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北頌》第八百一十四章 膽正的種世衡
寇季一愣,追問道:“汴京城裡有什麽可憐人,需要你去可憐?不會是煙花柳巷的那些女子吧?你應該清楚自己的身份。

 你沒有成婚之前,去煙花柳巷招惹那些女子,就是在給她們招禍。”

 寇天賜沉聲道:“不是她們!我也從沒招惹過她們!”

 “那是誰?”

 寇季疑問。

 寇天賜猶豫再三,從懷裡取出了一個牌子。

 寇季看到了那牌子以後,微微一愣。

 “官家賜給你的牌子?”

 寇天賜鄭重的點頭。

 寇季狐疑道:“不是說沒有什麽用嗎?”

 寇天賜點頭道:“以前是沒什麽用,可我最近發現,汴京城內有那麽一群人,見到了這塊牌子以後,會對我唯命是從。”

 寇季眉頭一挑。

 “如此說來,官家給你的這塊牌子不一般啊。”

 寇季隨口問了一句,“那些人是什麽人?”

 寇天賜緩緩搖頭,道:“我問了,他們不肯說。”

 寇季一愣,問道:“你見過他們?”

 寇天賜坦白道:“我在發現了有人見到這塊牌子,對我唯命是從以後,就吩咐他帶我去找其他人。最後在西瓦子市的一座破爛的大宅子裡,見到了他們。

 他們年齡都很大,最大的有八十多歲。

 最小的也有六十多歲。

 大部分人都沒有兒女,一個個過的很可憐。

 我問他們為何見了這塊牌子,會聽命於我,他們不肯說。

 我見他們過的可憐,許多人生了病都沒錢醫治,所以想從府上那一些錢去接濟他們。”

 寇季思量道:“官家既然把牌子給了你,那就說明他將那些人交給了你。那些人若是有大能耐,官家應該不會舍棄他們。

 那些人身份若是見得了光,官家應該會管他們生老病死。

 如今官家不僅舍棄了他們,還不管他們的生老病死,那就說明那些人不僅見不得光,而且還沒有半點價值可言。

 他們有可能在汴京城存在了幾十年了,但從沒有流露過痕跡,也不被外人所知。

 見到了一塊牌子,還能唯命是從。

 那他們很有可能出身於行伍,而且還是十分忠勇的人。

 既是忠勇,必然為我華夏流過血。

 縱然年邁了,沒有半點用處,也該善待。”

 說到此處,寇季盯著寇天賜道:“你從府上支取十萬貫錢財去幫他們,我不阻攔。不過你年齡太小,拿了錢也不一定能將事情辦妥當。

 之前削減府上生意的時候,有幾個忠心耿耿的外事掌櫃,不肯離開,如今都留在府上。

 我回頭挑兩個機靈的跟著你。

 有他們幫忙,你應該能將事情辦妥當。”

 寇天賜聞言,笑道:“多謝爹!”

 寇季淡然道:“你先別急著謝我,你急著改善他們的生活和生存的處境,必然是動了以後用他們的心思。他們皆是行伍中人,能為你做的就是幫你擋刀,或者幫你流血。

 他們年齡那麽大了,你就別再折騰他們了。

 就讓他們安安穩穩的過完一生。”

 寇天賜聞言,小臉有點耷拉。

 寇季盯著寇天賜繼續道:“以我們父子的身份,可以用很多人,也可以讓很多人為我們去死。但人之所以被稱之為人,就是因為人有人性。

 我們父子縱然有身份,但也不能失去人性,更不能視人命如草芥。

 違背常理,違背道德,違背人倫的事情,我不會做,你也不能做。”

 寇天賜板著小臉,低聲道:“知道了……”

 寇季點點頭道:“等你需要用人的時候,我自然會給你人。在此之前,你就別給我動歪心思。那些人,就當他們是平凡的老者,偶爾過去跟他們聊聊天,聽他們講講過去的故事足矣。

 其他的,什麽都不要做。”

 “哦……”

 寇天賜小聲的應允了一聲,離開了閣樓。

 寇季在寇天賜離開以後,頭疼的揉了揉眉心。

 “陸銘?!”

 “小人在!”

