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養生小餐廳》第601章:你這是什麽法寶?
  杜清和樂了:“怎麽樣,陳老哥,現在感覺是不是神清氣爽了?”
  被杜清和這麽一提醒,陳正才覺得自己的腦子好似拋棄了很多負擔一樣,感覺整個世界都更加清晰了。
  唯獨杜清和知道,這不是陳正的錯覺,而是實打實的效果。因為“三清鈴”的功效除了降神除魔之外,就是蕩滌人的神魂,把人的負面情緒消除掉一部分。不過呢,這“三清鈴”也不是萬能的,因為人的負面情緒就好像無底洞一樣,說不定啥時候就又冒出來了。猶如原上野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
  事實上,現代醫學也證明了,負面情緒太多,人呢就會生病。就算身強體壯,一時半會不會得病,但是負面情緒積累之下,甚至會釀出大病來的。懂得自我宣泄,自我調解就非常重要。很多人就是自我調解不了,最後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而要是一個人天生樂觀派,沒有那麽多事情讓他憤怒、煩憂、悶悶不樂的話,這人的身體也會比常人健康很多的。
  這個“三清鈴”的功效,對於很多想求得解脫而不得的人來說,就算一個福音。當然了,也要看用在誰的手中。要是尋常道士,旁人聽了最多覺得這“三清鈴”悅耳動聽,不會有什麽反感的舉動。
  到了杜清和的手中,以靈氣催動,那就是降神除魔,蕩滌神魂,消除煩憂的神器了。所以對杜清和來說,這“三清鈴”不管多少錢都要拿下來的。因為在旁人手裡,哪怕是在“道法高深”的道長手中,也沒什麽大用。實在是因為末法時代,懂得修煉靈氣的人基本上沒有了。
  “杜老弟,這是怎麽回事?”
  陳正仔細咂摸了一番滋味,驚喜地說道:“我感覺整個人輕松了不少,就好像年輕了好幾歲一樣……”
  杜清和笑了笑,沒有解釋。
  有些事,不需要別人知道太多的。
  但是,陳正卻有一種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追上去問道:“杜老弟,這到底是什麽鈴鐺啊?這麽厲害?我說,該不會是法寶什麽的吧?”
  杜清和有點發愣,看著陳正,然後問道:“陳老哥,你是不是有一種天賦,叫做一語中的啊?”
  陳正自己都傻眼了:“真的是法寶啊?”
  “額,可以說是吧。”
  陳正猜到了,杜清和也無奈,只能實話實說,“其實這就是‘三清鈴’,能降神除魔的,常人聽起來挺好聽。”
  “不對不對,三清鈴怎麽可能是這樣的?我明明也見過道士打醮作法事,明明三清鈴上面是三叉戟模樣的啊?再說了,這三清鈴也小了點吧,人家道士的三清鈴,都是能用手握住鈴柄部的。那麽個一搖,像在跳大神一樣……”
  杜清和笑了笑,說道:“那是在步罡踏鬥,不過……”杜清和欲言又止,他知道現在不管是步罡踏鬥,還是請神降臨什麽的,道士傳承都不多了,甚至都是殘缺不全的。唯獨杜清和,知道得最全,他也能全套耍下來。至於效果,咳咳,杜清和也不知道,因為他也沒弄過。
  “咳咳,說回這三清鈴吧,其實這才是三清鈴最原始的,不對,是傳承最久的形態。至於三清鈴一開始是什麽樣的,我也不知道。但是呢,這個形製,肯定是在蟎清之前。”接著,杜清和把道教秘史說了一遍,陳正才恍然大悟。
  “這麽說來,這真的是古玩?!”
  陳正傻眼了,“這上面也沒有包漿啊,怎麽可能是古玩呢?這……不可能啊?要知道,人家最好的銅器,宣德爐,也是有包漿的。”
  這是實話,經過了幾百年的銅器,怎麽可能沒有包漿呢?
  杜清和卻知道,這是寶物不會蒙塵。包漿再好,也會破壞銅器的外觀。而作為寶物有靈的法器,是不會讓自己蒙塵的。哪怕穿越了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時光,都會在靈氣的庇護下,不會被破壞自身。當然了,如果沒有靈氣的補充,法器的靈氣也會慢慢消耗殆盡。
  “也不能確定這就是蟎清之前的三清鈴,因為到底還是有這樣形製的三清鈴傳承下來的。我估計啊,這三清鈴就是一直在道觀裡被使用,加上平日裡打醮,做功課什麽的,又接受了香火供奉,才有這種效果。對了,這就相當於什麽開光,也就是讓一件普通的東西有了靈。”
  杜清和的解釋, 讓陳正釋懷了:“我就說,不可能是明朝,甚至更早的銅器。如果是民國時期的,我倒是覺得像了。你看看,上面的賊光還是賊亮呢。估計也沒用過多少次,都沒有汗漬浸透,然後形成包漿。”
  杜清和笑了笑,沒有再說話。
  陳正就是太過於迷信什麽包漿了,事實上,法器是不會有包漿的。
  就算是把一件古董銅器製作成法器,那在靈氣的作用下,這包漿也會自行脫落,很是神奇。畢竟寶物嘛,要熠熠生輝的那才是寶物,不然的話,神仙手段的法寶,跟凡間的銅器一樣,這像話嗎?
  陳正感慨道:“不過話說回來,這知識就是力量啊,我原本這可能是出爐沒多久的銅器,沒想居然還有這麽大的來頭。也好,今天算長見識了,道教的辛密也聽了一點。杜老弟,我們去吃飯吧,吃正宗的榕城美食!”
  其實榕城和其他潮汕地區不太一樣,哪怕方言類似,但吃食方面卻也獨樹一幟。
  大抵上也跟閩省差不多,閩省是“十裡不同風,一村有一俗”。事實上,粵省也差不多,粵東、珠三角,粵北和粵西,風俗都相差太遠。這大抵上是因為歷史上兩次人口大融合,北方漢人客徙到粵省,把原本的風俗都帶了過來,再加上本地的風俗同化,才形成這種奇景。
  反正,粵省不同地區的人,到其他地級市去,都會覺得非常新奇的。
  特別是吃食,真的千奇百怪,無奇不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