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清和這麽淡定的人,都被李維弄得差點沒把口中的茶噴出來。饒是如此,林正弘也手中一哆嗦,一杯茶灑了不少。
大哥,不帶這麽玩人的。
剛剛還說做慈善沒意義,你轉口就問人家能給多少錢工資,這不是矯情嗎?
杜清和心境平複了一下,才恢復了波瀾不驚,皺眉問道:“為什麽?”
這句話有點沒頭腦,人家問你能給多少工資,你卻問為什麽。但偏偏,在座的人都聽懂了,杜清和這是問李維為什麽改變了主意。其實面試一個管理者,和面試普通員工不一樣。普通員工是不需要知道員工想什麽的,只需要你給公司工作就行了。畢竟就業是雙向選擇的,普通員工去到哪個公司,都是要從底層做起。
但管理層不一樣,要是管理層的想法和企業文化相背離,那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你都不認可這間公司,你還來做管理層,這不是開玩笑嗎。
可笑的是,很多老板根本不清楚這個,盲目的把人提到管理層,加速了企業的衰亡。
要知道,全球企業的平均壽命有二十八年,而中國只有七年!
為什麽呢?很多人想過這個問題,卻拒絕承認是自己的管理水平問題。
杜清和之前聽管理學導師上課的時候,印象非常深刻,所以他問出了這個問題。
“因為我是一個職業經理人,而我現在缺錢。”
李維很坦誠,他點明了自己和其他的人不同,其他的經理人可能思想不會和企業同步,但是他的職業素養不會這樣。再一個,看在錢的份上,他也會認真工作的。這是肯定的事情,因為李維真的很缺錢。像他這樣的職業經理人,哪怕是交際,都需要花錢的。
沒有錢,孔老夫子都要餓肚子,更別說普通人了。
杜清和認真地想了想,問道:“你之前在華大公司,薪酬是多少?”
其實不止是杜清和,連林正弘也很想知道。
“月薪兩萬。”
李維也不藏著掖著,這沒有什麽好隱瞞的。
林正弘歎息了一聲,說道:“我就知道,李維你是我用不起的人。”這是實話,他這個老板,看似風光,其實是不拿工資的。而他手底下,拿工資最高的是畫圖紙的員工,但人家是真的做事了,林正弘也要養著人家,所以給的工資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但是,也沒有到兩萬塊錢月薪那麽誇張,這個月薪在潘州來說,已經非常高了。
除非是一些科研人員,比如博士生,在工廠搞科研的才有這個工資。
當然了,搞科研的遠不止這個工資,有的博士生年薪百萬很平常。還有一些大學老師,年薪也是不少的。
李維一個職業經理人,能賺兩萬塊錢的月薪,已經不是一般的本事了。
杜清和深吸了一口氣,怪不得林正弘說養不起了,就算是杜清和自己,都未必能養得起。月薪兩萬,年薪就要二十四萬了。看似不多,但是潘州又有幾個人能有這個工資的?再說了,慈善基金會是一個不賺錢的行當,還是一個極其花錢的行當,這月薪兩萬,是有點太重負擔了。
不過,一個大氣的人,想的不止是這些。
杜清和想到更遠的是,給這個月薪給李維,他能給慈善基金會什麽呢?利用人脈,給慈善基金會拉來捐款?還是招來一些得力助手,然後幫杜清和發現哪個貧困學生需要幫助的?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確實有點值得。
見杜清和良久不語,李維想了想說道:“我之前在華大公司,員工超過五百人,我也能管理得井井有條。”
這意思是說,不管杜清和旗下有多少產業,他都能代勞。
也是,職業經理人要是沒有這個本事,估計也不敢開口說兩萬月薪了。
杜清和想了想,倒是很合適。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花錢找個職業經理人,說不定比自己這個半桶水管得好多了。杜清和之所以能把一百多號人管得服服帖帖,除了金錢因素之外,其實沒有多少規章制度的。也就是說,李維的加入,可以幫他整合現在的企業,甚至整合以後的企業。
這麽看來,花兩萬塊錢的月薪招攬這麽一個能替代自己乾活的人,是很值得的。
所以,杜清和也沒考慮多久,說道:“試用期八成工資,試用期三個月,應該能接受吧?”
“可以!”
李維沒有如釋重負,反而是一種沉甸甸的負重感。沒辦法啊,這是他沒有管理過的行業,他不知道要投入多少精力才行。
“別緊張, 事情都上軌道的了,你只是要按照需求制定一個規章制度,監督他們的財務報表,時不時去查查崗就好。你明天過來,我帶你去轉一圈我旗下的企業。”杜清和笑著說道,但這笑意背後,是深深的考量。
有時候打工仔就是這樣,要乾一些老板不想做的事。要是什麽事都老板幹了,還要你做什麽?
李維認識到自己的重擔,也點了點頭。
林正弘看到自己為杜清和推薦了個人才,也松了口氣。他知道,友誼算是拉回來一點了。其實,林正弘也明白,他這麽巴結杜清和,主要還是知道了杜清和是“神醫”的內情,想有一個生命的保證。
也對,有錢人最看重的並非是錢,而是他們的命。
林正弘雖然和氣生財,但他對員工的工資開得也不算高,只是等於同行的水平罷了。但是,林正弘這人知道自己的身體有這樣那樣的毛病,每年去檢查醫生都說他要注意飲食,因為又三高了,再這麽發展下去,壽命縮短是不可避免的。
你說,在這條件下,林正弘豈能對杜清和不上心?杜清和其實也知道林正弘的想法,畢竟大家都不傻,隱隱猜到了。可就李維被蒙在鼓裡,他雖然接觸過不少“大老板”,可對杜清和還是一無所知的。
因為杜清和的崛起有點快,不聲不響就完成了第一桶金的積累。這樣一個白手起家的非典型人物,李維又脫離了職場長達一年多,又怎麽會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