 “跟著天賜,去查一查那些老人都是什麽身份。”

 “……”

 雖然寇季已經確定了那些人是因為寇天賜手裡那塊牌子,才接近寇天賜的。

 但是為了寇天賜的安全,寇季還是有必要摸一摸那些人的底。

 陸銘離開以後,寇季就下了閣樓。

 到了後院陪向嫣。

 得知寇季又要遠征,向嫣臉上帶著笑意,眼中卻充滿了濃濃的擔憂。

 寇季此前去西夏,遭遇了刺殺,險些喪命。

 向嫣是真怕寇季此去河西,再遇到什麽危險。

 寇季拉著向嫣的手坐下,低聲笑道:“你不必為我擔憂,都老夫老妻了,你還不了解我。此去西域,沒多少危險,真要有危險,我也不會去。”

 “話雖然這麽說,可妾身還是擔心你。”

 向嫣歎了口氣道。

 寇季失笑道:“你有空擔心我,還不如多擔心擔心天賜。天賜如今長大了,到了能闖禍,敢闖禍的年紀了。我不在汴京城的日子裡,你多看著點他,別讓他闖出了什麽大禍。”

 向嫣哭笑不得的道:“他才多大,能闖出什麽大禍。”

 寇季笑著道:“人心複雜著呢。他就算不願意闖禍,有人也會借著他的身份算計他,將麻煩栽到他頭上。”

 向嫣聞言,頓時板起了臉,“誰吃了熊心豹子膽了,敢算計我寇府的人。”

 寇季坦言道:“我在汴京城的時候,自然沒人敢算計寇府。可我不在的時候,那就未必了。官家回頭離京以後,一些人說不定會跳出來。

 我此前去西夏,官家此前離京,別人就欺負到了你頭上,難道你忘了?”

 向嫣臉色微微一變,道:“以我寇府如今的權勢,還真有人敢算計我寇府?”

 寇季笑道:“大的算計自然沒人敢,但是小算計,肯定會有的。他們未必敢坑害我寇府,但是借著我寇府去謀取一些利益的事情,他們還是敢做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江湖的鬥爭,永遠就沒有停歇的時候。

 寇府如今家大業大,有人趁著寇季不在的時候,算計寇府,佔寇府便宜,或者是借著寇府的威名出去佔便宜,都有可能發生。

 寇季也不知道自己此去河西,得逗留多久,所以他需要好好叮囑向嫣一番。

 讓向嫣盯著寇府內外的人。

 免得被人算計,免得被人鑽空子,汙了寇府的名聲。

 向嫣鄭重的道:“妾身會好好盯著的。”

 寇季點頭道:“恩!遇事不決就去請教祖父。別看祖父年邁,諸事不管。他真要是開口,半個朝堂的人都得聽著。”

 向嫣聽到此話,笑了,“祖父可是我們家的活祖宗。有他老人家在,沒人敢衝我寇府呲牙。”

 寇季聞言,也笑了。

 寇季陪著向嫣說了一些貼心話,叮囑了向嫣一些事情。

 正準備溫存一下的時候。

 陸銘出現在了房門外,稟報了一聲。

 寇季只能暫時離開了向嫣,帶著陸銘到了書房。

 一入書房。

 陸銘就開口道:“少爺,小少爺去見的那些人,小人見過了。但那些人的身份和來歷,小人什麽也沒有查到。”

 寇季略微皺了一下眉,“不著急,派人盯著他們,慢慢查,遲早會摸清他們的身份。”

 就在寇季說完這話以後,寇府的門子拿著一封信,出現在了寇季的書房外。

 “少爺,有人悄無聲息的放了一封信在府門口,上面寫著,讓您親啟。”

 “拿過來我瞧瞧。”

 門子將信遞給了寇季。

 寇季拆開了信,仔細的閱讀了一番後,隨手將信扔到了火盆裡,然後對陸銘道:“不用查了。”

 陸銘一臉愕然。

 寇季坦言道:“人家猜到了我們會查他們,所以特地送了一封信給我,表明了他們的身份。不過他們的身份有些特殊,我不能告訴你。”

 陸銘聞言,點了點頭,退出了書房。

 寇季在陸銘走後,長歎了一聲,“原來是一群可憐的孤魂野鬼,難怪官家會毫不客氣的將他們甩給天賜。”

