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養生小餐廳》889
近幾年頻頻鬧出各種自殺事件,抑鬱症也好、為情自殺也好,很多人會認為“我們現在的孩子實在太脆弱了。”

沒錯,現代人是心理脆弱,但起碼在這次事件中,導致女孩走向死亡的不是脆弱,是她不知人心險惡。身處局外的人可以輕易說出這麽一句話,但誰能考慮到,當時在局裡掙扎的女生是多麽的絕望。

北大女生自殺事件不由得讓人想起今年美國發生的一起相似案件。

今年5月20日,22歲的美國波士頓大學生物學專業畢業生Alexander迎來了自己的畢業典禮,在開幕前1個多小時,這個男孩從不遠處停車場的樓上一躍而下,跳樓自殺。

10月22日,Alexande生前的韓國女友Inyoungyou被帶向審判庭,因在2個月內發送47000條暗示對方去死的短信以及語言暴力導致男友絕望自殺被判過失殺人罪。

而在Alexander跳樓的當天,她就在停車場,目睹了一切。在男友死亡後,她匆匆退了學並返回了韓國。

Inyoungyou向男友發送的短信的內容有:

“gokillyourself。”

“如果沒有你,你的家人,你的女朋友我,還有整個世界都會變得更好。”

“去死吧”

她還利用自殘作為威脅來控制男友Alexander,讓原本陽光開朗的Alexander情緒變的越來越不穩定,最終自殺。

怎麽樣,跟北大女生自殺事件的聊天截圖像不像。

在這次北大女生自殺的事件中,很多網友問這個男生是不是學過PUA,其實PUA根本不用學,只是非常簡單的話術+心理小技巧,任何一個不懷好意的人都可以在生活中發現這些訣竅並且熟練掌握。

精神控制三套路:

打壓+賣可憐+要挾

1.打壓

我們每個人都有弱點,這些弱點外人也許看不出來,但親密的人一定知道。

北大女生事件中,即使這個女生是處女,難道這個男生就找不出其他的點來打壓了嗎?

你個子不高,他可以說你矮;

你個子高,他可以說你是竹竿,說你魁梧;

你熱情大方,他可以說你沒有深度沒有神秘感;

你內向冷漠,他可以說你是捂不熱的一塊冰,沒人願意跟你在一起。

看吧,我想說你,我可以找出一萬種說法。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而我只要選擇其中最有效的一條,不斷循環,不停重複,過一陣子,你自然會被洗腦,產生自卑感。

沒聽過這麽一句話嗎:謊言重複了一百遍,就成了真話。

有人就要問了:為什麽我們會相信這些?我們又不傻

為什麽呢?難道是因為北大的女生智商低嗎?

當然不是。

因為:首先,我們在親密的人面前自然放松戒備,會相信對方說的話,親人、戀人、朋友做出的否定更傷人。

其次,《情感勒索》中提到過,對方攻擊我們的專業能力、學識,我們可以很自然反駁。但對方攻擊性格、生理條件時,我們很難反駁,因為這些沒有定論,我們無法對自己做準確評價。

而北大這位女生的男友可是不僅僅到打壓的地步了,他矮化女友,讓她叫自己主人,並在身上紋“我是XXX的一條狗”,有半點尊重嗎?我只看到了他試圖控制女友,不把人當人的冷漠。

2.賣可憐,讓你產生負罪感

請警惕所有常常讓你產生負罪感的人,尤其是用哭、自殘、自殺等行為。

很多人常常會問什麽是好的愛情,好的愛情你可以不知道是什麽樣的。但是不好的愛情你一定要知道,那就是動不動歇斯底裡,動不動要死要活。

很多人在關系中會偽裝成弱者的樣子,用自殘等行為讓你認為你對他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可是你仔細想一想,回過味來就會覺得不對勁:我做了什麽了,對方要這個樣子?有的時候自己什麽都沒做,怎麽就傷害對方了呢?

北大女生事件中,這位男朋友不斷強調自己的崩潰與痛苦,並假裝自殺,利用女生的心軟,讓女生產生負罪感,認為自己的“不乾淨”讓對方產生了巨大的精神痛苦,認為自己與對方分手這件事是不道德的。

這些所謂的“弱者”,在關系中卻是實打實的強者,他們的示弱只是武器罷了。

為什麽一切都成了你的錯-如何識別並對抗“內疚”陷阱

3.要挾

精神虐待之所以能夠產生那麽大的作用,是因為對方的手段簡單粗暴有效,軟硬兼施,讓你動彈不得。

北大女生手機裡的裸照和視頻,我無法想象她的母親在看到時內心有多麽崩潰。

很多從小被教育“善良”的好女孩會有一種外人看來很可笑的想法,她們很難拒絕別人,會認為滿足自己男朋友的要求是應該的,所以才會留下所謂的把柄、黑料在別人手裡。

這個女生的做法讓人很難想象她是學法律的,在面對親密的人的折磨與傷害時,她居然忘記了自己的專業,任由對方控制了自己。

回過頭來思考,我們之所以會掉入到這種陷阱中,是因為我們作為精神健康的正常人,無法想象人性的黑暗。

為什麽會有人想要控制另外一個人呢?

首先,這個想要控制別人的人,Ta的精神是脆弱的,心靈是有一些殘缺的,所以需要控制別人得到自己的優越感和安全感。同時,這個人的內心是沒有善惡標準的,對於他人承受的痛苦,Ta是冷漠的。

身處局裡的人,常常會誤認為自己"別無選擇。”而我們能做的,也只有提高警惕,在一段關系中一旦發現不對勁,請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揣測對方,並做好防備。

最後推薦兩本書:《情感勒索》和《少有人走的路》,第二本書中有一個案例,就是關於情感控制所造成的共生關系。

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中有一個人說了這麽一句話:

“我為什麽要生一個孩子,讓她來面對眾生皆有病的社會?”

我所想到的答案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學會享受人性的美好,同時警惕人性的黑暗。

歡迎關注公眾號:黑暗法則收集站

公眾號後台輸入“討好型人格”“情商”“書單”“戀愛”“失戀”“思維”"抑鬱“等關鍵字可以看到相關文章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