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北頌》第七百八十章 大理的名人
商定好了此事,趙禎也沒有耽誤時間,次日在垂拱殿內召見了大理使者楊允賢。

 陪同的只有寇季、呂夷簡、王曾、張知白四人,其余的文武百官並不在此列。

 垂拱殿上。

 寇季在聽完了楊允賢自報家門以後,略微有些意外。

 大宋以外的名人,寇季知道的不多,但楊允賢恰恰在此列。

 寇季之所以知道楊允賢,是因為他在翻看大理史的時候,大理最出名的兩個臣子之一,就是楊允賢。

 還有一個叫高智升的,跟他齊名。

 楊允賢和高智升之所以出名,是因為他們二人乾過一件大事。

 什麽大事?

 謀朝篡位。

 公元1044年,時任大理相國的高智升發動政變,逼迫大理天明帝段素興退位,扶持大理孝德帝段思廉繼位,自此權傾朝野,挾天子以令諸侯。

 楊允賢見高智升發動了政變以後,不甘示弱,於公元1063年發動了政變。

 最終被高智升出兵剿滅,其子楊義貞又在公元1080年發動政變,殺死了大理第十二任皇帝段廉義,自立為帝,號廣安,改元德安。

 在位不足四個月,被高智升父子剿滅。

 高智升父子剿滅了楊義貞以後,扶持了大理上明帝段壽輝繼位。

 大理上明帝段壽輝不聽從高智升父子擺布,上任不足一年,就被高智升父子逼迫著出家為僧。

 高智升父子在逼迫了大理上明帝段壽輝出家為僧以後,又扶持了大理保定帝段正明繼位。

 高智升死後,其子高升泰覺得大理保定帝段正明有些礙眼,於是在公元1094年,廢除了大理保定帝段正明,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大中國,簡稱大中,自封為大中國正德皇帝,簡稱正德帝,追其父高智升為文戎天佑安邦皇帝,廟號太祖。

 公元1096年,高升泰死的時候,迫於傳統勢力及佛教意識影響,臨終前囑托其子高泰明還位於段正淳。

 公元1096年,大理文定帝段正淳繼位。

 在長達五十二年的時間內,大理皇族段氏,就像是個陪襯。

 楊氏像是個配角,高氏才是真正的主角。

 楊允賢在其中雖然只是一個配角,但敢謀朝篡位,說明其野心不小。

 寇季覺得,有必要跟楊允賢私底下談談。

 楊允賢在向趙禎自報家門過後,就吩咐人將大理郡王準備的禮物一口氣全抬到了垂拱殿上。

 趙禎看著那些財物,心裡十分高興,但臉上卻一點神清也沒有。

 從頭到尾都是一臉高冷,一句話也沒說。

 從頭到尾,都是張知白在跟楊允賢交涉。

 當張知白提出,大理還需要出兩百萬貫錢財的時候,楊允賢的臉色十分難看,但卻沒有說出什麽拒絕的話。

 因為張知白在提出索賠兩百萬貫錢財之前,先告訴了楊允賢,大理若是不能拿出足夠的錢財平息大宋的怒火,除了現在大理境內的五萬精兵外,大宋隨後還會派遣十萬兵馬趕去馳援。

 五萬兵馬,兩日之內,攻破了大理四城。

 十五萬兵馬,兩日之內估計能拿下整個建昌府。

 而且大宋真的再派遣十萬兵馬加入到戰事中的話,那大理要付出的,就不是兩百萬貫,很有可能會是八百萬貫,甚至更多。

 面對大宋的強勢逼迫,楊允賢無法拒絕。

 大宋兵鋒的銳利,楊允賢是見識過的,所以他知道一旦大理和大宋掀起了驚天大戰,大理一定討不到好。

 楊允賢在經過了長時間的猶豫以後,稟告了趙禎,此事他做不了主,他需要返回大理去,將此事告訴他們的皇帝段素興。

 趙禎沒有搭理他。

 張知白則告訴楊允賢,讓他盡管回去稟報,但是時間不得超過一個半月,超過了一個半月以後,大宋十萬兵馬就會抵達大理。

 楊允賢滿口答應了此事,留下了禮物,退出了垂拱殿。

 寇季在楊允賢退出了垂拱殿以後,對趙禎笑道:“臣先告退一步……”

 趙禎見寇季在楊允賢離開以後,也要離開,略微思量了一下,露出了笑容,道:“四哥準備去找大理使節聊聊?”