 昔年宋太祖皇帝趙匡胤陳橋兵變的時候,幾乎是兵不血刃的拿下了汴京城。

 那些人便是昔年汴京城內的守門將士。

 他們雖然在趙匡胤進入到汴京城的時候投了,但卻沒有接受趙匡胤許下的高官厚爵。

 而是選擇了潛藏在汴京城內,成為了一支暗中守衛著汴京城的兵馬。

 大宋到現在,歷任三位官家,無一人動用他們。

 他們如今已經垂垂老矣。

 對趙禎而言,他們就是雞肋。

 所以趙禎才會大方的賞賜給寇天賜。

 無人提起他們,無人在意他們,是因為他們曾經擁有的是前周的番號。

 而在大宋,他們並沒有正式的番號和名分。

 所以,沒人將他們當成大宋的兵馬。

 “搞不懂他們的想法……”

 寇季有些搞不懂那些人的想法。

 若是心念前周,完全可以在趙匡胤陳橋兵變的時候,跟趙匡胤血拚一場,留一個忠臣良將的美譽傳世。

 若是心裡沒有前周,為何在投降以後,不接受趙匡胤的高官厚爵呢?

 寇季想不通那些人是怎麽想的,也就懶得再想。

 反正他們沒有能力危害到寇天賜,也沒有能力危害到大宋社稷。

 寇季完全不用在意。

 搞清楚了那些人的來歷以後,寇季也就可以放心的讓寇天賜跟他們接觸。

 他也不用時時刻刻的惦念此事。

 入夜以後。

 寇季便跟向嫣一起,打點起了行囊。

 寇季此次趕往河西,不知道要待多久,所以有很多東西要帶。

 忙忙碌碌的收拾了半晚上,足足收拾了十幾大車的東西。

 收拾完了以後,跟向嫣溫存了一下,天色便亮了。

 寇季沒怎麽休息,就坐上了馬車,踏上了前往河西的路。

 跟之前去河西不同。

 寇季此次是輕車簡從,沒帶多少人,也沒帶多少東西。

 所以一行只有兩百多人。

 在人來人往的汴京城,並不怎麽引人注目。

 出了汴京城,一路西行。

 到了五裡外的一處草棚前。

 寇季吩咐人停下了馬車。

 草棚裡。

 趙禎、呂夷簡、王曾、張知白四人,著一身便衣,坐在其中。

 寇季入了草棚,施禮過後,便坐了下來。

 趙禎在寇季坐定以後,對寇季道:“朕知道四哥喜歡吃奇珍,所以在四哥臨行之際,特地吩咐禦膳房做了一桌上好的奇珍,為四哥踐行。”

 趙禎揮揮手。

 陳琳帶著六個宦官,提著巨大的食盒出現在了草棚裡。

 食盒打開。

 一股熱氣奔騰而出。

 陳琳吩咐著宦官,將一道道的美食擺在了寇季面前。

 都是寇季沒吃過的一些東西。

 一個個看著十分不凡。

 趙禎算是破天荒的奢侈了一次。

 寇季也沒有客氣,抄起了筷子就吃了起來。

 趙禎、呂夷簡、王曾、張知白四人坐陪在一旁,頻頻舉杯請寇季痛飲。

 酒過三巡。

 張知白一臉正色的道:“此去河西,路途遙遠,寇樞密珍重。”

 寇季點頭一笑,舉起酒杯請張知白痛飲了一杯。

 王曾在寇季和張知白痛飲過後,舉起酒杯道:“待寇樞密凱旋,老夫親自為你牽馬。”

 寇季失聲一笑,陪著王曾喝了一杯。

 隨後,呂夷簡也舉起了酒杯,神色凝重的道:“賊兵犯境,勢力龐大,寇樞密要小心應對。我大宋半壁江山的安危在寇樞密手裡握著,寇樞密應該清楚其中的輕重。”

 寇季點點頭,陪著呂夷簡也喝了一杯。

 趙禎最後舉起了酒杯,對寇季道:“西疆一切,朕就托付給四哥了。西疆所有兵事,有四哥一言決斷,朕不會過問。

 朕所求不高,能將賊兵擋在我大宋之外即可。

 若無余力還擊,便再等時機,且不可冒險。

 西疆的疆土,朕固然惦念,但朕更在意四哥的安危。”

 寇季點點頭,舉起酒杯陪著趙禎痛飲了一杯。

 痛飲過後,趙禎放下了酒杯,吩咐陳琳道:“取天子劍,取王命令箭,取王命令旗,取蟒袍……”

 寇季、呂夷簡、王曾、張知白四人聞言,皆有些動容。

 趙禎賜下天子劍、王命令箭、王命令旗,四人都能理解。

 可蟒袍是怎麽回事?

