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養生小餐廳》第402章:怎麽沒見報應?
  車村長很明顯被搞蒙了,怎麽有兩個方案?!

  唯獨李子堯數學了得,一下就算出來了,暗自偷笑:“杜哥真雞賊,其實第一個方案更好,一千畝地的情況下,承包出去十年能有五百六十萬的土地承包費收入。第二個方案看似挺多,但其實只有五百五十萬土地承包費的收入。相差不到十萬,不管這村長選哪一個,杜哥都是賺的。”

  “我選第一個!”車村長歎了口氣,“小杜,我也不想坑你,你盡管放手去去做吧,我配合你。村裡別的不多,泥水匠什麽的還是有的,能幫你修一些建築,也少收你的錢,幫襯幫襯你。雖說你中了大獎,但撐起一個一千畝的生態農業園,絕對是難事啊!”

  杜清和覺得自己吃虧了,想來自己的底線,根本不是車村長的底線啊!別看他一副肉疼的樣子,但瞧他的語氣,恨不得當場就拍板了。可惜,他雖然是村長,卻沒有獨斷的權力。國家規定了,土地承包要以采取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要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的利益關系。

  也就是說,車村長要召開一個全體村民大會來商討才行,不然的話就不合法。

  不過,車村長拍著胸脯保證了,這事肯定能成。杜清和覺得這事沒這麽簡單,雖然說普寧村確實不如四水鎮其他村子有錢,但也不算貧困村,村民願意讓出集體耕地給他嗎?這事真的是兩說,因為杜清和除了給用工的承諾之外,並沒有什麽實質性的好處給到村民。這土地承包款,是要進村裡公共帳戶的。

  要說杜清和有什麽優勢,恐怕就是他是“自己人”了。

  算起來,杜家到城裡去,也不過是兩代人的事。都說鄉土難離,不管怎麽說,普寧村都說杜清和的根,這裡的村民也大多認識杜父杜母,也承認杜清和的身份。與其承包給外人瞎折騰,還不如租給自己人,最起碼自己人不會坑了自己老家。

  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有時候熟人真的很加分的。雖然人情社會也有弊端,比如做事不靠實力,全靠關系,但有些時候,也能省卻不少麻煩。

  比如現在的杜清和,就打算打人情牌。

  李子堯湊了上來:“杜哥,你真的中大獎了?”

  “……”

  杜清和不想跟他說話,“怎麽,找我借錢啊?”

  “當然不是,我是那種人嗎?”李子堯嬉皮笑臉地說道,“我是讓你給錢!”

  “有句名言你聽過麽?”

  杜清和優哉遊哉地說道。

  李子堯不太明白:“什麽名言?”

  “思想有多遠,你給我滾多遠。”杜清和輕描淡寫地說道。

  李子堯像塊牛皮糖一樣:“杜哥,你真的是我的偶像!快告訴我,你是怎麽中大獎的?買的什麽彩票?我也想去碰碰運氣……”

  “別想了,你沒希望的。”杜清和毫不留情地打擊道,“福彩雙色球一等獎的幾率在1700萬分之一,體彩大樂透的幾率在2160萬分之一,你拿頭去中啊?”

  李子堯愣了:“那杜哥你是怎麽中的?”

  “我中毛線啊中,這是我的辛苦錢。算了,跟你說你也不懂。反正這錢來路正當,不偷不搶。”杜清和淡淡地說道,“做壞事是有報應的,別人不知道,在我身上就是這樣。”

  李子堯鬱悶了,嘟囔道:“真的是沒天理,你都損我這麽多次了,怎麽沒見報應?”

  杜清和差點沒被雷倒,他算是服了,李子堯的腦回路一般人真的跟不上!

  “不管怎麽說,杜哥,你是我第一個遇到的富豪,我跟定你了!以後,我就是你的小跟班,你的專屬小尾巴……”李子堯賤兮兮地笑道。

  “去去去,一邊玩去,我要你跟?”杜清和沒好氣地說道。

  李子堯很堅持:“杜哥,你沒看到嗎?大老板身旁都有秘書的,我以後就是你的私人秘書了!”

  杜清和氣樂了:“你何德何能可以成為秘書啊?沒看到人家的小秘,都是美女嗎?”

  “哇,杜哥,你這思想要不得啊,你忘了你是有女朋友的人嗎?你這樣子,我該怎麽跟瑩姐說呢?”李子堯抓到了杜清和的把柄,得意洋洋地說道。

  杜清和仔細一想,只能說:“你說得好有道理,我無法反駁。但問題是,我不要秘書。”

  “杜哥,杜哥,你再考慮考慮唄……”

  李子堯追了上去,結果他們已經走到了村委會旁邊。

  車村長已經用大喇叭通知了村民們前來開會了。農村這種集體會議是有錢的, 一些在家務農的村民很喜歡參加這樣的會議。車村長也苦啊,村裡的帳戶上已經沒多少錢了。要是再沒收入,恐怕連開會都沒人來了。一次開會,每個人都要發二十塊錢。

  什麽,沒錢?沒錢鬼過來開會啊,管你說什麽!

  這就是農村的現狀,人都是趨利的,農民更加是。別以為農民就不要錢了,開玩笑,他們只是沒有要錢的渠道罷了。人性,都是貪婪的,只不過有些人有底線,有些人丟了底線而已。

  開會,是農村人喜聞樂見的事,甚至可以說是中國人喜聞樂見的事。除了那些要注意開會內容的人之外,大抵上都喜歡開會的因為開會是可以名正言順的摸魚啊!

  不一會,就看到不少村民拿著凳子,拿著塑料椅,自發來到村委會前面的籃球場上,坐在被樓房擋住陽光的一側,等著車村長的出現。互相之間,也在討論等一會開的什麽會。

  在農村,只有一件事是大事那就是土地,除此之外,哪怕是選舉村長,村民們都不上心。

  杜清和看得很真切,陸陸續續都來了差不多兩百多個村民了。

  實際上,普寧村的村民遠不止這麽些。只是因為村裡種地不賺錢,也沒有別的營生,很多青壯只能背井離鄉了。潘州是粵省最大的勞動力輸出地級市,起碼輸送了一百多萬的勞動力出去。只是杜清和很疑惑,一口井那麽重,他們是怎麽背起來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