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養生小餐廳》第4章:為功德而做善事
  “看出來的啊!”

  杜清和說的是實話,只可惜在那男子看起來好像有點不信。

  “這事怎麽能看出來呢?”

  杜清和笑了笑沒爭辯,因為這事也沒辦法解釋:“你過來就為了說這個啊?”

  “不是,不是,我這不是來謝謝你的麽?要不是你,我剛剛就真的沒命了……”那跑業務的男子心有余悸地說道,“老板,你是沒看見,我準備開上高水路去羊角鎮的時候,剛好遇到了紅燈。如果是平常,我就一扭油門拐右就上去了。但沒來由的,心裡想起你的話了,我琢磨著,還是等等紅燈看吧……”

  說到這,杜清和的臉上有點笑意了。

  沒錯,潘州是全國有名的堵城,不是賭博的賭,是堵車的堵。沒辦法,這城區小,道路窄,紅燈隔個百來米就一個。再加上近些年來汽車摩托電驢都多了,平時都還好,要是上下班時期,那就沒法了。這堵車有名到了什麽程度呢?全國排行第七,這還是治理之後的事,要是沒治理啊,估摸前三甲有潘州一個席位。

  潘州這麽堵,有什麽辦法治理嗎?

  還真別說,有!

  那就是右轉不受燈控。

  什麽意思呢?直白來說,就是右轉的車輛可以不等紅燈,隨時都能過。這條交通規則,在潘州地界都是通用的。頒布了這一條交通規則後,再改進了一下全市的右轉車道,還真別說,情況好多了。最起碼比起上下班塞得一動不動,最起碼還能以每小時五公裡的速度往前挪一挪。

  不過,這個男子是到郊區跑業務的,道路情況還算好。

  “……沒想到我剛剛停下來,一輛紅色重型貨車呼的一聲就撞到右邊護欄上了,前後都不到三秒鍾!”那男子顯然很是後怕,“要是我沒停下來等紅燈,那三秒鍾肯定是被撞上了,重型貨車啊,起碼裝了幾噸的貨物,我哪裡還有命在?!”

  杜清和倒是不意外:“那輛貨車是爆胎了吧?”

  “唉喲,你真神了!”那男子也激動啊,“你該不會又是看出來的吧?”

  “是。”

  杜清和沒有說謊的必要。

  “那你給我看看,這一期的福利彩票開的是什麽號碼,我拿筆記一下……”那男子激動地翻找紙和筆。

  杜清和樂了,覺得這人實在有點神經大條,無奈地說道:“你省省吧,要是看得出來,我自己不會去買?!”

  那男子尷尬地笑了笑,又拿出一張名片來:“我叫陳浩,這是我的名片,如果你這缺啤酒的話,我給你最低的進貨價……”

  杜清和又樂了:“誒,我說你啊,是不是我賺了你兩百塊,你就非得攢著勁要從我這把錢賺回去啊?你也不看看我這家店,叫做‘自然養生餐廳’,都養生了,怎麽還能喝啤酒?”

  陳浩撓了撓後腦,可惜他忘了自己戴著頭盔了:“不是,主要是想謝謝你,真的謝謝你,要不是你提醒,我就真沒命了。我上有老,下有小的……”

   “好了,這都是你積攢的陰德,和我關系不大。要是說謝謝的話,還不如再給我點真金白銀呢。”杜清和打趣地說道。

  “應該的,應該的,我這還有五百塊……”陳浩是真的想感謝杜清和,把身上剩下的錢都掏出來了。

  杜清和無奈地看著他:“那我該給你做幾頓飯才行?拿走拿走,別鬧哈……”

  陳浩也愣了,好半天才反應過來,感情這小老板是真好人啊?

  “那……我……”陳浩不知道說什麽了,

感覺跑業務練就的好口才,全無用武之地。  杜清和淡淡地說道:“我打開門做生意的,哪裡能平白無故要你的錢?你還吃飯嗎,不吃飯就走吧。以後多做好事,多積陰德,自然會有福報。”

  陳浩千恩萬謝地走了,杜清和的心情卻不太平靜。

  這是他開張兩個月以來,賺的第一筆大功德。

  何為功德?

  功德,就是功業與德行。《禮記》有載:“有功德於民者,加地進律。”意思就是對百姓有功德的,就能做官了。杜清和追求的,就是這無量的功德,這事關他的神通修煉。換句話說,杜清和並不是一般人,而是一個修功德的修士,或者可以說是修仙者。在地球這靈氣匱乏的世界裡,要想像遠古時候那般修仙是不可能的。但積累功德,卻能有意外的修煉效果。比如那陳浩,就是一個積陰德的人。但他積陰德的方式比較特別,是通過買彩票積累的。但不管怎麽樣,他算是間接幫了不少人,也算是陰德無量了。

  杜清和出言救他一命,也是他命不該絕,而且也能積攢自己的功德。換而言之,做好事就是積攢功德。

  “再來一次這樣的大功德,我就能施展多一門神通了吧?”杜清和心中充滿了向往。

  像他這樣的修道之人,其實對外界錢財不算看重了。與傳統的修道之士不一樣,他並不需要財侶法地,即便一樣要吃飯,要生活,可對物質需求並不是那麽迫切。

  想到功德,杜清和又想起了自己那年高三畢業後的際遇。

  那一年,杜清和的爺爺去世了,在整理爺爺的遺物時,杜清和發現了一本古籍。

  這本古籍晦澀難懂,杜清和也是留著念想的,並沒有怎麽翻看。不過杜清和卻知道,這是一本道家書籍。為什麽呢?這就要從杜清和的爺爺說起了。杜清和的爺爺,原本是村裡一個打醮的火居道士(潘州也叫打齋,其實是一樣的)。什麽是打醮呢?就是做法事,替人求福禳災的。說得通俗易懂一些,就是過年時遊神的時候,杜清和的爺爺就去給各個村子打醮,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安居樂業。哪家有白事了,杜清和的爺爺也會去打醮,這是粵省乃至香江一帶流傳的習俗,也是“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體現。打醮,是為亡人超度,祝禱招魂,安生人心,又給了亡人一個體面的離開。

  杜清和估摸著,這本東西就是爺爺修道的書籍,裡面可能記載著怎麽打醮,怎麽超度亡魂,怎麽祈求風調雨順罷了。也不過是留著念想,本不想著再與這本古籍有更多的交集。因為爺爺還有一本筆記,上面有很多符籙,還記載了他的一生打醮的事跡。相對於古籍來說,筆記更能睹物思人。

  但不曾想,一次意外,讓杜清和的整個人生都發生了變化。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