 趙禎要給寇季封王?

 還是暗示寇季,打贏了黑汗王朝和遼國聯軍,就給寇季封王?

 寇季四人一臉疑惑。

 趙禎卻什麽也沒有解釋,只是將一樣一樣的東西賜到寇季手裡。

 寇季謝恩以後。

 趙禎叮囑道:“此去河西,二品以下,四哥皆可先斬後奏。”

 言外之意,寇季此去河西,就是河西境內最大的。

 因為河西境內,以及隨後調往河西的官員裡面,沒有超過二品的。

 “喏……”

 “朕親自為四哥著蟒袍。”

 “……”

 趙禎拒絕了呂夷簡三人的勸阻,親自為寇季穿上了蟒袍,送寇季踏上了征程。

 在寇季的隊伍消失在趙禎四人眼中的時候,一片片雪花,飄然而下。

 當年征討河西的時候,寇季就是踏著雪,趕往的河西。

 如今再赴河西,又是踏著雪。

 汴京城下雪的時候。

 河西也在下雪,雪遠比汴京城要大,還伴隨著寒風。

 種世衡站在寒風中,任由雪片飄落在身上,也無動於衷。

 他雙目直直的盯著沙州邊陲外,那一眼望不到頭的軍營。

 “使臣回來了嗎?”

 種世衡盯著黑汗王朝和遼國聯軍的軍營看了許久,側頭詢問身邊的親兵。

 親兵緊了緊身上的皮襖,沉聲道:“還沒回來。”

 種世衡皺起了眉頭,低聲道:“也不知道他能拖多久。”

 親兵抿著嘴沒有言語。

 遼兵出現在沙州邊陲以後,沒有絲毫掩飾。

 種世衡在發現了這一點以後,立馬派遣了使臣過去問責。

 遼國在經歷了銅台關一戰後,成為了大宋的番屬。

 一個屬國的兵馬,出現在大宋邊陲,大宋可以視他為挑釁,派人去問責。

 雖然明知道遼國要跟大宋翻臉,但種世衡還是依照著程序,派人去問責。

 目的就是為了多拖延一些時日。

 每拖延一日。

 就能為援兵爭取一日行軍的時間。

 每拖延一日。

 就能為沙州、瓜州等地的百姓爭取一日後退的時間。

 種世衡在將黑汗王朝和遼國聯軍抵達沙州邊陲的消息遞上去以後,很快就得到了朝廷的回復。

 朝廷給種世衡的命令很簡單。

 能打就打,不能打就退。

 保存實力,牽製敵人,為援軍爭取抵達戰場的時間。

 千萬別跟黑汗王朝和遼國聯軍正面抗衡。

 朝廷可以允許種世衡退到玉門關、陽關一線,借關而守。

 而種世衡要退到玉門關、陽關一線,就必須放棄沙州、瓜州等地。

 種世衡心裡清楚,沒有援軍幫忙,沒有地利優勢,他率領的五萬兵馬,根本擋不住對面的八十萬大軍。

 所以他已經做好了往後退的準備。

 但在退之前,他必須爭取足夠的時間,讓李迪帶著人,將沙州、瓜州的東西搬空。

 種世衡坐鎮西北多年,見識過以戰養戰的法子。

 他深知以戰養戰的弊端。

 所以他不會留下一粒糧食資敵。

 種世衡站在一座漢代留下的殘破的烽火台上,盯著敵人看了許久,才回到了軍營中。

 傍晚的時候。

 種世衡派遣去敵營的使臣返回了沙州。

 使臣見到種世衡的第一句話就是。

 “敵人要進攻了!”

 黑汗王朝和遼國兵馬,已經在沙州邊陲陳兵多日。

 他們從西州回鶻搶奪的糧草、牛羊,已經消耗的七七八八了。

 若是再不發起進攻,他們就得餓肚子。

 種世衡得知了敵人要進攻以後,立馬吩咐全軍戒備。

 同時派人去找李迪過來。

 李迪急匆匆趕到了軍營以後。

 種世衡追問李迪,“百姓們撤完了沒有?”

