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好幾天,杜清和都往普寧村跑,為的就是照料他的花和茶樹。當然了,也是等樹苗公司那邊的運送果苗過來。
杜清和在得到果苗公司的聯系方式之後,第一時間就定了各種各樣的高端水果。只要是潘州能種的高端水果,杜清和都買了。其中,杜清和買的最多的是桑樹。
很多人不知道,其實桑樹渾身是寶。桑樹的果實是桑葚,雖然這幾年市場上很常見,但怎麽說也得十來塊錢一斤的。桑葚每年四月份開始成熟,可以一直采摘到六月份。就算賣不出去,還能用山泉水自釀桑葚酒,杜清和甚至想好了,要是生態農業園進展順利的話,他還要經營一個桑葚酒品牌。
桑樹除了果實之外,桑葉其實也是很有用的。
別的不說,桑葉就是能吃這一項,已經秒殺了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的其他果樹。甚至桑樹葉不僅能吃,還能將嫩芽摘下來炒成茶葉來泡水喝,頗具養生功效,不僅能延緩糖尿病,還能降低血壓,算是不可多得的“長壽茶”。
所以,種桑樹是最為正確的選擇。
這不,杜清和已經訂購了一百畝地的桑樹苗,這算是給生態農業園托底的。
至於其他的田地上,杜清和已經種植了釋迦果、山竹、獼猴桃和葡萄。杜清和倒是還想種草莓,但可惜經過他的調研,發現草莓園太多了,競爭有點激烈,所以就不種了。哪怕草莓一年四季都能成熟,畢竟潘州的陽光非常充足,但種草莓還是不能體現出特色來。
這幾樣高端水果一種,也足足花去了杜清和幾十萬的樹苗錢,幸好還配送售後服務,不然就虧大發了。最關鍵是,本來貧瘠的土地上,一改空蕩蕩的境況,變成了一片綠油油的。
車村長看了,非常可惜地說道:“唉,小杜啊,你留這麽多空地幹嘛,栽種密集一點,也好打多點果子啊!”
杜清和笑笑不語,對他來說,這樣已經非常夠了。按照設想,這批果樹順利結果的話,那麽賣一年賺回兩年的錢是沒問題的。別的不說,桑葚的產量也頗高,一畝能達到一千斤。也就是說,一百畝的桑葚,能收獲五十噸左右的桑葚,就算一斤桑葚收購價是三塊到五塊錢,零售價十塊錢,也能賣個幾十萬的。這還只是賣桑葚的價錢,這還有采摘桑樹葉賣給酒樓做桑葉菜的收益呢?
桑葉一年四季都能采摘,這一斤桑葉大概也是在三塊錢到五塊錢這樣子,甚至可能因為質量好而供不應求。這又是幾十萬的收入。
這還是桑樹而已,釋迦果畝產量可達一千五百斤,零售價在五六十塊錢一斤;山竹畝產量一千斤到兩千斤之間,零售價二三十塊錢一斤;獼猴桃產量最高,畝產量達到三千斤以上,零售價在十幾塊錢到二十塊錢一斤;至於葡萄,杜清和引種的是玫瑰青提,產量還不知道,但零售價可達二十多塊錢一斤的。
只要果實成熟,杜清和粗略估計了一下,一年賺個一千萬,跟玩似的。
別忘了,還有大殺器有機蔬菜呢!
當然,這是最理想的情況。農業這種產業,都是靠天吃飯的,收入多少全看老天爺賞臉。只要每年有得賺,杜清和就覺得可以了。沒看到人家的生態農業園,都是虧的?這不能怪人家經營不善,這都是經濟環境鬧的,誰能想著,前幾年還紅紅火火的生態農業旅遊啥的,突然就降溫了呢?
不過說起來也對,城裡人也就對農村好奇點,或者直接說,是情懷。畢竟很多中老年人,年輕那會都是在農村過的。像這種接近自然,接近小時候生活的環境,讓他們是衝動消費到生態農業園去的。
一旦啊這個熱乎勁過去了,那他們還來不來?
一個道理,很多人都以為旅遊是褥羊毛行業,總會有下一位受害者的。殊不知,只要你服務不到位,東西不好,還想有下一位顧客?那基本是別想的。反正啊,聽李子堯說,他們那些被“騙去”所謂農家樂的,真的是下輩子都不想再去了。
這些農家樂,都是因為服務態度、遊樂設施等等問題,甚至因為食物實在太次,就沒有人想來第二次。
越是沒有人來,服務就越是不好,這樣惡性循環之下,不虧錢老天都看不下去。
於是乎,好端端的旅遊理念,就被一群人搞臭了。
就算,就算啊,有會搞旅遊的人進來,也投資了酒店、餐廳什麽的,服務也提升上去了,可他們也不會種東西,所謂的農家樂,都沒有多少農家的意思,過得跟現代生活方式一樣,也沒了新鮮感,一樣是敗退下來。
人,不要做自己不擅長的事,你要是實在不懂農業,就請專業的人來照料。可偏偏呢,有的人喜歡指手劃腳,說這個不行,那個種得不對,老是按照人的喜好來,這能火才怪了。
杜清和就沒這個想法, 反正他的想法很簡單,能種點回本的水果蔬菜就好,至於旅遊啊他是不奢望的。
要是真的來了遊客,就叫村民們自己接待去。
還真別說,這是帶動村子經濟的好辦法,這村裡頭的人家啊,別的不多,就是地多房子大。這房子一大,隨隨便便都能整出個民宿來,保證還是原汁原味的。最關鍵是,農家菜。你想想,地頭裡剛剛自己摘的菜,配合養殖場裡的雞鴨魚,這麽一弄,得了。以後啊,肯定有回頭客。
這才是真正的農家樂,這才是真正能持久的辦法,讓遊客自己去找農家的樂子去。
你什麽都備好了,人家瞬間就沒興趣了,懂吧?
人啊,就是“犯賤”,好好的大都市生活不過,非得到農村找罪受。
最關鍵還是人心,這人家看著你發財,這心裡能平衡嗎?杜清和相信啊,要是他真賺錢了,村民們沒得到收益——那些沒被雇傭的村民們,肯定會到生態農業園鬧事的。螃蟹心態,在農村特別普遍,就是我不好,我也不能看著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