌手負責保護隊友,而且使用短刀的短兵手還能衝上前去劈殺來犯敵人,配合得天衣無縫。
倭寇哪裡見過這樣的戰陣,一時間被打得手忙腳亂、昏頭轉向。
看到敵人陣中開始出現慌亂,在後方督戰的江銘立刻命人敲鑼打鼓,並大聲呼喊,造成一種還有大量伏兵的錯覺。
果然,聽到這漫山遍野的鑼鼓聲和衝殺聲,倭寇頓時開始慌了,越打越膽怯。
反觀民兵那邊,則是越戰越勇,因為所有人都看得出來,這鴛鴦陣是真的有用的,確實能夠有效打擊敵人,於是士氣大漲。
戰鬥足足打了一個多時辰,最後倭寇終於頂不住了,扔下無數同伴屍體慌忙逃走。
所謂窮寇勿追,江銘沒有派人追擊,而是開始救治受傷的士兵以及清點戰場。
在描寫這場戰鬥的時候,池非足足修改了三次才最終定稿。
從前期部署到真正開戰再到戰鬥結束,足足寫了五萬多字。
因為他很少寫這樣的戰爭場面,所以需要反覆修改才能把那種生死存亡的緊迫感和現場感寫出來。
還好他以前看過一些如《赤壁》、《刺秦》、《墨攻》之類的經典古代戰爭大片,因此才能多少做到心中有數。
換作這個時代其他作者,關於戰爭場面最多就是一筆帶過而已。
而他卻不然,會著重詳細來寫,這也是他有別於其他話本作者的地方。
這一戰,倭寇死傷上千人之多,而民兵這邊僅有兩百人傷亡,可以說是大獲全勝。
由於倭寇非常狡猾,一旦遇到大軍圍攻,就會四處逃散,平時只會對兵力較弱的小縣城下手。
這使得多年來朝廷在與倭寇的鬥爭中都是敗多勝少,就算偶有勝者,也不過是殲滅了一兩百人而已。
如今這一場仗,卻造成了上千倭寇的死傷,絕對是大捷。
此事報上朝廷後, 許多官員都覺得不可思議,有不少人覺得此事很可疑,懷疑江銘這新任知縣肯定是虛報戰果想借此邀功。
一個新科進士,才擔任地方知縣不到半年,竟然立下如此大功,這確實很讓人懷疑。
為查清真相,皇上於是派出欽差去調查此事。
而在縣城這邊,卻是全城歡慶,所有人都無比興奮地慶祝著這次的大勝。
有許多遭遇了家人被倭寇所殺害的百姓甚至歡喜得大聲痛哭出來。
當江銘出現時,全城百姓更是歡聲雷動,自動自發地一起跪下來叩謝這位英勇無私的父母官。
江銘連忙讓他們起來,並發表了一番振奮人心的演講。
這一戰,不僅讓江銘成了沿海百姓心目中名符其實的抗倭英雄,還讓他的名聲越來越響。
可以說是一戰成名。
許多讀者在看到這裡的時候,都感到熱血沸騰,久久難以平複。
這部分章節一經刊登,頓時好評如潮,許多讀者紛紛寫信過來表達喜愛之情,那時他們還不知道池非已經離開了京城,正在西北研究接種之法。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 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