 寇季笑著點點頭。

 呂夷簡瞪著眼質問寇季,“你不會是想將我大宋的軍備賣給大理吧?”

 王曾沉聲道:“寇季,眼下跟大理交戰的,是我大宋的精兵。你出售軍備給大理,就是在資敵。”

 寇季失笑道:“兩位是覺得,我會傻到自找麻煩嗎?”

 呂夷簡、王曾一愣,說不出話。

 寇季笑道:“我只是覺得楊允賢此人十分有趣。想跟他聊一聊,看看能不能為我大宋以後統治大理,先布一子。”

 呂夷簡冷哼一聲道:“你乃是我大宋樞密使,做事就不能堂堂正正的嗎?”

 寇季一怔,撇著嘴道:“我倒是想堂堂正正的將我大宋六十萬禁軍,一口氣全派遣到大理去,將大理境內的敵人殺一個乾乾淨淨。

 可六十萬禁軍外出征戰所需的吃穿用度,國庫肯出嗎?”

 “你……”

 呂夷簡被懟的說不出話,只能狠狠的瞪了寇季一眼。

 “國庫既然不肯出血,又不許我用那些陰謀詭計的手段,那如何從大理撈錢?等著大理主動送上門嗎?”

 寇季譏諷的說了一句。

 呂夷簡氣的臉頰發紅。

 王曾站出來當和事佬,“無論是陰謀和陽謀,只要對我大宋有好處,都是好謀略。”

 “哼……”

 呂夷簡在王曾勸解下,哼了一聲,不再搭理寇季。

 寇季也懶得搭理他。

 寇季對趙禎一禮,退出了垂拱殿,緊追著楊允賢的步伐,追了上去。

 一路追出了金水橋,追到了禦街上,才追上了楊允賢。

 寇季並沒有攀上去找楊允賢,而是吩咐著馬夫駕著馬車從楊允賢的身邊經過。

 在寇季的馬車經過楊允賢身邊的時候,楊允賢主動湊了上來,出現在了寇季馬車前。

 “可是大宋樞密使當面?”

 楊允賢到了寇季馬車前,攔下了寇季馬車,恭恭敬敬的一禮。

 寇季掀開了馬車簾子,抬頭往外一瞧,“大理使臣?”

 楊允賢趕忙道:“正是外臣。”

 寇季不鹹不淡的道:“你攔下我馬車,於意何為?”

 楊允賢急忙道:“外臣聽聞,寇樞密最喜歡結交朋友,所以想跟寇樞密結交一番。”

 “我喜歡結交朋友?”

 寇季故作狐疑的道。

 楊允賢愣了一下,快速的道:“聽聞寇樞密和青塘、交趾使節的關系十分親近,所以外臣猜想,寇樞密應該喜歡結交朋友。”

 寇季聽到這話,不鹹不淡的道:“我其實不太喜歡交朋友。我跟青塘和交趾使節關系親近,是因為他們夠大方,大方的讓我難以拒絕。”

 楊允賢明白了寇季的意思,立馬道:“外臣自然不會空手交朋友,外臣已經備了一份薄禮。”

 寇季滿意的點頭道:“你這朋友,倒是值得結交一番。”

 楊允賢聞言大喜。

 寇季繼續道:“帶著你的人和東西,跟著我,我們找個能說話的地方好好聊聊。”

 楊允賢對寇季深深一[187小說網 ]禮,“恭敬不如從命……”

 寇季吩咐馬夫駕著車往城外的別院走去。

 楊允賢吩咐了幾個親衛去驛館裡取禮物,他帶著剩下的人,跟著寇季的馬車,出了汴京城。

 一路到了寇府別院。

 寇季下了馬車,帶著楊允賢到了別院內的大竹園。

 一進大竹園,看著滿院子四處亂爬的圓滾滾,楊允賢一臉驚訝的喊道:“竹熊?!”

