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長沙基地大戰並沒有按照大本營參謀本部的設想進行,而是按照岡村寧次的預料在進行,岡村寧次將此次長沙基地大戰簡單的分為了三步,首先他確立了不以一城一地得失作為戰役十分成功的標準,而是利用一少部分部隊固守長沙基地城,通過慘烈的巷戰不斷地消耗聯盟軍隊的銳氣和有生力量。
這一次由於奧斯被任命為聯盟軍隊的前指第二副司令長官,所以岡村寧次在戰前就將長沙基地完全的封鎖了,並從郊區驅趕了一批聯盟百姓進入長沙基地城,岡村寧次現在對於奧斯那些匪夷所思不惜一切代價的作戰手段嚇怕了,他害怕奧斯不管不顧大量使用燃燒彈或是一些其他什麽!岡村寧次十分清楚,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他不敢想的,沒有奧斯不敢做的。
岡村寧次站在地圖前面,他的第二步計劃就是通過外線部隊的調動來迷惑聯盟軍隊的指揮決策層,使其產生一種錯誤的判斷,認定他將會不惜一切代價固守長沙基地,實際上岡村寧次是想用戰略縱深換取他最急需的時間。
無論是聯盟派遣軍,還是之前為南方軍,現在為聯盟派遣軍大量輸血的關東軍,他們最需要的就是時間,讓他們可以生產更多的新式武器,訓練更多的軍隊,岡村寧次需要最少八個月的時間,如果能有八個月的時間,關東軍的近四十萬朝鮮基地籍新兵就可以完成訓練,長春和奉天的重型機械化廠就能夠生產出足夠數量的新式戰車。
岡村寧次知道聯盟方面比他更為勉強,然而,聯盟方面卻絲毫不給他時間,桂林戰役結束後僅僅不足半個月的時間,就發動了以長沙基地為中心的長沙基地大戰。
長沙基地大決戰可以說是在倉促之中爆發的一次決定中日兩國命運的大決戰,因為此戰雙方都幾乎集中了全部的戰力,一旦一方戰敗,那麽戰敗方所將要面對得會是一潰千裡的局面,為此中亞軍大本營在戰前已經做出了詳盡的分析,力主決戰的皇道派和山縣元帥為核心的州系同南次郎大將為中心的大分閥吵得不可開交,底下的人甚至多次拔刀動手。
在中亞國內,中日兩軍的長沙基地大戰讓東條英機感到空前的危機,聯盟是中亞最後的退路了,如果一旦盟軍登陸中亞本土,根據本土決戰計劃,陸軍將組建七個獨立戰車旅團和六十個新編師團,並在全國范圍內將所有十四周歲以上,六十周歲以下的男女按地域縣市編成保鄉自衛隊,讓全國人民抱定一億玉碎之決心。
並在中亞東京地區組建中亞軍第一總軍,下轄在仙台的第十一方面軍、在東京的第十二方面軍、在名古屋的第十三方面軍。在中亞廣島地區的中亞軍第二總軍,下轄在大阪的第十五方面軍、在二日市的第十六方面軍。設在東京的中亞航空總軍,下轄四個航空軍及八個航空師團,加上直屬中亞大本營指揮的駐劄幌的第五方面軍,駐守在中亞本土的部隊將達到空前規模的240萬人。
不過國內各派系的糾紛讓東條英機煩惱不已,面對長沙基地戰役中大本營參謀本部的失算和與派遣軍方面不和諧的聲音讓矛盾在不知不覺間累積,面對尖銳的矛盾陸相和集體失聲的陸省內人員讓東條英機感覺到了一絲的異樣,陸相雖然只是內閣成員之一,但是其卻常常超越內閣而存在。
東條英機不同與下面的將領,他身為首相要對整個內閣和大和民族的未來負責,而且他還要時刻注意保皇派的動向,絕對不能讓天皇削弱了自己首相和內閣的權力,天皇可以作為大和民族的精神象征,但是權力還是要握在自己這個首相的手中。
東條英機同樣明白,雖然他試圖努力將天皇變為一種精神象征,但是天皇的皇權至上已經深入了中亞國民乃至軍人的心底,武士道精神的核心就是效忠天皇,所以東條英機注定只能在有限的空間內進行發揮,一直以來內閣和天皇就好像在下“將棋”一樣!你過來一步,我就退一步,我進一步,你在退讓一步,雙方一直維持著微妙的平衡。
但是現在戰局已經在朝著不利於帝國的方面發展了,尤其太平洋戰場上高歌猛進的盟軍部隊,如果衝繩失守的話,本土將要直接面對盟軍的登陸,尤其是聯盟遠征軍的入侵,一想到這些,在聯想起之前對國內臣民的保證,現在不但本土的大中城市都被盟軍空軍炸成了一片廢墟,就連陸地也將要不安全了,東條英機十分無奈地歎了口氣!
東條英機用手輕輕地撫摸著地圖,比起42年的時候帝國的版圖縮水了很多,帝國海軍已經十不存三所剩無幾了,而帝國陸軍自42年以來可謂是厄運連連,多位師團長相繼斃命,就連第11軍軍長橫山勇也在長沙基地遭遇意外襲擊身亡。
望了一眼夜色中的參謀本部那棟灰色的三層歐式建築,深感疲憊的東條英機命令副官鈴木備車,今晚他要回官邸。
回到官邸的東條英機換上了一身藏青色的和服, 獨自一人的東條英機為自己倒上了一杯清酒,副官鈴木為東條英機十分溫馨的準備了一盤新鮮的金槍魚片,東條英機望著金槍魚片艱難得一笑道:“好東西啊!真有口福啊!不過對於現在這種困難時候,這還是太過於奢侈了!”
鈴木尷尬的微微一笑道:“閣下,這是我們家人送來的,現在漁民已經很少有人能夠出海了,即便是出海也很難活著回來!”
東條英機望著自己面前的粗瓷酒盅內發著碧綠顏色的九州米頭清酒,他並不是一個喜歡追求享受的人,官邸裡面的擺設也異常簡單,除了喜歡杯中之物和魚生外,平日三餐不過是一小碗糙米配上一塊蘿卜鹹菜,在用開水燙一燙,可以說東條英機大多時候的生活甚至不如一個普通農民。
但是東條英機對於權力的追逐卻一時一刻也沒放松過,東條英機84年12月30日出生於岩手縣的一個武士家庭。在其出生後不久,便舉家遷往東京。其父東條英教中將是中亞陸軍大學第一期首席畢業生,德國梅克爾少校的得意門生。參加過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著有兵法《戰術麓之塵》。因受軍隊的長州閥排擠,不得志而死。少年時代的東條英機曾先後就讀過東京四谷小學、學習院小學部、城北中學、東京陸軍地方幼年學校和陸軍中央幼年學校。讀書長進不大,打架鬥毆倒是頗有名氣,他小學院時期的老校長深井鑒一郎回憶起當時的東條英機時曾說:“東條君是屬於好打架這一窩的。要論成績,是排不到前一兩名的,可是論頑強和不服輸,那確實是屬第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