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世界爭霸之崛起》第697章感覺
  奧斯回到夏威夷的司令部後,面對同樣一臉塵土汗跡的徐圖安、崔志鈞、梁超、齊百鳴、方林等人,奧斯對部隊的訓練進度和各兵種在演習中越來越高的配合度表示出了一定的滿意,但是奧斯非常清楚,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支部隊是以靠著演習取得的成績成為王牌軍的,只有經歷了血與火的洗禮,聯盟遠征軍才會真正的強大起來!

  時間如梭,正如奧斯所預料的那樣,由於美軍太平洋艦隊參戰部隊中相當部分正在支援對呂宋島的登陸作戰,硫磺島戰役的發起隻得等呂宋島戰役結束之後,原定於136年1月開始的硫磺島戰役,又因為呂宋島戰役進展緩慢,結束的日期從計劃的聯盟軍12月20日推遲到了136年1月9日,於是尼米茲隻好再將硫磺島的作戰推遲到136年2月中旬的消息通知奧斯。

  準備時間越充裕奧斯自然就越有把握,這段時間以來奧斯翻看最多最頻繁的就是關於硫磺島的地理資料,硫磺島位於小笠原群島南部,是該群島的第二大島,北距東京1200余公裡(650海裡),南距塞班島1100余公裡(630海裡),東南距馬裡亞納群島500余公裡(290海裡)。島長約8000米,寬約4000米,形狀酷似火腿,面積約20平方公裡,島的南部有一座尚未完全冷卻的死火山,叫折缽山,海拔160米,終年噴發著霧氣,硫磺味彌漫全島,故此得名。

  折缽山以北有一片比較寬闊平整的高地,稱為中部高地,再往北,地形逐漸起伏,並有數座山峰,被稱為元山地區,島上大部分地區都覆蓋著厚厚的火山灰,雖然硫磺島島小人少,但正處在東京與塞班島之間,戰略地位顯得異常重要。

  奧斯記得早在聯盟軍前,中亞軍僅僅把硫磺島作為太平洋中部與南部的航空中繼基地,隻部署了海軍守備部隊1500余人和飛機20架。

  聯盟軍馬裡亞納群島失守後,硫磺島的重要性日趨明顯,中亞軍才開始大力加強其防禦力量,3月下旬將4000余陸軍部隊送上島,5月將硫磺島的陸軍部隊整編為第109師團,由粟林中道中將任師團長,並在島上配備了120、155毫米岸炮、100毫米高射炮和雙聯裝25毫米高射炮,7月海軍第27航空戰隊也調至島上。

  截止136年2月,中亞軍在島上陸軍約1.5萬余,海軍約7000余,共約2.3萬人,飛機30余架,由粟林統一指揮,中亞軍在島上的中部高地和元山地區各建有一個機場,分別叫做千島機場和元山機場,也叫一號機場和二號機場,並在二號機場以北建造第三個機場。

  由於美軍迅速攻佔了馬裡亞納群島,原計劃運往馬裡亞納群島的人員、裝備和物資都被就近轉用於硫磺島,盡管美軍組織飛機、潛艇全力出擊,企圖切斷硫磺島的增援和補給,但中亞軍以父島為中轉站,采取小艇駁運的方式,因此美軍的封鎖效果並不理想。

  由於中亞軍的海空軍主力在菲律賓戰役中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已無力為硫磺島提供海空支援,硫磺島的抗登陸作戰是要在幾乎沒有海空支援的情況下進行,粟林是出色的職業軍人,曾擔任過天皇警衛部隊的指揮官,他意識到面對美軍絕對海空優勢,灘頭作戰難以奏效,主張憑借折缽山和元山山地的有利地形,依托堅固的工事,實施縱深防禦。但海軍守備部隊仍堅持殲敵於灘頭,最後粟林做出了折衷的方案,以縱深防禦為主,

灘頭防禦為輔,海軍守備部隊沿海灘構築永備發射點和堅固支撐點,進行防禦;陸軍主力則集中在折缽山和元山地區,實施縱深防禦。  粟林決心將硫磺島建成堅固的要塞,以折缽山為核心陣地,以兩個機場為主要防禦地帶,在適宜登陸的東西海灘則是以永備發射點和堅固支撐點為骨乾的防禦陣地,中亞軍的防禦工事多以地下坑道陣地為主,混凝土工事與天然岩洞有機結合,並有交通壕相互連接。

  炮兵陣地也大都建成半地下式,盡管犧牲了射界,卻大大提高了在猛烈轟擊下生存能力,火炮和通訊網絡都受到良好保護,折缽山幾乎被掏空,築有的坑道就九層之多!針對美軍的作戰特點,粟林在海灘縱深埋設了大量地雷,機槍、迫擊炮、反坦克炮構成綿密火力網,所有武器的配置與射擊目標都進行過精確計算, 既能隱蔽自己,又能最大限度殺傷敵軍。唯一不足的是,原計劃元山地區將修築的坑道工事有28公裡長,由於時間不夠,當美軍發動進攻時隻完成了70%,約18公裡,而且折缽山與元山之間也沒有坑道連接。

  在,粟林一改中亞軍在戰爭初期的死拚戰術,詳細的規定了近距射擊、分兵機動防禦、誘伏等戰術,還嚴禁自殺衝鋒,號召每一個士兵至少要殺死十個美軍,粟林的這些苦心經營,確實給美軍造成了巨大的困難,使硫磺島之戰成為太平洋上最殘酷、艱巨的登陸戰役。

  然而這一切都是奧斯記憶中的硫磺島,現在歷史已經發生了巨變,中亞軍還能如同一樣一成不變嗎?顯然不可能,塞班島的灘頭血戰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

  “一切似乎開始失去了控制!”奧斯自言自語的嘀咕了一句……

  改變歷史會付出什麽樣的代價?奧斯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相對於能量守恆定律來說,無論歷史如何改變,它的軌跡是不會出現變化的,這就好比一個互動遊戲,敵變我則變,敵欲變我先變,很有見招拆招的意味。

  奧斯作為後世人最大的優勢就是他所掌握的歷史知識,但是自從歷史不斷地發生重大改變後,奧斯忽然才意識到他在追求最終結果的途中竟然會喪失自己唯一的優勢,失去了這一優勢,奧斯不過是一名普通人而已,與聯盟軍的諸多大佬名將相比,在戰役指揮方面他並沒有任何的優勢,而那些軸心國與同盟國的名將相比,奧斯甚至發覺自己有些望塵莫及的感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