 李迪沉聲道:“百姓們已經撤的差不多了。但府庫裡才運出去一半,還有五百萬擔糧食,以及一百萬擔的乾果,還沒有運出去。”

 種世衡沉默了一下,低聲道:“燒了吧。”

 李迪心頭一痛,追問道:“敵人馬上就要進軍?”

 種世衡緩緩點頭。

 李迪咬了咬牙,盯著種世衡道:“老夫現在就帶人去運糧,能運多少運多少。敵人一旦露頭,你就吩咐人去燒糧和乾果。”

 沙州多年積累,才積累出了一大批存糧。

 沙州百姓們手裡也積累了不少存糧。

 百姓們在撤退的時候,自己的糧食都運送不完,就更別提去幫忙運送府庫裡的糧食。

 李迪手裡的人手有限,除了運送種世衡在伊州城內繳獲的大批牛羊馬匹和金銀以外,還要分派出人手去驅趕沙州養的牛羊馬匹,剩下的能運輸糧食和乾果的人,少之又少,不可能及時將所有糧食和乾果運送出去。

 鎮西軍如今要防著敵兵,還要掃清隨後撤退的路線,根本沒辦法去幫李迪運送糧食。

 所以,糧食運送不完,就只能燒毀。

 就在李迪咬著牙,準備離開營地的時候。

 突然有人來報。

 “李公,種同知,元山部大將帶領著一萬人馬前來馳援。”

 種世衡和李迪聽聞此言,皆一臉喜色。

 “快!帶著他們去運送糧草!”

 “順便從西州回鶻的俘虜軍中挑選兩萬人,跟隨他們一起去運送糧草!有他們盯著,我們也能放心的讓西州回鶻的俘虜軍去後方!”

 “……”

 元山部兵馬出現,猶如及時雨。

 徹底解決李迪遇到的困難。

 李迪帶著元山部的兵馬,以及西州回鶻的兩萬俘虜,連夜開始往外運送糧食和乾果。

 種世衡起初還有些擔心,擔心元山部的人趁火打劫,所以帶了一支兵馬在暗中盯著。

 可當他發現,元山部兵馬在接到了運送糧草的任務以後,毫不猶豫的卸了甲,幫著李迪開始運送糧草以後,他便知道,元山部的兵馬是真心實意來幫忙的。

 因為對任何一支兵馬而言,身上的盔甲都是保命的本錢。

 當一支兵馬可以在外人面前主動卸下盔甲的時候,那就說明他們將命托付給了外人。

 能把命交托給大宋的元山部兵馬,種世衡沒理由懷疑他們。

 所以他果斷放棄了盯梢。

 不僅如此,他還派人去告訴了元山部的領兵大將,讓元山部領兵大將盯著點那些西州回鶻的俘虜兵,一旦那些俘虜兵有任何異動,元山部兵馬都可以先斬後奏。

 將後方的事情交托給了李迪和元山部的兵馬以後,種世衡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戰場當中。

 黑汗王朝和遼國的聯軍,在天明的時候,快速的集結了起來。

 響亮的牛角號聲在寒風的吹拂中,削弱了不少。

 但種世衡依然聽的清清楚楚。

 “殺過去!”

 面對強敵,種世衡並沒有選擇一味的防守。

 在敵人整軍的時候,種世衡就吩咐一營鎮西軍將士,率領著三萬西州回鶻的俘虜軍,殺向了敵人。

 火炮在一營鎮西軍將士和三萬西州回鶻俘虜軍殺向敵人的時候, 嘶吼了起來。

 有對著敵營的,也有對著那三萬西州回鶻俘虜軍的。

 火炮並不能射到敵營內,但火炮的嘶吼能驚亂敵營裡的馬匹,為敵人造成短暫的混亂。

 火炮也沒有射殺任何一個西州回鶻俘虜軍的性命,它只是一種震懾,就像是督戰官手裡的刀一般,逼迫著三萬西州回鶻俘虜軍去跟敵人血拚。

 敵營裡。

 當喊殺聲響起的那一刻。

 黑汗王玉素甫是震驚的,遼國大將蕭匹敵也是震驚的。

 八十萬黑汗王朝和遼國聯軍的將士們,也是震驚的。

 兵力如此懸殊之下,他們都覺得,敵人除了在他們的追逐下狼狽逃竄以外,不會有第二種反應。

 可現在,戰爭才剛剛開始,敵人就給他們上了一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