 寇季一腳踹開了一個抱著自己大腿的小家夥,十分隨意的道:“小兒喜歡,所以下面的人就送了一些過來,你不必驚訝。”

 楊允賢沉聲道:“據外臣所知,此物在汴京城可不常見。”

 寇季瞥了楊允賢一眼,淡淡的道:“我大宋地大物博,什麽東西見不到?”

 楊允賢愣了一下,苦笑道:“是外臣失言了……”

 寇季帶著楊允賢到了大竹園內的竹樓裡,吩咐府上的仆人將竹樓上下左右的圓滾滾驅趕走以後,就坐了進去。

 楊允賢見寇季身居在一群圓滾滾中間,安然不動。

 心中生出了一股敬佩之情。

 在寇季眼裡,圓滾滾只是寵物。

 可在楊允賢眼裡,圓滾滾那是能搏鬥猛士的猛獸。

 在大理境內,每一歲都有圓滾滾傷人的事情發生。

 圓滾滾一巴掌下去,能拍斷人腿,生撕人的手臂。

 如此猛獸,寇季養了一群,還坐在它們中間,面無懼色,由不得他不敬佩。

 寇季坐定以後,吩咐人上了茶點,待東西上齊以後,一邊品著茶,一邊淡然道:“你突然找上我,還要跟我交朋友,是不是有事求我?”

 “額……”

 楊允賢一臉愕然的張著嘴,不知道該說什麽。

 寇季淡淡的道:“但凡是找上我,要跟我交朋友的,都是有求於我。青塘使節跟我交朋友,是為了我大宋鍛造軍備的技藝;交趾使節跟我交朋友,是為了我大宋的軍備。

 你肯定也有所求。

 大家都是明白人,就不用賣關子了。”

 楊允賢一臉尷尬的道:“寇樞密還真是……”

 寇季不等他把話說完,就淡淡的道:“耿直的讓人難以接受嗎?”

 楊允賢遲疑了一下,緩緩點頭。

 寇季淡然道:“在我眼裡,人與人之間,根本就不存在朋友關系。人與人交往,所求的不過是利益罷了。我有你想要的,你有我想要的,我們雙方若是覺得滿意,交換一下。

 然後彼此維系著交換的關系,這便是朋友。”

 楊允賢聽完了寇季這套歪理,嘴角略微抽搐了一下。

 寇季眯著眼看向了楊允賢,淡然道:“難道我說的不對?”

 楊允賢有求於寇季,自然不可能逆著寇季的意思說話。

 他在聽到了寇季的問話以後,神清略微僵硬的點點頭,附和道:“寇樞密言之有理……”

 “虛偽!”

 寇季在楊允賢話音落地以後,毫不客氣的批判了一句。

 楊允賢立馬僵直在了原地。

 寇季冷哼道:“你分明是不讚同我的說法。”

 楊允賢張了張嘴,不知道該說什麽。

 寇季冷聲道:“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來,熙熙攘攘皆為利往。所有的情誼,都是假的,都是暫時的,唯有利益才是永久的。

 你也是身居朝堂之人。

 居然看不透這一點。”

 楊允賢抿著嘴不說話。

 寇季繼續道:“你回到了大理以後,站在大理的朝堂上好好看看,就會明白我的話。等你什麽時候參透了我的話,你什麽時候就能在大理擁有和我一樣的地位。”

 楊允賢略微愣了一下。

 寇季淡淡的道:“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楊允賢遲疑了一下,對寇季深深一禮,“多謝寇樞密指點……”

 寇季毫不在意的擺擺手,“我看你是個上道的人,所以隨口提點你幾句而已。你能不能借此飛黃騰達,那就得看你自己的悟性。

 我聽聞,你們大理有一個姓高的人,就深諳此道。

 你若認識他,可以向他請教一番。”

 “高?!”

