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養生小餐廳》第702章:毫無辦法
  只是張青查到的事實,有點偏差罷了。杜清和並不是以醫術治好楊國偉孫子的,但也大差不離了。怎麽說都好,杜清和被披了高人的衣服,讓人有點崇敬了。事實,中國人太喜歡排資論輩了,若是杜清和七老八十了,一副鶴發童顏的模樣,那賣相起來了,比任何說明都管用。

  可偏偏杜清和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子,就讓人產生了一股不信任的感受。

  就好像你去醫院看病,若醫生是個老醫生,你會心理受到安慰:這個醫生會靠譜點。

  要是遇到年輕醫生,很多患者是打心裡就懷疑他的專業水準的。沒辦法,即便年輕醫生在這專業方面,比老醫生還要專業,可病人不相信啊!不說中醫,從西醫的角度出發,除了臨床經驗不夠豐富之外,其實年輕醫生和老醫生的專業水準是差不多的。

  說個笑話好了,同為西醫,都是檢查、拍片子、開西藥……這些步驟都一樣,誰的醫術高明點?還真的看不出來。真正醫術高明的,恐怕就是要動刀了。不過,那涉及到了另外一個層次,暫且不討論。

  總而言之,即便是張青也懷疑杜清和的“水準”,更別說陳淑芬了。

  夫妻倆商量了一會,就相擁而眠了。

  這也是張青的習慣,不會超過晚十點睡覺,你天大的事,留待第二天再解決。張青也不是沒有替代辦法的,他雇用了職業經理,就是為了應付這些事的。做老板就有這個好處了,能把風險轉嫁給下屬的時候,就肯定會轉嫁的。

  而打工者也是沒辦法的,你要養家糊口,就必須接受剝削。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第二天,張青找找起床了,也是他的習慣,打了一套養生的拳法之後,張青才洗漱,然後找到了郭老他們,再次前往自然養生餐廳吃早餐。但很明顯的,張青心不在焉,左顧右盼。

  張青的女兒有點小情緒:“來粵省,早不喝茶,到這裡吃這些寡淡的粥幹嘛?”

  雖然,這些粥還不錯,可女人嘛,總是會情緒波動的。

  倒是郭老的兒子很懂哄媳婦,連忙說道:“都是我的錯,是我覺得昨天中午的飯菜不錯,又聽我爸說這裡的早餐也還行,才決定來這裡的。”沒想到,他的兒子很配合,在郭老妻子的喂粥下很配合,甚至笑出了聲。

  看到了這一幕,張青的女兒態度也軟化了下來。

  張青卻沒理會這個小插曲,問道:“親家,怎麽不見這老板?”

  郭老歎了口氣:“人家都是老板了,還做大做強了,自然就不會天天掌杓了。你見過行政主廚掌杓的嗎?沒怎麽見過吧,一樣的道理。昨天是人家給我面子,才親自下廚的。”郭老顯然是誤會了,但所說的也是事實。杜清和確實對郭老的態度不一樣,怎麽說都是一個忘年交,隆重招待是應該的。

  只是張青就鬱悶了,他拿身份鎮不住杜清和,拿同道的身份觸動不了杜清和,現在都不知道怎麽辦才好。

  “那你知道,這裡的老板有甚麽麻煩嗎,我嘗試著幫他解決一二。”這是張青最後的撒手鐧了。

  郭老想了想,說道:“之前他遇到過,現在沒有了。”

  “怎麽會沒有了?做生意豈能沒有困難,沒有麻煩的?”張青覺得不可思議,其實做生意,就是和人打交道的。有的人好打交道,有的人就不好打交道,甚至有些人根本打不了交道。這社會,什麽人沒有啊,也就是說做生意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遇到的人多了,遇到奇葩也會多,困難和麻煩肯定也不少。

  “之前小杜的店哪裡有這麽大,也就十來平米,幾張桌椅而已。後來那個房東說,不租了,所以才搬來到這裡的。還有市督局的人過來檢查,愣是睜眼瞎說衛生不過關,要關停整頓,後來也給他找來律師解決了。我不知道他還有什麽困難和麻
煩,是自己解決不了的。”

  張青懂了,這是因為杜清和的廟太小,所以遇到的困難和麻煩不夠多。確實是這樣的,因為小企業的麻煩不會太多,因為沒人在意它的生存與否。畢竟這市面的餐廳、茶樓、飯館多了去,開一家、倒一家的,那算什麽事?不外乎是經營不善,導致虧損而已。

  而大企業就不一樣了,應對的麻煩就太多了。

  特別是當地沒有政策保駕護航的時候,這樣的麻煩事更多。且不說本地媒體過來打秋風,就連有關部門都會過來打秋風。

  當然,這些年實業不好做,有關部門打秋風也少了。反倒是媒體到有關部門去打秋風更多,因為媒體對經濟熱度是最敏感的,要是沒有廣告,他們恐怕就要餓肚子了。

  這些還是小麻煩, 還有各種經營的麻煩,比如用地規劃、消防檢查、安全檢查……甚至是資金鏈等等問題,那才是大問題。

  很多中小企業要是沒有銀行的貸款,根本就活不下去。

  這年頭創業有危險,隨便創業就賺錢的時代早就過去了。更多的人,是創業不成功,企業破產,個人背一堆債務的。這年頭,起碼有三分之一的“老賴”,是因為創業失敗而登失信人員名單的。

  這些“老賴”,也是無奈之舉,因為中國沒有個人破產制度,欠下的債只能慢慢還了。

  正是因為這樣,不知道多少人打消了創業的念頭。就好比操持一家小飯館,累死累活,全家陣,一個月才賺那麽幾萬塊錢。而且,這是全年無休的狀態下賺到的錢。再一換算,全家這麽些人乾活,攤分下來也就一個人賺了五六千塊,跟班一樣,甚至還不如班。班人家還有假期休假,這開飯館哪裡有休假一說?

  所以說,現在創業什麽的最難了,能堅持下去的老板都不容易。

  也就像張青這樣的大老板,恰好經歷了快速崛起的風潮,把企業做大做強了,才有現在的地位。

  但這和個人的眼光、大勢的發展分不開的。

  可以說,要是沒有這個基礎,張青也不可能做到現在的規模。在金陵市,張青那可是數一數二的大富豪!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