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養生小餐廳》第643章:拿5000萬做慈善的人說自己沒錢了!
  特別是,不知道轉基因食品會對生育造成什麽樣的影響!
  不得不說,科學家的眼光是犀利的,一下就看出了問題所在。
  沒錯,轉基因食品可能吃不死人。
  但是,生育風險呢?
  還有更多看不見的遺傳風險呢?
  沒有經過幾代人的實驗,你拿出來大規模應用,這就是誤國誤民!萬一真的出事了,是要被釘在恥辱柱上面的!
  李維突然明白杜清和的追求了,只是有點想不到而已。
  前米國國務卿辛基格說過,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各個國家,控制了糧食就控制了全人類。所以你就不難理解,為啥米國是世界第一強國,但它同時也是農業強國!也就是說,如果發生戰爭,米國有足夠的糧食貯備。
  還有,發達國家積極地向醫療欠發達國家推行較好的醫療設備,藥物和技術,很多人都認為是善舉,但是卻沒有想過一個不發達國際突然間人的死亡率下降了,人均壽命延長了,因此所造成的糧食短缺問題如何解決?有些時候“慈悲”就是最大的“殘忍”,特別是披著慈悲外衣的行為更加應該引起警惕。
  而中國呢?
  很遺憾的是,中國的糧食進口,日益增多。
  現在很少有年輕人想種地了,這是不爭的事實,再加上糧價不漲,國家沒多少補貼,種地很不劃算。於是,很多地方開始種植高附加值的經濟作物。這是市場的選擇,也不能怪誰。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可耕種土地在減少。
  具體什麽原因,大家都是清楚的。這個現象非一日之功,但是,糧食危機看似不遠,其實就在眼前。
  “所以老板你要種有機蔬菜?”李維也聽看好杜清和的有機蔬菜,因為好吃,再加上有證據表明對人體極其有益,所以造就了不少銷售奇跡。甚至於,這兩天,是一運到超市就銷售一空了,恢復到了巔峰時期的水平。
  也就是說,有機蔬菜給杜清和帶來了穩定的現金流。
  即便一時半會拿不回投資的錢,也是在穩定回本之中了。至於什麽原因,杜清和是知道的。無非是有人把有機蔬菜給病人吃了,病人吃了之後,恢復超出了預期。本來個例的話,就不會引起轟動的,可這不是個例啊!
  所以,有機蔬菜再一次爆了。
  最好笑的是,一些有機蔬菜生廠商、經銷商聽說了這個消息,以為潘州是一塊熱土,等插手進來一看,他們的有機蔬菜就算是蔫了、黃了、爛了,都沒賣出去多少。甚至,還有不少人回來,罵他們掛羊頭賣狗肉!
  這些有機蔬菜的經銷商冤啊,等他們了解實情後,才愕然,怎麽會有這等神奇的蔬菜存在的?!
  李維也知道這個事情,事實上他也有所耳聞了,不然的話也不會願意給杜清和打工的。
  “這是其中的一個原因。真正的原因是,這個好賺錢。”杜清和老實說道,“我也沒別的技術了。”更大的實話是,功德田種出來的東西,能幫助更多人。至於工業品什麽的,效果就沒那麽好了。屁股決定腦袋,李維怎麽都不會想到,杜清和居然是這樣的想法。
  李維也沉默了,他不好說什麽,因為他跟著杜清和賺了一圈發現,杜清和是在賺錢的。
  現在工廠很難開,一是高端技術掌握在大廠手裡,二是創新不易,三是市場競爭很激烈。
  就拿化工品來說,高端產品市場很大,但是設備投入也大,更迭也快,一般人根本玩不起。中低端市場也不小,可競爭激烈,進去了只會擠得頭破血流。沒看到李維他們,也只是堅持了幾年就堅持不了嗎!現如今這個社會,能賺錢才是王道。
  哪怕李維心中有一個工業夢,可作為一個普通人,他也難以為繼。最可悲的是,李維不是理科生,而是一個文科生。要是一個理科生,懂得研發啥的,李維早就去珠三角了,再怎麽說也比潘州的工業規模大。可李維是文科生,這就尷尬了。更加尷尬的是他的年齡。別看李維保養得還不錯,其實他已經超過四十歲了。
  一個超過四十歲的男人,或者說是求職者,除了自己創業之外,其實路子很窄的。
  李維創業了,但失敗了,所以他選擇的余地不是很多。
  杜清和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我知道你還想搞工業,我也想搞,說真的。我雖然也是個文科生,但心中一樣有個工業夢。但是我們現在實力不夠,換句話說,就是我的錢沒有了。”
  李維鄙夷地看了他一眼,能拿出五千萬搞慈善的人,居然說自己沒錢!
  太氣人了!
  不過人家的錢是人家的,人家想怎麽花,你也管不著。
  李維只能老老實實給杜清和乾工作,等攢到錢了,再做打算。
  其實,不是沒有人邀請他一起合夥辦廠,甚至也有邀請他過去當管理的。李維倒不是不願意,只是提出要管研發部, 要老板無條件支持研發。你想啊,現在哪個老板願意投資那麽大?特別是經濟不景氣的時候,萬一研發鼓搞不出什麽來,資金也見底了,那大家一起去喝西北風吧!
  所以,談崩了一兩個,其他廠的老板聽說了,也不找李維了。
  悲哀的是,今年潘州不少經營不善的工廠,被外來資本收購兼並了。其中也有李維朋友的廠,李維也知道,哪怕是收購兼並,人家也活得很滋潤。可不知道為什麽,李維覺得心很不安。創新,研發,每個老板都知道它的重要性,可就是沒有幾個老板真正上心。因為,創新和研發不僅費時間,還費錢,老板有老板的難處,根本不想過大投入。可市場是殘酷的,看看現在車企就知道了,面臨新能源汽車的凶猛形勢,傳統車企舉步維艱,艱難轉型。而至於早就布局好的,比如比某迪,就活得很滋潤。
  眼瞅著幾年後,國家將取消乘用車領域的外資股比限制,國內車企通過合資坐擁外資成熟的技術、車型,甚至是配套的供應商躺贏的日子將一去不複返。那時候,才是車企的窮途末路。不創新是死,創新,才有些微活路。可在這一場工業轉型的過程中,很多中小企業紛紛選擇了保守的放棄研發,最終也還是倒閉了。
  李維歎了口氣,不是那些老板不知道創新,是他們不敢賭了,失去了銳意進取,所以他們輸了。
  但是,種地就能有出路嗎?李維還是很擔憂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