 楊允賢微微眯起了眼,“寇樞密說的可是高智升?”

 寇季假裝思索了一下,道:“不錯……是高智升……”

 楊允賢沉聲道:“寇樞密居然知道高智升?!”

 寇季瞥了楊允賢一眼,淡然道:“我身為大宋樞密使,掌管著大宋兵馬,擔著大宋上下百姓的安危,自然要好好了解一下各藩屬中的英才,以便於隨時掌控他們的動向,避免他們坐大,危害到我大宋。”

 楊允賢盯著寇季道:“寇樞密的意思是,高智升有危害到大宋的可能?”

 寇季幽幽的道:“據我觀察,他是一個不甘於屈居於人下的人。”

 楊允賢心頭一跳。

 寇季又道:“據我所知,大理楊氏和大理高氏,實力跟大理皇族段氏不相上下。大理高氏的實力,隱隱還比大理段氏高一線。

 有如此實力,為何要屈居於人下?”

 楊允賢聞言,看著寇季的目光裡多了一些警惕,他懷疑寇季在挑撥大理段氏、楊氏、高氏之間的關系。

 寇季深深的看了楊允賢一眼,淡淡的笑了笑,沒有再聊這個話題。

 寇季在楊允賢警惕的神情中,笑著道:“說說吧,你準備求我什麽,有準備拿什麽交換。”

 楊允賢見寇季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也不再遲疑。

 楊允賢鄭重的道:“外臣有一個族弟,身在風琶部中,而風琶部如今被貴國兵馬佔著。為了避免他出什麽意外,外臣想請寇樞密行個方便。”

 寇季聞言,愣了一下,然後似笑非笑的盯著楊允賢道:“殺我大宋四位官差的那個商人,不會就是你族弟吧?”

 楊允賢急忙搖頭,辯解道:“外臣的族弟是做木料生意的,很少涉足大宋。他去風琶部,是因為風琶部的首領發現了幾棵上好的香木。”

 寇季淡然笑道:“我就姑且相信了你的話。你覺得你族弟的性命價值幾何?”

 “兩萬貫……”

 楊允賢開口給了一個報價。

 寇季臉色微微一冷道:“你覺得我是缺那兩萬貫的人嗎?”

 楊允賢咬了咬牙,道:“寇樞密要多少?”

 寇季不屑的道:“低於十萬貫,我都懶得張嘴。”

 楊允賢瞳孔微微一縮,心裡暗叫,好大的胃口。

 寇季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淡然道:“我乃是大宋樞密使,掌大宋六十萬精兵,稍微張一張嘴,就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你覺得求我辦事的人會少嗎?出的價錢會低嗎?”

 楊允賢聞言,知道是自己小遜了這位天朝上邦樞密使的權力和實力了,當即他咬著牙道:“十萬貫便十萬貫。”

 寇季緩緩點頭,“你離開汴京城的時候,我會派人先行一步趕去風琶部所在的城池知會一聲。你返程路經風琶部的時候,直接拿錢去領人就行。”

 “多謝寇樞密……”

 楊允賢鄭重的一禮。

 寇季擺擺手,不再言語。

 楊允賢知道寇季已經失去了理會他的意思,當即也沒有再開口,就陪著寇季靜坐著,一直等到親衛將厚禮送到了寇府以後,才起身告辭。

 寇季並沒有出口挽留。

 他找上楊允賢,目的就是為了點出高智升。

 看看楊允賢回到了大理以後,會不會跟高智升掐起來。

 若是楊允賢聯合大理郡王段素真,跟高智升掐起來的話,大理或許會生出一些亂子,也說不定。

 寇季只是隨手下了一步閑棋。

 並不太在意。

 楊允賢若是聯合大理郡王段素真跟高智升掐起來的話,對大宋有巨大的好處。

 若是不掐的話,對大宋也沒有什麽壞處。

 大理使節楊允賢離開了寇府以後,次日便辭別了趙禎,踏上了返程的道路。

 寇季依照約定,派人去大理的風琶部給朱能傳了一句話,便沒有再關注此事。

 寇季的目光再次落在了瑞聖園。

 經過了幾個月的翻譯,范仲淹一行人翻譯的大食醫書有了一些成果。

 三百多人一起翻譯。

 翻譯出了三百多部醫書。

 寇季派人拿著三百多部醫書,一起上了文昌學館。

 到了文昌學館內以後,寇季找到了文昌學館內醫科的先生。

 之所以選文昌學館醫科的先生,而非宮廷裡的禦醫,是因為文昌學館內的醫科先生,比宮廷裡的禦醫更加豁達,也更具研究精神。

 宮廷的禦醫在入了宮廷以後,一個個幾乎都是守著自己祖傳的那些醫術混跡,毫無進取心,也毫無研究精神。

 反觀文昌學館內的醫科先生,在入了文昌學館以後,在教學生之余,研究出了不少藥方。

 甚至在教學生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藥方中存在的問題,加以糾正。

 如今有一樁功德要落下,寇季自然希望落在更具有研究精神的文昌學館的醫科先生身上。

 畢竟,大食傳過來的一些醫術,還需要驗證。

 若是交給了宮廷裡的禦醫,他們未必會驗證。

 但文昌學館內的醫科先生們,一定會驗證一番。

 寇季趕到文昌學館醫科的時候,學子們正在上課。

 寇季沒有打擾他們,悄然的進了先生們居住的校舍。

 一走到校舍區域,就聞到了一股濃濃的藥材味。

 寇季在校舍內走了一圈,找到了他想要找的人。

 一位年五旬,姓高的大夫。

 高大夫,是此前寇季請到文昌學館內的那位九指神醫的高徒,已經出師多年。

 他不僅學全了九指神醫的所有醫術,還自己研究出了許多藥方和醫術。

 在教導學生的時候,其他的先生還會藏一些家傳的醫術。

 但是他將他研究出的藥方和醫術,毫無保留的傳授給了學生們。

 單憑這一點,就值得寇季找上他。

 畢竟,在這個門戶之見頗深的年代,能摒棄門戶之見,將自己獨有的醫術大方的傳出去的人,少之又少。

 寇季找上高大夫的時候,高大夫正在熬藥。

 “高先生……”

 寇季入了高大夫所住的校舍,略微施了一禮。

 高大夫吩咐熬藥的藥童,接過了熬藥的差事,他搭理了一下衣裳,走到寇季面前一禮。

 “草民見過寇樞密……”

 寇季失笑道:“你可不是什麽草民。我記得此前惠民藥局推出的一道治療傷寒的湯劑出了問題,還是你斧正的。

 官家感念你的功勞,賜了你官身。”

 高大夫淡然笑道:“草民並沒有領受。”

 寇季略微一愣,“為何不受?”

 高大夫坦言道:“多一層身份, 做事的味道就變了。”

 寇季緩緩點頭道:“也是……許多人在當官之前,十分謙遜,當了官以後,就盛氣凌人;許多人在當官之前,胸中有無數豪情壯志,當了官以後,就將一切都拋在了腦後。

 高先生為了秉持本心,放棄為官,十分令人敬佩啊。”

 高大夫聽到了寇季這話,一臉苦笑,“寇樞密可是有重大的差事交給草民?”

 寇季笑道:“何以見得?”

 高大夫十分直白的道:“以您的身份,突然恭維草民,肯定是有什麽差事要交給草民。而且還是一件十分難辦的差事。”

 寇季坦言道:“確實有一個差事交給你,而且還是一份美差。”

 高大夫一臉不信。

 寇季沒有多言,只是吩咐了一句。

 “屋裡說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